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关于故乡的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关于故乡的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更新时间:2023-11-15 02:35:58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关于故乡的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一】

开头

1、瓦蓝瓦蓝的天,丝丝缕缕的轻云如烟般缭绕,夕阳的光辉洒满田间,万条金线接天浮动,玫瑰色的光彩,映在绿得发黑的菜上,叶面上像抹了一层油,亮闪闪的。《路过天堂》

2、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金华市《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3、开头又是落叶时节,片片金黄的树叶幽幽的自枝头飘落,坠入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等待着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结尾,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感受落叶季节那隐隐的心跳,任思绪在脉络中延伸……

4、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5、四月中的细雨,忽停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含羞的春阳只轻轻的,从薄云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线,地上的人影,树影都显得很微淡的。野桃花开得最早,淡淡的

6、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山雨》

7、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8、古道荒原,落日熔金。萧瑟的秋风吹得蒿草发出一阵阵呜呜的低吼声。一辆马车在古道上飞跑,一绝尘轻骑在后面紧紧地追赶。骑马者身披的斗篷被风扯起,宛若天边的一块乌云。车轮滚滚,马蹄得得,在寂静的旷野上分外入耳。(高考语文北京卷《古道情缘》)

9、寒风凛冽,衰草丛生,万物垂暮的田野里,冰雪覆盖着大地。枯草何惧,酷寒何惧,只因心中珍藏一缕春风。十年的艰辛历程和那怅然的孤寂并没有磨灭苏武的爱国意志和民族意识,而一颗志于大汉的忠心早已越过长城,飞向中原。——《卸下包袱,放飞心灵》

10、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沼,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发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11、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12、夜晚,春风柔和地吹着。我托着下巴,坐在落英缤纷的台阶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件难忘的事。

13、月光清幽。淅沥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密密地缝着游子的夹衣,忽然,一阵冷风挤进茅屋的窗隙,母亲似乎着凉,带着浓浓的倦意咳嗽了几声。我梦中惊醒,怔怔地看着灯下年迈的母亲??

14、这一天的夜,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天空蓝的透明透亮。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升上

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15、云团缓缓地移动着,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辉煌灿烂,金光耀眼,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枝上的小鸟,都被这突然降临的光明惊醒,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16、雨声突然急骤起来。从院里直到街里,连成了一片水塘,绵密而有力的雨点落下来,在水面上砸出无数开花的、僧帽形的水泡。黑沉沉的雨夜,不时有电闪一亮,那都是不太耀眼的、没有雷声的闪电,每亮一次,雨声就更急一些,后来,完全变成一片无法分出节奏的哇哇的声音了。

17、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18、炎炎的太阳,高悬在世界的当空。红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地面着火了,反射出油一般在沸煎的火焰来。蒸腾,窒塞,酷烈,奇闷,简直要使人们底细胞与纤维,由颤抖而炸裂了。

19、新月从地平线升起,朝着拉都果茨区移动;寥寥的一两颗星星,正同留连不去的残昼争夺领空。渐趋于沉寂的都市,此刻闪耀着煤气灯的灯光。

20、午后的阳光,太强烈了,连秧田里的水,都给蒸得暗地发出微小的声音。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嫩绿的光泽,又没有一点风,人走在两边都有禾苗的田埂上,简直闷热得浑身流汗,气也不容易透一口,因此谁也不愿出来了。

21、天气很糟,正在下着阴冷的细雨,泥泞的大地被黑暗严密地包缠着。时不时的,从什么地方刮来一阵风;它在树枝中间柔声的叹息,搅得房顶上的湿草发出沙沙的响声,还惹出许多别的不愉快的声音来,用叹息和呻吟所合成的悲惨音乐打破了夜间那种抑郁的沉静。

22、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23、那时月亮经过子午线。木星升起在东方。在这和平的大自然中间,天空和海洋彼此竞赛安静,大海给黑夜的月轮当作一座最美丽的明镜,恐怕这座明镜从没有这样美的把月亮的影子照出来呢。

24、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25、湖地横水静静在下面。水底现出一个蓝天和一轮皓月。天空嵌着鱼鳞似的一片一片的白云。水面浮起一道月光,月光不停地流动。对面是繁密的绿树,树后隐约地现出来假山和屋脊。这一切都静静地睡了。树丛中只露出几点星子似的灯光。湖水载着月光向前流去。但是琴的眼光被拦住了:两边高的山石遮掩了湖水,仿佛那里就是湖水的界限。

26、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7、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象火球一般出现了,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

28、这时候万籁无声,只有那暖夜沉默的黑暗将他们团团围着。做巢在蔷薇花和忍冬花丛里的反舌鸟,偶然从小梦里醒过来,唱出一个羞怯清丽的调子。然后,仿佛经过一下慎重的考虑,又是完全地静默了。

29、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30、立马草原。雪山脚下,会不会有一群温顺肥壮的牛羊?会不会有一群热情奔放的骏马,正在欢快的驰奔?蓝蓝的天上会不会飘着几朵白云?那轮金色的太阳会不会光芒四射?在宽阔的草原上,你会不会豪情如那展翅翱翔的雄鹰?你会不会有豪情万丈的歌声?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二】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小村庄,它地处北国的一片群山之中,偏僻的在版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

那是我生命诞生的地方,我在那里吸入了这个世界的第一口空气,沐浴了这个世界的第一缕阳光,吃下了母亲喂给我的第一口乳汁,从此,我便自然而然的成了这个小村的一员。

成为这个小村的一员没什么值得荣幸的,恰巧生在“大跃进”时代更是一种悲哀。在那个饥饿笼罩的年代,贫困的小村给不了我童年应该拥有的东西,但也努力地用半饥半饱的生活养育我长大。再后来的某一天,长成少年的我坐在一辆车轴吱嘎作响的牛车上,怀着忐忑和兴奋交织的心情离开了这个地方出外,从此,这个地方、这个我曾经的家园,对于我便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故乡。

对于许多人来说,故乡是开在岁月里的花儿,总是弥散着芬芳的记忆。而我的乡思,却一次次的蜷缩在一辆离乡的牛车上,任它载往岁月的深处。

在过去几十年的光阴里,牛车行走的声音,成了我过往生命中执着忧郁的音符,它时常在我的脑壳里不紧不慢地奏响 :“吱嘎,吱嘎”,仿佛低吟着一首惆怅的歌谣。

可是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沉湎在这歌谣里,沉湎在故乡的回忆中。

然而我又会去想,故乡有什么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它一无是处:它的山是那么难看,光秃秃的不长一棵树。它的冬天是那么的寒冷,无数次的冻坏过我的手和脚。它的土地是那么的贫瘠,产出的食物填不饱我的肚子????。

真的是吃不饱啊,连番的政治“运动”下,加上那个年代的低下生产力,致使本来就贫瘠的土地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尽管大家把“社员都是向阳花”唱的震天响也无济于事。大多数的年景里,村里的乡亲们都是靠国家给的一点返销粮过着半饥不饱的日子,当时的集体制体现出了它的绝对性,那就是人人都在饿肚皮,那首歌里唱得好“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花”,一根藤上的花,饿肚子的事谁也跑不了,在集体主义的光辉中,照耀的一片公平。

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母亲煮了一些土豆代替晚饭,年幼的弟弟可能吃到了发芽的土豆,吃过后不一会儿就浑身哆嗦、呕吐不止,母亲吓坏了,因为方圆几十里内根本就没有一所医疗机构,母亲只好自己用土办法给弟弟治疗,灌了些淡盐水,又抠着嗓子吐了好一阵子,一直折腾到夜里十二点多,弟弟才逐渐好转。好多年过去后,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母亲都会潸然泪下。

饥饿的往事虽然辛酸,可美好的回忆还是那么多。

我常常梦回少年,站在故乡的山上,极目望去是一片片挂在山坡上的庄稼地。地里是顽强生长的禾苗与乡亲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常常想起祖居的老院子和屋里院外亲人们忙碌的情景,心中一片温暖。更是想念母亲煮的热乎乎金灿灿的榆钱粥,嘴角犹生甜香。还有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学校,低矮晦暗的土屋中我们用清脆的童音朗读着课文:“日月水火,山石田土?”。

那个只有一间教室和两个老师的小学校,是我的启蒙之地。屋子里干打垒的墙壁上裂着数道缝隙,屋顶苫着厚厚的麦秸。我们的课堂可能是天下最简陋的教室了:用泥坯架起一块木板就是我们的课桌,一到三年级二十几个学生分成三排坐在长条凳子上听老师讲课。对于这些,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认为学校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再者说能有学上就很高兴,在我们稚嫩的认知里上学读书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

我的国文启蒙老师姓杨,是县里才毕业的高中生,高高瘦瘦的穿着一件洗的泛白的蓝卡其中山服,他性格很好,可惜口吃的厉害,所以平时很少与人说话。你很难想象一个口吃的人教语文是什么样子。但神奇的是,他朗读课文的时候却抑扬顿挫的.没有一丝磕巴,顺畅无比。他教学极为认真,我现在仍然清晰的记得他在我的黄草纸作业本上留下的端端正正的批改字迹。记得那个狂风暴雨的日子,他举着一块木板堵在被风雨打烂的窗前为我们遮风挡雨情景,我的老师,我的启蒙者,虽然他磕巴虽然他沉默寡言,却在我记忆的时空里像一盏灯火一样亮着,时刻照耀我前行的道路。

每当我记起这一幕幕的那时故乡的情景时,就像饮着一杯陈年的酒,心里总是涩涩的、酸酸的,甜甜的,暖暖的,随之也忘却了那光秃秃的山,寒冷的冬天还有饥饿。

我总在想,故乡的山虽然瘠瘦也不美,可它硬是用它不肥沃的土地努力的供养着村里的人们以及它身边的所有生灵。它承担不起大型树木的养育,便尽力生长出一些小灌木和花花草草的来打扮自己,竟也经营出漫山绿意,满目葱茏。这样的山谁有资格去嫌弃它?我没有,我对它索取的太多了,我挖过它身上的药材,像野百合了,小黄芩了等等,然后拿到供销社换来学习用的本子和铅笔。也在它身上刨过骆驼蒿,一背篓一背篓的背回家去做柴火,把炕烧的热热的,渡过寒冷的冬夜。

所以我,后来看到别人家的山钟灵奇秀也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因为我心中装着自家的不美丽但含辛茹苦的山。

所以我,后来身处都市的喧嚣中心淡如水,因为在我的人生里,故乡的目光一直凝视着我。

故乡的风景确实不美,不美的故乡却时刻绚烂在我的心中。尽管岁月沧桑,我把许多事情都忘却了,可是我,对故乡的那段记忆却仍然鲜活芬芳的犹如昨日。那段岁月里的我,从稚龄到少年,无忧无虑的活在故乡的那片土地上,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粗糙的食物,没有一件玩具???,可我依然感觉是幸福的,这幸福是乡情和亲情交织起来的,是不美的故乡给我的。

不美的故乡,用一架牛车送我离开了她。

不美的故乡,留下了我绵绵的乡思。

耳边又隐约响起了牛车行走的声音,吱嘎,吱嘎,缓慢而又凝重,那是离别故乡的声音,是属于我的一首乡愁的歌。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三】

光阴似箭,转眼间,同学们已经分离一个多月了,想起往日的同窗好友,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眷恋之情。

以前,我们天真烂漫,总以为时间是漫长的,离别,只是电影中才会呈现的镜头。现在,我们已经小学毕业了,很难在一起玩耍、上课、甚至考试了……此刻,同学们多么希望时间能够静止,然而它仍旧不紧不慢,如流水般的,从我们的指缝之间流逝。当我们想伸手抓住它时,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分离,心中有太多太多不舍和无奈。熟悉的校园,安静的课堂,每个人笑得那么灿烂,仿佛有千万朵鲜花同时绽放,但又有谁能看透欢声笑语背后那淡淡的惆怅呢?

追忆,我们一起哭过,笑过,吵闹过,再回首,校园内每一条路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每一朵花都成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又想起,将要分别的那几天,教室里失去了往日欢畅的气氛。也许你认为那是懂事的少年为追逐梦想做最后的拼搏,其实,热的我们是为即将离别而黯然神伤。

可是,离别又能怎么样,岁月带走了时间,却带不走我们的思念,更带不走我们的同窗情谊。我们始终相信,只有离别的悲伤才有相遇的喜悦。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让我们怀着这份憧憬之情,对过去说“再见”,向未来说“你好”。

风吹来了祝福,热烈的祝福,雨模糊了期盼的视线,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重逢在不忘初心的梦想里!

与故乡离别作文结尾【四】

车站在我的记忆中是经常挥手告别的的地方。其实车站本来就是离别的地方,去往远方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对呢?对于我来说,又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从小学六年级到现在,九年啦!是的九年就过去了。

六年级那年,由于全家人都在北京,我不知道哪来的想法,就一直要求爸爸妈妈把我送回老家,我要回去考初中,发挥自己的本领去考一所重点高中。最后爸爸带上我来到了车站,人是那么的多,爸爸拉着我,一直找到了位置。最后的最后,我们俩坐上了汽车,是开往家乡的汽车,我这次是彻底离开北京了,假期再见吧!本来准备在奶奶家好好的度过我的六年级时光,我的每次假期时光,可是谁知的是,在某一天,我奶奶去世的消息传来,我的心彻底奔溃。然后我就开始了周末四处去亲戚家。

假期放假了,我又坐上了去北京的客车,一路上紧张的不敢和旁边的人说话,生怕遇到坏人 ,到了服务站下车吃饭的时候,妈妈以前告诉过我,自己买点东西放在车上 就别进去吃了,不然会把你丢了。我一直记得妈妈说的话,一动不动的站在汽车旁边。那一年我初中一年级。然后在这期间,爸爸妈妈送我回家的地点却总在车站。我一个人坐上车,由于车站规定不让送客的人去坐车的那里,然后我爸妈看着我上了车后 就走了,我以为他们就这样离开了车站。但没想到的是,我爬在窗口,车缓缓离开的那一瞬间,看到了爸妈那熟悉的身影,认真的看着我回家的这辆车。当时我的泪水就流出来了,但不敢发出声音。就这样,车离开了,爸妈的身影也静止在那里。

高中是我第一次坐飞机,那个时候是正月十五吧!爸妈把我送到飞机场,给我取好票,但是当我过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不让我爸妈上二楼,这次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当时我看到妈妈哭了,估计是害怕我第一次做飞机,怕丢了吧!我自己一个人跟着人群走上了二楼,问了工作人员我的候车口在哪儿,就安静的等待着到来。爸爸也会给我发短信,问我坐上了没有。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很难受的。

高补那年,我又坐上了离别的车,这次他们从北京回到了家乡。是他们送我去找的学校报的名,高补期间回家是很难得一件事情,一般情况下只有寒假回来。就这样离开去市里,看着妈妈送别的身影,我这时的泪水又留了下来,感觉内心对不起他们,这么多年了。居然到了高补这条道路。

上大学的那年,是爸爸送我去的,留下的是目前送我的身影,又是当年的情景,静静的站在那里,默默的注视着离开的车辆。心里有不舍,但好像早已习惯了这个场景。每年都在重复上演。离别的车站,在我的内心里早已经成为了最平常的事情,九年了,是的,每半年都在上演。泪水,模糊双眼,直到现在的淡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