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初中下学期作文第四单元语文)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初中下学期作文第四单元语文)

更新时间:2024-05-02 14:01:03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初中下学期作文第四单元语文)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一】

从古至今,我们生命的摇篮——地球母亲哺育了无数的人,她向人类慷慨地提供资源。原来的人们都对地球母亲怀有崇高的敬意。可是,如今,人类为了自己的金钱,地位,名利……去不断摧毁地球,去不断折磨我们万物的母亲。她的皮肤上已经有了丝丝裂痕,她水灵的身体已经变得干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我们人类的母亲。

伴随着一阵风,一辆大卡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缓缓爬上一座绿色环抱的小山,在半山腰的一处平缓地方停了下来。

那是一片小树林。一棵棵大树拔地而起,又高又大。绿油油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住了耀眼的阳光。一片片树叶像一个个小手掌,随着一阵山风,小手掌欢快地拍起来。沙沙的声响像一曲幽幽的小令。

开车的司机下了车,在小树林里转来转去,瞪着铜钱般大的眼睛,仔细地寻找着良好的树木。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根烟,掏出打火机,悠闲地抽起来。屡屡青烟从他的嘴和鼻孔里冒出,周围的清鲜空气仿佛也被这青烟弄混浊了。

他又回到车上,从工具箱里摸出一把斧头,锋利而光滑的斧面上闪出阵阵可怕的寒光。他掂着斧头来到一棵长得细长的树旁,“唰唰”地砍起来。一刀接着一刀,是那么熟练,那么潇洒,不断发出“咚咚”声。突然,随着一阵“扑棱”声,一只啄木鸟停在了司机的身上,大声叫道:“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这是一幅漫画的主要情节。看完了这幅漫画,我的心中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句话萦绕在我的耳畔。人的脑子里怎么会有虫呢?那么这只虫就是比喻人的贪心,无知,自私的坏习惯。金钱会让人贪心,会让人不顾后果地做事。这幅看似平常的漫画实际是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珍惜地球资源的漠视,与此同时,也告诉人们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滥用地球自然资源,我们的地球将会是一片荒凉,可怕的景象。

这一幅漫画暗示我们:人类要保护地球,珍惜地球的自然资源。不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破碎,而是要让我们的地球变成美好的家园!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二】

虫有很多种,个个都有名字:甲壳虫、七星瓢虫、毛毛虫等等。可是,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周月泉画家的一幅漫画。它,引起了我的深思……

木头李以卖树为生。一次,他穿着刚买树得来的钱,买了一套崭新的衣服,头顶鸭舌帽,瞪着铜铃般的眼睛仔细盯着树木。抽出一根香烟吸着,接着像模像样的试了试斧头的刀锋,握紧斧头,“刷刷”的砍了起来。突然, “扑扑”几声,一只啄木鸟停在了木头李的肩膀上,盯住了木头李的“不毛之地”,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完了之后,我笑了。但笑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盗木人有榆木一样的脑袋真没错,因为他也不想想,毁坏树木资源就等于毁灭自己。人类的生存哪一样离得开自然资源的给予呢?

“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人的脑袋里真的会有虫?对,这条虫就是贪婪虫、无知虫、自私虫……为了金钱而生出来的虫!世界上,这类“脑袋有虫”的人数不胜数,可啄木鸟却是寥寥无几。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因为人类的活动,现在,全球森林面积从1990年的39.6亿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这都是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而造成的。如果人类将森林砍伐光了,陆地上的生物将减少90%,将有250万个生物物种灭绝。

如今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因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像“木头李”一类的人,灭掉脑子里那条贪婪的虫。让我们能问心无愧的回答说:“我是保护环境的使者!”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对华宣战。闻声的上海人民火速来到火车站,准备到乡下去逃难。这天是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站,人们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脸上满是不安。他们有些强壮的背着老人,有些男人抱着孩子,还有些一起谈着国事,但他们无一不希望火车快点到站,好马上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就在这时,灾难悄悄地来临。

无数架轰炸机像老鹰一样扑来,这又有谁会想到。瞬间,敌机投下炸药,一颗、两颗、三颗……整个火车站变成一片废墟,流满地。在这场巨大的人类灾难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平安无事?轰炸机还在上空盘旋,建筑物还在倒塌,人们的哭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声声撕心裂肺。

这时,一位父亲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拼命跑着,母亲跟在后面。他们一直跑,不停跑,他们为什么要跑呢?啊,我知道!他们要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们要用最后一丝力气保护孩子,要向着最后一丝希望去奔跑。“轰”的一声,母亲倒下,父亲抹着泪,停下。母亲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保护好孩子!”说完便断气。父亲含泪奔跑着,他希望能够马上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孩子的`藏身之处,然后马上回去救他的妻子。终于找到,这位父亲小心翼翼地把正在熟睡的孩子放在那里,便冲向妻子的方向,这时,天桥塌,一块铁板掉下来,砸中父亲,父亲合上眼睛。

不知过多久,孩子醒,他看见到处是废墟,爸爸妈妈不见,到处尸横遍地。流成河。孩子被吓坏,他拼命地哭喊着,大喊着,稚嫩的声音中带着痛苦。他在喊什么?啊,我听见,是“爸爸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在哪里?”这个小孩衣衫褴褛,衣不蔽体,身上流满鲜,脸上黑乎乎的,满是石灰。他看着眼前的废墟,是那样绝望。

小孩抹一把眼泪,开始寻找他的父母。他在肉模糊的尸堆里找着,翻着。铁板在他身上划出一道道口子,他在坚持。终于,他找到他的爸爸,他用手擦去爸爸脸上的鲜和灰尘,孩子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掉,父亲努力挤出一个微笑,艰难地说:“孩…子,要…坚强。”说完便断气。

这些使我想起如今利比亚的人民,他们也在哭泣。

人们,赶走战争吧,还孩子一个和平的家园!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四】

这天是星期三,小佳和小依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看见果皮箱外堆了好多垃圾,又脏又臭,小依连忙说:“这么多垃圾,这些人是怎么扔的,好不文明呀!”她皱了皱眉头,“小佳,我们把它扔进去吧,不然太破坏卫生了。”说着,便挽起袖子,把垃圾放入果皮箱里。小佳看见又脏又臭的垃圾,想:好恶心啊,弄完了手都脏了,不捡了吧!她突然想起:我为什么不能做个牌子,提醒别人不要再乱扔垃圾了呢?正想着,小佳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唰唰”地在纸上写了一句话,贴在果皮箱上——“文明,只差一小步。”小依看见后,竖起了大拇指:“小佳,你好棒呀!”“也没什么啦,只要人们不再乱扔垃圾就行了。”小佳开心地笑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漫画,却告诉了我深刻的道理:文明—只差一小步。如果人们再往前走一步,垃圾就不会掉在地上了,如果世界上多一点像小依这样的人,那么世界就会变得干净,没有不文明的人了。我们考试再细心一点点,就能取得好成绩;做值日再认真一点点,教室就会更干净了;写作业再专心一点点,就能很快完成了。

做事认真,专心,细心一点点,就能取得成功!另外,还要多付出一点点哦,因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五】

丰子恺生前喜为自己的寓所命名,如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小杨柳屋”,上海江湾及后来在其故乡石门湾的“缘缘堂”,遵义南潭巷的“星汉楼”,重庆刘家坟的“沙坪小屋”,上海陕西南路长乐村的“日月楼”。

“日月楼”是他一生居住最长、也是最后定居的寓所。

这是一幢座落在上海陕西南路39弄93号内的西班牙式的别致洋房。门前还辟有一个花园。远远望去,红色的瓦房被碧天绿树簇拥映衬,令人心旷神怡。从前门小花园踏入台阶,走进客厅,里面摆设着陈旧的大菜桌、长沙发、酒柜等零杂家具。在上楼梯处,是一间小厨房和卫生间。二楼室内有阳台。中间有一个梯形的突口,既有南窗,又有东窗、西南窗,还在天窗,白天可看日出日落,夜间能赏当空皓月,“日月楼”果然恰如其题名。

在“日月楼”寓居的21年中,是丰子恺写作、翻译、绘画、笔耕的鼎盛时期。刚迁来时,他喜爱学习俄文,译出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并与其女丰一吟合作翻译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在“日月楼”里,他还写下了《缘缘堂新笔》、《续笔》等篇文章,出版了《听我唱歌难上难》、《子恺儿童漫画》、《丰子恺画集》等。这期间,他还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在上海病逝,一颗为艺术而跳动的心终于停止了……

初三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六】

华君武先生这幅题为,《假文盲》的漫画,如一把社会丑恶现象的匕首,对假文盲先生们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有力的鞭挞。

这幅漫画勾画的是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在母子上车处站牌处站满了身强体壮的男人们,而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却被挤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那位妇女用无助的眼神看着那群男人们,不禁打了个寒颤。而那群男人们呢?依然目不斜视地站在那里。他们难道不识字,是文盲吗?不,看他们的样子,一定是假文盲。

站在母子上车处的第一个男人,身穿皮袄,双手插在口袋里,脚下一双闪亮的皮鞋,看样子好像是一个国家公务员。看他眼神惺松的样子,一定是睡懒觉睡过头了。不想迟到,又不愿意破费打的,就来抢占母子上车处这个优先的地方。第二个人头戴军帽,穿一身军衣,军人难道也不识字?第三个人,戴一副眼镜,也像个国家公务员。最后一个人,戴着一个又厚又大的口罩,从他的衣着看来,像一位医生,多么神圣的'职业呀!可是这个人连基本的社会美德都不懂,又怎么配当一个救扶伤的医生呢?

在生活中,我曾看见许多类似《假文盲》的情况:在公交车上,我曾看见过有抢占老、弱、病、残、孕群体座位的年青人;在公园里,我曾看见跟着自己孩子追逐嬉戏在请对小草足下留情的警示语旁的草坪上的年轻夫妇;在公共场所我曾看见男女老少在请爱护环境的警示语旁乱吐、乱扔。我苦思良久,终于得出一个结论:现代人不是缺少文化,而是缺德。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老爱幼,先人后己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好品德。让我们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少年,不做假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