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从儿童到少年作文)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从儿童到少年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27 01:28:21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从儿童到少年作文)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一】

寒风中,父亲的背影很单薄,就好像只是一个影子,没有可以支撑起身体的骨架。我很想再去寻找那独属我的肩膀,却发现自己已无法再依靠他。

——题记

小时候,爸爸的肩膀是欢乐的天堂,上面承载了我无数的梦想。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爬上父亲的肩头,坐在肩膀上张望一切,这是我独享的权利,没有其他人可以拥有。我的梦想就是从爸爸的肩膀起航的,坐在他那宽厚、结实的肩膀上,他会讲许多名人的励志故事,鼓励我勇敢地向着梦想前进。那时他的肩膀是我的依靠,因为,他曾说过,他的肩膀只属于我一个人,任我快乐,任我悲伤。

长大了,我变得更加懂事了,而父亲却依着时光逐渐的衰老下去。印象中那宽大厚实的肩膀不复存在,父亲的肩膀再也不能任由我攀爬,也扛不起重物了。

“爸,你帮我把二楼的那箱书搬下来好吗?”我仍一如既往地依靠着父亲的肩膀。

“好!”爸爸虽面带微笑,但声音却明显底气不足。父亲颤巍巍地爬上了通往二楼的梯子,竭尽全力扛起箱子,扛在瘦弱的肩膀上。就在箱子接触到肩膀的那一瞬间,父亲的身子剧烈地抖动了一下,身子立马倾向一边,脚也随之不稳,他肩上的书籍掉落在地上,散落一地的书本遍地狼藉。父亲一愣,缓缓地爬下了楼梯,尴尬地冲我笑了笑道:“老了,不中用了!”父亲落寞地向外面走去。

我呆立在原地,父亲扶着那半边肩膀,缓缓地打开了门,一阵冷风扑面而来,一下子把父亲吹了个透心凉,他的身子蜷缩得更紧了。我呆呆地看着父亲出了门那远去的背影,心中一紧,父亲的肩膀怎么变成了这样?那敦厚结实的肩膀去了哪里?怎么变得这般孱弱?

父亲步子迈得短而缓,我随口一句:“不是你老了,是我长大了。”父亲回头看了看我,泪水却模糊了他的双眼,“从今以后,我的肩膀只属于你一个人,给你依靠”,我说。

在模糊的视线中,我看见父亲笑了,微笑荡漾在嘴角,糖一般的甜蜜,父亲的爱如冰山一般,表面坚忍,实则温暖。如果可以,我愿永远做父亲的肩膀,给他依靠,就像小时候父亲的肩膀是我的依靠一般。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二】

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三千世界每个人都是芥子。而正是这小小的芥子,满满的温情才构成了我们的一方天地。

中元节,花朝节这些早已淡出人们记忆的节日。只有在书籍和壁画的记载中才依稀存在它们的影子。在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年轻的女子着盛装,相携相邀去游玩,去踏青,她们嬉笑打闹,相互倚着同伴的肩膀,娴静地坐在青草地上,不远处便是姬伶在跳着欢快活泼的舞蹈来欢庆,期冀新一年的丰收。

女孩们相互倚着,靠着,说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私密的悄悄话。在那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的河畔。在那潺潺流水围绕的湖心,欢声笑语盘旋在天空上,久久不曾散去。

她们相互倚靠的肩膀是倾吐秘密的落脚点是给予对方抚慰力量的源泉,她们之间的友情结成了一张精密的网,绑住了所有人,让她们心甘情愿,在这天,说出自已的新期盼。

元宵节,中元节不仅仅是未婚少年互相挑选佳偶的日子,也不像今天处处是艳红的玫瑰和商家打折的广告。在那天空仍旧璀璨,明月仍旧皎洁的日子。父母会抱起自已的孩子,来看看那繁华的灯市,邻家孩子相互打趣,看那猴子花灯瘦骨嶙峋,怪像你的。你看那兔儿花灯眼睛红红,他蛮像你的。”“你胡说,你扯淡。”没过一会儿,便相互勾着肩膀,奔向那做糖人的小摊。再略小些的孩子,扎着双丫鬓,傻傻坐在父亲的肩头,对周围一切都充满好奇。指着东西问东问西。

远处的烟花一朵朵绽放在天上,人声嘈杂气氛热闹,这样的日子好幸福。

后来的后来,长乐宫征选仆役、宫人。凶神恶煞,“天使”来催。只道黄土墙,人离家贱,语未尽,泪先流。多少孩子被硬拉离父母肩旁,长长的掖庭,再没有回家的路。那份曾经宽大,温暖的肩膀再看不到了。

小小的肩膀坐着一个小小的人,一个个小小的人,小小的城构成了这小小的世界。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三】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概!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消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礁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他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有的人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四】

进入初中,我体会到了潘老师肩膀的温暖。她对待我们如母亲般慈爱,让我们在班集体中感觉到温暖。她会为我们写成一本又一本字帖鼓励我们练字和学习,尽管肩膀酸痛,手已麻木,仍坚持不懈。她贴心地为我们朗读作文,板书笔记,辛勤地向文学平台推荐我们的文章。这一切我们铭记于心,我们在她面前就好像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我的语文水平很一般,一开始字也写不好,还总是害怕写作文,在她的指导下,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可惜的是我只获得过一本她亲手书写的字帖,在空暇的时间里翻一翻,便能看到我成长的印迹。我的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台上发表的佳作便是收获。潘老师的生活境遇其实并不好,但她积极而又乐观向上,总是坚信自己会像风香树一样“不卑不亢,坚持向上,自己成长为一片风景,给人仰望”。她的肩膀肩负的是教书育人的使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自强自信之光。我知道:潘老师的肩膀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肩膀可以依靠,她们的肩膀之上会传递给我们温暖,传达着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勇于担当的责任。

写着写着,我想到我们的肩膀应该担起清风徐徐和草长莺飞,再回首过去,那些肩膀筑成的成长道路早已繁花盛开!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五】

“如果说我所见的比别人要远一点,那就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原故”。岁及弱冠,坐在高考考场里提笔直抒胸怀、与同龄人竞的我,又是站在了何人的肩上?如果有那人,他一定是我的父亲,是我攀爬上父亲大人的肩膀,看的更远,必将飞地更高。

我与父亲,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之后,就约定高考这几天他和妈妈不必陪考。但是,我知道,他一定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我,记挂着我的考试状态、我的临场发挥,甚至会担忧之后的志愿填报、上大学、大学毕业之后的工作。

从前的作文里,我有写过母亲、老师、朋友,惟独没有一次命题或是机会让我写写父亲。我曾经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里的父亲就深深地震动过我的心,我的造化可能不及朱先生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但我们的父亲大人都是可爱、可敬的,我的父亲跟朱先生的父亲一样,平实中透出那份真切地关爱。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文笔没有一定的穿透力,是写不好父亲的,因为父亲不是用笔来写的,而是用心来感受的。

记得还是那第一次摸底考试的时候,我因为脚伤耽搁了复习,成绩出来了,名次不是很理想,未痊愈的脚伤使我行动不方便,想到海边、山顶喊几嗓子,发泄一下压抑的情绪、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都不成。细心的父亲便用钢笔写了一幅小帖,悄悄地压在我屋里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转过那几天,我又正常上课、复习功课,准备第二次摸底考试,“成绩”与“名次”又压在我心头,心烦极了,却看到父亲正在厨房里忙乎着为我改善伙食、调剂营养。第二次摸底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的名次和成绩还不错,临考状态调整地也很好,父亲又在那幅字帖下方,又压了一幅,“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我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认真地在最后一阶段备战高考了。是我体味父亲的辛苦太迟钝了,是父亲观察我的行为太贴切了。

几天之前,我本是相约几个同学一起将各自的用品搬回家的,父亲知道了,却在烈日当头的中午先来了,帮我收拾好包袱,提着一个走在前面,淡淡地说了句:“我以为你的东西挺多,这么一收拾,才两包,咱爷俩儿一人一包,分担着拿。”那个包袱挺沉的,都是参考书,走在我身前的父亲大人,淡蓝色的衬衣被汗印湿紧贴在后背上,瘦瘦的身子,不厚的肩膀,承载了无尽的父爱,父亲大人就是这样默默地认真地承担着我们全家。

我喜欢父亲,因为儿提时,曾站在他的肩膀上,看到了更远地方的热闹;现在,我感念父亲,因为我懂得了珍惜,父亲的肩膀,父亲的伟大,我正站在父亲的肩膀上,看到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站在巨人的肩上,我看的更远,必将飞地更高。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六】

小女孩的童年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

外公外婆都很宠她,尤其是外公,从小到大都没对她凶过,而外公那宽大而温暖的肩膀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保护她、宠她的标志。

她的妈妈跟她讲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很懒,连路都不愿意自己走,这时候狡猾的她便冲着外公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往往这时候“最好欺负”的外公就会领悟到她想要骑在自己脖子上的想法,也就会很自然的蹲下身去,她也就会很熟练地爬上去,直至自己感到坐的舒服的时候,外公才会慢慢地站起来,站的直直的,让自己的孙女成为世界上“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妈妈对她说,有一次,她过分到了极点,她居然在骑到外公脖子上之后尿了出来,她妈妈赶紧对外公说道:“爸,赶紧把她放下来吧,看您全都湿了!”然而外公的一句话使妈妈哽咽了——“别说话,吓着她怎么办,等她尿完再说吧!”这是对一个外姓孙女怎样的爱啊?!

小女孩慢慢地长成了一名小学生,而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回到自己家上学了,也就是说不能每天都见到最爱自己的外公了,她很伤心,但那也没办法啊,父母都上班,很忙,女孩也就慢慢学会了靠在大娃娃的肩膀上感受温暖,她想念一周只能见到一次的外公,于是,她哭了,她靠在娃娃的肩膀上哭了,除了娃娃和自己,没别人知道,她想她的外公……

又慢慢的,小女孩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成熟的中学女生,这时候的她,已经学会了独自一人面对世界,不依靠任何的东西,任何的人但她还是想念一个月只能见到一次的外公,和他宽厚、温暖的肩膀,他想靠着它慢慢地进入香甜的梦乡,可那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因为他的外公出了一起十分意外的车祸,倒是没撞得怎样,但是肩膀一点压力都承受不了只要被东西一压,就疼痛难忍。但是女孩现在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坚强、自立、懂事的女生了,她懂得感恩,对她的外公笑笑,之后拍拍自己的肩膀,乖巧温柔地说:“外公,靠!”就这样,外公带着笑脸,睡了,而女孩,笑着哭了,她幸福,但是她伤心,她心疼,她感到惋惜,她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于是她哭了,她笑着哭了……

然而,先来,我要告诉你,告诉你一个不算是谜底的谜底,那个不断成长的女孩子就是我,而且,我现在的肩膀无比的坚实,因为它还要用来给外公靠,还要用来给需要靠的人靠……

外公,我想要靠在您那宽厚的肩膀上,对您说出那早就要说的三个字——“我爱你”。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七】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曲“莫须有”的悲剧,让忠魂被害风波亭。少年从军,力求精忠报国;屡建奇功,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岳飞征战沙场,精通用兵之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肝脑涂地,而后已,在所不惜。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壮志同仇,笑谈蔑敌。

担负着国泰民安的责任。

岳军锐不可当,金军节节败退。消灭金军志在必得。圣旨快马传来。岳飞急速回京。责任没有尽岂可回去?圣旨一道道传来,十二圣旨就在眼前,未尽忠,岳飞愧,在长长的叹息声中踏上了回京之路。

最终被害于风波亭,留下一段没有担完的路。哎,无奈的肩膀。

历史的车轮仍在转动,看着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品味着形形色色的`人生;思索着一代代的责任,会悟出一个又一个的肩膀,会看到中国人民的肩膀挑起的壮丽河山。

小女孩从肩膀到脚作文【八】

那是崇祯三年的北京城,清兵刚刚退去,但战争带来的伤痛并没有被抹平。失去亲人的百姓们簇拥在街边,等待那个给他们带来痛苦的人,民间传言是他把清兵带到了城下。

这时人群开始躁动,一辆囚车缓缓驶向刑场。人们把最恶毒的诅咒扔给了囚车里的男子,尽管这个叫袁崇焕的男人曾经用他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大明朝的天空。

在年号还是天启的时候,明军的主力已经撤到山海关,而袁崇焕还驻守在孤城临远。他面对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一场激战后,努尔哈赤被士兵们抬着退了回去,不久从沈阳传来他去世的消息。“宁远大捷”赢得明朝对后金作战的第一次胜利,一扫明军望敌而溃的暮气,收复辽西大片土地。

朱由校的去世让朱由检坐上了皇位,接过哥哥黄袍的他一上台就诛灭了魏忠贤一党,而袁崇焕也就顺理成章得到了重用。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换来了袁崇焕五年定辽的承诺,但是一个濒临灭亡的王朝不是一个人能挽救的。

在此后的岁月里,皇太极竭尽全力也不能越过袁崇焕的防线,但明军也没有收复一寸失土,五年定辽的承诺开始变得遥远。而在北京的朱由检还整天做着他的中兴大梦,看到明军毫无进展也滋生出对袁崇焕的不满。只是他没有想到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已远不如才换国号的清朝,守住已不易,如果进攻势必像当年失潼关一样丢掉山海关。

明朝只有一个袁崇焕,而清朝有无数能人。范文程的一条妙计让清军从不属于袁崇焕防区的铁岭突破,直逼京师。北京危在旦夕,袁崇焕率兵增援,部队一上来就打败清军缓解了北京的压力。

一个太监从清军军营中逃回了皇宫,他偷听到了袁崇焕勾结外敌的消息。袁崇焕因为一个笨拙的反间计被下了大狱,清军退后,他面临明朝最严酷的刑法——磔刑。

行刑时,袁崇焕的肉被一块一块割下被民众争食,我们看到支撑大明江山的肩膀被大明的子民们吃了下去。

当一个王朝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的时候,仅凭一个英雄的肩膀无论如何如也支撑不起来,相反他也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殉葬品。我想,这不仅仅是袁崇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