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2018高考优秀作文摘抄(最新高考满分作文12篇精选)

2018高考优秀作文摘抄(最新高考满分作文12篇精选)

更新时间:2024-01-15 21:24:09
2018高考优秀作文摘抄(最新高考满分作文12篇精选)

2018高考优秀作文摘抄【一】

阿廖沙从小就受尽苦难,但他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相信困难不是永久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亲眼见到亲人对半瞎的老匠人的恶作剧式“玩意儿”:“有时用火烧烫他的剪子把,有时在他在坐的椅子上插一个尖头朝上的钉子,或者把颜色不同的料子偷偷地放在这个半瞎的老匠人手里——让他把它们缝成一匹布。”这是多么残酷的做法,但在这个家中,这些事都是不足为奇的。阿廖沙的两个舅母先后被两个舅舅毒打,摧残而。阿廖沙的继父也经常毒打他的母亲,就连年迈、受人尊敬的外祖母也难逃外祖父的“魔爪”,孩子们也不例外。有一次阿廖沙也被外祖父打得半,在他的心里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种残暴的行径,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使他们或者郁郁寡欢,或者也像大人们一样毒辣。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中,也不乏温暖与光明。外祖母的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而敏感的心。她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给阿廖沙听。正直的老工人、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格里戈利,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018高考优秀作文摘抄【二】

书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这片土地没有变。初见《目送》这本书,隐约中使我从内心中感到无限的亲切,回忆往事,感觉在某些方面与作者有着同样的过去与经历,作者在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正如书中所诉,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引发读者无限深思。

通过全书的阅读与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拥有一颗悲悯生活的心,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最为珍贵的是,我学习到了作者龙应台的广阔视野和朴实的文笔。建筑在你的视野和你对生活汲取的养分上,这是一种平淡但充满魅力的美丽。书中的很多想法内容很多的你我都能书写出来,但是那样的角度和叙述方式却是我们不可及的。

有人说,少年时读过的书,奠定了我们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过瓦尔登湖的晨光,奔跑过聂鲁达的黄昏。任凭世间万象映射心间,你仍旧能以梦为马,踏遍天际的绛紫与金黄。读完《目送》这本书,使我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一个是曾经历的画面。光阴似箭,昙花一下,稍纵即逝。

2018高考优秀作文摘抄【三】

这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的第一部,读完想必都会有两个问题,其一是为何高尔基身边有如此多恶人,但长大后却出淤泥而不染呢?其二是为何高尔基只读过一年书,但长大后却是个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我觉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因为外祖母从小对高尔基的爱。外祖母喜欢讲故事,让故事的温暖感化高尔基。她还信仰上帝。她的上帝是有人情味的,善解人意和慈爱、和平的。这给了阿廖沙(外祖母对高尔基的爱称)对世界的第一感受——总会有像上帝这样温暖人心的人在。最重要的是,外祖母就像她的上帝一样平和,有同情心。这些善良的品质熏陶着阿廖沙,所以,从此阿廖沙是仗义的,乐于助人的人,从他与邻居家那三个受到父亲压制的孩子的友谊中可体现。他能够明辨是非,学习好的人,唾弃坏的人,并且他还幸运地遇到时代的先锋“好事情”,善良的格里戈里,忠诚友爱的“小茨冈”,善解人意的律师等人。

高尔基成为文豪,不在于他读的那一年小学——他对小学生活描绘的笔墨甚少,且大多是不满的。真实的原因是他留心世界,观察世界,探究世界。我一直很惊讶,为何高尔基能将自己的童年记得如此清楚,很可能是高尔基从小对周围的好奇与接触造成的。他丰富而坎坷的童年生活也为他今后的写作塑造了形象,提供了素材。

高尔基的三部曲就是一串连贯的音符,让我们共同体悟它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