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我眼中的苏轼作文450字)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我眼中的苏轼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3-07-09 06:57:52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我眼中的苏轼作文450字)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一】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一生与诗词相伴,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句词出自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描写三国赤壁之战的词。他所看到的赤壁并不是当时的赤壁,所以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他明白。他看到这雄伟壮丽的场面,怎能不想到当时的赤壁之战,于是他诗兴大发,写出了这首词。看!他是多么豪放,多么的'有才华,我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大家都知道,他在异地为官,总是想念自己的亲人。中秋佳节,他不能与家人团聚,多么令人心痛!为了思念亲人,他写下了《水调歌头中秋》。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流传千古,这首词深受人们喜爱,为了便于传扬,人们还特地把这首词变成了歌曲。

当然,他写的古诗更是驰名中外,就拿《题西林壁》来说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既写景又蕴含哲理。他热爱大自然,连美景也写的得这么豪放。

提到春天,就会想到《惠崇春江晓景》中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写出了春天的可爱与美丽,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看到西湖,人们不禁念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而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出了晴好天气与雨天之西湖之美。

苏轼,既是北宋文学家,也是书画家,他与苏洵、苏辙称为三苏,他的人生历经坎坷,但即便再苦,他都能乐观的面对生活。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二】

友情是什么,是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它是遇到困难的与你患难与共的人;是在收获快乐时默默为你祝贺的人;更是在产生矛盾中包容你的人;珍惜友情,珍惜我们心中最美的浪花。

记得在初二的时候,我与我的好朋友因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本来没有什么,在跑操过程中,我不慎地踩了他的脚,因为先前的争端,他误解了我,与我大吵了一架。不料,这一切竟被班主任看见了,结束后。老师不知为何将他留了下来,训斥了一顿,却将我放回去了。

挨了训斥的他满脸沮丧的坐在位子上,下了课,我打算向他道歉。谁知,他一见了我便火冒三丈,对我的道歉置之不理,仍然咬着不放。我心里怀着满腔的委屈,和他从口角争端变成了你推我搡,在同学们的劝解下,我与他各自放开了手,气咻咻的回了座位。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唉,多么铁的朋友,这么多年的友情就这样断了。”

听了这句话的我心如刀绞,十分难受。纵使他有多大的不是,我也不该让他白受委屈。我想起了我与他昔日的友谊,与他患难与共的样子,想起了我在考试失利难过时他安慰的影子;想起了在快乐时与他开怀大笑的场面;想起了在运动会上,我们互相为对方呐喊助威的样子;想起了我们在几年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每个细节。那一个个场面,历历在目,不停的浮现在眼前。这过往的点点滴滴仿佛就是浪花,不停地拍打着我心灵的海面。我忍不住掉下泪来,思来想去我一定要向他道歉,重修于好。因为是我不对在先,让他受了委屈又挨了训斥,我不能让他白受委屈。于是,我下定了决心,要重新找回我与他的友谊。

当我鼓足勇气找到他时,并向他诚恳地道歉时,他的眼眶湿润了,看着我认真的态度,他破涕为笑,露出了往日的笑容。在几句抱怨之后,我正式与他重归于好,与他一路欢笑的回到了班级。面对他人诧异、惊奇的眼光,我如释重负的笑了。对于友情,在发生矛盾时,必须有一方先让步,把局面缓和下来,只有用热心去触摸友情,它才会燃烧得更炽烈。

在这之后,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又出现了我与他的影子,在烟山杯上、在读书月里、在艺术节中……我相信,我与他的友情将上演更精彩的传奇,而这代表友情的浪花也将变得更欢快,更美好。友情就好像我心中的浪花!不断拍打我的思潮。让我更有信心面对生活的波涛汹涌。

如果说生活就像大海,那友情就像大海中的浪花,大海有了浪花更加美丽,生活有了友情更加甜蜜。让我们与友情同行,让友谊的浪花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激扬!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三】

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临近年关,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乡里人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快要过年了,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了香喷喷的年夜饭。饭桌上,家人有说有笑,唠唠家常,合计合计来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节日的气氛变得更浓了。饭后,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岁,祈求新年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欢渡春节。人们见面个个面带笑容、互说吉祥话。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攒些压岁钱。整个乡村处在热烈的喜庆之中。

特别在大年前后,小镇上的集会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相亲会”。平时在外忙于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节回家的这次机会解决了婚姻大事,也好满足家里老人的心愿。媒人约好地点,邀来男女双方见面。媒人帮着搭桥牵线,忙着撮合。双方的家人也都帮着仔细地打量。街上热闹的相亲场面,成了乡村过年风味独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了许多。尤其是与近几年相比,人们更加怀念过去的春节。虽然过去的物质生活比不上现在,但是“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只是物质匮乏年代给人们留过的心理暗示,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春联由原先的家人手写变为了街市上的印刷,人们已不能到裁红纸、写毛笔字、读春联的快乐了。人们过去之间的走亲访友也变为了呆在家中看电视或上网······于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多了层隔阂。

风俗正在简化,人情也日渐淡薄。原因就在与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时,却忘记了生育咱们的“传统的文化”,令人担忧的`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趋势还在上升。难道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种“年味“了吗?

我心中的苏轼高中作文【四】

新年,小区的腊梅早早开花了,似乎在告诉人们20xx年的除夕就快到了,可住在城厢镇,我却没有感到一丝丝过年的味道,直到那天奶奶叫咱们回老家过冬至节,我才感受到那浓浓的新年快到的味道。

一进到老家的院子里,满眼都是奶奶为过年准备的腌的、酱的东西。酱鸡、酱鸭、腌猪腿,它们被整整齐齐地挂在竹竿上,还有那一根根都累弯了的铁丝箍,分量之重可见一斑了。走进客厅,桌子上推满了白花花的年糕,犹如一座洁白的小山,奶奶说年糕有“年年高”的意思,吃了年糕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你的生活和学习能够一年比一年提高。听了这话,我打算等会儿多吃点,让我明年有更多的进步。

吃完中饭,我到村子里走了一圈,哇,那家家挂在院子里的年货才真叫壮观,这样的氛围,不禁让我想起去年除夕的情景。那一天,是老家村子里人们最忙碌也最愉快的日子。天还没亮,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冬日的寒冷根本抵挡不住人们暖和而喜庆的心情,尤其是贴上春联的村子更是增色不少。

可是,这些都不管咱们小孩的事,因为最让咱们小孩开心的便是那“呯呯”作响的鞭炮了。到了除夕的晚上,咱们几个匆匆地吃完年夜饭,就一手拿着十几个鞭炮跑出了大门,外面的天空早已是五彩缤纷,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礼花飞升降落,在空中绽放,时而如花朵盛开,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忽明忽暗,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在夜幕中嵌上一朵朵的鲜花,整个世界充满了欢声笑语。

咱们在屋前跑来跑去,变着花样放鞭炮,一会儿把鞭炮放进竹筒里,听着鞭炮“呯”的一声闷响,咱们开心极了;一会儿又把鞭炮扔进水池里,“嘭”,随着鞭炮爆炸,水花溅得很高很高,如喷泉般的。哎,真是哪里有鞭炮哪里就有咱们的身影!那样的记忆太美好了,以至于眼前那一院院的年货就让我对今年的除夕充满了急切的盼望。我想:去年的除夕是如此美好,今年的除夕也该如此迷人吧,或者更胜一筹!在老家这浓浓的年味里,我期待着,盼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