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岁月里的色彩为题作文800字(那是一抹怎样的色彩作文800字)

岁月里的色彩为题作文800字(那是一抹怎样的色彩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3 02:56:49
岁月里的色彩为题作文800字(那是一抹怎样的色彩作文800字)

岁月里的色彩为题作文800字【一】

??成长的味道和色彩为题的作文

生日蛋糕上多了一根蜡烛,妈妈说又长大了一岁;爸爸说又将迎来新的365天。年龄就这么增长着,从一位数变到了两位数。成长的味道很杂,颜色很多,它是淡雅的水墨画还是鲜艳的油彩画呢?

成长是代表神秘、好奇的紫色,那是香芋奶糖的味道。淡淡的,丝滑的。未上学时,对那些背着书包的哥哥姐姐很是羡慕,总是在妈妈的怀里,探出头张望着他们。小脑袋里总是总是以自己的意愿把未知的事情想的美极了。对那些无法想象以及背着书包来来往往的人,好奇极了!

不再好奇,因为自己也背上了书包。发现成长不是紫色,而是悠远、安定的蓝色,那是蓝莓糖的味道,依然是淡淡的,却带着一股能够勾起紫色回忆的味道。刚上小学时,每天上学、放学、回家。渐渐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闲暇时放松心情,在夕阳下找找那些遗失了的快乐,不在依偎在妈妈身旁,而是跑出家门,与小伙伴一起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对于那些夕阳把影子拉长的画面,留恋极了!

不再留恋,因为渐渐长大,发现心中的“美景”并不是那些画面能比拟的。发现成长不是蓝色,而是充满活力的绿色,那是薄荷糖的味道,依然是淡淡的甜,不同的是多了丝丝清凉,感受到的是大大的激情,小学的历程超过大半时不喜欢稳定的`生活,在平淡的生活里寻找不平凡的“美景”。每天有用不完的活力挥洒在校园的操场上,有取不尽的精力弥漫在课堂上。为自己是祖国的新一代,自豪极了!

小学毕业了,懵懂的天真小孩变成了一个小大人。跨进中学的校门,原本成长的绿色不见了。多美好的幻想都被现实戳破了“砰”的一声就没了。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我困惑了,欲哭无泪,成长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梦破了,蓝色的梦破了,绿色的梦也破了,下一个成长的梦是什么的呢久久得不到答案,别人不能回答,因为他们不是我;自己不能回答,因为大脑腾不出一片净土来思考这个深刻而神圣的问题。

下自习,回家,进门。一切都在像放电影般的进行着,一天的精力全都花去,有气无力的倚在沙发上,结果妈妈递来的水,慢慢地抬起杯子,抿了一小口,问道

“怎么没有味道?”

那头没有答话。

这次喝了几口,又问:“怎么没有味道?”

那头才缓缓的说:“真正的水啊,—当然没有味道。”

顿悟!一语惊醒梦中人!真水无香,大爱无言,成长这种微妙至极的历程,又怎么是区区几种颜色,单单几种味道能形容的。

整整心态,听听心跳,不要粉饰,不要掩盖,跟着心灵的选择为成长的风景泼墨上色吧!

岁月里的色彩为题作文800字【二】

清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地升起来。森林里,太阳把所有的树木都叫醒了,树王睁开眼睛说:“我们现在可以活动活动筋骨了。”树民们都说了话,有一棵小幼苗说了一声:“我们要阻止人类对树木的砍伐。”这句话刚说完,森林里鸦雀无声了,过了一会儿,树木们又开始争吵起来,他们你说我,我说你,吵得不可开交。森林之神对森林之王说:“这样下去可不行啦。”森林之王终于开口了,说:“安静,安静……”森林里马上安静下来,森林之王又说:“刚才小幼苗说的'对,人类不该砍伐我们,因为我们给人类提供了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可人类不要绿色的家园,却偏偏要污染环境,这还能行吗?”森林之王的话刚说完,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行!”

吵闹的声音把我们人类吵醒了,我也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觉得树林之王的话说得很对。

这时,森林里传出了共同的声音:“我们需要一个绿色、美好的家园!”

岁月里的色彩为题作文800字【三】

来城里念书前,我曾在一家叫“熙凤”的酒馆里做伙计,酒馆位于镇上最热闹的地段,生意做得不错,老板是伯父的战友。

母亲对我说:“一个月一百来块钱哩,去吧。”伯父对战友说:“侄儿人老实,很聪明,还会拉二胡。第二天,我就作了那里的伙计,时间是一九九三年六月。

在镇上,“熙凤”是很有名气的,我常在替酒馆买菜时听到人们高兴地说,“走,到熙凤去喝一盅”。酒馆每天清早六点钟开门,到晚上八九点还吃客不断。到那儿不久,我就熟识了那里所有的人,其中李妈是我的同乡,她女儿还是我初中的`同学。

“熙凤”的人是那么的和善,“熙凤”的岁月是那么的快活,那样的令人难忘。每到夜晚收工时,我就拿出心爱的二胡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拉着,李妈常用干涩的声音唱和着“春天里来白花香……”。大街上灯影依稀,远处的星星很明朗,那情景,就像画中一般。

同住的厨师吴叔很爱听弦乐,时常静静地聆听着二胡发出的微妙的乐声,他要我教他,我便要他教我做菜的招,可他人笨,记性不好,怎么也摸不准弦。

在“熙凤”干了几个月,父亲便把我叫回家,叫我在另外一所乡村中学继续读一年书,李妈也多次劝我,说她女儿都上中专了。一年的寒窗,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年金色的九月,我便又背上了行囊踏上了异乡求学的路。在城里念书期间,我常忆起那无忧无虑的拉二胡的岁月,常忆起“熙凤”的人们。听母亲说,“熙凤”的生意还是那样的好,而且规模扩大了,伯父也做了那里的帐务员,他也常希望我去“熙凤”看看。

“李妈,吴叔他们都想看你哩”,伯父常说。可我终究没去,几年沧桑,总觉无颜去见“熙凤”的人,无颜去见寄予我厚望的父老乡亲们。人,不可能一生一成不变,于是人们渴求改变,便迎来了坎坷!

梦中,我常坐在那熟悉的门槛上,为辛勤的人们拉他们爱听的《二泉映月》,李妈的嗓音还是那么干涩,吴叔的弦还是那样摸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