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揖礼作文(跪拜中国传统礼仪作文)

作揖礼作文(跪拜中国传统礼仪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03 00:35:19
作揖礼作文(跪拜中国传统礼仪作文)

作揖礼作文【一】

《论语》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的诲人不倦,让我受益匪浅。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

可记录的是孔子和弟子的言行。通过他们的言行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论语》让我懂得了学习态度要谦虚。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课堂上,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这个知识点学会了,就不听别人的回答,这是不对的。也许,你可能会收获到不同的知识。在我们班里,可以说人才济济。比如数学小博士胡展郡、小画家黄鹏翰、小歌唱家庞君瑶、体育健将齐珈艺等等,大家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值得我学习,这样我才能不断的进步。

《论语》让我懂得了学习要有方法。子日:“学而不思则同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虽多,亦奚以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读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好识,我只是听老师的讲解,自己不思考,也不运用到实践中,只是纸上谈兵,时间久了,我也不去复习,最后把知识全忘掉了。记得我刚学奥数时,就是每周按时按点地去学,按时完成作业,可一学期下来,很多题不会做。后来,妈妈说我的学习方式有问题。我自己仔细分析了一下,我认为我确实没有仔细思考老师每天讲的例题,只是简单的去完成作业,从来不复习,也不想这类题型还可以扩展到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所以学习效果不好。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成绩提高了。

《论语》让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现在,父母为我洗衣、做饭、送我去课外班。他们还要工作,他们多辛苦啊!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学习,成为他们的骄傲,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论语》还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收获满满,我也会慢慢体会,我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揖礼作文【二】

自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以来,人经历了从猿人到进化成完整的个体,人的思想与阅历在不断的走向成熟,由此,从人的头脑中诞生了“礼”。这或许是实践与发展的问题,从哲学的观点来说,人的大脑只不过是存在物质的加工厂,这样说来,“礼”只能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实践与交流。自春秋战国起,孔子为“礼”做了深刻的诠释,人最高的就是把握“礼”,其间要有内在的“仁”,“仁”不发于心,则“礼”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虚文;失去了“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于乱。因此,“仁”与“礼”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阅历在不断地升高,但是人头脑中的“礼”却淡化了,只是拥有外在表现的“礼”,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虚伪表现,内心的“仁”不复存在了,导致了“礼”越来越变质了。拿一个比喻来说吧,就好像一个完整的人被分割成了两半,这样怎么还存在上身与下身的协调。自清朝被推翻至今,思想上的“礼”逐渐被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贺礼,就是所谓的金钱。他们的“礼”就等于不复存在,只是把礼当作金钱来相互交换,这样何谈意义。我举个例子吧,你就拿农村的人来说吧,他们把礼当成黄金与支票间的相互交换,他们就把它总结成了四个字“礼尚往来”,不错礼尚往来固然重要,但它失去了“仁”,等于失去了重心。“行礼”就是他们之间的代名词,似乎是把“礼”铺上了金砖银瓦,交往联系全都是拿钱来衡量,你想这种礼就是用来表现的么?它还是人与人,自然与人之间的规范么,等同于拿金砖来买关系,这种“礼”还有价值么。从古至今,古代帝王与将相把礼节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即使在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而现在是建立在平等的社会之上,不能将“礼”用于金钱间的交换,“礼”是传承古代文明,是作为人的外在规范,要把握在思想上的“礼”,这不是封建意识,这是人类在发展与建立友好基础上的。如若没有用来与金钱间交换的“礼”,那么礼固然显得纯真,那么何来谈上层对下层人的压迫,因为金钱的礼取消了,只剩下友好与互助。

自战国至清末,任何一位帝王都传承了礼仪中的“孝”,所谓父为子纲,“孝”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及人民的内在素养,它也可以拢统的作为国家繁荣的必然结果,然而,“孝”也变得淡化了,它也变成了人与金钱间的交换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此添上了污点,贞节牌坊不复存在了,不知道是什么物质驱使的,或许是钱,但没有“孝”,它只是一张空头的支票。因此,礼节中的孝是人的自身乃至整个国家的内在表现。

作为人类发展的同时,希望把“礼”与“仁”结合起来,要发自内心的,不要把它们建立在金砖和白银的基础之上,如若这样把金钱等同于行礼,那么它只是一张空头的支票,再无意义。

“礼”是人实践与认识的传承,希望不要将它淡化,将它当成金钱的罐子。

作揖礼作文【三】

时光飘啊飘啊,它把我带到了XX年XX月XX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的早晨,我来到坦坦教育国学课堂,每一位同学的书桌上都放着一本书—《论语》。

我开始学《论语》了!初学时,我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完全不知道老师在叽哩呱啦的讲些什么?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明白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智慧,《论语》也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行录。儒家把《论语》《中庸》《孟子》和《大学》合称为四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的世界,听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吧!

《论语》的主人公孔子,外貌略丑,一头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两只如同铃铛一样大的眼睛看着每个人,鼻子嘴巴大的不得了,都能和苹果相比了,但最有特点的是它那尖尖的耳朵,一般人还认为他在扮演小丑。

虽然孔子的外貌一点也不帅气,但他的知识可渊博了。他的经典语录都被他的弟子们整理并流传了下来,但有一些话却被人们误解了。比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被一直误解成了父母在,儿女不能出去,必须要待在家里,不可以去其他地方。而正确的意思是:父母健在,不要远离家门,如果非远行不可,也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所去的方向位置,以便听候父母的随时招呼。

读《论语》让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像君子一样,堂堂正正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还有区别君子和小人为人处世不同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意思是: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地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附和而不是和谐。君子可以广交朋友,但绝不会交让自己去干坏事的那种朋友。比如有一次,有一位陌生人想和我交朋友,我问了问他为什么想要和我做朋友,他说想和我一起玩“蓝鲸”,我想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于是我温和地对他说:“谢谢你,我不能和你玩,再见。”

又比如说期中考试时,我考了全班第一,正当我沾沾自喜时,突然想起了孔子的话: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的话告诉我,君子要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也需要保持谦逊。当别人夸我考得好时,我谦虚地对他说:“英语还考得不够好,语文也是,请让我冷静一会儿。”

《论语》教会了我要像君子那样坦荡荡,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一定要诚实,要怀着道德之心做人。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军人,首先一定要做到爱国有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要坚持诵读《论语》,每天练习《论语》中的智慧,更加勤奋努力。

作揖礼作文【四】

今天我去下孙文化村参加小记者活动,主题是小小朗读者,湘湖行。

老师先给我们讲了湘湖的来历。古代湘湖的老百姓生活很苦,粮食也很少,所以湘湖的创始人杨时开挖了湘湖,湘湖开挖以后,从湖底挖出来的泥有很多很多,但是又不能把它运到别的地方去,于是他们就用这些泥块造了青砖。湘湖还分很多个层次,其中从湖二层里开挖出了一条独木舟,据专家研究,这条独木舟已经有八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有四大礼,分别为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状元礼,而开笔礼是古人的首次大礼。所以今天的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行开笔礼。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整衣冠”,因为我们古人很讲究衣着的整齐,衣冠整好后就要行“拜师礼”了,学生先要朝着孔子像拜六拜,再朝着老师拜三拜。第三件要做的事是“朱砂启智”,老师在学生的额头上点上朱砂红点。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开笔礼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启蒙开笔”,用毛笔在纸上写人字,开笔礼就结束了。

今天让我了解了湘湖的来历和古人行开笔礼的重要性,又增长了很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