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小学生写作文无从下手怎么教)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小学生写作文无从下手怎么教)

更新时间:2024-06-11 00:54:52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小学生写作文无从下手怎么教)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一】

教育者,理当如此。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但教育往往从小处着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从小处修炼自己。比如,老师们早晨骑着自行车或电瓶车到校,在车棚里,是将自己的车先从里面放,还是先从外口放,这就是小事。放在外口,自己行动方便,但里面空着,后来的老师车子就无法入里。在排放时,是否注意留下别人出行的走道,这是需要考虑的。再如,在学校里,看到地上有纸屑,是否主动弯腰拾起;遇到学生,是否主动给学生以微笑;看到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是否主动上前拧好;看到学生没有家长来带,是否主动问问原因,主动把电话借给学生联系……这些都看似小事,但反映的却是老师的内心是否伟大。泰戈尔有一句诗:“你微笑着,对我不发一言,我却觉得自己为此已经等待了很久。”我们的微笑,不能让学生有久违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我认为,对人漠不关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险的一种缺点。”连微笑都没有,就是对他人漠不关心的外在表现。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泰戈尔说:“我们爱这世界时,我们便活在这世上。”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我们爱教育时,我们便活在教育里。而爱,同样在细微处显现。我深爱着我们东桥小学。每天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漫步于花圃,徜徉于校园。我能记得,新移植的树在哪个位置又冒出了新叶;新栽的凌霄花茎里是绿的,但还没有露出嫩芽。我真担心,它能否醒得过来。于是,我每天都会与它有个照面,期待有一片不经过仔细观察就不会发现的叶子神奇出现。校园里的每一颗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总不舍得将树从一处移到另一处。学校花圃里,新移植来一棵银杏树,造型长得一般,有人建议把它移走,我不忍地说:“刚刚移来,就不移去吧。它也是生命,说不定一移,它就会枯。这样,我们对生命就不尊重。还是让它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吧。”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安静,我的`心,这些树木在祈祷。”这些树木都是有灵性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与它们共处的心境,有没有尊重它们的情怀。

最近,我买了朱赢椿先生的《虫子旁》一书,还未开启阅读。但我以为,一个人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细小的虫子,胸怀怜悯之心,其人一定是向善的。教育者,如果也有这种心态与心境,对待学生就一定不会粗鲁、粗暴,即使有时高高举起教鞭,但也一定会轻轻落下。

教育,贵在落到细微处,落实在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次握手,一次作业面批,一次点头,一声问候,一语鼓励……教育,因细微而美丽,而伟大,而令人回味无穷。还是用泰戈尔的话来说:“伟大不惧与渺小同行。”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二】

不知怎么的,总是憧憬着有一天可以见到圆明园的全貌。

虽然知道现在只有断砖残垣;虽然知道那实不可能的事;虽然知道历史无法改变。但,还总是梦想着。如果圆明园还完整的存在着,如果没有侵略,如果没有火烧圆明园,如果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  圆明园,收尽天下珍宝;圆明园,中西结合的\'屹立于东方的奇迹;然而圆明园却……但,悲惨的事并不止这一件,还有巴特农神庙,亦有着如此悲惨的命运。 侵略引起了一切,侵略,我真的不懂这是为什么?有侵略,必然有反抗;有反抗,就定会有战争;有战争,就注定有 ……

南京大屠,中国人无法抹去的伤疤!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人竞赛更残暴 、更无人性的了!”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 超记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赛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的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是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人竞赛,是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我想不通的是:同时有有泪的人类,为何对我们中国人是如此的残暴?还是说他们没有情感?亦或是他们是大和民族,而我们是中华民族?难道民族不同,就要侵略、就要战争吗?为什么同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有战争?难道和平不好吗?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然而,南斯拉夫库耶伐次这个小镇的人们也有着如此悲惨的命运!纳粹在座小镇大肆屠,一天之间、竟7000余人,其中包括300个学生。

虽然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会改变。但,还是那句话:“要是没有战争,要是人类可以和平共处,那该多好啊!”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三】

二、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耍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海不》一文,围绕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海的(现象特征,再说海的不(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海的不与(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三、仔细阅读,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厂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教小学生写作文该怎样入手【四】

又是酷暑难耐的一天,吃过早餐爸爸说:“现在本人宣布一件事,今天天气热,本总经理带女儿去游泳,我的游泳技术高强,宣布完毕,谢谢。”我、弟弟、妈妈都瞪着眼睛看着爸爸。弟弟从沙发上跳起来,说:“怎么没我的份?你当我是透明的吗?”爸爸连忙劝说:“你还小,不能游,要不这样吧等我回来了买超人玩具给你,好吗?”弟弟使出他的看家本领——哭闹,“我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游泳。”爸爸没办法只好哄他说:“好吧。”

中午,弟弟在睡觉,是绝好的机会,我和爸爸行动了。我俩给弟弟留了一张字条,就偷偷地溜出家门。我们乘穿梭巴一会儿就来到了会所的游泳池,爸爸买了票,我迅速换好泳衣,迫不及待地跳进了游泳池尽情地游泳、嬉戏。

不久,爸爸也换好泳衣走到了泳池边,可是他一直站在池边就是不下水,我纳闷,于是对爸爸说:“爸爸你不是说你的.游泳技术很好的吗?怎么不敢游呀,是不是怕了?”爸爸摆摆手把我叫到跟前低声对我说:“我忘记怎么游了。”“天哪,搞了半天是忘记怎么游了,那我来教你好吗?”爸爸还是不愿意学,活不肯下水,总是在池边用水浇身子。要怎样才能让爸爸下水呢?我灵机一动,迅速向爸爸游去,用手不停地往爸爸身上泼水,边泼边喊:“爸爸,我们打水仗。”水泼到爸爸脸上,他马上还手,我乘机往池中心走去,爸爸跟着我追。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越走越深快到池中心,我突然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哈哈大笑起来,“爸爸,你上当了。”爸爸先是一愣,随即说:“你这个小丫头,这么狡猾。”说着就笑起来。我得意地说:“总经理大人,这下要乖乖拜我为师了吧。”爸爸无可奈何只好跟我学起来。我先教爸爸憋气,爸爸按照我说的办法,左手捏着鼻子,头埋在水中,我说:“我数40秒看你能不能坚持。”我故意把节奏放慢,数到37时爸爸实在不行从水里冒出来,直喘气,抗议到:“你想憋你老爸,不学了不学了。”我忍住笑,说:“老爸,游泳首先要学会憋气不然永远都不会,你不是常说要能吃苦不怕困难吗?”爸爸哑口无言,只好按着我的要求去做。

就这样我一次一次地数,爸爸一次一次憋气,不知不觉,结束的时间到了,我和爸爸才从泳池爬出来,换好衣裳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