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语文作文双引号和书名号占格吗)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语文作文双引号和书名号占格吗)

更新时间:2023-07-11 11:25:23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语文作文双引号和书名号占格吗)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一】

一提到考试,大家都抱着头仰天长啸,我也不例外。不管在哪一科目的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前,我总会满脸忧伤的对同桌说:“哎!又要考试!讨厌了。”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生怕自己考砸了,要挨批的。

发考卷了,大家总是习惯性的拿起考卷浏览一下,然后开始考试,刚开始时,教室里安静的可怕,只听见班主任踩着细细的高跟鞋发出哒哒的声音在教室里到处“巡逻”,让我们不敢喘气,前面的题目都挺好做的,可到了后头,却出现了“拦路虎”,同学们又是咬笔杆,又是手托着脑袋冥思苦想,坐在角落的悲哀,又有谁明白呢?只希望有某某人抛张写满答案的纸条,帮帮我,就会乐开怀,可左看右看,他们都做出了不同的答案,哎!我涂了又涂,改了又改,可是这些题目还真奇怪呀!居然可以做出十几重不一样的方法,到底该相信谁呢?能怪谁呢?只怪自己平时不太用功,瞧!有写同学又使出了老招,小心翼翼的拿出课本,然后向四周望一望,只见同学们都在埋头苦想,便放放心,安心的抄了起来,没一会功夫,他就解决了一面,真是神速啊!抄完后,把书放进抽屉的最里面,然后甩甩手,拍拍胸,向四周扫了一眼,然后继续答卷……不知过了多久,班主任说:“时间到,交卷。”同学们都赶紧把考卷往组长的手里“送”,然后长长嘘了一口气,好像做了一件大事一样。

哎!考试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是啊!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二】

我看我们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这个,安排那个,想到: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会怎么办?怎么对待我的学生呢?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会让我的学生们不写作文,说作文。每到了有要写作文的作业时,我会让同学们晚上想一篇作文,第二天,每个人都走上讲台,说一篇作文。这样,既省力,又不浪费时间(可以躺在被窝里想作文)还不费笔墨,不浪费纸。用纸就等于砍树,这样看来,说作文还是一件环保的事呢。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会一个星期至少抽出一节语文课来给我的学生上自习课。好让他们在家早点写完作业,多晚一会。而且如果数学或英语作业很多,我就会布置一些全班大部分人都喜欢的作业,而且很少。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会每年春天、秋天都举行一次春游或秋游;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会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们讲笑话,娱乐同学们;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早读下课的时间,我一定让同学们下课,我会该下课时就下课,即使课没讲完,一打下克铃我就让学生们下课;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如果现在的语文老师也像我想做的'语文老师一样,可该有多好啊!可惜这些都是我的想象,不可能实现。可是现在,我就很快了,很幸福,现在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就非常好,我知足了,知足者长乐。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三】

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不会备课到12点,我会在晚上8点半睡觉,早上7点起床。到了学校大约是7点半,同学们还在早读,我会先进教室,关照一下领读员,然后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趁机玩着QQ和小游戏。如果第一节不是我的课,一节课铃声响了,我马上在电脑上找卷子。下课了,我来到教室和同学聊天,上课后,我会让同学做卷子。如果学生乖,那么我就让他们暂时不做。

如果我是语文老师,当同学有题目不会做时,我会让他们先自己思考一下,如果还是不会,那我就耐心地开导他们,而不是告诉他们答案。等他做完了,我会让他们先说一下思路,这样可以让他明白做题的思路,下次自己一定会先思考,不会马上问我(因为怕麻烦)。如果我没空,我事先会跟同学说好,谁谁谁帮助某某某学习。我还会不让他们只是给被帮助同学答案,而是要被帮助人自己想,当然可以给一些提示。

如果我是语文老师,如果有同学没考好,我不会带他去办公室谈话。因为我明白,在办公室谈话,即使是再温柔的语调也盖不住词语的原来的意义,有时甚至会伤害个人自尊心。所以我会以写信的方式去问候他,问问他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并以朋友的方式去告诉他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让他明白,其实他自己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会和同学做朋友,无论何时何地。

语文作文引号如何占格【四】

这本书放在家里的书架上放了好久,虽然是很久之前出名的书,但是因为近5年在个大书籍销售排行榜上频频出现我才留意到才买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其中之一。此书的写作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直接看这部书或许有点难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义。作者塞林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的是因为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而细致的描绘了一个男孩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

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情不自禁的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当时看到这个书名就感觉是讲精神方面的,精神上的守护,讲述的是麦田上的事情。结果看了一半都没有发现有麦田,只是看到了和麦田有关的愿望。主人公对他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的想法或许会有点难以理解。这体现了作者心灵深处渴望着一种可贵的平和与安静,渴望着类同于桃花源一样清纯的生活环境。书中的主人公有着美好的理想,渴望远离复杂的社会,回归自然,与天真烂漫的孩童为伴,拥有一生的净土。其实,这种想法不仅仅是60和70年代存在,在当前也是有的。在当今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金钱和利益渐渐侵蚀我们的精神世界,在社会这个大染缸漂染愈来愈久的我们似乎早已失去了原始赋予我们的纯粹与简单。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复杂和虚伪,身不由己,没有人敢否认!

“里面全是些伪君子。要你干的就是读书,求学问,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道尔顿眼中的学校,充满了黑暗和虚伪,似乎到处都是邪恶与混乱。他讨厌这个环境,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念书,在他那样的生活环境里,他又能找到什么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

反思我们的现状,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日后找到一份更加好的工作,为了将来赚大钱,还是说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物质发展比较迅猛的时代,人很容易浮躁,很容易丢了内心里的最可贵的那份理想。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不管什么性质的社会,都应该要注重精神文明。

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方向,当我们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看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或许会让你重新燃烧起昔日奋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