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议论文)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4-06-21 20:03:08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议论文)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一】

北大十分古老,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所以,这里的教室都是用古色古香的木头做成。硕士姐姐带着我们走进了校园,在林荫大道上走着,真是十分惬意!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北大的图书馆,她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味,看上去非常气派。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往里走,硕士姐姐边走边介绍:“这个小路通往北大的著名景点“未名湖”和“博雅塔”,被人称之为“一塔湖图”。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是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湖心岛的南端有一个石舫。石舫旁,有一些石头,我踩着石头来到了石舫上,它的前面是翘起来的,而后面是平的\'。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绕过未名湖,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的正门,牌匾上醒目的“北京大学”四个字吸引了我的目光。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二】

??如我是一名考古学家

假如我是一名考古学家,那么我对奥尔梅克文明最感兴趣,因为它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比著名的玛雅文明还早1000年,更被称为印第安文明之母,还与我们的商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对奥尔梅克文明起源比较感兴趣,是因为在一些出土的文物上,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子:奥尔梅克人尚玉,他们制作的玉器、玉人、玉面具十分精美;他们崇拜美洲虎,其美洲虎形象与中国商周青铜器和良渚玉器上的饕餮形象颇为相似;他们崇拜羽蛇神——能飞的大蛇,是雨神、水神;他们相信月亮上有一个兔子,这种观念在中美洲延续到今天,歌曲《Rabbit in the Moon》(《月中之兔》)就是从中美洲唱响……这些相似性,能说明奥尔梅克为殷商遗绪吗?是否就意味着,3000多年前曾有过从中国到中美洲的跨太平洋航行?

而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在距今大约3000年前,武王克商时,商纣大约10万军队与25万平民集体失踪。也就在商纣军队与平民失踪的不久,美洲出现了奥尔梅克文明,这个文明是突然兴起,又突然消失的。

在奥尔梅克文明的核心拉文塔,5平方公里的高大土台矗立着一座座神庙、祭台……而美洲最具特色的方坛阶梯式金字塔神庙也开始出现,高台顶端雄踞着一座壮丽的神殿。位于吉林集安县的“将军坟”,外型与墨西哥的高层金字塔一模一样,表明了两者的文化缘源。

拉文塔的巨石头像高达1。8米,头像用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嘴唇肥厚,鼻子扁平,头上戴顶古怪的\'头盔,典型的古中华武士形像。拉文塔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的16尊翡翠雕像,这些雕像人的面孔酷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正是殷商所崇尚的习俗。这16尊雕像中的15座黑色玉雕呈同心圆排列,面向一红色玉雕像。红色玉雕像后立着6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专家考证,这些玉圭板上刻的正是殷人先祖的名号。

不管是巧合还是事实,如果我是一名考古学家,我都想解开这个数千年来的未解之谜!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三】

我是一名优秀的\'考古学家。

那是某日的一个中午,我正在查阅资料,突然,电话铃响了。我抄起电话放在耳边:“喂,谁?”“我是会长。我会某队在某个地方发现了化石,我们协会决定派你去勘探并挖掘化石。”“是!”我立刻坐上直升飞机,向那个地方匆匆飞去。

飞到那个地方的附近,因为没有装上特定的抗声波仪器,所以被强烈的地磁波干扰,无法飞行了。我们只好下了飞机,决定走过去。脚下都是沙子,一不小心就要陷下去,所以非常的危险。一阵大风吹过,沙子向我们扑面而来,害得我们睁不开眼睛,只好一挪一挪得往前进。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马上架起仪器,开始勘探。等了好长时间,终于一个仪器有反应了,继而其它的仪器都开始发现了化石的存在。我们马上对准方向开始挖下去,一天,二天。。。。。。到了第五天,化石终于露出了真面目。这是一堆巨大的骨头,旁边有一些零碎的贝壳,现场的专家都惊呆了,这是一种迄今未发现的大型古代生物。

我们把化石运到了实验室,由我负责对其进行拼接和研究。经过一个月的研究,我们确定这是一种罕见的海底恐龙,它以贝壳为食,是曾经海底霸王。

研究一报道,就引起了轰动,我们出版了一本《恐龙世界》的书,介绍了从古到今所有的恐龙,并分析了恐龙生长和灭亡的原因。书的出版,让人们认识到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是多么脆弱,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你看,做一个考古学家,对社会也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想今后当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作文素材【四】

因为有燕园而真实——只有这样一片响彻过中国最激进最昂扬的声音的土地才能更好的容纳新一代青年的慷慨之音。我是多么渴望在未名湖畔将《少年中国说》读下去、将《我有一个梦想》读下去、将屈原陶潜李杜苏辛读下去、将中国千百年来的气象读下去!而这个梦的载体也越来越明显——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创作之路便告开始。我不是才子,但酷爱为文写诗,即使我经常因潦草的字迹受到冷遇,我仍相信一个人的文章到了最后——褪尽了文字的表象和虚张声势的词藻的最后——凭借的是心灵。所以我可以读到流泪、写到忘情,可萌绿,亦可枯黄,高中三年,数千字的文章大概也写了几十篇,均系遣怀之作,不曾公开。孔庆东先生的“歪诗”甚是有名,“曾经美味难为菜,除却西施不是人”尤让我对先生和北大倾倒,故我也常仿其口吻作诗。“风花随春尽,雪月逐水落。恩怨到头来,就是比能活。从容为人,化成坟一垛。要想赖活着,做仰卧起坐。”这是我为减肥而作。“门开随意迎朔风,机票何比竹蜻蜓。飞至唐宋寻文炬,惊起一场南柯梦。”这是有感于机器猫而写。诸如此类,不再列举。平日里写作为表正式我常用文言文,高二时还曾以文言书信一封抵作假条以求班主任陈雪梅老师网开一面许假回家,并颇以为得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三味,其肆意妄为现在想来仍觉汗颜。毕其一生,我最大的奢求就是在同样的月夜中和中国最杰出的头脑一起望着未名湖沉思、与中国最尖锐的笔锋并肩战斗——为真理、为自由、为正义。而我的这个梦想依旧只有在这里才找到依托——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人生之路才真正开始。我十分渴望能够深入人民了解社会进而有利于国家——这当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我立志于进入北大研习人文科学,而我的身份却是一个理科生,这不得不说有些矛盾。分文理时我就曾经犹豫过——既然自己爱好文学、好读历史,为什么不去学文呢?在我看来,文理科之间本无太多的界限,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让人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并能够在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尝试中找到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的规律而传之后人。只不过着眼点的不同导致了所谓有“天壤之别”的两门学科。我选择理科正是出于考虑到高中阶段学习理科对我而言比学习文科更有价值——自然科学能够用更简捷的方式将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在直面真实中清醒而沉稳——我选择文理的依据不在于我的长处是什么,而在于我到底需要什么。而现在我非常佩服当时我的勇气——理科确实磨砺了我的心智、增进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我的人生需要更大限度的实现其价值,无论在什么岗位——从政、从商、科研或著述都胸怀家国天下,以季羡林先生研究吐火罗文的坚持、陈寅恪先生如剥春笋般考据的细谨、傅斯年先生的刚直不阿为模板终其一生,哪怕时,我也希望吟着冯友兰先生的“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离去——而他们都无一例外是北大人!可以想见,实现我梦想的唯一途径只有——走进北大。

于是我申请参加北大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虽然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进入北京大学,也深恨没有一门名为“朗诵”的考试科目,但是,为了无悔无愧于我十几年的梦想,我希望专家组的老师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为一个蠢男子蠢蠢的追寻、为一个然而未烬的青春、为一个属于北大的灵魂、也为一个追梦人对梦的坚贞。

现在是十二月一日零点,也许再过一个月我就会坐在考场中“冷汗如雨下,弃卷叫妈妈”,就算如此,这也是我因为尊重梦想而生的选择,也是我活到今天在空间上与北大最近的接触,我愿意燃尽自己微末的光亮去诠释孔庆东先生十七岁时写下的一行:“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望峰亦从容。”

而十七岁的XX也立誓于此——

海棠香逝留西府,野径云飞话未名。

翠枕红霞京华梦,竹杖芒履雁门冰。

燕歌千载寒易水,寒江氤梦望荆卿。

万里征途望乡月,一簑烟雨任晦明。

燕园行,壮士行,王图霸业何日竟?

龙泉隐箧锋未减,但将重掌扫青冥。

自誓夜阑无愀色,独聆萧瑟燕园行。

我并非把这次考试比作荆轲刺秦王。我只是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在这条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路上斩出一条坦途直通燕京。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在我的汗水中趋于完整,希望诸位老师胡乱适之,大可不必严家炎尔,让这个梦变成真实。

此致

敬礼

学生:XX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凌晨一点作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