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端午传统习俗作文600字)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端午传统习俗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1 01:20:03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端午传统习俗作文600字)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一】

生日那天晚上,我爸爸带我去了重庆水魔方。

换完泳衣(记得不能带泳镜和穿鞋,以进去见一个叫魔法碗的游乐项目,因为那个很高,我上过去的时候就已经没什么力气了,到我的时候我很高兴,一冲下去我就后悔因为我还以为只从高16米的站台口急速滑下而已,可没想到在通过半透明管状滑道之后,会高速冲入一个直径为8米的巨碗,由离心力的带动下,在沿巨碗边缘旋转约三圈半,再冲入洞口滑到水里结束冒险。吓我了。玩完魔法碗,我就直接跑到螺旋滑道,一看就呆了我就说:“爸,这个又要走多少层呀。”我爸直接拖我去拿垫子(记住不拿垫子不能玩哦,然后,直接拉我上去还没等到,我的心和脸一直在跳,等到我的时候我很害怕,然后那个工作人员说重庆话,我都听不懂,一下去滑行速度越来越快,并造成人体的连续失重感,犹如在水上裸体滑雪一样,比飞机上遇到乱流还要刺激,不信你就试试看!第三个我玩了水魔方里面最刺激的游乐项目大喇叭,拿个重重的滑行垫,一上去我和老爸坐左边,另外两个坐右边,一下去在20米的高度通过全密封的滑道向下急速滑行,到达喇叭内部的时候肃然升起,给人一种失重的感觉。

一路下来我们四个一直在叫,下面人看见了都哈哈大笑!第四个那就比大喇叭刺激数少5%,我们拿着橡皮做的滑艇滑艇,这次就是少了两个人,一下去从山顶猛的俯冲向深谷,然后再由一股强大的惯性把您瞬间带到河谷对面的山顶吗?那就是大浪摆才能给您这样的刺激!第五个我玩了透明滑到,那个可就轻松多了,一冲下去进入全封闭的透明玻璃钢滑管后,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从14M高空直接滑入水中,在这弯弯曲曲的透明滑道中,让您感受时空隧道的惊险与刺激。剩下的我下次再来玩。对了,还有一个一定不能缺少的项目海啸冲浪狂欢这个海浪是全亚洲最大海啸冲浪,前所未有的3米高度给力来袭,让您享受浪花强力冲击时的无限快感。动感舞台演出同步进行,海浪、音乐、舞蹈,点燃激情,狂欢不停。再加上数位风情万种的俄罗斯美女,带来性感火辣的异域舞蹈狂欢。还有特级冲浪秀、海盗总动员、巴西桑巴舞、夏威夷草裙舞等众多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最后放完一个很大的烟花。

就这样重庆水魔方的游记就到这里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重庆水魔方。一出去我看见这样的字:中国人自己的水上乐园!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二】

李白的.蜀道难中写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巴蜀之地,祖国的直辖市--重庆。

到达重庆已经是傍晚了,我们找了一家靠近长江的酒店住了下来。我们住的那间屋子有一个小露台,有一个圆形的茶桌,还有几把竹藤编制的椅子。饭后,我们坐在那里欣赏长江夜晚的美景。长江两边都被霓虹灯笼罩,隔着岸看对面的住宅楼,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真羡慕当地人每天一早起来就能看见自然美景。

第二天,我们开车出去游玩,上了长江大桥,桥很大,四通八达,有很多出口和入口,我们跟随着导航仪的指引,慢慢地在桥上行驶,即使跟着导航仪也很容易迷路,我趁这时欣赏着沿途的fengjing。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一栋楼房中竟然修了一条火车道,火车就在楼房中穿行。也许是居住人太多的缘故,才不得已把火车道修到楼房里吧。我们去吃了一顿正宗的重庆火锅,给我这种不能吃辣的人,辣的上窜下跳,不停的喝水。

重庆不仅有麻辣的火锅,独特的景色,这里的人也都热情好客,让我流连忘返。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三】

我去到地方并不多,但我依然信仰每一个地方我都会记住。

去到重庆几次,记得有一个地方叫石碾盘的,那下车的地方有一家叫作高佬牛肉面的面馆,至于为什么不叫高佬面庄或是高佬庄,就无从知晓了。有那么几天,我黑白颠倒,开始如鬼魅一般昼伏夜出,所幸高佬二十四小时营业,白日睡去,夜间还能到这里,吃一碗面或是米线,再要一杯纯净水,然后熬通宵,写自己的稿。夜间到这里吃东西的人,无非四种。一、致力于麻将的,二、努力上网却挨不住饿的,三、生活白无聊赖,靠着父母供着的无业青年,他们对夜生活充斥着极大的兴趣,不到凌晨四、五点断不会回家,四、即是工作一直到深夜的公司职工。一、二、三是可耻的,而我就在这群可耻的人中愈加可耻地用自己的文字光冕堂皇的浪费光阴。在朋友的文字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浪费光阴本不是错,错的是明知自己在浪费光阴,却依旧装做懵然不知。我或许即是这种人罢?

坐在店里,店里店外皆是不绝的`过客、路人,我平静地看着他门南来北往,匆匆行色。

我出了高佬沿着人行道一直走,路过一个三岔口,未作停留便向右拐,经过外观几墩石柱很似圆明院的沙坪公园,接着上桥,那是一座很小,小得我已记不得名的桥,只记得桥下有火车在进站出站,向南向北。我路过的时候,一似乎眼瞎而戴着墨镜的老先生正拉着二胡,是名曲《二泉映月》,我听了许久,竟迷离地将手伸进口袋,拿出5元钱,走向他面前放钱币的小桶,突然曲声戛然而止,老先生估计越吹越没了兴致,对数钱兴致勃勃,摘下墨镜一张一张小心翼翼的数钱,立马转身,把手缩回口袋,心里暗庆没有失财。

去到八中,大门不让进,我看了看一旁不高的铁栅栏,毫不犹豫的跳了进去。我想八中的保安可能比较懒,甚至懒得理我,见我进去也假装没看见,因为若他当作看见,势必要叫我出去,而我势必会跑,他若不追势必没面子,追又势必得绕一大圈,等他绕到,我势必又早跑得无影无踪,而他不仅徒劳无功,且势必更没面子,经过一阵势必,他选择了沉默是金。

八中的内部结构,占地面积与我们校相差无几,只是人家操场是塑胶的,而我们是水泥的。他们的教室设施也明显较为先进,一个班人数也较少,不似我们像搞帮会的――多多益善。转了两圈,我终明了什么叫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就他们那五、六层的教学楼,竟也弄一电梯,真不把钱当钱花,不过也充分体现了,恩!八中人都很懒。

走来走去,只见到初一和高三的教室,我就十分纳闷,莫不是八中人个个IQ二百五,读完初中直接跳级读高三。但转想不太可能,唯一可能就是他们为节省门牌把初中统一为了初一,高中为高三,不过想想够呛的,读三年才升一个级。

路过一个路口,看见四、五青年站在一起,各自叼着烟闲聊。我心里暗自庆幸数数是从小数到大,否则这四五青年立马升级成了五四青年,多么迅速,且极具跳跃性,四五青年怡然自得地向空中吐着烟圈,样子似乎童心未泯,还互相比较,恩!我的要大些。

看了四五青年后,我特郁闷地想找个无人的地方坐坐,无意间走到了街心公园,里面的人并不多,但每隔十米必有一对情侣,最后漫搠了半小时之久,才勉强找到一处可坐的地方坐下。行人三三两两地走,让我忽然觉得生命中真的过客许多,不曾停留。日后,定要写个什么记住这个城市,也记住这些个过客,就命名为重庆行者记,之后若再写,就叫重庆者行记,再次就叫重庆记行者,(怎么听着像捅了猴子窝似的)但定不可叫重庆记者行,那会产生歧义,产生误导作用,或许就存在无数误导,误导我行色匆匆,误导我从生命中过客。

风过无痕,却已吹过。于是,起身继续地向前行走,去和更多的人相遇、相错。

没有人会去记住一个没必要记住的人,但是我会,因为总得要一个人去记住,不是你,便是我。

离开的前一晚,我出去走走,路过那座小桥,老先生没在,桥下的火车,不在向南向北,进站出站,全都静静地停在那里。走过八中,里面很暗,只在昏暗的路灯下有那么一小块光明,大门紧锁,寂静无人。今天,有些冷四五青年不知去到了哪里,不知是否依旧会叼着烟,比着烟圈。街心公园的情侣都已不知去到何处,只剩一位老人和我,老人在不远处发呆,我在昏暗的街灯下写着自己的文字。记得过去听收音机,最喜欢听中午十二点整,丢丢主持的音乐贺卡和晚上十点、不知谁主持的清风夜语。

今夜,我也在清风夜语,只是我的语只在纸上。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四】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五】

我的家乡在重庆。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你瞧,那镶着几朵白云的蓝天;那点缀着许多小花的绿油油的\'草地;那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的江、河、湖、溪……多么迷人的景色啊!

可是,在这美丽的图画中,却有人给这绿色的城市添上了不光彩的一笔。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鸿恩寺公园玩,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芳香四溢的桂花,顺着林荫小道,我来到了一个池塘边,那里的垂柳绿得可爱极了,在微风的吹拂下,细细的柳条就翩翩起舞,柔美的身姿展现无遗,游客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好美啊!”“我的!我的!”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一群男孩在草坪里追跑,手里还拿着几朵红色的小花,看到这一幕,我顿时惊呆了,脑海里几个大大的问号冒了出来:“他们怎么能在草坪里这样荒唐踩踏呢?”“他们居然还摘了公园里的花?“他们没有看见路边这么明显的提示牌:‘请不要踩我,我会很疼的’吗?”“你们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如果你是小草,你的感觉如何?”我正想走过去提醒他们,可他们已经跑远了……看着被他们踩过的小草,我好难过。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走在路上就碰到一位清洁工老奶奶,她正在用小铁铲刮街边广告牌上的“牛皮癣”——小广告,可无论她怎么用力,却还是也刮不干净,老奶奶檫了檫脸上的汗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我问妈妈:“是哪些人啊?到处乱贴广告。”

妈妈看着那些广告说:“唉,是那些不讲公德的人啊!飞飞,要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知道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不乱贴,我想这些清洁工人也可以光荣地‘下岗’了,那该多好呀!”城市是我家,环境靠大家。我想向全世界呼吁:让我们用一颗文明的心,管住自己的手,自觉地爱护环境卫生,还天空的蔚蓝,还森林的翠绿,才能让我们的重庆穿上“健康、宜居”的衣服,漂漂亮亮地展现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面前!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六】

今天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介绍流传较广的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王阖庐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子胥本为忠良,视如归,在前对邻舍人说:“我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重庆端午风俗习惯的作文【七】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端午,全国各地赛龙舟,吃粽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而你又知道其实在各地的端午节习俗都有不同呢?

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1.河北省:五毒饼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2.山东省:端午节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3.山西省:艾叶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4.陕西省:龙舟竞渡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5.甘肃省:艾虎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6.江苏省:鸭蛋络子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7.浙江省:采药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8.江西省:端午习俗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9.湖北省:竞渡

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10.福建省:端午节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11.广东省:儿童放风筝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12.海南省:端午节习俗

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在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县治城垣定安,五百年历史的明成化古城门洞内,仍有两个石阶叠架着两条鲜艳、修长、昂扬的龙舟。海岛先人,端午时节,扛起龙舟,奔向大河,挥汗于南渡江中竞渡……历史就从一个个古色端午,时光交错着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乡”之称的文昌,是宋庆龄的祖居地,临海傍河。自古以来,当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会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祈福求安。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