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

更新时间:2024-06-01 00:30:07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一】

在激烈的比赛当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古诗词和了解了华夏千年的文化。《入孝则》是让我们去怎样孝顺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他们现在为我们做的一切足以证明他们是爱我们的。

选手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还有普通人不具备的沉着、冷静让我们刮目相看,他们庞大的汇词量和超常的记忆力让人惊叹不已。有一次,一位选手在背诗时,因为这首诗有的字不好念而且诗句很长,背最后一句话时出现了失误,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在倒计时中没有丝毫的.慌张,在主持人从3念到1时他背出了那诗句,这种镇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美德大考验”中,考验选手的谦让美德,有六个人在吃饭,但只有五个菜,他们不挣也不抢,互相分享,彼此谦让,这时我联想到了现实中的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通过观看,我知道尊敬长辈,要主动问候长辈,与长辈进餐时要请长辈先下筷,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通过观看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我明白了背诵诗词不仅仅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还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梯;我们不仅要学习美德还要发扬美德,更要传承美德,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继续发扬下去吧!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二】

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决定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诗。所以,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朗读大赛。

通过观看比赛,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已流传了千百年的经典诗文,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到道,可到,非常道。从归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显示了它的博大精深。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我最喜欢。这句让我受益匪浅的句子是出自被称为是圣贤的孔子之口。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山之所以那样雄伟绵延,是因为他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所以那样壮丽无边,是因为他不排斥任何一条小小的.溪流。如果想拥有高山般的情怀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该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学习。

人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会有人来提醒你,那个人就是经典诗文,因为他聚集了所有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无价之宝,我们怎能不继承发扬这快瑰宝呢?对我们青少年来说阅读经典诗文,可以提高我们古文和白话文的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领悟其他知识领域,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土地,需要水阳光空气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么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和肥料。只要你愿意去领悟去吟诵,我相信,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久的。

同学们我们一起培养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吧!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三】

当我读完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所有作品,当我读完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所有作品,当我读完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所有的作品,当我读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有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多无法原谅的偏见,而且不只是偏见。

中国作家(李娟、萧红 除外)仍然停留在善于讲故事,善于哄读者听故事或者依赖讲故事依赖强大得无边无际的生活叙述来吸引读者的层面。他们习惯了让故事自己站出来说话,必要的时候让故事出来为他们卖命,为他们冲锋陷阵,为他们个人的利益效劳。而他们自己却躲在安全稳妥可靠的硬壳里充当生活的摄像头,靠模拟组装雕刻各种扭曲的畸形的怪异的文字游戏,靠向读者重复推销兜售所谓探寻人性幽暗处的故事以期获得读者的瞩目,而广大读者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一个作家所应有的修养,或者对社会那种向上的斩钉截铁的不吱吱扭扭的推动力。作为中国读者为了出于某种利益需要因素,不得不把中国的作家当做作家看。

一个作家,你的文字写的再好,你的故事讲得在伟大,如果你不能动用你的尖锐和深刻去揭露故事背后的`根源性,不能化腐朽为力量,而只能一窝蜂地在故事会里凑热闹,必要的时候却不能给麻木扭曲却又不知好歹的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 ,或者你的文学性、美学性、哲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不能令世界瞩目,那么你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但没有灵魂的作家。尽管你以为自己是作家,尽管你的付出和努力值得读者同情和理解。

中国不缺少文字游戏,更不缺少那故事当娱乐消遣。一个作家如果一味沉浸在古怪的反常的有悖道德伦理的故事的深渊里,而不去唤醒麻木的人性,不去坚守社会道德与良知底线,而一味地任其被愚昧和无知屡屡突破,那他们就是一群会呼吸会说话会思考的打印机,说的更严重一些,那他就是在亵渎,在犯罪。

作家拯救社会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也不能看生活的热闹。你讲了一个或者贡献一个普遍存在或者迟早会发生的故事不等于你尽到了一个作家应尽的职责,也不等于你履行了一个作家应尽的义务。

环境污染了,铺天盖地的作家都出来一窝蜂地对污染指手画脚,请问在还没污染之前你们都去哪了,你们不会说由于时间仓促 ,还没来得及打草稿吧。我也知道你们会用自己的笔杆子写下一千万个理由对付我。但不管你们文字的力量多么强大,你们究竟逃避了什么?担心什么?害怕什么?作为一个读者我心里不能没有数。你们可以笑我愚昧、无知,但我不傻。

一个作家不只是以出书为目的,也不只是为了让读者永远有故事可读或者一味地取悦读者,也不应该让读者永远活在故事里,他在关注社会状况和个体心理遭遇的同时,还应当让民众感觉到那些作家在与我们负轭前行。

我们不需要一个只会讲故事写文章的作家,我们需要比故事和生活更重要的东西。我只是说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想要说的话。虽然观点不成熟或者欠考虑,但是却是我内心最最想说的话。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四】

当我读完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所有作品,当我读完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所有作品,当我读完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所有的作品,当我读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有的作品,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中国作家产生很多无法原谅的偏见,而且不只是偏见。

中国作家(李娟、萧红 除外)仍然停留在善于讲故事,善于哄读者听故事或者依赖讲故事依赖强大得无边无际的生活叙述来吸引读者的层面。他们习惯了让故事自己站出来说话,必要的时候让故事出来为他们卖命,为他们冲锋陷阵,为他们个人的利益效劳。而他们自己却躲在安全稳妥可靠的硬壳里充当生活的摄像头,靠模拟组装雕刻各种扭曲的畸形的怪异的文字游戏,靠向读者重复推销兜售所谓探寻人性幽暗处的故事以期获得读者的瞩目,而广大读者在他们身上却看不到一个作家所应有的修养,或者对社会那种向上的斩钉截铁的不吱吱扭扭的推动力。作为中国读者为了出于某种利益需要因素,不得不把中国的作家当做作家看。

一个作家,你的文字写的再好,你的故事讲得在伟大,如果你不能动用你的尖锐和深刻去揭露故事背后的根源性,不能化腐朽为力量,而只能一窝蜂地在故事会里凑热闹,必要的时候却不能给麻木扭曲却又不知好歹的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 ,或者你的文学性、美学性、哲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不能令世界瞩目,那么你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合法的、合理的、合情的,但没有灵魂的作家。尽管你以为自己是作家,尽管你的付出和努力值得读者同情和理解。

中国不缺少文字游戏,更不缺少那故事当娱乐消遣。一个作家如果一味沉浸在古怪的反常的有悖道德伦理的故事的深渊里,而不去唤醒麻木的人性,不去坚守社会道德与良知底线,而一味地任其被愚昧和无知屡屡突破,那他们就是一群会呼吸会说话会思考的打印机,说的更严重一些,那他就是在亵渎,在犯罪。

作家拯救社会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也不能袖手旁观,看生活的热闹。你讲了一个或者贡献一个普遍存在或者迟早会发生的故事不等于你尽到了一个作家应尽的职责,也不等于你履行了一个作家应尽的义务。作为一群对生活望尘莫及的群体,生存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捞取娱乐、消遣和审美对他们的施舍。你们对生活热衷于报喜不报忧的临摹和渲染对他们是那么无关紧要和微不足道。我们的作家多么倾向于把负轭前行的苦民当成作家娱乐的筹码和捞取荣耀的资本。别让心灵的指路人只剩下不加选择的娱乐和不折手段的成功。一个读者牺牲了养家糊口的时间来读你们的书,却不可能从你们的思索中感受到生存根基的猛烈震动,那么人们只能把你们当成一群无聊的软体动物。你们用无所顾忌的懈怠和对心灵的不作为来混饭吃,这不得不全都归功于我们的民众盲目的顺从、没有理性的妥协和不假思索的\'宽容。

环境污染了,铺天盖地的作家都出来一窝蜂地对污染指手画脚,请问在还没污染之前你们都去哪了,你们不会说由于时间仓促 ,还没来得及打草稿吧。我也知道你们会用自己的笔杆子写下一千万个理由对付我。但不管你们文字的力量多么强大,你们究竟逃避了什么?担心什么?害怕什么?顾虑什么?作为一个读者我心里不能没有数。你们可以笑我愚昧、麻木,但我不傻。

一个作家不只是以出书为目的,也不只是为了让读者永远有故事可读或者一味地取悦读者,也不应该让读者永远活在故事里,他在关注社会状况和个体心理遭遇的同时,还应当让民众感觉到那些作家在与我们负轭前行。

我们不需要一个只会讲故事写文章的作家,我们需要比故事和生活更重要的东西。我只是说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想要说的话。虽然观点不成熟或者欠考虑,但是却是我内心真真正正最最想说的话。

如果你不是一个心灵的领路人,你不折手段盘踞在作家富豪排行榜上除了满足你那点私人的狂欢,对广大民众又有什么用呢?你说你对写作的执拗不是出于反复无常,而是一种病态的喜欢,这又有什么意义哪?泛滥的文字对倾向于私人的宣泄趋之若鹜,对中国式的堂吉诃德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我们为什么总是对至上而下的顾虑和无视底线的顺从有一种不合常理的忽略和忍耐。为了取悦于别人的自我和私人的娱乐而忽视了对心灵的指引,这绝不是普罗大众所希望的。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五】

一提起我们中国的祖先,自豪、激动便溢于言表。上下五千年的古文明,在整个世界都是屈指可数的。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耀眼的明珠,让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都为此骄傲。自小孩子们就会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些千古名句更是跨越时空,留传至今。如“何意百练刚,化为绕指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度被我们作为年度述职报告的总结句。

虽然从小到大也接触了不少古诗古文,但对于这些古文化,仍象藏在盒子里的宝贝一样,充满神秘的魅力。怀着一种崇敬、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自先秦到唐五代的`部分文学作品,感触颇深。在这里我品位了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感受了楚国诗人屈原悲愤忧郁,战国策士们纵横雄辩的气派,诸子散文,思想深刻,耐人寻味,百家争鸣,西汉司马迁行刑后发愤著书,完成了著作《史记》,魏晋南北朝时的建安七子,唐五代的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更把我国的古代文学推到了巅峰。

这么多的文学佳作,我不可能一一细说,只能撷取一枝半叶与大家共赏:

在我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位'雄,欣赏了他的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短歌行》之后,我不禁被他的文学才华所折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抒情诗,表达方式委婉曲折,前八句为感慨人生短促,中十六句表达了成就功业的急迫追求,其中有求贤不得的苦闷,也有礼贤下士的热忱。情感几经起伏,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不平,最后八句抒发了诗人的胸怀和壮志。诗中有忧郁,有感慨,有激情。让读者真切的体会他的复杂感情。他巧妙的引用前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自己思念贤才的愿望。最后运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自己的志向。比喻生动形象。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奔走四方。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觉古文学的言简意赅与当代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一直强调孩子要把句子写具体,想方设法的要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复杂化,而古文中,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含义是多么的深刻啊 !如何在此寻求一个承接点?也许是我们可以考虑的问题。还是谈些这本书对我工作的帮助吧

在教学上,它增强了我在此方面的知识,让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更加的有威信。二册课文中就有两课《古诗两首》。记得学习《春晓》时,孩子对孟浩然产生了兴趣。我就利用古文学所得给孩子们介绍了孟浩然的生平,几个平日里特爱钻牛角尖的还不够,还想知道他的一些其他作品,我就顺势介绍了他的《过故人庄》,还有同一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纷纷找来《唐诗三百首》阅读,对我国的古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兴趣。

古文学用词讲究,耐人寻味,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未必有这样深的体会。为了让孩子们能体会一些古文学的精妙。我特意修改了古诗《村居》教案,原教案注重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出示配图的古诗,讲讲你读懂了什么?现在我主要让孩子体会古文的用词精妙,含义深刻的魅力。先出示一幅图片,在一个杨柳依依,春风拂面的春天,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在放风筝。然后请孩子们说说。班里有几个学生讲的不错,“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黄莺在蓝天愉快的飞来飞去。”“柳树的枝条变绿了,长长的柳条垂下来像小女孩的长发。”大家都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我把说得较好的四句话写在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来学习古人高鼎是怎样说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样的比较下,学生就能体会出古诗的用词讲究,含义深刻。小陆说:“现在我真正感到古诗写的太好了,怪不得,到现代我们还要学。”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六】

梦回大唐盛世,与李白同游山水,与王昌龄共战沙场,与杜甫齐忧民生;梦回如花的江南,驻足于怡人的风景,醉心于三国的争霸,感伤于西厢的悲怆。千百年前的水缓缓淌过,冲走了千百年前的往事;千百年前的风轻轻拂过,吹散了千百年前的记忆;而那历史的印记、文化的烙印、习俗的传统,是永恒的,是我们不变的荣光。

——题记

一轮明月引起了李白心中思乡的情思,渭城的朝雨打湿了王维的衣裳,巴山夜雨涨满了李商隐的秋池……寂静的`午后,我闭上双眼,“国学小名士”们神采飞扬、慷慨激昂的诵读浮现在脑海,带我进入诗文经典的美好意境……

品《孟子》,怎能不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坚强意志而动情?品《离》,怎能不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而折服?品《诗经》,怎能不为男子对女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品《论语》,怎能不按孔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谆谆教诲来反思自己?品《史记》,怎能不以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远大抱负来激励自己?

中华文明五千年书卷飘香,中华古韵几千载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那灵秀隽永的、荡气回肠的诗篇,是哪怕再发达的高科技也无法代替的一抔黄土啊。而今,多少人醉心于“哈韩”“哈日”的潮流中,多少人沉迷于无休止的日漫韩剧中,多少人不曾了解《论语》《孟子》的故事,多少人未听说过昆曲的历史;多少人不知道有一对叫做龙凤的图腾,多少人不知道有一件叫做霓裳的羽衣,多少人不知道那辉煌的大唐盛世,多少人不知道那孕育我们千年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多少种语言在正在流逝,多少种民间习俗正在消失,多少种器乐技艺已经失传,多少处文化遗产与古建筑正在在被破坏……在这个科技、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时代,我们却离传统的故乡越来越远了。

传统文化是美丽的,是永恒的。它是不变的荣光,是千百年来的传承,是祖先的精神积淀,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精神食粮,是无论何时也不能忘的本。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缕缕书香中找寻历史的踪迹,成就灿烂的辉煌,共圆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青少年作家作文杯作品大赛【七】

“国学小名士”山东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我观看后感觉受益匪浅。六十位选手,比赛激烈精彩,比赛设置了“我爱记诗词”的环节,既让我们体会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美,又考察了选手诗词的掌握程度;还有小选手出题,这些身穿古装的的孩子们分别扮演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给节目增添了更多的童趣;另外还有三位专家评审,这三位都是在古典文学方面造诣很高的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和分析,对提高选手、还有我们的知识水平、判断能力有很大启发;真人秀让我们认知道德、发扬美德,考验选手在道德问题上的准确选择,教育我们在公共场合、在长辈面前应注意的行为、礼数。

在激烈的比赛当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古诗词和了解了华夏千年的文化。《入孝则》是让我们去怎样孝顺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他们现在为我们做的一切足以证明他们是爱我们的。

选手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还有普通人不具备的沉着、冷静让我们刮目相看,他们庞大的汇词量和超常的记忆力让人惊叹不已。有一次,一位选手在背诗时,因为这首诗有的字不好念而且诗句很长,背最后一句话时出现了失误,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在倒计时中没有丝毫的慌张,在主持人从3念到1时他背出了那诗句,这种镇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美德大考验”中,考验选手的谦让美德,有六个人在吃饭,但只有五个菜,他们不挣也不抢,互相分享,彼此谦让,这时我联想到了现实中的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通过观看,我知道尊敬长辈,要主动问候长辈,与长辈进餐时要请长辈先下筷,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通过观看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我明白了背诵诗词不仅仅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还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梯;我们不仅要学习美德还要发扬美德,更要传承美德,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继续发扬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