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汶川地震800字以上作文)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汶川地震800字以上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4 06:35:35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汶川地震800字以上作文)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一】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安详而美丽的四川汶川小城,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顿时,许多建筑便化为乌有,就好似世纪末日来临了一样。

许多人在废墟中哭泣,这真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情况紧急,四面八方的搜救队员赶紧奔赴现场。

大概是地震的影响,汶川的天空出奇的暗,它倾斜着,分分秒秒都有可能跨下来。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异味,似乎是亡的气息。

在一座普通居民房的废墟下,一对母女困在了里面——一块预制板封住了出口。这小女孩大概有七八岁吧,红彤彤的脸蛋格外引人注目,就像一个大苹果。她面对着可怕的大地震,眼神显得恐惧不已。她的妈妈很年轻,脸上有几道痕。她紧紧抱着女儿,时不时安慰道:“没事的,搜救队员叔叔一定会把我们救出来的,乖,不用怕……”

在乱石堆之下,恶劣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就好似来到了阴暗,潮湿的水牢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食物已经全部吃完了,这可这么办?无奈之下,母亲为了不让女儿饿着,用牙咬破手指,喂自己鲜红鲜红的给女儿。这是多么痛苦的过程啊!而女儿也很知情达理,尽量咬着牙忍住饥饿,常常对母亲说“我不饿”之类的话语,让妈妈少担心,少流。

在互相帮助,关心的情况下,搜救队员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女俩。可是,她们竟然在废墟里活了整整四天,超乎搜救队员的想象刚从废墟里抬出时,母女俩大哭了起来。这哭是胜利的哭,是坚强的哭,让失去亲人的地震幸存者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精神,使得这对母女平安获救。做为一个即将走出社会得人,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才能使社会的蓝天更加湛蓝!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二】

震后的唐山,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1979年,唐山拉开了全面重建大幕。尽管当时国家经济实力薄弱,仍为恢复建设新唐山投资43亿多元。到1986年,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据《唐山市志》记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属、部属建筑企业,陆续来到唐山支援建设。从震后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单位总人数达11万多人,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056万平方米,占唐山市恢复建设竣工面积的50.9%。

1990年,唐山市成为中国首个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颁奖词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颁奖是为了嘉奖1976年地震后唐山规模巨大的建设和卓著的成就,这是以科学和热情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问题的杰出范例。”

高达7.28米的纪念墙上,密密匝匝地刻着大地震中24万遇难者的名字。金色字体在长达500米的黑色墙体上一字排开,庄严而肃穆。

对于很多唐山人来说,不知道震亡的亲人究竟长眠何处,而纪念墙恰好承载了哀思,又像一种淡淡的安抚,疗慰着时空那头的伤痕。

国外的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由于生理、心理和治疗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唐山截瘫伤员最多可以生存15年。然而,40年过去,唐山地震3817位截瘫伤员中尚有960人健在,比预言的时间延长了一倍还多。

“我问自己,除了双腿不能动,并不比别人缺少什么,我能不能把破碎的自己,一点点重新拼凑起来?!”一位幸存者如是说。

“我从不敢承认现实、不接受现实,到面对现实、改变现实,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唐山这座城市站起来了,我也没有趴下,成为一个在精神上站立的人。”这,是震后幸存者的集体意志。

地震四十周年前的一个傍晚,孩子们依旧在碑下追逐,老人们依旧坐在石阶上乘凉,饭后消遣的人们往来不绝,落日把高悬于半空、写着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的不锈钢匾额打成金色,初上的华灯逐渐在这座城亮起。

震后,西方媒体曾一度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而今日唐山,一切正如所注解的碑文所写:“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唐山,就是一座永远不会趴下的城市。”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三】

一开始说去汶川,我是拒绝的。舟车劳顿对于我这样晕车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但在大伙的鼓动下,我还是来到了5。12地震震中——汶川县映秀镇。

那场地震的场景及那些抗震救灾故事,虽说当年通过电视有所了解。但当走进汶川震中纪念馆时,还是被身旁的文字、图片、模型及震后遗留的物品深深的震撼了。那些书包、那些玩具都安静的躺在展馆里,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主人、一个故事,这一点一滴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泪腺。

但在悲伤过后,那种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另我感动,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馆中陈列在墙上的"鸡毛信"了。鸡毛信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在那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有着成千上万等待救援的人们的危机时刻,由官兵从震区徒步传递灾情的方式仍然是能够发挥作用的。那几十封"鸡毛信"没有任何的繁文缛节,都是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反应伤亡人数、灾情及所需物品等。字迹潦草,说明时间紧急仓促;纸张褶皱,说明路程遥远。这一封封鸡毛信背后,关系着的无数的灾后人民及关心他们的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功用的鸡毛信,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种物理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任何时候看来都能发挥作用。

这一趟旅途给了我深刻的心灵洗礼,让我更懂珍惜、更懂感恩。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四】

纪念碑建于震后十年,由4根独立的、直指苍穹的混凝土碑柱组成,犹如伸向天际的巨手,象征着人定胜天。碑柱四周,是8幅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讲述着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迹。这里俨然是唐山的地标。

震后的唐山,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1979年,唐山拉开了全面重建大幕。尽管当时国家经济实力薄弱,仍为恢复建设新唐山投资43亿多元。到1986年,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据《唐山市志》记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属、部属建筑企业,陆续来到唐山支援建设。从震后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单位总人数达11万多人,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056万平方米,占唐山市恢复建设竣工面积的50.9%。

1990年,唐山市成为中国首个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联合国人居中心的颁奖词指出,“向唐山市政府颁奖是为了嘉奖1976年地震后唐山规模巨大的建设和卓著的成就,这是以科学和热情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问题的杰出范例。”

高达7.28米的纪念墙上,密密匝匝地刻着大地震中24万遇难者的名字。金色字体在长达500米的黑色墙体上一字排开,庄严而肃穆。

对于很多唐山人来说,不知道震亡的亲人究竟长眠何处,而纪念墙恰好承载了哀思,又像一种淡淡的安抚,疗慰着时空那头的伤痕。

国外的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由于生理、心理和治疗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唐山截瘫伤员最多可以生存15年。然而,40年过去,唐山地震3817位截瘫伤员中尚有960人健在,比预言的时间延长了一倍还多。

“我问自己,除了双腿不能动,并不比别人缺少什么,我能不能把破碎的自己,一点点重新拼凑起来?!”一位幸存者如是说。

“我从不敢承认现实、不接受现实,到面对现实、改变现实,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唐山这座城市站起来了,我也没有趴下,成为一个在精神上站立的人。”这,是震后幸存者的集体意志。

地震四十周年前的一个傍晚,孩子们依旧在碑下追逐,老人们依旧坐在石阶上乘凉,饭后消遣的人们往来不绝,落日把高悬于半空、写着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的不锈钢匾额打成金色,初上的华灯逐渐在这座城亮起。

震后,西方媒体曾一度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而今日唐山,一切正如所注解的碑文所写:“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唐山,就是一座永远不会趴下的城市。”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五】

我吃力地睁开了被糊住的眼睛,竭尽全力地喊了两声:“我还活着!”一阵“呼隆咔嚓”巨大响声,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回来,我猛地睁开了眼,本能地坐了起来,也就在这一刹那,粗大的房梁带着沉重的房顶呼啸而落,房梁的中间部位,重重地砸在熟睡在宿舍中间的长条桌上的一个学员的身上,一股热乎乎的东西喷溅了我一身。房梁的一头重重地砸在了我的胯骨上。我陷入了极为痛苦的昏眩之中。

我吃力地睁开了被糊住的眼睛,发现在我的头上方有一丝光亮,来自几块巨大的屋顶灰片塌落时形成的一个三角堆积的顶部有一个比拳头还小的洞。借着这一丝光亮,我看到我的腰胯以下被房梁灰顶杂物实实着着地埋住,而且已经失去了知觉,我的左手被床板和椽子夹住,丝毫动不得。头被一块尖利的房顶碎块砸破,虽然还嵌在头皮上,但却没有了疼痛的感觉。

这时,我听到了远处的嘈杂声和近处的走动声。我竭尽全力地喊了两声:“我还活着!……”

别塌下来,千万别塌下来……我感到了我右手还有知觉,没有被重物砸坏,便小心翼翼地抬起了胳臂,慢慢地扬起了手,顺着头顶上的那丝亮光,轻轻地去抠那个洞。泥土刷刷地顺着我的胳臂落下来,撒在我的脸上,眯在我的眼里。我躲不开,索性合上眼。心里默默地祈祷着,洞大一点,再大一点,顶别塌下来,千万别塌下来……

我不能大动,但是我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我的手上,撕开苇笆,再去抠房土和灰片。我感到有东西滴在了我的脸上,是珠,是我已经被灰片瓦砾磨破的手指滴出的珠。一开始,我并不觉得疼痛,一心一意想抠大这个洞,可见了,马上就感到了难以忍受的剧痛。

我认真地看了一下我的手,除了大拇指以外的4个指头全都破了,中指和食指的指肚,已经肉模糊,指甲盖也张口子了,只要再一接触灰片,就像针扎得一样。我想停下来,但不能,挖大这个洞,是我唯一的希望。

“他活着,他活着!”我伸出的右手被一只大手紧紧拽着,好像一松手就会失去我似的拽着。大了,我的手似乎能够塞进这个洞。不能再大了,我真想抠下去,再抠下去,把土抠开,把灰片抠开,让救人的人可以看到我,我也就能活了!但是,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此时,我的'呼吸已经极度困难,意识也越来越模糊,终于在我感到神就要降临的时候,用力把右手挤出了洞外,尖利的灰渣又划破了我的手背,一滴一滴地掠过我的脸前,慢慢地,我感到满眼都是色,在色之中,失去了自我……

“他活着,他活着!”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兴奋地喊着,引来了更多的人。我的那只伸出去的右手被一只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拽着,好像一松手就会失去我似的拽着。灰片、瓦砾、泥土在一层层地被扒开,我看到了一片绿色:是军人!是七八个穿着绿军装的军人在救我!

房梁依然压在我的身上,下身依然被埋得很严实,他们手头上没有合适的工具,他们用肩扛,用手挖,他们脸上淌着汗水,手上渗着水,奋力地扒着。我的左手松动了,我的上身松动了,我可以顺畅地呼吸了。

我躺着,仰脸看用水和汗水来拯救我的那抹“绿”。不住喃喃道:“谢谢,谢谢你们!”

四五个人用椽子撬起了大梁,让我往外爬,我也使劲地爬,但努力是徒劳的,我的下肢已经失去了知觉,胯部以下,对大脑的支配毫无反应!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又下到了坑里,抱着我的头,抬起我的腰,一点一点地往外拉我,又来了几个年轻人,模模糊糊地认出是党校的学员,还有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汇合在一起,我终于被大家齐心协力从瓦砾堆中房梁下边挖了出来。

一个大腿还淌着的学员有意识地看了一下表,轻声地说了一句:“现在是10点20分,他被埋了6个多小时。”我感激地看着这些奋力抢救我的人们,他们多数来自离党校不远的“岳各庄兵营”。我躺着,仰脸看那些用水和汗水来拯救我生命的人们。我紧紧抓住一位解放军战士的手,不住地喃喃道:“谢谢,谢谢你们!”

地震发生后,10万多名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舍生忘,挽救了唐山1.64万人的生命。唐山人对解放军的感情,已深深地融入液、浸入骨髓。

每三个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中,就有一个由废墟中生还,唐山市区有几十万人在互救中重获新生。

一夜之间,整个唐山市有4200多个孩子成为孤儿。他们当中一部分被父母原单位抚养、安置,一部分被亲属或好心人收养。很多地震中的婴儿都是吃着百家奶长大的,名叫“震生”。

震后初期,人们自己动手撑起各式各样的窝棚。后来,在各路部队官兵帮助下,先后修建近200万间简易房屋,历经大地震灾难的唐山人得以温暖越冬。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六】

没有人知道会这样,2008年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眼看着计时牌黄金72小时正在逼近,每个人的心都就到了嗓子眼。

同学们,在14时27分,你们还沉浸在高兴的海洋中,你们不知道异常的灾难马上就要来临。

当灾难来临时,你们不怕,一个个与地震拼搏起来,有的同学很勇敢,很善良,不顾自己的`危险,去拯救别人,自己却受了伤。

不仅有同学的帮助,还有一批批在忙碌的伟大的人。你们应该感谢他们!

解放军战士们日夜兼程,向灾区赶往。他们不顾危险,奋力救人就出了你们让你们这些“花朵”重新绽放。然后还有白衣天使,他们一天不知要照护多少病人,使她们不知有了多少疲倦,但他们熬了过去。最后又有志愿者,,他们更是伟大,他们有的送食物,送送病人,送衣物,送帐篷......让你们像在家一样!

你们不要怕,要勇敢,坚持就是胜利。解放军会救你们白衣天使也救你们志愿者也救你们 ,你们也要救自己呀!

全世界连成一条心,克服困难才有信心!

祝你们早日健康,幸福快乐!

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祭的作文800字【七】

汶川大地震是那么的突然,它使多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啊?它使多少人失去了美好的家园啊?它又使多少人因亲人的离开而悲痛交加呢?不管有什么困难和危险,父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女,我从一个故事中深有感触:

那天,民警邓波抱着已儿子值岗一夜,直到遗体变僵硬。邓波是都江堰市公安局太平街派出所民警,今年34岁,目前负责所内的内勤工作。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年仅6岁的儿子正在幼儿园午睡,那是多么的宁静安详啊!可无情的地震还是来临了,崩塌的房屋掩埋了儿子,其他许多小朋友也遭此厄运,当时受伤人数较多,有的躺在底上呻吟,有的奄奄一息,还有的当场亡......现场惨不忍睹,用“恐怖”这个词形容一点也不夸张!邓波将儿子的尸体抱到派出所继续上岗执勤了一夜,直到儿子的身体从柔软变僵硬……邓波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我是一个外向乐观的人,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我从没想过我会这样痛哭,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天堂,如果孩子在天堂上,我想跟他说句‘爸爸对不起你’。儿子六年半的成长岁月里,我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在记者面前,34岁的邓波依然难掩悲痛,一颗晶莹剔透的液体从他脸庞流下!我知道,那是泪水:它蕴含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挂念与无微无至的关爱。邓波回忆到:“那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停地叫喊着儿子的名字,因为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没事,他不是好好地躺在这里吗?他只是因为太累了,所以睡着了,一定是这样的......可是,不管我怎么做,他就是不起来,我把头靠在他的胸前,心跳已经停止。我彻彻底底地崩溃了,这件事如同晴天霹雳直打在我的头上,我曾无数次的问自己:“这怎么可能?这一定是假的,对吧?这一定是骗人的.....”邓波与妻子趴在儿子的身上大声痛哭起来。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可是邓炻的命运却是在这场可怕的地震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