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四年级第六单元作文范例)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四年级第六单元作文范例)

更新时间:2024-06-12 15:18:37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四年级第六单元作文范例)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一】

华君武的假文盲是一幅具有强烈讽刺性的漫画,画中画的是:在瑟瑟的风中一块孤独的牌子上写着:母子上车处。一个年青的妇女怀中抱着一个小孩无助的站在牌子的后面,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彪汉昂首挺胸的在那儿排着队,等候着汽车的到来,至于那块牌子是一眼也懒得看。难道他们是文盲?不是!他们不是文盲,也不是瞎子。那样醒目的几个大字,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却还是无动于衷。这样的人就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假文盲。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地方立着牌子,上面总是写着:不准乱仍垃圾等字样。可是这些地方却总是发生“假文盲”事件。又如:在公共汽车上,常有着一个座位,座位上写着“孕妇专用座”等。可是仍然有一些人年青人,在众目睽睽下,仍然面不改色的坐在那儿……这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败坏了社会的风气,也揭示了自己不道德的品行。

无论是生活中的假文盲,还是工作中的假文盲,都是社会的败类。像这些道德品质败坏的人,生活不需要他,社会不需要他,国家不需要他。这些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所以,我们要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做假文盲,不做社会的败类。只要每个人都遵守社会公德,我相信,漫画中的现象会逐渐消失的。让我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吧!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二】

虫有很多种,个个都有名字:甲壳虫、七星瓢虫、毛毛虫等等。可是,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周月泉画家的一幅漫画。它,引起了我的深思……

木头李以卖树为生。一次,他穿着刚买树得来的钱,买了一套崭新的衣服,头顶鸭舌帽,瞪着铜铃般的眼睛仔细盯着树木。抽出一根香烟吸着,接着像模像样的试了试斧头的刀锋,握紧斧头,“刷刷”的砍了起来。突然, “扑扑”几声,一只啄木鸟停在了木头李的肩膀上,盯住了木头李的“不毛之地”,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完了之后,我笑了。但笑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盗木人有榆木一样的脑袋真没错,因为他也不想想,毁坏树木资源就等于毁灭自己。人类的生存哪一样离得开自然资源的给予呢?

“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人的脑袋里真的会有虫?对,这条虫就是贪婪虫、无知虫、自私虫……为了金钱而生出来的虫!世界上,这类“脑袋有虫”的人数不胜数,可啄木鸟却是寥寥无几。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因为人类的活动,现在,全球森林面积从1990年的39.6亿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这都是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而造成的。如果人类将森林砍伐光了,陆地上的生物将减少90%,将有250万个生物物种灭绝。

如今我们必须保护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因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像“木头李”一类的人,灭掉脑子里那条贪婪的虫。让我们能问心无愧的回答说:“我是保护环境的使者!”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三】

这是一幅带着讽刺意味的漫画。

一个伐木工,嘴里叼着烟。他熟练地挥舞着斧头,树木正一点一点的歪斜……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颗颗粗壮茂盛的树木,好像每砍一棵树,眼前就多了一叠钞票似的。一只啄木鸟飞了过来,站在伐木工人的肩上,眼神里带着愤怒,好像烧了一团火似的,他十分用力地啄着伐木工人那榆木般的脑袋,边啄还在边想着:“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幽默中又带着几分讽刺的意味。看懂这幅漫画后,在捧腹大笑之余却又不禁令人沉思:都是被金钱蒙蔽的家伙!在如今的社会上,人们只顾惜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别人,伤害地球。在破坏了环境的同时心里想到的首位却还是金钱和利益。把地球完全抛之于脑后。

利益迷惑了人们的心智,诱惑了人们原本纯洁善良的心灵。这诱惑就像有害生物一样,就像虫,在爬过的每一个地方留下细菌,留下有害物质,逐渐占领,侵蚀人类本善良无比的心。人类的心灵,也千真万确的被诱惑蛀蚀得千疮百孔,毫无怜悯之心。

据统计,在全世界,以木材为燃料的人口中,我国农民竟占了一半左右!由于树木被砍伐,木材短缺,农民们只能将一切有机物质充当燃料,使有机物质不能还田,土壤条件迅速恶化,农村生态失衡,大片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将近13%的土地面临沙漠化,沙尘暴、狂风,纷纷来袭……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生活中有许多脑袋有虫的人。他们滥砍滥伐树木,捉野生动物来出售,过量开采矿物……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深深伤害了大自然,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让我们献出所有的爱与力量来保护大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四】

森林边,有一条小河。

这条河的河水很清澈,都可以看见了小鱼在水底游来游去,好像在玩捉迷藏。岸上,小草占领了整片土地,草地上长出的小花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特别好看,还有的花儿就像彩虹一样美。河边上,还生长着好多高大的树木。大树底下,还有一个大木堆呢。

小猴、小猪和小熊三个好朋友每天都会来到这里玩耍。有一天,它们玩着玩着,就到中午了,小猴、小猪和小熊的肚子都饿了。这时候,小猴看到小河对岸有一棵结满桃子的大桃树,便跟小猪、小熊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小猪和小熊看得直流口水。小猪想出了一个主意,它说:“我们游过去吧。”小熊听了摆摆手,说:“不行,那样太慢,还是跳过去吧。”小猴说:“别争了,我发现了旁边有一堆木头,就用木头当成小船划过去吧。”小猴说完就跑过去,把一根木头推到了小河里,然后跳到木头上,用手划着水很快就游到了河对岸。小猪见了,它连忙用手也推下了一根木头,木头刚滑到小河里,小猪也想像小猴一样跳上去,结果没站稳,一下子掉到小河里了,喝了好几口水,吓得它赶紧一只手抱着木头,一只手划着水到了对岸。小熊看见小猴和小猪都到了对岸,着急了,急忙用肩膀扛起一根木头。到了河边,它把木头推到河里,趴在上面游到了对岸。

到了河对岸,小猴上树摘桃子,小猪和小熊在树下接桃子,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吃饱了,还躺在桃树下休息了大半天。后来,小猴说:“天快黑了,咱们快回家吧。”于是,三个小伙伴一起回家了。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五】

森林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好多的水草,小鱼在水里做游戏。河岸上有绿绿的青草和美丽的小花,还有一堆木头。

一天,小猴、小猪、小熊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玩,它们玩着玩着就觉得肚子有点饿了。正在它们为怎么填饱肚子而争来争去的时候,小猴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猴说,我们去河对面,那里有一棵桃树,我们可以去摘点桃子吃。小熊说,可我们怎么过河呢?说完,它们又开始想办法了。想来想去,小猪想出了一个办法,它说,不如我们架一座桥呀。小熊和小猴赶紧说,不行,再说我们也没有工具啊。它们只好再想想别的办法了。

小猴看了看旁边,看到不远处有一堆木头,高兴地说道,不如我们就用这些木头来当小船划过去吧。小熊和小猪听了都说这个主意不错。只见小猴先搬起一根木头,然后把木头放到河面上,就划着水游过去了;小猪也搬来一根木头,然后把木头放到地上滚到河里,也游在河面上了;小熊看到小猴和小猪都在河面上了,赶紧也扛了根木头,也去了河面上……

三个小伙伴陆续都过了河。一到河对岸,大家赶快跑到桃树下,小猴爬上树去摘桃子,小熊和小猪在下面接桃子,大家吃得饱饱的。

最后,它们还带上了一些桃子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吃呢!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六】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森林里秋风瑟瑟。此时已是秋季,森林里一片火红,地上铺满了红色的落叶。“沙沙沙,沙沙沙…”森林里传来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这个人是谁?近了一看,原来是头戴黄帽手拿斧子的榆木脑袋李四!

李四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但他从小就不爱学习。长大后,居然还学会了抽烟和赌博。他的父亲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家门,从此,他从一个富家少爷变成了一名一个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块的工人。他还不心,居然看上了这森林里的百年老树!这些百年老树,一棵就值几百元呀!只要全砍了卖掉,挣的钱等于他一年的工资呀!

于是,他走到一棵大树下,叼起一根烟,整了整帽子,抡起大斧子向树砍去。他的脸上充满了邪恶的笑容,现在,他的思想只有一个字:钱!斧子砍在树上,发出“咔咔”的声音,震耳欲聋。树叶在不停的摇摆,发出“哗哗”声,这是大树在痛苦的呻吟。

这清晨的声音,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森林医生——啄木鸟。它听到了树的呻吟,马上飞了过去。它飞在一棵树上仔细地望着,一眼就看到了长着榆木脑袋的李四,他正用力地砍着树。啄木鸟生气了,它想:森林是我们共同的家,可恶的人类,你们为什么不明白呢?森林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沙漠呀!

它再也等不及了,看着被斧子劈砍着的大树,它的心也像被斧子劈砍着一样。它飞到李四的肩头,狠狠的啄起了李四的榆木脑袋,边啄边叫:“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我要把你脑袋里的‘贪婪虫’,‘无知虫’,‘自私虫’统统勾出来!你们一味地砍树,只顾个人利益,哪知树被砍的滋味,一棵树砍过后还要几十年才能长出来呀!”

可喜的是,一群环保局的人听到砍树声后马上赶了过来,抓走了李四,啄木鸟高兴极了。李四被抓到环保局去好好教育了一翻,终于知道了:人不能贪婪,不能为了钱一味的破坏大自然。降临在树木身上的命运终将降临在人类身上。

森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仍是一片红色,树叶在林中飞舞,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美丽极了……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例文【七】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张漫画——只已经长大,却没长出半片羽毛的鸡,在草窝里流着眼泪,它正在思念母鸡翅膀下的温暖。这只鸡在妈妈“精心”呵护下长大了,它没有离开过出生时的窝,没有自己找过食物,连最起码的御寒本领也没有,怎能自立、生存呢?这是作者用艺术的手法反映了家庭教育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令人深思。

母爱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这种博大精深的母爱,但这种爱也需要适当的尺度。现在大多数家庭是“四二一”家庭。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家长有理由把孩子当“宠物”来养。但是过分的爱,使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以为父母对他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的。他们有权享受而不思进取,造成这些“太阳”们连最小的事——系红领巾都不会,连抹布也没碰过。这也难怪大人说:“当今的大学生,有的生活不能自理。”

鸡的祖先叫雉,它们是生活在树上,善于飞行的。当人们把它们捕获饲养起来时,它们的生活环境改变,慢慢地被顺驯化了,丧失最基本的本领——飞行。如今,连羽毛也要丧失掉,是多么可怕!非洲的云豹捕获邓羚带回家里放生,让小云豹捕捉它,如果小云豹不去捉,母豹会发疯似的撕咬小云豹,直至孩子们捉到邓羚为止。非洲的云豹都能这样,让子女练就生存的本领,我们的慈母祥父却不培养后代的生活能力,他们的“未来”、“希望”的命运与那只没有长出羽毛的鸡的命运有什么区别呢?

记得听老师讲过,国家的一位指出“娇宠孩子也是一种腐败”。这种腐败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更具有危害性。我们的父母应该醒悟了,只有他们的醒悟,我们作为未来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