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童年的水墨画作文100字

童年的水墨画作文100字

更新时间:2023-12-15 18:44:04
童年的水墨画作文100字

童年的水墨画作文100字【一】

叮叮当当放学了,

收拾书包忙回家。

路边小草点头笑,

青草地里开了花。

一个个四处奔跑,

兴奋地尽情蹦跳。

全不顾汗水流淌,

只管追逐疯狂。

跳够了,

跳累了,

“轰”的'一声,

全倒在了软软的草地上。

顿时,

只见那一对对闪亮的眼睛,

望着天空那雪白的云眨呀眨。

这时,四周静静的,

忽儿,

又响起了一阵叽叽喳喳,

原来,

大家在与邻近的伙伴说着有趣的悄悄话。

图书馆

图书馆,

一个安静的地方。

跟着伙伴去看书,

只听小兰扯着嗓门高声喊。

“你看你看,快来看,”

这本书可有趣啦!

一时间,大家一起涌过去,头碰头,

相聚看。

忽然,

“哈哈哈……”

几个人,

手捂肚子笑开了花。

“嘘,嘘,嘘,”

书馆里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安静的提示不。

正笑得起劲儿的我们赶紧闭上了嘴,

忍着笑各自散去,

将自己喜欢的书找寻。

不知哪儿,

又传来一阵银铃般的哈哈声……

童年的水墨画作文100字【二】

春姑娘舒展着婀娜的舞姿来了。春,是这么地令人移不开眼——看,春草茂盛,春树葱茏,莺歌燕舞,万物争荣,春光明媚的画面是多么地令人神往。

踏着和煦的春风,感受着春的美好,我哼着曲儿来到了后面的小山丘上。瞧,山上,燕儿飞回,百鸟啼叫,花,开了,粉似霞的芍药,白如玉的月季,莺莺燕燕。平如镜的溪边,垂柳摇曳着风姿,绿辫子飘在湖上,湖面映出它的样子,啊,原来它是将溪当做镜子,正在梳妆呢!溪边百花在绿草如茵的土地上绽放,含苞初绽,昂首怒放,姿态百出。那从花中冒出的芬芳,令人沉醉,小蜜蜂,嗡嗡嗡地歌舞……山溪被绿草染绿了,宛如一条平静美丽的绿玉带,柔软而优雅。这如画般景色,我也想变成摇摆的柳,变成芳香的花,变成拂面而过的春风。

观赏了美妙绝伦的风景,就要办正事儿了。我坐在小溪边的岩石上,挂上鱼饵,将钓线向前一抛,如镜的`湖面顿时漾起了一圈圈金色的涟漪。我就这样这样静静地坐在岩石上,一动不动。我仿佛已经融进了着美丽的山景中了。树将溪染绿了,湖面将我的倒映也染绿了。绿绿的人影,是多么有趣。忽然来了一只红艳艳的美丽蜻蜓,在水面上飞行,然后调皮地落到了我的钓竿上。画面定格了,一派春意的山丘,一面绿带的湖面,岩石上一个小孩,拿着钓竿,一动不动。一只漂亮的红蝴蝶停在了那根钓竿上,显得十分可爱。这和谐而美好的一幕,怎能令人忘怀。我的心中一片明净,这美好的感受,如果可以一直这样,在春的包围下有多好啊!

忽然,手上的动静打破了我的沉思。啊,原来是鱼儿上钩了啊!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哇,真的是一个大家伙。多好看的鱼鳞,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炫目不已。

蜻蜓走了,溪面上人影碎了,但换来的是我欢乐的笑声,这充满着快乐的,最纯真的笑,久久回荡着……

童年的水墨画作文100字【三】

春末之时,与先生一起去电影院看多媒体情景剧《水墨同里——新珍珠塔传奇》,踏上台阶便见身着制服围着丝巾的礼仪小姐,她们那流转的眼神与浅浅的微笑似清香拂面……电影院是原地新建,自然有一种亲切感,两扇正门与几扇边门似乎没移动过位置,我们步入影院,听见班德瑞的音乐如清涧在影院里潺潺而流……舞台上有错落的屏风,屏风上摇曳着一池清荷。

就在我落定坐下之时,灯光暗了下来,那些舞者或擎着碧翠的荷叶,或在腰间扣着半开的花瓣奔上舞台……序曲,就在这一片荷塘里响了起来……第一章是《乡趣》,玩童在一起即有趣事,或哭或闹或笑,趣与纯较近,不纯便无趣,试想想人生最有趣味的无非是童年那段时光,故《乡趣》这一章有稚拙的清韵。

江南是素色的,白墙黑瓦。第二章《盟约》极有江南韵味,衣服素雅,俩人的情怀也是竹马绕青梅的感觉,俏皮、欲语还休……此刻,观众的情思肯定也会在他们的舞姿中翩然而飞,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让观看的人入情入景,看到的不再是戏中的情丝,而是看到了自己的某段时光。

第三章《求婚》,剧中人手拉手踏着轻快的步伐穿庭而过,尽管他们之间有了承诺,还须得到另一份决定他们能否相守的允诺。此时,我们看见了高高的楼台上,一位手持拐杖的老人,那威严的神态注定是晴天里的惊雷,大门重重地关上了,门外之人在大雪纷飞中蹒跚独行,然而劫数又来……试想,每一份人生里要遇见多少次刀刃?

“落难公子中状元”这是第四章《圆缘》,双人舞跳得那么柔润与和谐,惟一不足的是两位舞者的衣服质地太差,有粗俗感。汉字都是有意思的,“圆”是一个大口里边有一个小口与一个贝,两口加上贝就是“圆”,如此的“圆”即是皆大欢喜了,然人生往往圆缘容易圆德难,但是剧情到了这里已经接近了尾声,在水幕飞泻而下时舞台上灯光刹那灭了,坐位上的人开始有了响动,有的'已经站了起来,我与先生说:不急,还要谢幕呢。后来听说是灯光坏了,怪不得在《尾声·会聚》这一章结束的那么突然。

最后为每个座位上的那一张“水墨同里”征询意见表,写两点小建议:

1、《盟誓》与《求婚》之间的那段击鼓场景很突兀,刚还是柔和的江南情味,一下子转为粗旷的边塞风格,这鼓声与击鼓人的穿着与小桥流水不是太适宜。

2、剧中公子中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场杂技表演,这段如果换成同里特有的民间艺术“宣卷”,在婉转的唱腔里,在琵琶声声中或许更有同里的味道、江南的味道。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