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杜甫绝句改写小作文(杜甫的绝句改成小短文)

杜甫绝句改写小作文(杜甫的绝句改成小短文)

更新时间:2023-07-11 22:45:16
杜甫绝句改写小作文(杜甫的绝句改成小短文)

杜甫绝句改写小作文【一】

春天是一个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季节,早晨,我随着杜甫的脚步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

还没进去,就已经被它外面美不胜收的景色深深地迷住了。一条条长长的柳条像丝绦一样耷拉在我的脸上,一个个“碧玉”从天而降,怪不得贺知章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远处传来了一阵优美动听的歌声,走近才发现原来是黄鹂鸟藏在翠柳里卖弄着自己清脆的嗓子,那歌声多么悦耳啊!

凭窗远眺,到处是来来往往去往东吴的船只。滔滔的江水不时得像小手一样拍打着浪花,好像在说:“快回来吧,回家乡来”。远处山上的冰雪慢慢融化了,润泽了大地,在阳光下散发着温暖的湿气。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它们就像一个个神奇的魔术师把碧空如洗的天空点缀的生机盎然。

在这美丽的早晨,观赏到如此难得一见的美景,我的心情舒畅不已,真想永远待着杜甫草堂。

杜甫绝句改写小作文【二】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前,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绝句改写小作文【三】

今天,是我来到四川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坐着小车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杜甫草堂”。

大家知道杜甫是谁吗?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十分崇拜他。我之所以崇拜他,并不是因为他写了很多诗,而是因为他忧国忧民,上思报效国家,下忧百姓疾苦,即使在屋漏衾寒之际,心心念念的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这列“小火车”随着人群进入了草堂。依次穿过大廨、诗史堂、柴门和工部祠,便来到了杜甫住的房子——茅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今的草堂,不见杜甫身影,也不见迎客的繁花,只有一条长满青苔的石子小路,无声地凝视来往的游人。游人如织,或满脸含笑,自拍留念打卡;或一脸凝重,眉头紧锁,轻轻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碑石题字;最惹眼的是我们这些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小学生,静静地立在茅屋前,专注地听老师追溯草堂过往,杜甫晚年人生历程。

据说,安史之乱余波平息后,杜甫一家来到成都后,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住进了茅屋。我不禁仔细端详茅屋。茅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破烂——屋顶上的几块茅草不知飞到了哪去,发黄的墙壁被划破了,露出了条条竹子。屋子里面,也是一片冷清。唯一的优势是,屋子里还是挺大的。

时光倒回到风雨飘摇时的唐朝,在八月的一个深秋,狂风怒号,刮走了屋顶上的几层茅草。茅草到处乱飞,有的掉进了池塘,有的挂上了柳梢。一群儿童将茅草抢走了,杜甫因为年迈了追不上,倚着竹杖独自叹息。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雨,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妻儿又饿又冷,唯一可以御寒的是一床盖了多年的布衾,又冷又硬的被子,早就被孩子蹬破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可真是凄苦啊!可是即使这样,他仍不忘忧心天下寒士,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怪不得人们叫他“诗圣”!

凉风拂面,打断了这场时空穿梭之旅。我心弦微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晨!漫步草堂翠幕荫,鸣蝉尽,群雁绮霞中。

依依不舍地走出草堂,我在心里默默跟杜甫说再见。但是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正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也将在无数个少年的心里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