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2022年中考作文题目集锦大全)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2022年中考作文题目集锦大全)

更新时间:2023-11-26 04:14:49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2022年中考作文题目集锦大全)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一】

你见过大海吗?当我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它是那么迷人,那么壮观,使我感慨万千!

我们登上了海边的一座山,看到了一望无垠的大海,海水很清很清,清得像一面镜子;海水很蓝很蓝,蓝的像一块宝石。放眼望去,蓝天与大海连接在一起,太醉人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面波光粼粼,像披着一件碎银做的外套,闪闪发光!大海的性格捉摸不透,有时温顺得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有时暴躁如雷,它既可以载着数千船只平静地航行,也可以将它们卷入深深的海底。

往近处看,成群的海鸥在半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尽情地展示着它那曼妙的身姿。三五成群的鱼踏着游船的汽笛声,在水中畅快地游来游去。海水卷起的一层层浪花仿佛是一群淘气的孩子在互相追逐着。

再往近些看,就可以看到金黄金黄的沙滩,沙子软软的、柔柔的。沙滩上的人们有的在捡贝壳,有的在打沙滩排球,还有的在堆沙堡……有趣极了!

大海,你独一无二,你的美震撼了我,我已陶醉在其中了!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二】

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

有的同学在写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写出来的作文却不感人,主要原因是叙述的事件不够真实。只有真实的事件,才能有感而发,才能引起读者共鸣。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所写的蔡芸芝老师就是实有其人,文中所叙述的七件事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因此,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才能不时被这些事所感染。叙述第一件事“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后,作者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这种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的感情就显得非常真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写记叙文或小小说的时候,也可以虚构,但这种虚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即生活中这样的事确实存在过或将来会发生,也非凭空编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即是如此。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强迫这些地方的学校改学德语,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琢

朱自清的《背影》何以如此动人?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父亲几次“背影”的细节,尤其是为“我”买橘子过铁道时的细节,作了细致的描绘。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对父亲外貌和动作的细节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拳拳之心,和父亲不顾年迈亲自为儿子买橘子的深沉的爱。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动作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抓住这些细节作精心描绘,你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

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总是不可分割的。有时候我们只要把景物描绘出来,情感和心情也就表现出来了。如鲁迅的《故乡》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几句深冬荒凉景色的描写,就将“我”悲凉的心情融入了其中。

此外,还可以融情于事,即在事件的叙述中,不动声色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三】

“哗——哗——”我光着小脚丫,站在软软的沙滩上,静静地聆听着大海的呼吸声,让海风随意在脸上掠过。远远望去,天与海连成一条蔚蓝的直线,啊,大海,你真美! 海上,海鸥自由自在地在蓝天翱翔,不时发出“嗷嗷”的叫声。海边的`沙滩是金黄色的,就像被煎熟了的鸡蛋似的,细腻极了,踩在上面就像踩在了又软又厚的毯子上一样。沙滩上有着五光十色的贝壳,它们就像一个个开心的孩子在沙滩上嬉戏,把沙滩点缀得更加美丽。 远处的小岛上有一棵高大的椰子树,上面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椰子。我把目光又转向大海。大海一呼一吸,伴着海鸟的鸣叫,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淡淡的海的味道随风迎面扑来,多么惬意啊!一个浪头打来,浸没了我的双脚,送来了“海的精灵”,后又退下,一会儿又上来。 夕阳西下,一切都静了下来,渔船停靠在了码头,礁石耸立在沙滩上,大海在蓝色的摇篮中沉沉入睡了。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四】

今天,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多多啊。

高尔基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但他的家庭非常的穷苦,从小就在别人的家里当用人,根本没有条件让他好好的看书,有一次,一个邻居的小女孩从很高楼上摔了下来,而小女孩的父母没有在家,高尔基就奋不顾身的跑上去把小女孩背起来送到了医院,小女孩被救后她的妈妈非常感激他,就拿了很多钱说是要谢谢他,但高尔基却拒绝了。他说“如果你有一本书的话到是可以借我读一下”。小女孩的妈妈就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给他,从此后高尔基就非常的沉迷与小说,每当烧火时他会在火光的烘烤下偷偷地看书,当别人都收工了的时候他就点着主人用剩下的蜡烛头继续看书,但有一天被总管发现没收了他的蜡烛并且以后再也不准他用蜡烛看书了,他只能在有月亮的时候对着月光看。

高尔基这种对读书的渴望真是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而我想想自己却是那么的不爱读书,在一次去新华书店买书的时候还跟妈妈吵了起来,怪妈妈买的书太多了,在回到家的时候还偷偷地把两本书藏了起来,以为这样就可以少看书了。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脸红了,我们有那么好的环境,有那么好的老师教我们,但我都不原意读书。甚至还惧怕读书,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读书的珍贵,也使我想起了卢老师以前时常跟我们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谚语,我想,我以后一定会努力读书的。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合集【五】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本书从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起,到外祖父叫阿廖沙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铅样沉重”的童年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里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他的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他的外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难的生活。”在外祖母等人的支持下,使他逐渐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相对于我的童年来说,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的童年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而且没有一点压力。而阿廖沙的童年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样一个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我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当中,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