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二战的故事600字作文)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二战的故事6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30 01:20:59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二战的故事600字作文)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一】

古有诸葛七战孟获,终于把这个“不服输”的大汉子打了个心服口服,五体投地,俯首称臣。而今,历史重演,最近,在沙井中学初一(2)班正式“开战”,我刘某“二战”俗称“李孟获”的棋才。

初逢对手

沙井街,日光下。九月的始初,昭示着新学年的到来。很荣幸在2班上课,在这个“陌生”的班级,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并发生了许多趣事。在这金秋时节,记载着我们的一言一举,就如色彩斑斓的画卷,其中一幅就是关于我与“李孟获”二战分高低的'“棋艺大战”。

“素闻你会走象棋,要不切磋切磋吧!”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向我走来,我就急忙闻道:“在下如何称呼?”“你叫我李兄台吧!”(就这样,我便认识了这位李兄台)。

“对了!我听说你会走棋,我恰好也学了五六年,一直没有对手决一高下,今天敢不敢来应战?”

“不……不,我才刚学,略晓一点。有棋友自远方来,不亦下乎?”

“好哉,爽快!”他兴奋地喊道,立即拿出象棋。半晌过后,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哈哈哈,中吾计矣!将军,”他假装的捊着“胡子”,哈哈吟道,洋洋得意。“不,还可挽救”,我暗暗地想,我便将计就计,每下一步棋就想好后三步棋如何下。

眼望棋子越来越少,他占据了上风。忽然,一阵凉风“嗖——嗖” 拂过,风中含着一句话“数人物,还看我李某。”“还差一步,我就输了,该怎么办,谁来救我,咦!还可以走这步。”

“将军”我重振威风,派我的将军“车”向对方发起了进攻,终于里逃生,转危为安。终于胜利了!好惊险。

“啊!我竟输给他了!”李兄台大吃一惊。我就立即问曰:“现在你服不服我?”

“不不不……我只是没注意而已,想让我服,有胆量再来一局,定胜负!”李孟获大声地“申冤”。

“好!除非你承认自己是2009年版的孟获,我再与你下。”我说道。“一言为定,我承认就是,记得明天下午1:30分,我与你再分高低,定雌雄?”

从此,我便称呼他为“李孟获”。

再决高下

随着时间一步一步的推移,我们再决高下的时间到了!我立即跑进教室,已经看到“李孟获”准备就绪,他在我桌上摆好了棋,见我来就说: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你了!”他自信地讲道。

“好!咱们开始!”

开始走了……

“马走日,相走田,车横冲,炮轰炸”随着一步步地走,双方都剩下了几颗棋子,未到最后,确实不知鹿谁手。

“哦!原来如此!”“李孟获”大笑曰:“昨记你叫我为孟获,而今你将输给我,你说我是孟获又如何,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

“住嘴!不要口出狂语,未晓知谁胜,就不能乱喊,再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辩曰。

“大局一定,我有两车,你才一车,我有一马二炮,你却无马,只有一炮与二兵,一个炮打不起来,而且还被我的车镇压住,快投降吧!”“李孟获”沾沾自喜曰。

“嗒——嗒……”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又有一次难得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再大举兵进攻,终于攻破了!我又胜利了!

“你现在服不服。”我又问曰。

“不,我还不服,今日你侥幸获得了良机,才取胜,我就是不晓得你厉害,有英雄气概,就再来一局。

唉!诸葛亮早已收服了真版的孟获,而我还没收服到“山寨版”的孟获,难道真不能拿他怎样了?

你们猜?他是谁?他就是李国辉,拥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不管是在象棋还是生活(尤其困难)上,他都不服输,只要取胜为止,这一点,我要向他学习(但有一点,我要提醒他,有时还是要实事求是,输了要承认,要服输,男儿要能屈能伸,必要时还要缩在一起,不要太倔强)。

因为,服输也是一种勇气,也是大丈夫所为。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二】

《二战男孩逃生记》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二战时期的犹太男孩苏立克在德军的亡追击过程中惊险而漫长的逃生经历,他遇到了许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爱心人士,也遇到了一些出卖他的人,不管怎样,他坚强而勇敢,最后又回到了他心爱的家乡。这部电影让我深有感触,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强面对,不能逃避,胜利永远是属于勇敢的人的。

有一段情节让我异常感动,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大量残犹太人,最终的目的竟然是把犹太人赶尽绝,哪里有犹太人哪里就会腥味扑鼻,不管是年迈的老人还是年幼的孩子,都不会放过,不留一点活路。犹太男孩苏立克和他爸爸被一群德军开车追,他们疯狂逃命,最终躲在了一个石桥洞下。在洞下,苏立克的爸爸紧张地对他说:“听着,孩子,你的名字不能再叫苏立克了,叫尤莱克。你要记住,你永远不能说自己是犹太人。待会儿我往右边跑,等我跑出去了,你再往反方向跑,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回头,使劲往前跑。”说着,苏立克的爸爸跑出去了,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力,接着,苏立克也跑出去了,他听见了一阵激烈的枪声,那一瞬间,他边跑边哭,眼泪在空中飘,像一串令人心碎的水晶,但他依然拼命往前跑,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活下来,这是父亲用命换来的。多么伟大的父爱啊!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

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情节,为了换来食物,苏立克在一家农场做工。为了给一匹马儿喂食,不小心被正在运行的机器绞断了右手,一位好心的女士让一位农夫把他抱到大卡车上,用绷带缠住伤口,连夜送到了医院。没想到的是,他被送到手术台上后,那个傲慢的德军医生听说他是犹太人,坚决不给他做手术,那位善良的女士绝望的去求医生,但还是徒劳,没办法,只有眼睁睁看着他的伤口被感染,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走廊上,苏立克痛苦地惨叫着,一位年老的修女看到这一幕,悄悄为他注射了止疼药,为他减轻痛苦。好在另一位善良的医生知道此事后,不顾生命危险,为苏立克做了截肢手术,终于保住了他的生命。我想,为什么不给犹太人做手术,他们都有自己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作为一个医生,救扶伤才是他们的天职,而不能在凶恶的德军面前低头。苏立克是幸运的,他遇到了那么多善良的人。

二战结束后,苏立克回到了家乡。这部电影很感人,苏立克的经历告诉我,面对困难,一定要充满智慧,勇敢面对,而且世上好人多,坏人少,大家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什么要相互残害呢?人之初,性本善,愿世界和平,永远没有战争和亡!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三】

看完后,我对日本对中国的暴行产生了愤怒,也为旧政府的无能感到羞耻,我真想带着现代武器去灭了他们。

这时我想起了父母带我去南京参观南京大屠纪念馆时讲解员激愤的话语:他们刚到南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人放火,许多无辜平民百姓都倒在了他们的机枪和刺刀下。我还看到有一把叫“助广”的军刀,曾经过350人。日本军挨家挨户地寻找中国士兵,无论是百姓还是除日本人外的洋人,一一被,这座南京城很近一段时间内尸体堆成山,液流成河,整个南京城都变为了鬼城。最让我气愤的是,他们在村庄中,烧房子来取暖,举着人头照相,将手无寸铁的百姓当枪靶子用,一个一个拿机枪扫射。

多么令人寒心呀,多么强悍的人魔鬼呀!“百足之虫不僵,时来蠢蠢闹东洋。”南京大屠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的教训。记住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四】

有幸在首映日第二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模仿游戏》,看完之后整体感觉完全被震撼、被颠覆,真的没想到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也可以拍出这般唯美的文艺范,还能顺便普及下基本常识,我想,看完这部电影的人们应该都和我一样再也不会忘记电脑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了,没看这个电影之前,我还真的没记住。

艾伦.图灵,一个值得敬仰的伟大数学家,随着被英国列为最高机密封尘历史的揭秘,我们有幸才得以了解那些轶事,电影展现出来的真实感是那么的强烈,一个真实而又有缺陷的艾伦.图灵才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个人认为,至少有几点值得一提,首先便是坚持到底所提炼出来的人文主义,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是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同样适用,电影中不论是在面对挑选“密码人才”过程还是在面对“图灵机”想法诞生、图纸、修改、制造、存亡、决策过程,坚持不懈才能赢得成功的主题贯穿始终;其次,就是呈现出来的团队主义,剧中“密码团队”从个人到团队,从斗争到协作,从缺陷到包容,没有谁是完美无瑕的,但是团队的坚持与协作,还必须默默无闻时刻低调保密,随意间还将英伦绅士贵族风范展示给了全世界,好的作品能从心底打动人,不经意触动心灵,引起共鸣。

生活没有那么多假如,但是如果有,假如艾伦.图灵没有英年早逝,电脑是不是会早那么几年普及,现代科技是不是会提前进步咧,结尾给人很大的感触就是,英国女王也还不错,至少在2013年赦免了艾伦.图灵,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是那种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可嘉,同样值得一提,整个电影主题清晰分明,即纪念了二战来之不易的胜利,又缅怀了为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即完美展现了电脑的无意间发明历程,又告诉世人,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创新,都可能孕育着另一个伟大而又足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看完之后,一身冷汗,感叹之于,又陷入另外的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导演只能拍出妖啊怪啊,到底想阐述怎么样的主题思想?到底有何教育意义?难道只为博众人一笑而过?而国外的这些导演却总能拍出肯定会风靡全球的而且兼具教育意义的大片,我想,从低俗的三里屯事件传播,多少能瞥见,人性追求美追求上进也能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每个会用电脑的人们,每个想获得正能量的人们,每一个仍然在徘徊的人们,每一个仍然在迷茫的人们,都应该走进电影院,然后怀着赤诚之心,观看这部电影,向伟大的艾伦.图灵致敬,用心去,电影之外的精髓,他们在那么艰难的处境都能成功,一个不懂德语的英国数学家破译了德国人复杂的密码,一个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任务圆满解决,一个凄美受制于体制的爱情故事,一段国家机密的解密,个人怎么融入团队,团队怎么包容有个性甚者有缺点的个人,坚持不懈就会有机会成功的主题……我们凭什么还不好好珍惜当下好好创新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找借口。

如果是有些国内导演,是不是电影名字要被改成一个女人和五个男人的故事,或直接是艾伦.图灵传,也许,看官们也会有其它感触与收获,也不一定,但是,看过这部电影之后,心里,向艾伦.图灵致敬,肯定的相同的!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五】

《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中的故事:美军三军参谋长马歇尔亲自下令, 派一个八人小分队深入敌后, 将已在二战中了三个哥哥的列兵瑞恩救回祖国。为了一个而可能牺牲八个, 值得么?不仅中国人会发出这种疑问,影片中的小分队成员莱宾也说:谁都有母亲,凭什么瑞恩妈妈的丧子之痛要比我妈重要?

导演斯皮尔伯格多次强调,他无意为了展示武力而腥,“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没有一处是无缘无故的”,本片所展现的一切都是现代战争的客观反映。事实也是如此,如果单以战争场景去衡量本片的好坏绝对有失偏颇,再逼真的效果充其量只停留在优秀军事科教片的范畴,并不能实现理性的飞跃和流芳百世,强大而富感染力的道德论题、仁义与爱、人性亮点与生存价值等才是本片的精华所在,八个救一个所引起的.广泛争议、观念对撞和道义救赎等,使本片持久而真诚地被推崇和难以忘怀。如果要选出一个本片中最难忘的镜头,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样一个画面:一辆军方小车缓缓开近雷恩家,正在做家务的雷恩母亲悄然放下手中的活儿,当她面对走出车门的军官和牧师的时候,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瘫倒在地上......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六】

《模仿游戏》是一部余韵悠长却又不容易讲明白观后感的电影。对电影的思考见缝插针到我观影到现在的每一个空闲时间,感触颇多又稍纵即逝,必须要赶快化成文字才不会胸闷气短。人物传记类的影片常以时间轴作为叙事的主线,此部电影也不例外,三条时间线平行展开又相互承接说明,配以字幕交代时间地点,天才图灵短暂但熠熠生辉的一生便跌宕起伏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很好的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枯燥,而导演恰到好处的剪辑让一向看电影反应慢的我没有因为时间线的穿插交错而凌乱。

是天才必有过人之处,片中的小图灵隐忍又坚强,将那份不可言说的情愫与自己的天赋结合,年纪虽小,但其在数学 、密码学上的才能已若隐若现。镜头切换,青年的图灵意气风发,带着所有恃才傲物的人才有的桀骜, 向英国政府的军官毛遂自荐——“我知道你需要我多过我需要你。”这是有底气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二战中,参与破译德国密码工作的图灵大放异彩,当别人绞尽脑汁思考密码时,他却另辟蹊径,研发了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去帮助破译Enigma,饱受质疑后最终为盟军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才能。在此感谢本尼迪克特的演技,将一个天才的不善交际,结巴偏执表现的惟妙惟肖,更把一个天才对天赋的执着与灵光一现的刹那光火再现的栩栩如生。

是天才更有与不同之处。因为从小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受人欺凌。小图灵对解救自己的克里斯多夫萌生出超越的友情的依恋,在俩人上课传的纸条上一笔一划写出对应的 I LOVE YOU,而这份因克里斯多夫的离世无疾而终的同性之情,最终像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定了图灵一生的性向,为他后来的不幸遭遇埋了伏笔。有时候我们很难说到天才到底是因为自己在某方面的缺陷感到自卑而在其他方面拼命发展最终成了天才,还是说因为一个人在某方面天赋异禀招来一些庸人放大他们在别处的小缺憾以试图解释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和自己为何平庸以彰显万物有序、上帝公平。这部电影让我很容易想到其他电影里的天才,比如说 《心灵捕手 》中那个外表玩世不恭,内心没有安全感,喜欢在别人离开之前先离开别人的数学神童;又比如说 « 她比烟花寂寞 »里让人既羡又怜的杰奎琳杜普拉。这些天才似乎有一个共同之处 :一方面,过人的天赋已经为他们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只等他们一路走开,享受鲜花荣誉和别人钦羡的眼光;另一方,天赋又像是一个美丽的诅咒,在内心深处,他们画地为牢,蜷缩在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别人进不来,他们也出不去。

影片里,图灵与JOAN CLARKE在一起的片段显得节奏欢快,色彩明艳,差点让我以为这会是一个金童玉女珠联璧合的欢快结局,一度还在心中起疑图灵什么时候换了性向。但导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当图灵像JOAN坦白自己是同性恋时,这位聪慧的姑娘说出的话在我心中激起涟漪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对方,我们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去生活,你不会是个完美丈夫,我也没有打算当个完美的妻子……我们心灵相通,因为我在乎你,你也在乎我,而且我们比其他任何人更能懂对方,这比大多数婚姻都好的多。”虽然这对白没有让两人关系峰回路转,但却道出一个真谛:对一段男女关系来说,肉体的吸引也许会厌倦,精神契合却妙不可言。“ 相看两不厌”——所谓 soul mate, 大概是说,除去性吸引力,你依然是完美伴侣。

至于影片为什么叫《模仿游戏》,谁模仿了谁?影片的最后也许可以让我们找到答案,三条时间线的最后一条线里,被审讯的图灵对警察说出这么一番话:这是个游戏,一个模仿游戏……人和机器有什么区别?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有不同的想法,机器却没有。有趣的是,如果某个东西与你的思考方式不同,那是否说明它不会思考?你看,我们允许人类之间有种种差异,你喜欢草莓,我讨厌滑冰,你喜欢看书,我对花粉过敏…… 如果我们不会因为大脑运作方式的不同而质疑思考的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能对一个由铜线和钢铁铸成的大脑,抱有同样的态度呢……你怎么评价我?我是一个好人?坏人?有贡献的人?还是一个罪人 ?依我之见,图灵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像人类一样去思考,这是模仿游戏表面的含义;另一面,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被认为有罪且伤风败俗。酒吧里图灵的同事对他说,你不能告诉任何人你是同性恋,这是个秘密。于是图灵一生都在模仿其他异性恋的人,可不幸还是因此遭受迫害。回到刚才图灵的那段对白,“你喜欢草莓,我讨厌滑冰”,性取向无非也是一个喜好的偏向,或天生或被后天经历影响,但这都是非理性且个人无法控制的事情,有的人对同性砰然心动,就如同你因为异性魂牵梦萦,你能忍住热恋时不对异性喜欢的无可救药吗?可惜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渺小的相似,又惯于把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准则,我始终认为不管是大到社会风气、文化文明,还是小到人际关系、相处之道,真正的成熟应该是兼容并包,求同存异。承认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理性批判,才能越宽容,越繁荣。

写到末尾,刚提笔时对电影的迷惘终于云消雾散。这本就是一部让人内心五味杂陈的电影,不再想导演要着重表达哪个主题,同性恋?二战?电脑的诞生进化史?毕竟这些元素全都出现在图灵令人感慨的一生,老老实实当作传记电影看就对了,至于感想,那是每个观影者自己的事。

二战苏德战争作文【七】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样的事在真正的战场上可能不会发生。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执行,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的儿子都丧命于战争的噩耗。这种饱含人性的虚构其实早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会再去过多的苛求它是否符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这便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化有形为无形,变虚幻为真实。

我不想在对开头的20分钟的震撼的诺曼底登陆的枪林弹雨做过多的描述了。大家已经做过太多的褒奖和评述,而且我知道,无论我用什么样的文字努力去还原,较之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来说,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还记得米勒中尉刚到岸上时候的那一怔和那一个片刻的周围的寂无声,摇晃的眩晕的他的眼神环顾着四周惨烈情景。已经不能用惊愕来描述了,脑海中可能是一片空白――无法接受!!前一刻的还在平静中的他们此时竟然来到了地狱!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场景,因为在那时我第一次把自己置身于战场上去身临其境的感觉周围的肉横飞。开头的这场登陆戏让我想起了《盗火线》里的那场警匪对峙,同样的真实迅速把观众拉入其中的氛围。紧迫的节奏感染了所有的人。

看过本片的人可能会更多的关注那个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和他每次出击前的那个招牌性的动作:亲吻一下胸前的十字架。确实很让人神往,可这是斯氏对战争的神话描述,对战争传奇的放大,所以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脱亡的厄运――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改变战争结果的。

还记得最先牺牲的那个士兵吗?为了救一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中枪身亡,而在之前他丝毫都没有考虑过值不值得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可能近乎一种本能,善意的本能,即使代价是生命。

还记得他们放走的那个德国人吗?最后反过来被他所时那种凄迷的眼神到底想说什么呢?这就是战争,没有所谓的仁慈吗?

恐怕人人都会在那个士兵躲在楼梯上害怕的哭泣,而他的战友已经快被敌人的时候而近乎愤怒了吧!再我们眼里,他懦弱的近乎无耻,在他自己看来,他可能也会痛恨自己吧,因为直到这样的危难时刻,我们和他自己,才同时如此清晰的通彻了他的内心。

这便是战争了,有卑鄙也有崇高,有懦弱也有果敢,强烈的对比才能更深刻的彰显人性。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那些平日里隐藏在安逸之下的最深层的东西,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面对战争之时,会有怎么的表现呢?这是一个很让你恐惧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竟然会感到底气不足!

瑞恩,这个八条命换来的年轻士兵,并没有令我们感到失望。正义勇敢的他的内心也在经历着痛苦和挣扎。不单单是失去兄弟的痛苦,还有对为了救他回去而牺牲的几个士兵的愧疚和感激。他无法去扭转什么,因为大家已经为他做了能做的一切,不计任何代价。他所做的,不是立刻转移撤退以保全自己,而是留下来和这群热男儿共同作战。这不是鲁莽,而是一种高于生命的责任。他所能做的,是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提醒自己好好的活着,活的有意义,不单为自己,还为了活在他心中的八个忠魂。这将是贯穿他一生的动力。直到他头发花白的时候,仍然会为这些动力和自己的坚持激动的热泪盈眶。

最后,当米勒中尉无力的躺在那,一枪一枪的射向敌人的坦克的时候,我从他即将熄灭的眼睛里,甚至看不到一丝的绝望。直到最后的一刻他都在坚持,这种坚持往往能创造奇迹。

轰隆震天的坦克爆炸声和上空呼啸而过的飞机,是一个昭示希望的开始。

其实奇迹不光是电影中才有的神话,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告诉我们的一样: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了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