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游北京恭王府四年级400字作文)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游北京恭王府四年级4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9 14:27:36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游北京恭王府四年级400字作文)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一】

七月七日,我们来到北京恭亲王府游玩。恭亲王府位于北京风景秀丽的什刹海的西南角,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

走进恭王府,只见府邸的建筑楼阁交错,富贵辉煌,殿堂屋面采用绿色琉璃瓦,威严气派。就在我集精会神地欣赏这王府的建筑时,只见一名导游带领一大群游客来到,于是我紧紧地跟在导游的身边,细心地听导游讲解。

恭王府原是贪官和珅的住宅,和珅后由恭亲王居住。和珅最初是乾隆的轿夫,由于他博学多才,能文能武,很受乾隆的器重。六年后,和珅升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宰辅等等要职,被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权势之大,清朝罕有。

这时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幢楼前,她说,这幢楼是和珅的藏宝楼,和珅利用自己的权势把所有得来的不义之财都藏在这幢楼中。这幢楼东西长达160米,内有108间房,全部放满了金银珠宝。乾隆后,嘉庆皇帝给和珅定了二十条罪状,抄了和珅的家,和珅被赐自尽。从和珅家抄得白银八亿两,黄金两亿两,加上其它财物,折合人民币3600亿元。

参观完和珅的府邸后,导游带我们来到花园参观,从一座汉白玉拱形石门进去,只见花园内古木参天,环山衔水,亭台楼阁,廊回路转。园内有一座十来米高的太湖石,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导游说这叫“送子观音”,预示着人丁兴旺;再往前走是一个“福池,”“福池”的后面是一座假山,假山里面有个洞叫秘云洞,洞的正中摆放着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时写的“福”字碑,碑高1米左右,宽80厘米左右。“福”字上方刻有康熙玉玺的宝印,十分珍贵。据说当年嘉庆皇帝抄和珅府时,想把这个“福字碑”移到皇宫,但是由于和珅把假山设计成龙的形状,如果动“福字碑”就动了龙脉,嘉庆大怒之下,下令将假山封。从此,康熙墨宝“福字碑”在所有的史书记载中消失了。直到建国初,周总理在一次接见外宾之后,在花园无意中发现假山上面石头的形状像龙头,龙头下必有国宝。于是马上打电话给郭沫若,郭老来后,打开被封的洞门,发现了“福字碑。”经过文物部门的考证,确认其为康熙当年写给孝庄太后的福字。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这次游恭亲王府,不但增长了见识,又体会到了首都北京的悠久历史文化,真是受益非浅。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二】

和珅(1750—1799),童年时,和其弟和琳在家里接受过私塾教育。十岁左右时,被选为咸安宫官学士,入宫后,他学习刻苦,聪明勤奋,读书过目不忘,《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骑射、兵器均是优秀。和珅不仅学习好,而且长相俊美,据说乾隆爷第一次看到和珅时大吃一惊,觉得和珅长得酷似多年前去的年贵妃,认为和珅就是年贵妃的`投胎转世。于是皇上把和珅收在身边倍加宠爱,和珅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讨乾隆喜欢。和珅就像坐直升机一样,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几乎把大清各种高官做遍,风光享尽,仅担任军机大臣一职就长达23年,权势赫赫,人称二皇帝。在乾隆后嘉庆皇帝降旨,逮捕和珅,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抄没他的全部家产约有十亿两白银。当时清政府一年的总收入才7000万两,相当于10多年的国库收入之和。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据导游粗略估算,将白银折合成美元,其资产远超比尔盖茨,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和珅是古今中外无人超越的世界首富,最大的贪官。贪官没有好下场,镇宅的福字碑没有保住和珅的性命,被“赐令自尽”而。中共中央为了警示后人,将恭王府确定为反贪教育基地,在京召开的党员干部会议,都会组织到这里参观,警钟长鸣,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就是参观恭王府留给人们的启示。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三】

说也奇怪,别人读书总是从首篇开始,尤其是文集,杂志更是打头精彩。可我偏偏挑我感兴趣的篇目先看。《雷达散文》里的首篇《王府大街64号》,因为名字直白,几次翻阅都忽略没看。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夜晚,由于过于安静,打开首页,随着阅读深入,竟被一种恐怖的感觉揪住了心屝!“64号”曾是中国文联大楼,是青年雷达大学毕业持分配证前来工作的地方,现已挪为他用。50岁的雷达先生,莫名其妙地回到“64号”,莫名其妙地推开那扇久违了的大门,丝毫未变的大厅里显得异常荒凉,更让人不可预料的是,他突然听到怒吼声,咆哮声,然后是“轰隆”一声巨响!引起了他巨大的惊异,使之仓皇逃离……

走出大街他才知道这是一种幻觉。是什么让一个堂堂男人落下如此深重的恐惧症呢?他的“64号”让我重阅了一遍历史的风暴。这是一次痛彻心肺的阅读,我甚至能听到心碎的声音。22岁的青年雷达,从外省初到京都,所有的人事环境都是陌生的。这里名人辈出,那些他所崇敬过的文艺界、文学界的斗泰近在咫尺。能够近距离接触对他来说是何等的幸运?然而他没想到,就是在这幢大楼,就是在他莫名其妙推门探视的这个大厅,曾经发生的一切让他的'心有着无法治愈的创伤。文中有这样一个场面:

“有人忽然奋臂高呼:‘跪下,让他跪下’也许因问题提得突然,先静场一息,继而“跪下”声就连成一片。但田汉居然不跪,僵持着,有人上前按他的头,他还是硬挺着不跪。人们恼了,吼声暴起,声震四壁,继而,全场静寂如,似有所待。只听见咚的一声,田汉终于自动跪下了,跪得很突然,声音很响,象一座大厦,甚至一座山样轰然倒塌……这一声震碎了我年轻的心灵……”

我相信这一刻,青年雷达脚下的世界彻底破裂了,所有美好的核心全都颠覆了,他的眼睛一定装满了大困惑。知识分子的残酷场面陪着他一路成长,他面对知识的长河是孤独的,面对大师们的轰然倒下是惊骇的。他心怀着孤独、惊骇落脚于京都,也许他丝毫没有感到知识对他有什么益处。数年后知识构成了后来的他。数年后他写下这篇《王府大街64号》,一再扪心自问,当时口号连天,“我喊口号了没有?”他说:“我不是想追问哪一个具体的人或者哪一件具体的事,我是追问人心,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人的精神秘密。”也许对于权力者来说,属于本时期的错误,残暴,混乱,为人民造成的伤害,希望尽快遗忘,恢复平静。然而作为思想者面对亲历过人格被扫荡,肉体被凌迟的风暴应不停地诉说,不停地提醒世人警惕以另一种形式践踏人格,丧失灵魂的光明与健康。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也许他一生抚摸最多的是良知,叩问最多的是自己的良知是否还健全,也许他可以饱受饥饿,面对战乱,承担任何一种苦难与重负,以及犯各种错误,或者可以面对亡的威胁都会漠然,但他会时刻警惕良知的失落。正如尼采所说:

“让我们面对自己的行为毫不怯懦!让我们不厌弃自己的行为!——良知的折磨是不体面的。”

雷达先生是在做这种努力,他不想只找社会的原因,他不苛刻除他以外的任何一个人,他只有能力面对自己的良知。其实这也达到了对社会的一次反思,是对人性与人心的反思。“64号”我发现了一颗自省的心,悲悯的心!

游喀喇沁王府作文【四】

在环境幽美,人杰地灵后海和北海之间有座驰名中外的恭王府,在恭王府附近有徐向前、郭沫若、宋庆龄、梅兰芳等诸多名人的故居。据说,这里是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是京城最为宜居的风水宝地。20xx年3月24日,我随游人踏进恭王府,身历其境,一睹这座豪华府邸的风采,从中也增加了不少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