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国庆长江夜景作文)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国庆长江夜景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17 23:02:15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国庆长江夜景作文)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一】

初夏时节,我前往江浙一带近海地区探望阔别已久的朋友,归途的路线恰巧经过江苏省会南京市,在长江堤岸小憩浏览美丽风景的那一瞬间,脑海里立刻浮现了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拨通电话告知南京居住的朋友,一起去观看欣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壮英姿。

我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起源于读小学时的课本,其中一段课文描述如下: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万里碧空飘着一朵朵的白云,在明媚的阳光下,大桥显得十分壮丽。

碧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着桥身,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大江上面,桥上有宽敞的公路和笔直的铁路。底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来来往往……

时至正午,我沿着南京长江大桥北侧引桥的人行道走近大桥的正桥,贯穿南北方向公路的两侧,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形的态逼真左右挺立,前行大约10米的距离,耸立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钢制的三面红旗,映着阳光格外艳丽,大桥左右分别站立着纯洁的白玉兰花形的路灯,高雅气质清新可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9年2月,南京长江大桥5号桥墩以南工程开始施工。6月,引桥工程开始打桩。9月,4号桥墩以北工程开始施工。1960年1月,大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9号桥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建设全面启动。1966年4月,正桥桥墩全部出水。

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12月,南北引桥分别架设完成。1967年8月,正桥合龙竣工。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10月1日,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全线正式通车。1969年1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全线交付使用。

我悠闲地走在大桥右侧的人行道上,大桥栏杆上装饰着描绘祖国山河风貌和歌颂中国巨大成就的浮雕,我一边欣赏一边扶着栏杆,举目观望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江面上一条条来往的客(货)船在大桥的下面随着起伏的波浪漂泊而过。就在这时,一列疾驰的火车鸣着汽笛从我的脚下呼啸穿过……

南京长江大桥由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全长6772米,宽14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大桥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南京长江大桥的成功通车,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我停留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中间位置,视野更加开阔,长江左右两岸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我想起了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著名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年,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建设中,中国桥梁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如此庞大的桥梁建设,一边组织研究设计,一边施工调研修改,全体建桥工人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长江水流川急的洪流,奋不顾身地排除一个个险情,使大桥施工建设进度平缓地向前推进。

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建桥工人每天闷在严密的模型板和钢盘中间,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模板里面不通风,温度要比外面高出10余度,他们的衣服上就结了一层盐霜。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建桥工人在危险空旷的江面上,手摸钢铁支架能粘掉一层皮,经常手指被冻的都无法伸展……在这种十分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建桥工人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创造了许多施工项目的第一。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及生命建造这座举世闻名的钢铁大桥。

据长期居住在南京市的朋友讲:想当年,南京市区内到处都有大桥命名的百货、饭店、照相馆、电影院,南京长江大桥雄伟的形象被印上了书包、折扇、暖瓶、水杯、酒瓶、明信片、邮票……现今依然能够找到南京长江大桥形象的物品。

我站在南京长江大桥南侧的桥头堡上,放眼望去横跨长江的大桥美丽景象蔚然壮观,公路上过往的车辆有条不紊地穿行,人行道上人来人往连续不断,眺望世界上完全在国境内的最长河流--长江,浩浩荡荡,奔流汹涌浪逐涛追……

我乘坐电梯来到大桥下面的南堡公园,公园里设有南京长江大桥历史纪念馆,馆内有毛泽东主席的巨型雕塑及大桥通车背景和各个时期的珍贵影像和文字史料,是青少年学习和了解南京长江大桥历史的教育基地。

南堡公园大型花坛中心栽植雪松,周围布满花灌木,树下布置四季花卉,大型喷水池与花坛相称,盆景园摆放千余个品种的盆景,桂花园种植桂花树球,桂花绿篱,银杏林百余株大银杏树枝繁叶茂,沿江地带配植雪松、紫薇、木槿等花木。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建成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被看作是“自力更生的典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称之“争气桥”。

如今,南京长江大桥被列为南京市著名景点之一,又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长江,是多么的壮观。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流而去。江面一艘艘轮船驶过,留下一朵朵翻滚的浪花。长江的水可真急啊,急得急流翻滚,惊涛拍岸,甚至可以看见冒着白泡、卷着枯枝败叶向下沉的旋涡,长江的水真浑啊,浑得可以看见在飘动的泥沙,远远望去,就仿佛是一条黄色的飘带,流淌在中华大地上。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二】

第一天,我和妈妈登上了一艘银灰色的游艇,向远处望去,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像绽开的花朵。只见江面上有一座雄伟的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两岸。大桥的两端分别有一个桥头堡,桥头堡的顶端有一面红旗,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

江边停泊着挂着各色旗帜的轮船:有炮艇、货轮、双体船……一艘艘扰知整齐的队伍排列在码头两旁。长江两岸,有许多吊车,数不清的巨嘴在上下转动。

只听“鸣—”的一声长笛,真像把耳朵震聋了似的。正在这时,船尾的水忽然翻起朵朵浪花,好看极了!浪花向后快速地流去,就像烧开了的水似的。

“船开啦!船开啦!”不知是谁高兴地喊起来,我抬起头一看,船果然离开了码头,掉转方向,在水面迅速地向大桥驶去。

我站在船尾,向远处眺望,只见长江水天相接,真是无边无际呀!灿烂的阳光照耀在不断翻滚的波浪上,闪烁着点点金光,像密密麻麻的`星星洒在了无边无际的江水中。

我回过头,只见长江大桥迅速地向我们这儿移来。只听“呜—”的一声,船驶进了大桥的桥孔里。恰巧,一列火车从铁路上飞奔而来,只听“呜呜”的一声鸣叫,冒出一缕缕白烟,像一条白色的布,然后发出“轰隆”的响声,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船过了大桥,向前方缓缓地驶去,在江面上留下了余波。

我和妈妈来到甲板上,向右岸望去,只见那些山上的树林,枝叶十分繁茂,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一幢幢房屋……

啊!长江真美,我爱美丽的长江。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三】

初夏时节,我前往江浙一带近海地区探望阔别已久的朋友,归途的路线恰巧经过江苏省会南京市,在长江堤岸小憩浏览美丽风景的那一瞬间,脑海里立刻浮现了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拨通电话告知南京居住的朋友,一起去观看欣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壮英姿。

我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起源于读小学时的课本,其中一段课文描述如下: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万里碧空飘着一朵朵的白云,在明媚的阳光下,大桥显得十分壮丽。

碧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着桥身,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大江上面,桥上有宽敞的公路和笔直的铁路。底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来来往往……

时至正午,我沿着南京长江大桥北侧引桥的人行道走近大桥的正桥,贯穿南北方向公路的两侧,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形的态逼真左右挺立,前行大约10米的距离,耸立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钢制的三面红旗,映着阳光格外艳丽,大桥左右分别站立着纯洁的白玉兰花形的路灯,高雅气质清新可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9年2月,南京长江大桥5号桥墩以南工程开始施工。6月,引桥工程开始打桩。9月,4号桥墩以北工程开始施工。1960年1月,大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9号桥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建设全面启动。1966年4月,正桥桥墩全部出水。

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12月,南北引桥分别架设完成。1967年8月,正桥合龙竣工。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10月1日,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成为铁路桥上通过的第一列客车。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全线正式通车。1969年1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全线交付使用。

我悠闲地走在大桥右侧的人行道上,大桥栏杆上装饰着描绘祖国山河风貌和歌颂中国巨大成就的浮雕,我一边欣赏一边扶着栏杆,举目观望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江面上一条条来往的客(货)船在大桥的下面随着起伏的波浪漂泊而过。就在这时,一列疾驰的火车鸣着汽笛从我的脚下呼啸穿过……

南京长江大桥由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全长6772米,宽14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大桥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南京长江大桥的成功通车,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我停留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中间位置,视野更加开阔,长江左右两岸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我想起了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著名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年,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建设中,中国桥梁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如此庞大的桥梁建设,一边组织研究设计,一边施工调研修改,全体建桥工人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长江水流川急的洪流,奋不顾身地排除一个个险情,使大桥施工建设进度平缓地向前推进。

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建桥工人每天闷在严密的模型板和钢盘中间,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模板里面不通风,温度要比外面高出10余度,他们的衣服上就结了一层盐霜。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建桥工人在危险空旷的江面上,手摸钢铁支架能粘掉一层皮,经常手指被冻的都无法伸展……在这种十分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建桥工人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创造了许多施工项目的第一。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及生命建造这座举世闻名的钢铁大桥。

据长期居住在南京市的朋友讲:想当年,南京市区内到处都有大桥命名的百货、饭店、照相馆、电影院,南京长江大桥雄伟的形象被印上了书包、折扇、暖瓶、水杯、酒瓶、明信片、邮票……现今依然能够找到南京长江大桥形象的物品。

我站在南京长江大桥南侧的桥头堡上,放眼望去横跨长江的大桥美丽景象蔚然壮观,公路上过往的车辆有条不紊地穿行,人行道上人来人往连续不断,眺望世界上完全在国境内的最长河流--长江,浩浩荡荡,奔流汹涌浪逐涛追……

我乘坐电梯来到大桥下面的南堡公园,公园里设有南京长江大桥历史纪念馆,馆内有毛泽东主席的巨型雕塑及大桥通车背景和各个时期的珍贵影像和文字史料,是青少年学习和了解南京长江大桥历史的教育基地。

南堡公园大型花坛中心栽植雪松,周围布满花灌木,树下布置四季花卉,大型喷水池与花坛相称,盆景园摆放千余个品种的盆景,桂花园种植桂花树球,桂花绿篱,银杏林百余株大银杏树枝繁叶茂,沿江地带配植雪松、紫薇、木槿等花木。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它的建成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被看作是“自力更生的典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称之“争气桥”。

如今,南京长江大桥被列为南京市著名景点之一,又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长江,是多么的壮观。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流而去。江面一艘艘轮船驶过,留下一朵朵翻滚的浪花。长江的水可真急啊,急得急流翻滚,惊涛拍岸,甚至可以看见冒着白泡、卷着枯枝败叶向下沉的旋涡,长江的水真浑啊,浑得可以看见在飘动的泥沙,远远望去,就仿佛是一条黄色的飘带,流淌在中华大地上。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四】

爸爸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带我们去南京长江大桥看波涛汹涌的长江。

我们坐着车,来到长江。第一眼,我看到黄褐色的江面上架着一座雄伟的长江大桥,像彩虹,又像一条钢铁巨龙。大桥两端各有一座桥头堡,顶上的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江边,停泊着飘有各色旗帜的轮船:灰色的炮艇,淡绿色的双体船,墨绿色的货轮,还有巨大的火车渡轮……一艘艘船只有如卫队,整齐的排列在码头两边,长江两岸,巨大的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旋转着。

我登上了长江大桥,长江的一切就一览而尽了。江上的船只来来往往,真是船的世界。我还在大桥上看见有人在桥上钓鱼。向远处望去,只见天水相连,真是“唯见长江天际流”啊!耀眼的阳光照射在翻腾的波浪上,闪烁着点点银光吗,像是无数条小鱼在水里蹦来蹦去……

啊!长江真美。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五】

重庆的夜景非常美丽,到处一片明亮。

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吃完饭后,到山上的小花园去散步。我们一边爬山,一边呼吸着从嘉陵江上飘来的新鲜空气。我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好像吸进去的全是甘甜的柠檬味儿空气。仰着头看天上的星星,有的像银色的钻石,有的像用一颗颗宝石窜成的项链,有的又像一眨一眨的小眼睛……闪闪发光,漂亮极了!

花园里,有许多植物:有碧绿的铁树;有娇艳的杜鹃;有高大粗壮的树木……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变了颜色,好像要参加盛大的晚会一样。

我扶着栏杆,看着江边的美景,不由得赞叹:“好美呀!”江对面,高楼淋漓,明亮的灯光从窗子里透射出来。远远望去,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闪烁。沿着嘉陵江岸,一条像彩带似的公路蜿蜒起伏,金光闪闪,光彩夺目。路上连绵不断的车流给这静静的夜晚增添了许多生机。一轮明月出现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白而净,圆而亮,犹如一个大圆盘,让人尽情地欣赏。月儿高高的挂着,星儿一闪一闪地眨着,一切是那么地宁静,那么的美妙给人们带来许多地遐想。

身旁,有许多老人和孩子。老人们,在悠然自得地散步,孩子们,在快快乐乐地游戏……

时间过得真快,但那天在江边看到的景象仍然留在我的脑海里。

重庆的夜景真是名不虚传啊!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六】

我最喜欢深圳,但是我更喜欢深圳的夜景啊!

每当深圳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圳就成了一个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高楼大厦的酒店的广告牌也闪耀起来了。一条条大街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宽阔的马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深南大道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小汽车,车灯闪烁着,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高楼大厦里的灯光,就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

一个个商场里明亮的橱窗亮起了绚丽多彩的霓虹灯。一座座高楼的装饰灯发出了五光十色的亮光,道路两旁的路灯也不约而同的亮起来了,它们交相辉映,成了一个灯的海洋。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北环大道路灯闪烁,像个圆环,把整个深圳围在中间。地王大厦、赛格广场灯火辉煌,像两颗闪烁的明珠,他们代表着深圳的文明和现代化;市民中心像一只展翅鹏飞的飞鸟,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的美丽。柏油马路上各种各样的汽车在奔驰着,好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街心公园,每个社区的草地上,小石路上许多人们在散步,孩子们在愉快地玩耍,好一派轻松、休闲的美丽图画。

这就是我们的大都市——深圳的美丽夜景,生动、和谐和温馨。

深圳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堂,啊,我喜欢深圳,但是我更喜欢深圳的夜景,它是多么的美啊!

游览长江夜景的作文【七】

春节终于如愿了。今年我在六合区横梁镇的外婆家过年。大年初一,早上拜完年,我就让舅舅带我去游览长江四桥,,沿着宁通高速公路拐弯一直往前走,大约走了20分钟,经过龙袍镇,终于来到了长江四桥了。哇!长江四桥真是雄伟,壮观啊!它与 已建成的长江二桥,大桥不同,是南京第一座主跨1418米的双塔三跨悬索桥,外观类似著名的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但主跨比金门大桥还长130米,又叫“金门大桥”。据资料介绍,长江四桥在1995年国务批复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过江通道——“五桥一隧”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南京“线城高速环线”的重要部分组成。

虽然,春节车流量并不多,但来往四桥的'车辆并不少,大部分是南京,南通,扬州等地的车。四桥开通,拉近了南京与苏北城市的距离,带动了苏北经济的发展,好处非常多。以后我从南京到六合,从四桥开车,比二桥少十公里,我开心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