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正月十五作文500字六年级)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正月十五作文500字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2 03:49:20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正月十五作文500字六年级)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一】

在我国许多地方,元宵节比春节更热闹,举办灯展、猜灯谜、放烟火、舞狮子、扭秧歌、跑旱船、踩街等……

可最让我难忘的是猜灯谜。

那次我们盛家社区又要举行一年一次的庆元宵猜灯谜活动。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蹦三尺高,拉起妈妈连忙朝社区的活动场地奔赴而去。

社区的活动场地上早已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瞧,到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和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年老的,年少的,喧哗一片,济济一堂,好像是在逛集市。

猜灯谜可是我的拿手绝活,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如果猜中了还可以换取奖品呢!我今天可是有备而来的呢!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谜面,“像马不是马,如果要成药,要得海里抓。”(打一动物)我稍加思索后就想到了“海马”这个谜底。于是,妈妈马上来到服务台,顺利换到了一份奖品。我信心倍增,接二连三地又猜中了三个谜语,随之,我们得到的奖品也越来越多,可把周围的爷爷奶奶们羡慕坏了。

正当我乐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旁有位头发苍白的老奶奶,正在拽着一条谜面而冥思苦想,看着老奶奶两手空空又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想:一定是老奶奶猜不出了吧!我转身问她:“奶奶,让我来看看,我知道的话就告诉你答案。”老奶奶一听,可开心了,连声説“谢谢”。这个谜语的谜面这样写道,“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驼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这个谜语还真是有点难,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一会儿,在妈妈的启发下,我终于想到“桥”这个谜底。老奶奶根据我提供的答案,也欢欢喜喜地领到了奖品(一块肥皂),她还一个劲儿地感谢我,站在那里还夸我即聪明又心地善良,説得我羞红了脸。

参加猜灯谜活动,是我在今年寒假里经历的一件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我之所以快乐,不单是因为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换来的奖品,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助人为乐更快乐。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二】

今年的花灯又是怎样的呢?我带着好奇,走进人群中,欣赏花灯。哇!一个个花灯让人目不暇接。看,第一个就是有几个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小兔子,今年是兔年,这几个小兔子就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迎接新的自己。咦,看那个,几个小灯笼围着一个大灯笼转,那个大灯笼上写着“新年好”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充满着新年味儿。再看看那个,有一只帆在大海上,与海浪搏斗,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难险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取得胜利。看看前面那个,一只大肥鱼嘴里含着一颗明珠,鱼鳞闪闪发光,嘴巴一张一合,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年年有余。

嘿,那有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熊正向大家拜年咧!在三只可爱的小熊前面,有一对金童玉女手拿一幅春联上面写着“喜气洋洋迎春到,欢欢喜喜过大年。”还有很多花灯如:鱼跃龙门,孔雀开屏,城市风光。大家都赞不绝口的夸道,有些人拿着手机,照相机和花灯合影,小弟弟,小妹妹则拿着小灯笼玩,老奶奶,老爷爷,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元宵节真热闹啊!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要迎接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新的自己和新鲜的事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学习事业更上一层楼!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三】

??十五从军征》的续写

我站在熟悉的战壕边,看万座群山围着军营,回想着年少轻狂,怀满腔热……可是这些年军营却教会我尔虞我诈、阿谀奉承。战争让我变得冷、残酷,成了魔。我时常感叹,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起,百姓苦。

现在我只是位耄耋老人,牵着瘪瘦的老马,听着悠悠的羌笛,缓行在回乡的路上。路途漫漫,看江边的花儿红胜火,江水绿如蓝,故乡此时应如景。

春已去,夏复来。汗流浃背的我牵着老马躲到大榕树下乘凉。舒心看着不远处池中傲立的金莲,不禁咏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再放眼望去,雕龙画凤的青瓦红砖与旁侧茅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只怪权贵当道,不仁待民。

经过漫漫长路,我终于回到离别多年的故土。看稻田金灿灿的稻谷,想必今年应有余粮。田径上有一群孩童,我便上前问好。说着生疏的乡语,紧张得掌心冒出一层冷汗。娃子们笑嘻嘻地看着我说:“大爷你哪来的?”“俺也是这村里的,离开了60多年。俺家就在老松头旁。”一个孩童手一松,篮子掉在地上,里面拾的谷子都撒在地上。“狗娃子也是住在老松头的,只……只不过,他饿了。”一串串哽咽声冲击着耳膜。“你们都别哭。”我蹲下身子,左手扶起篮子,右手缓慢拣起地上的谷子。“你们干嘛拾谷子呢?”我不解地问道。娃子们听了,小小额头上稀眉微皱:“家里都没米煮浆了,只好拾此填肚子,不然整天饿得慌。”我不信,因为这是一个丰收年啊!“难道这田不是你们家的吗?”“是!”孩子点点头,又摇头,“不是!俺们爹娘不识字,地主骗了他们签了什么字条,画押,田就变成他的了;稻谷要缴给朝廷官府,又要给地主,到头来我们只能拾谷子吃。”说着就提起篮子继续捡谷穗去了。我起身,一阵头晕目眩,只得扶着老马蹒跚回家。

视线里出现的是长满青苔的`门框、蛛网密布的屋檐;墙缝中杂草丛生,散发着阵阵荒凉。踏进庭院,放眼望去,破败的庭院里竟长出野稻,井上也长着葵菜。昔日那温馨的家,现在已人去楼空!我仰头望着苍穹,欲哭无泪。

残阳西下,肚子也空空如也。我卷起满是补丁的麻衣袖,把野谷割下,舂成米做饭,采下井上的葵菜煮羹。不一会儿,羹饭同时熟了。“老张,吃饭……”说完自己一愣,忘记自己不在军营中了。

走到大门边,倚着长满青苔的大门,眼睛注视着老松头隆起的坟头,思绪飘到当年:参军前的一个夜晚,家里点着油灯,昏暗的灯光映衬着母亲的脸颊,手上针线灵活穿缝在衣服上……

身体挨着门边慢慢滑坐在地上,喉咙仿佛被抽离最后一丝空气,两行酸楚的泪流在我布满沧桑的脸颊上。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四】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是因汉高祖刘邦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但刘盈生性懦弱,吕后渐渐独揽大权,吕后,吕氏族人商议谋乱,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刘襄为保刘氏江山起兵,最终平定“诸吕之乱”。继而登基上位的汉文帝刘恒,想到天下太平来之不易,于是将平息“诸吕之乱”的那一天,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人人都会想起其特色食品,“汤圆”或“元宵”,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希望一家人能像它们一样团团圆圆。有些人会将元宵和汤圆弄混,认为元宵就是汤圆,实则不然,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吃的多为元宵,而南方人吃的多为汤圆。汤圆和元宵看起来很像,都是圆滚滚的,然而差别还是很大的,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搓成圆形。而元宵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沾上水,然后再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边摇边洒水,直到馅上滚满糯米粉变成小球。元宵是比较硬的,而汤圆比较软。可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都十分美味,元宵吃起来,感觉比较粗糙,而且有嚼劲,吃完之后酥香残留,使人回味。汤圆吃起来,十分滑溜,用力一咬开,其中的馅不似喷薄而出,而是缓缓如流沙般流出来,香气在口中缓缓溢出,令人沉醉。

除饮食外,还有很多有意思节俗活动,比如赏花灯,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这些多种多样的花灯,既使赏花灯之人感到绚丽,奇特,又令人感到工匠的技艺高超。还有猜灯谜,舞狮等活动,使得元宵佳节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元宵节也是一个比较浪漫节日,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是纪念一对情人的,然而实际上比起七夕节,元宵节对于古代人而言更像是情人节,因为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来的,但元宵节这天过节,所以可以结伴出来,借着赏灯,物色对象。

如今社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日益崇尚,甚至对于外国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视,对此我认为,吸收外国优良的文化自然是很好且必要的,但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节日,也一定需要继续传承下来。

每年的正月十五作文【五】

关于社火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护清官”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朝代无法考证,有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某年朝里出了奸贼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降旨要将庄王满门抄斩。老百姓得悉后,大家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庄王化装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捧槌娃,其他杂役化装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以及帮场人物等,混杂在百姓中逃出城去,庄王得救,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二是火化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蒲州地方(据说是山西的蒲州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美满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市街上看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想霸占她,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诉说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拯救蒲州百姓,她变作老妪来到一个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诗一首:“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了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诗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一阵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火海,关胜帝君向玉帝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云端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我还在愣神,社火的队伍就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化着浓浓的\'妆,像唱戏里面的古代人物,有拿着扇子扭秧歌的,有带着长胡子老爷爷划旱船的,有猪八戒背媳妇的,有小媳妇骑毛驴……真是精彩啊!

“看!妈妈!”我大喊。他们听到我的声音,顺着我的手看去,果然看到了妈妈在向我们招手呢!

妈妈的节目演得不算晚,只见开场曲响起,妈妈向舞台中间跑去,这场表演就正式开始了。震撼的声音响彻文化宫上空。

慢慢地,舞台上的人巧妙地围成了一个旋转的圆。又令人连反应都没有反应过来地形成一个方阵。这时,动作突然停止了,只见一男一女在舞台上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优美的舞姿结合在一起,这近乎完美的结合,令人无一不驻足痴望。

接下来是舞狮子,八只“狮子”起舞争鸣,那场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紧接着,一个个高跷能手登上舞台,五彩交映,仿佛天使降临,如痴如醉,仿佛令人腾之云雾缭绕之中,连台下的所有观众“不可幸免”享受成为“天使”的美妙感受。

时间像沙子一样从手中偷偷地溜走,新的“沙子”又再次捧在手中。

在这些“沙子”中间,有一颗,是属于一年一度的社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