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二月春景作文)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二月春景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20:34:54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二月春景作文)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一】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二】

今年的二月二下了一场大雪,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二月二下雪,今年的二月二有了特别的记忆。

早晨,我起身上学,出门一看,雪花纷纷扬扬的飘着,房子和地面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树枝上也是挂着一层雪,形成了美丽的树挂,外面整个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走在路上,我就在想:校园会是怎样的雪景?雪在脚下“咯吱”“咯吱”的响,到了学校,我已经快成为一个“小雪人”了。校园里高大的松树,被冬爷爷用神奇的魔法变成了披着银装威武的哨兵,他在雪中不动摇地站岗。同学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有几个女同学遭到男同学的猛烈袭击,被男同学打的满脸通红,落花流水,显得十分可爱,顿时,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月二在家乡可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妈妈们都会带着小孩到理发店去理发,剃个“龙头”,人们说:剃了“剃了”的小孩子们会特别聪明,所以,每到这一天,理发店会忙的不可开交。

我还听说了一个有关二月二的传说。古时候玉帝下令,三年不许给人间降雨。负责给人间降雨的龙王不忍心看百姓受灾挨饿,于是便给人间偷偷降雨,可是被玉帝知道了,就把龙王打下天宫,压于山下。玉帝说:“除非金豆开花时,龙王才能回到天宫。

为了拯救龙王,人们到处寻“金豆开花”。在二月二这天,人们发现玉米很相金豆,人们想:把玉米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人们把玉米花供奉给玉帝。余地看了没有办法,只好把龙王召唤回天庭,给人间降雨,所以二月二还有吃爆米花的习俗,我们这里还有吃炒豆的习俗。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职场学不进给我们增加了乐趣,还给农民伯伯带来了喜悦,因为小麦和果树不用浇返青水了。

今年的二月二太让我难以忘怀了!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三】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这样的故事:以前黑人受种族歧视,就连奥林匹克也不能参加。这样过了好多年,黑人终于求得了参赛资格。这个喜讯传遍了整个黑人社会,大家都特别高兴,最终他们选出了一个瘦瘦的黑人男孩代表他们参加奥林匹克马拉松比赛。

到了比赛那天,赛前的观众席里,一道道异样的目光投向男孩,目光里有讥笑,有嘲讽,有愤怒面对一道道冷箭,男孩昂起头,以无比的勇气回敬着,然后坚毅地注视着前方,投入比赛。裁判的一声枪响,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去,比风还快,他向冠军冲去。当就快到终点的时候,一个坐在观众席上的白人向跑道扔了一瓶还没有打开的汽水,砸到了男孩的头,他重重地摔在跑道上,鲜瞬间从他的头上流下来,比路道还红。眼看白人选手一个个地超过他,此刻他知道与冠军已失之交臂,此刻他知道他辜负了黑人社会给予他的厚望,此刻他知道赛道旁正有许多人等着看黑人的笑话。男孩立刻用尽全身力气爬起来,因为他知道此刻他需要用无比的勇气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挫折,他一瘸一拐地走着,跌了再起,起了再跌,到最后的时候,他再也起不来了,他只好用自己的指甲抠着地面艰难地向前爬去,他的指甲破了,流出来,在赛道上拖出了一百多米的迹。最后,他终于爬到了终点,观众席上再也没有讥讽与歧视,只剩下欢呼声与掌声。男孩以勇气为黑人赢得了尊严,为自己赢得了敬重。大家都觉得黑人才是真正的第一,给他挂上了第一枚闪光的金牌。

人生难免遭遇挫折,男孩用行动告诉我,用勇气去战胜挫折,这是失败的终点,也将会是辉煌的起点。

主题是早春二月的作文【四】

我的家乡位于江海之滨——江苏海门。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民间的风俗也是丰富多彩,尽显江风海韵。

你听说过“二月二,龙抬头”吗?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每年春节前夕,妈妈都会带我去剃头,然后,再次剃头就要等到农历二月二。你可以想象,疯长一个月的头发有多茂盛!这期间,我太想剃头了,可是拗不过外婆,因为外婆总说:“正月不剃头,二月二,龙抬头。”我只好作罢,乖乖等到二月二了。

“二月二,剃龙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剃头,特别是男孩子,叫“剃喜头”。据说,在这一天剃头,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红运当头,福星高照,连爸爸都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

二月二的早上,我家的餐桌上一定会有米糕。外婆说:“二月二一定要吃糕,吃撑腰糕。”据说,吃了“撑腰糕”,一年不会腰痛。这一天的中午,外婆又会蒸几个饺子,说这叫作“吃龙耳”。到了晚上,外婆准备的是面条,叫“扶龙须”。心灵手巧的外婆,像变戏法似的在一天之内摆出了一道又一道跟“龙”有关的美食,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妈妈告诉我,二月二的習俗由来已久。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二月二日》一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关于二月二,还有一个传说呢。女皇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可是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就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这一天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家乡的二月二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节日!我家有一本《江海风俗图鉴》,每每翻阅它,总让我徜徉在家乡特有的民俗民风之中。

江风海韵,千古流传,这些古老而又别具特色的习俗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这是我们每一个江海之子的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