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800字)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7 00:16:23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800字)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一】

“捐躯赴国难,视念如归”,当我读到《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句格言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地想到行军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其实“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8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要是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我落泪?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还记得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为红军殿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这个故事使我感动至深,难以忘怀。

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长征精神就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七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受命于危难之际,转战于生之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畏艰险,纵横神州十一省,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三万北上抗日,其悲壮历程,感天动地。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面临的环境艰险,进行的斗争艰苦,创造的业绩丰富红军过草地,天空像用锅底黑刷过的一般没有太阳;眼前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草原,看不见一棵树木,更没有一间房屋。如果一不留神,踏破了草皮,就会陷入如胶似漆的烂泥里。只要一陷进去,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一个人拔出腿来。山上的冰雪还没有融化,残冬的威严仍然统治着大地,但是,红军战士,万里长征考验了他们的意志,锻炼了他们的性格他们要坚决地走出去。

长征途中的故事感人肺腑的太多太多。在过祁连山时,祁连山被一片严寒封锁着,没有人烟,没有草,也没有路,只有参天的原始森林和密密层层的刺丛。红军战士只好边行军边开路,衣服被刮破了,皮肉被刺开了。起初,有的同志还撕下块布条缠一缠,后来干脆就不理会它了。由于频繁的战斗,打进山那天起,就没有半粒粮食了。头几天,红军战士采些野果子充饥,还可以勉强度日,后来渐渐地感到不行了,饥饿夺去了不少战士的生命。

山上的风很大,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只穿着一件很单薄的衣服,行起军来还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停下来稍歇会儿,身上就要起鸡皮疙瘩,浑身打起哆嗦。晚上睡觉他们只好捡些野牛粪和枯树枝生火取暖,人靠人围成一圈。大家疲倦得连眼都睁不开,靠着靠着就睡熟了。天气太冷,火越烧越小,同志们的腿就尽量靠边火的旁边,有时裤子烧了几个洞也不知道,直到被刺骨的寒风吹醒,才发觉身上堆了一层厚厚的雪,连眼睫毛也是白的,活象一个雪人。有时冻得实在熬不住了,干脆就围成一堆,天南海北地摆起龙门阵来。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寒冷,共同的理想鼓舞着我们,天还没亮就又继续行军了……

山好象越爬越高,路一天比一天难走了。每个同志都清楚地知道,怕困难就不当红军,当红军就不怕困难,一定要翻过山去,这是红军战士的本色。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真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红军精神将永远伴我同行!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二】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三】

我们祖国山川广阔,江河奔腾;我们祖国景色秀丽,欣欣向荣。我们脚踏着祖国万里的疆土,头顶着祖国湛蓝的晴空,黄河在我们管中奔腾,长江是我们傲视天下的资本。八年抗战,证实我们是坚毅的民族。黑头发,黄皮肤,是我们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不改的容颜!

回首过去,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受尽帝国主义的欺凌。列强们瓜分了我们祖国的国土,还向我们祖国提条约、发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欺辱我们祖国、祖国人民不道德行为。日本帝国制造的南京大屠便是一个例子,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侵略我们的南京,还在我们们中国人的地盘上屠了我们30多万中国同胞。战后还找尽籍口开脱,何等无耻!然而这只是九牛一毛罢了。还记得九一八事变吗?还记得一二八事变吗?过去的历程中,我们有着多少耻辱啊!

再看看今天我们的祖国:从“东风一号”对地导弹到如今的“神州十号”太空飞船;从“相约2008北京奥运会”到今日的“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从“歼15”舰载机到“辽宁舰”;从建立外交关系到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哪一样不显示出我们祖国的强大?

当然,光说科技、国防、世界地位还不行,还要看老百姓的生活。看,无数青年士兵不畏艰苦,坚守在荒凉的边疆;听,这是人们对见义勇为的勇士们的夸奖呢;闻,这饭菜的香味可真诱人,我们不怕饿肚子了;摸,这衣服的面料真是极品,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来抵御严寒了。事实证明,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了!

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锻炼身体、争强体质,助人为乐,更加要热心公益、奉献爱心。这样将来才可以成为大器,更好的报效祖国。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祖国需要我们。

爱我中华,不忘国耻,报效祖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作文600【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的七律《长征》的时候,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是八十年前的往事。

80年并不遥远,红军在长征中巨大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至今仍会让我们热沸腾。长征路上的老红军见惯了沧海桑田的变换,饱尝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留下了可敬可贵的长征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

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重新认识长征,解读长征,我觉得长征还应该是一部教科书。甚至,长征可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两个字——精神。

那么,红军长征都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们不妨翻开书册回顾历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的精神,革命必胜的信念。

我们知道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开始的。但是长征却从开始的战略转移逐渐演变为红军摆脱和击退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的胜利行动。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照现代社会这种急速更新换代的观念,早已是好几个时代过去了。按我们熟悉的某种号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不免令人生厌。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的言说、探究、拷问。我想或许是由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吧——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坚持到底。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中国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