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蜜蜂采蜜作文250字(蜜蜂采蜜作文300字三年级)

蜜蜂采蜜作文250字(蜜蜂采蜜作文300字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1-14 18:10:59
蜜蜂采蜜作文250字(蜜蜂采蜜作文300字三年级)

蜜蜂采蜜作文250字【一】

星期一,正在上课,天气闷热,同学们上课心不在焉,教室的窗户打开着。

这时,两只可爱的小蜜蜂结伴“嗡嗡”地飞进了教师,它们对教室里的环境感到很好奇,在教室的天花板上飞来飞去。

这时只听一声“啊!”的一声尖叫,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都朝发出声音的那个地方看去。只见一个女生一只手指着天花板,另一手紧紧地握着,周围的几个同学关心地问:“你怎么了?”她支支吾吾地说:“蜜_蜂。”同学们都朝她指的地方看去,两只小蜜蜂好像感觉很好奇,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它们俩,越飞越低。这时,坐在中间的几个胆小的女生尖叫起来,有几个男生并不害怕,胆子很大,站了起来,伸着首仿佛要捉蜜蜂,嘴里囔咕着:“蜜蜂有什么好怕的?至于这样吗?”老师也带着一点害怕的样子对那个男孩说:“快坐下,别被蜜蜂蛰着。”蜜蜂又往教室的左边飞去了,刚才坐在中间的几个女孩子松了一口气,用手摸了摸前胸说:“哎,紧张了,吓我了。幸好蜜蜂往左边飞了。”

老师见两只小蜜蜂往窗户那边飞了,便从新拿起课本,用一只手拍了拍桌子,大声地说:“同学们,不要去管蜜蜂了,我们继续上课。你不惹蜜蜂,蜜蜂也不会蛰你,这是你与蜜蜂的平等交易。安心上课吧!”

同学们半信半疑,但是还是拿起课本开始读书。可是两只小蜜蜂好像被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吸引住了,竟然飞到了电视上停下来津津有味地开始“听课”了。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并没有一个人介意两只小蜜蜂停在电视机上“听课”。

老师投入地讲着课,把同学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想不到教室里面还有蜜蜂。

教室里进小蜜蜂,常常成为我们班的一个趣题!

蜜蜂采蜜作文250字【二】

星期天,妈妈说要带我去爬山。我听了非常高兴,急忙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穿上了运动鞋,就出发了。

不愧是星期天,前来爬山的人还真不少呢!我和妈妈跟着大部队,努力向山头攀登着。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顶。我和妈妈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头栽倒在山顶的长椅上,拿起矿泉水就往嘴里灌。

正在我们恢复体力的时候,一只蜜蜂突然映入我的眼帘。这只蜜蜂小小的,在空中不安分地飞来飞去,后面黄黑相间的小肚子空空的。它显然在为找不到花蜜而苦恼。这时,它突然下意识地瞅瞅我的衣服,好像在说:“咦,这是什么?”原来我的衣服是黄色的,蜜蜂把我的衣服看成花朵,所以才地不顾一切朝我的衣服飞来。

还好我早有防备,抓起一把沙子,就朝它仍去。它敏捷地躲过了,又被一把新来的沙子击中,其中有两三粒沙子特别大,卡在它的翅膀上,它一头撞进沙堆。我马上一屁股坐下去。哼!我就不相信我三十公斤的体重就不能把你压垮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准备下山了。可是,沙堆却抖动起来。过不多久,一只小蜜蜂飞快地爬了出来。就是前面的那一只!他用唾液梳理了自己的翅膀,然后飞走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一旁的妈妈。妈妈严肃地说:“你不觉得你的所作所为很不好吗?实在是太顽皮了。每个昆虫都是一个生命,《昆虫记》你不是很喜欢看吗?要友善地对待他们。你不觉得这只蜜蜂的行为很让人敬佩吗?它今天遇到了这么一个‘险恶’的境遇,敢于面对,不退缩,重新站起来去完成它的使命。”哦,原来妈妈是在教育我做人的道理呢!

直到现在,我还对那天的事念念不忘,记挂着那只蜜蜂后来怎样了?

蜜蜂采蜜作文250字【三】

我最喜欢春天了,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不仅暖风拂面,而且鸟语花香。更开心的是,我可以到外婆家欣赏满田的油菜花,寻找可爱的小蜜蜂。

去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哥哥一起去田边玩。看着那些可爱的小蜜蜂们从一朵花飞向另一朵花,忽上忽下,来回穿梭,“嘤嘤嗡嗡”地不停歌唱着,真是有趣极了!为了更清楚的看到它们,我们捉了几只小蜜蜂放在瓶子里,开始观察起它们来:小蜜蜂们是棕黄色的,毛茸茸的身体上有和老虎一样的条纹,不断煽动的翅膀就像金子一样在闪烁,尾巴上有一个尖尖的小刀子,听说被这个刀子扎到很疼的,不断摆动的触角也许是在寻找着瓶子的出口吧!

我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着它们努力挣扎着想飞出来的模样,忽然听到妈妈的声音:“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小蜜蜂呢?你们知道它们有多辛苦、多伟大吗?它们不怕苦、不怕累,千里迢迢的来这儿,在花丛中不断地采蜜,还亲自酿出蜂蜜来,毫无保留地把香甜的蜂蜜献给我们大家吃,它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你们不但不去保护它们,还在伤害它们,真是不应该!赶紧把它们放了,要不然它们会被闷的。”我们赶紧把瓶盖打开,它们迅速地飞向花丛中继续采蜜去了。看着它们飞走的方向,妈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在学习上也应该学习蜜蜂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那么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会有所成就的,长大后也要向蜜蜂们一样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们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