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故乡在四川作文600字(关于四川家乡的作文900字)

故乡在四川作文600字(关于四川家乡的作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5 00:21:22
故乡在四川作文600字(关于四川家乡的作文900字)

故乡在四川作文600字【一】

这些年,老家开始富裕了,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自己盖起了两层小楼。虽然这里远比不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那么繁华富丽,但我觉得家乡的那些小洋楼却有着大城市所没有的温馨和祥和。家乡的那些小洋楼,全都是一个朝向,而且排列得十分整齐。让我惊奇的是,这些小洋楼无论是高度、色彩,还是结构、式样,似乎都是那么相似。青绿色的琉璃瓦、红褐色的屋檐,小洋楼所有的墙面全贴着白色的瓷片。每栋小洋楼都有宽敞的阳台,阳台的栏杆全是用闪闪发光的不锈钢做成。一打听,我才知道。全国很多地方的农村,都在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为了统一规划村容村貌的.建设,村里的干部们多次召集村民开会,最终确定了房屋建筑的设计。当第一栋样板房建好之后,家家户户凡是以后要建房的,都必须和样板房一模一样。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全村房屋的整齐和美观。

我们去过好多人家里参观。家家户户屋里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可谓应有尽有。不少人家还在屋顶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呢。看到家乡人民生活变得如此富裕,我真是感慨万千哪!家乡的小水井

在我们老家,每家每户的后院里都有一口专用的小水井,每天用的水都是用水桶从井里打上来的。但我从来都没有打过水,所以对这种水井我是很陌生的。有一次,妈妈要帮老姑做饭,叫我去井里打一桶水。我很高兴,提起一只小吊桶就往水井边跑去。我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把吊桶放到了井底,但吊桶就是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好像故意和我作对。最后,我费了老半天的劲,才打上来一点点水。我赶紧喊妈妈来教我。

妈妈闻声跑过来了。她看我一副生气的样子,哈哈大笑,然后对我说:“你知道你打不上水是什么原因吗?打水也是需要技巧的。当你把吊桶放到井底之后,你要看着水桶,然后将手里的绳子猛地往左侧或右侧一甩,使水桶侧翻下来。这时,吊桶的沿口就会朝下,把水装满。然后,你赶紧往上拉一下绳子,让吊桶直立起来,再往上拉绳子,一桶水就上来了。如果你觉得吊桶里的水还不够满,你只需将吊桶提起来再往井底重重地放一下,再把装满水的吊桶提上来。所以打井水也是有技巧有步骤的。如果这些环节掌握不好,你是打不上水的。否则你只能跟刚才一样,打上来一点点水。”

按照妈妈的指教,我反复练习了好多遍,效果好了一点,但还是不理想。

故乡在四川作文600字【二】

来成都,怎么可以错过最棒的美食呢?这些美食不见得在五星级的大饭店才吃到,就算是路边摊,就算是夜市,花少少的钱,你就可以吃得像皇帝一般了。

成都有许多美食,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珍珠奶茶,就是其中称霸的绝佳美味。想想看,鼓鼓溜溜的珍珠,从你的嘴里滑进,QQ软的口感,一下子溜进你的喉咙,那不就是天堂的滋味吗?

成都的鸡排也是举世无双,油炸的热滚滚,一口咬下外酥内多汁,鸡肉的香气弥漫整个嘴巴,就算一个最挑剔的老饕,也满足的说不出话来了。

外国人最闭之惟恐不及的“臭豆腐”,那种香喷喷的气息,只有我们爱吃的人知道,这是一道上天的恩赐,只能替那些不爱吃的人感到可惜,错失了这个人间美味,是多大的损失啊!

在成都,还有一道名字听起来很恐怖,但好吃到连舌头都可以吞下去的“棺材板”,这是我每次去夜市一定要点的食物,香脆的面包里,浓稠的馅料,我真佩服发明这棺材板的人,他的头脑真厉害,可以让我一口气尝到这么多种的口感变化,海南有棺材板这道美食,是海南人的骄傲。

豆花,也是只有成都有吧!你可以加各种配料,也可以单独品尝豆花的风味,绵密的豆香,吃下去之后,心情都好起来了,难怪要叫豆花了,心花都开了呢。

这些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的小吃,让人惊叹不已,他们深藏不露的召唤着你,美食令人无法抗拒,乖乖的降服,这就是成都最美的所在,让你吃的满足的小吃,让你抗拒不了。

故乡在四川作文600字【三】

“长征”纪录片是历史纪录片,也是现实政论片。因为它可以借过往而懂大局知全局,明当下。因此有了那么多观众的共鸣,得到了那么多观众的响应。其实,这是历史进程的自然而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争取民族独立 争取国家富强 争取人民幸福 争取世界和平的初心恰似漫漫“长征”路,是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信仰与追求,信仰的方向引领着代代“长征”,闪耀信仰的坚定。

假如,把世界文明暂划为“人类探寻生存与发展的漫漫征途史”,那中国,为世界文明持续增添着辉煌与成就。

古代中国,17世纪中到18世纪末,中国清王朝康熙、雍正、乾隆统治的“盛世”,三朝持续了134年。而西方之间进行了持续迅猛的“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大踏步前进。

工业革命为世界带来划时代变化,相形之下,近代中国确是日渐落后了。中华民族,在秦汉时期,开辟丝绸文明的中西方交流古道,唐代鼎盛时,向世界持续传播着“礼尚往来”的和睦交往,宋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占有世界贸易总量的极大比例,持续以和平贸易、相互往来的方式,开展友邦友好文明交流。马可波罗游记中写中国是“文明、礼遇,佯和、富足的东方神奇”。明代,世界第一的浩大郑和船队,为邻国与世界带去的依然是中国丰美物产与优秀文化。这是历史印证数千年的基本事实。“万里长城”的辽阔与伟大,见证了中华文明古国走过的漫长征途,中华民族一向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从不依强凌弱的中华民族,当近代历史大门开启时,猛然遭遇面对的忽是各国列强的“魔牙利齿”。1840年起始的西方坚船炮利的轰鸣与硝烟,逼迫中华子孙警醒与振作,由而开始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近代中国救国自强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