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社旗县山陕会馆作文450字

社旗县山陕会馆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4-06-04 03:01:32
社旗县山陕会馆作文450字

社旗县山陕会馆作文450字【一】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晚清著名诗人赵熙曾用这样的诗句反映重庆商业的繁盛。今天,重庆现存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开放。黄墙黛瓦,飞檐雕花,琉璃宝瓦,在三百年的世事变迁中,它们成为昔日巴渝盛景的见证者。

今年秋游的目的地就是湖广会馆。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天气阴沉沉的,到处都是缭绕的烟雾,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汽车停在湖广会馆的大门,蒙蒙的细雨向大地飘洒着,洼地上已是清凉凉的一片,浅浅的水映照出天上的白云和我们的倒影。一阵冷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的小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

跨进湖广会馆,首先让我感到的是这一切即带着古老的气息,又带着雨水的微潮和潇洒。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它:“湖广会馆是由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人修建的,明末清初,四川盆地由于久经战乱,残缺人口不足六十万,当时政府实行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支援四川,历史上称为“湖广填川”长达百年的移民史,百万人的迁徒,充斥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限辛与苦难。而这始于乾隆二十四年的重庆湖广会馆,正是“湖广填川”的产物。听完了介绍,我们都对湖广会馆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着好奇心的我们更想深入了解湖广会馆。

走进一间房间,只见里面大大小小全是牌匾,不用说,这就是匾额阁,这些匾大部分是由一位姓陈的先生从民间苦苦搜寻来的。其中一块令我记忆犹新,那块匾与众不同的是特别的“白”据导游说,这是陈先生从一们妇人家里找到的,为什么特别的“白”呢?我们大家都带着这个疑问,头上一团雾水,导游继续说,陈先生来到妇人家时,妇人正在用匾当搓衣板来搓衣服,久而久之就变得这么“白”,哦,我们才明白了。来到蜡像馆,只见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坐在茶馆中间,用两支修长的手指弹着琵琶,想象着那歌声肯定是那么的悲伤,凄凉,一位书生坐在桌前,两手拿着一本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呀!还有一位神情庄严的官员坐那里,津津有味的倾听着琵琶声,在一旁的店小二辛勤的忙着工作,倒茶,擦桌样样行。地点又转进个大客厅,一位书生带着亲戚们正在向老师道谢呢!在屏风后的一位娘子正在深情款款地看着相公,也许在为他祝福吧!

漫步修复后的湖广会馆,飞檐立柱,盘龙浮雕,楼阁亭台,修复如旧,回廊额错落于半山之间,层叠翠染,其间大大小小的四个戏台,更留得风韵佳名,台上一出才子佳人,轻纱薄袖,唱得古令亦然,走过廊台榭,可观松涛煮雪,可品三绝茶,更可在翥龙台上跳台,渝胜状,看雄洲罗列,俊采星驰。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湖广会馆是一个联络乡情,救助同乡的一个会所,它记载着一段段历史,历史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社旗县山陕会馆作文450字【二】

走进城门,穿过一条小隧道,一座高大而雄伟的建筑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古老的木板上写着禹王宫三个耀眼的大字。来到禹王宫里面,一面用红漆涂成的“禹”字的大鼓在墙上显得十分引人注目。

旁边是大约四人才能合抱的铜钟,被我们重重地敲响,发出清脆的声音。走过一串木楼梯,大禹的塑像立刻映入我的眼帘。传说中夏朝的大禹家在弹子石涂山,他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故事已流传了三千多年了,受到后人的广泛尊敬。你看,此时的他穿着金光闪闪的长袍,手中紧握着治水的工具,好像正盯着已哗哗流入大海的洪水,脸上露出轻松的微笑……

在大禹塑像的下方,竖立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刻着“天下共主”……向左走,就是禹王的居室、客厅、厨房,哇!这些家具全都用深红色木料制作的,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古色古香,真漂亮。穿过一扇圆门,就是一个用四根结实的柱子撑起来的戏台,柱子和房盖上都刻着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的故事。戏台对面的亭子是禹王坐着看戏的地方,墙上粘着变脸、吞火……的图案。听说每天晚上八时左右禹王要在这里看京戏表演呢!穿过戏台向前走,就是一组栩栩如生的塑像。两位留着长辫子的考官站在讲台前;一个穿着破衣服的穷书生和一位穿着华丽的衣服的富公子站在前面。考官告诉他们,穷书生中状元了,富公子落榜了,穷书生听了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富公子却伤心的哭了起来,他的妈妈连忙上前去安慰他……街上的人们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好像在说:不管是穷还是富,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结果……”

湖广会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们重庆宝贵的历史遗产。

社旗县山陕会馆作文450字【三】

会馆始建于清朝朝乾隆年间,共经历六帝137年。为清代山西、陕西的商人集资兴建的,作为他们同乡集会的场所,故名山陕会馆。

穿过几条古香古色的街道,便来到了会馆的正门。放眼望去这座庞大的古建筑群,庄重而威严。踏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高大华丽的琉璃照壁。照壁上熠熠生辉,刻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等装饰图案。仔细看,那两条龙张开金灿灿的爪子,瞪着圆眼,摆动着长长的身子,威风凛凛地追逐着红色的宝珠。那边,凤凰张开美丽的`翅膀,在祥云之间翩翩起舞。这每一幅雕刻,精到一个神态,细至一片羽毛,都栩栩如生。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

继续往前走,便到了悬镒楼。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楼前有两只石狮,它们神情庄重,百年来静静地守护着悬镒楼。楼内竖有鲜红的合抱大柱,它们如一个个巨人矗立着、支撑着楼宇。戏楼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上下三层,层层叠立,错落有致。均有木石雕刻,做工精细,玲珑奇观。站在这座古朴典雅、肃穆庄严的楼前,我仿佛能想像到,当年商人们聚集在此看戏、品茶、闲谈,你来我往,你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

欣赏着旁边的古楼,脚踏着青石板路上,哒哒作响。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庭院。由于能容下万人故得此名。院中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迎接来往的游客。院子的两侧,各设有七十二行祖师堂:造伞祖师鲁班、印刷祖师毕升、外科祖师华佗、泥塑祖师女娲……望着这些祖师们的石像,我不禁成了一个虔诚的跪拜者,双手合十,赞美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穿过万人院,便来到会馆的主体建筑:大拜殿。大拜殿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殿外有一道石桥,两边供人通行,中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双龙嬉珠图。殿外的房檐是单檐硬山顶式。房檐和桥栏上的雕刻有威武生动的祥龙,有姿态万千的凤凰,有各种山石草木,还有珍禽异兽,这些雕刻给整个大拜殿又增添几分华贵。进入殿内,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幅幅画在墙壁上的油画。每一幅画都有它的独特之外,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殿内分前殿和后殿。前殿为宾会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后殿设有关羽牌位,立有关公像。关公像造型逼真,气宇轩昂,颇感威风。游人们至此,都会虔诚地跪拜,赞颂并学习他身上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品格。

山陕会馆融北方古建筑雄伟壮观之气势和南方古建筑严谨柔美之风格于一体。置身于这座会馆中,让人不禁叹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灵手巧,感到古人对建筑形式美的孜孜追求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脚踏在这片古迹上,古香古色的气息氤氲弥漫,穿越时空,让今天的人仍能受到感染,我不禁为之拜服。

这一次行程,我学习了很多,感悟了很多。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