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27 00:41:18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一】

他所到之处,探幽寻秘,根据学者们的考证,他曾经8次到沙漠,而他到金华的次数,也不少于4次,这说明他对金华情有独钟。霞客古道,就是他走过的一条道路。我们就慕名前往此地攀登。

我和爷爷从智者寺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来到了霞客古道的大门。我拾阶而上,俯视着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小山村中的屋子都是清一色的白墙红瓦,四周环绕着一座座大山,山上都是成片成片深浅不一的绿色植被,显得特别清新雅致。远处,山是那么青,云是那么白,天是那么蓝,山连着天,天连着山,站在山上,仿佛可以碰到天,我想站在上面可以上天揽月了!

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前行,路旁出现了一大片繁茂的竹林,竹叶郁郁葱葱地覆在路顶,阳光透过竹叶之间的空隙,斑斑点点地洒在石子路上,我缓步在林中小路上,身心仿佛游荡在大自然中,周身感到分外清凉,心里也就感觉格外轻松自在了。

继续向前走,时间已接近正午,我还没吃午饭,简直是饥渴难忍,又面对着头顶上太阳的烘烤,真是又热又累又渴!我摸摸自己的肚子,真是“腹中空,口中干”啊!忽然爷爷惊呼起来:“前方有水源!”

我猛地一抬头前面的小土堆里,是什么亮闪闪的东西在缓缓地流出?啊,是水!我一下子来了精神,三步并作两步,赶紧跑到小土堆前头,那是一个竹筒,里面流出了清澈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熠熠生辉,原来是古老的竹筒渡水!

我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我轻轻地把水捧在手心,让水透过自己的手指缝中间流过,透过一丝丝的清凉,再让它重新汇聚成一汪清泉,继续向下流去。我再次掬起一捧水,轻轻抿了一口,一种从未有过的甘甜清咧瞬间充满了我的口腔,湿润了我的心灵,真是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我和爷爷跌跌撞撞,走一步摇三摇地走到山顶。这时,太阳一改正午的燥热,变得温和起来。

我们沐浴着这温暖的阳光,淋浴着凉爽的山风,感觉格外放松。走了这么崎岖的、这么艰难的路途,现在,我终于尝到了登顶的喜悦,俯视山下,一切都在我脚下,真如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群山、斜阳、竹林、清泉........难怪徐霞客那么留恋于婺州大地的山山水水。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二】

一路上,导游就向我们介绍了茶马古道的一些历史背景。原来,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脂肪不易分解,而茶叶能够分解脂肪,藏区不产茶。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供不应求,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内地出产的`物品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想到古人在原本没有路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之间,用马蹄一步一个脚印,硬是走出了一条路,来打通各个原本封闭的区域之间的经贸、文化之间的往来,让我对古人的壮举多了一份敬佩,对茶马古道多了一份景仰。

到了“马帮”,我们骑上了马。一队一队的马用缰绳首尾相连,形成马队,伴着系在马脖子上叮叮当当的铃铛声,缓缓地前行,向着茶马古道进发了。从前,我一想到马,脑海中浮现的景象都是王子和公主,或是行走江湖的英雄豪杰,心中满是憧憬,但真正坐到马背上的时候,又有些忐忑不安。我一度紧张之后终于在行进的颠簸中放松下来。马就这样安静的走着,马蹄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哒哒”的声音,像是雨点滴在池塘里的声音。蒙蒙的细雨夹杂着微风使本就湿冷的气候又增加了一丝凉意。经过一大片原野,不知名的植物映入眼帘,本是盛夏,却摇曳出了一种深秋的意味。进入了茶马古道,马队带着我们沿着林间小路向前走,两旁葱郁的植物似乎将空气也染成了绿色,马不紧不慢的走在极窄的石路上,放眼望去是一片望不到边的苍翠,远处的拉市海倒映着蓝天白云,一派清新的景象。一路上没有导游,当地的村民用淳朴带着乡音的语言向我们介绍茶马古道的风土人情,即使有些并没有听得太懂,但是大家都微笑着,感受着这条古道上留下来的古老气息,仿佛看到了从前骡马络绎不绝的景象。

往回走的路上,经过了一段下坡路,即使坡度有些陡,下过雨的地面也比较泥泞,我却并不慌张,两旁高大而又深幽的树木交错着像一张大网,好像即使马没有走稳,也会大网网住,不会掉下山去。山间的空气融进了树木和青草的清香沁人心脾,一路的悠闲自在。这时,太阳在厚厚的云层中露出了半边脸,被露水打湿的一切都映出了金色的光,太阳照在脸上,暖融融的。

这次骑行让我对茶马古道有了了解,更多的是对骑马的收获:敢于探索,就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未曾经历过的精彩,从各个角度来看世界,就会有新的发现。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三】

十月二日,我们一行十几个人从黄山市区向着板桥乡“进军”。我们用了约一小时的时间到达了板桥乡,接着就踏上了徽饶古道。导游阿姨说这徽饶古道就是古代商人外出经商的必经之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长约4尺的青石板条铺砌而成,沿途崇山峻林,风光秀美。我们走的这条古道曾经走出一位很有名气的商人,他就是汪松亮先生。这位商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富裕了,但是他不忘回报曾经养育他的家乡,曾多次捐款修路,建学校,板桥乡的中心小学就是以汪松亮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古道的`一边是小溪,游玩中,我突然发现小溪中有许多带花纹的鱼,美丽极了,我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叫了起来:“哇,好漂亮的鱼啊!”这一叫可把导游阿姨给吓坏了,她恍过神来,大笑着说:“这就是石斑鱼嘞,一般在菜市场是买不到的,等大了我给你捉几条吃吃。”不知不觉在导游阿姨的带领和解说下,我们已经走完了第一道弯,虽说是第一道弯,我们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才爬完。剩下的古道我们大家都吃不消了,就坐车直蹦目的地——安徽和江西的分界线。这里原先是吴国和楚国的分界线,在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在吴楚分源这个地方有一个小亭子,里面住着一位姓方的婆婆,她每日免费烧茶水给过往的行人喝,后来这位阿婆过世了,行人为了感谢她,就从出发的地方带一块石头,到了这个亭子时,就把它堆起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堆婆冢。

我醉心于徽饶古道那美丽的山景,感叹那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切体会到了古徽州人的徽骆驼精神。下一个假日,我还会再来!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四】

早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收拾好行李早早的出发了。乘着大姨的车来到了文成。文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到处都是山山水水,花草树木。

我俩像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心情异常激动。大人们也受我们的影响,各个眉飞色舞,神采奕奕。一个半小时过后,我们来到了文成松龙岭红枫古道。

爸爸从车里拿出了一个小塑料袋,提在手里。我奔了过去,发现里面壮了许多零食。我拿了一个鸭舌就上路了。我其实只不过想看看枫叶,然后捡一些回去,并不是很想爬山(因为每年暑假都有去无量禅寺去爬山,把人家都累了)。啊!山里的景色好美啊!无数绿树环抱着青山,给气沉沉的大山添加了生机勃勃的绿色。一条条颠簸的`山间小道,好似一条蜿蜒盘旋的长龙耸立在高山上。“快回头看 !”刘怀谷尖叫起来。啊!火红的枫叶,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球,巍峨的泰山,配上火红的枫树,真是如诗如画,让人有一种分不清现实的感觉。怪不得伟大诗人杜牧曾经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赞美枫叶。大一趁这个机会给我们讲了一个大道理。你爬山的时候,一直往前走,从来不回头,那你就看不到一路上的好风景,就错过了许多好机会。人生也是如此,一味的往前走,那就会看不到人生道路上的美好经历了。所以有时候,当你停下了脚步,回看过去,你就会说:“原来还有这么多事我不知道。”我们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半山腰,这里可真是一个人间的仙境。微风一吹,各色的枫叶像无数的彩蝶在空中旋转、飞舞,随后便慢慢的降落到了地上。风渐渐大起来了,枫叶猛的下落,好像天空中下起了一阵“枫叶雨”。我兴奋极了,精挑细选的拾起一片片精致、小巧、火红的枫叶捧在手心里。“哗啦啦、哗啦啦”。“我听到流水声了!”大姨叫了起来。“我也听见了。前面是一条小溪,溪水拍击着水中的鹅卵石,发出“霹雳啪啦”的响声。我把手放进哗哗流淌的溪水,好清爽,好冰凉。

“怎么还没有到?”我已经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快了快了。”他们也有些累了。我喝了几口水,休息一会儿,“冲啊!”……终于到山顶了,我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还在下面呆着呢!山下的田地和楼房,看的一清二楚,简直就像模型刻出来的。

太阳下山了,我们伴随着夕阳,回到了温暖的家里。

游茶马古道的作文【五】

石碑上隐约地看见了,“能高古道”四个字。在竹鸡怪异叫声的陪伴下,我走进了这巍然的古道中。一开始还算是轻松,不过是几个山坡。但当我在穿越一群芦苇草丛后,眼前的“风景”令我瞠目结舌。一大片没有草木上长在上头且随时可能崩塌的石砾。有经验得向导告诉我是因为台风横扫时,土石流来袭而造成的景象。我环顾了一会儿,竟然无绳索固定,难不成要让我“徒手”越过?不巧的,正是。我深吸一口气,两手抓着较牢固的岩石,一脚先向前踏。向下一望,看不见尽头。我赶紧回过头来继续走,但这好像是一条永无止尽的路,往前踏了一步,前方的路似乎又陡了一些。我只好咬着牙,慢慢的、害怕得过关了。

结束前方的路程后,便被整片黑郁的松树林环绕。山顶向外看便是峦连着峦的山峰,云霭袅娜的女子围着山群。从山腰仰望山群时它们像山神一样严肃,从山顶鸟瞰时,却又如碧绿的波浪般,向温暖得太阳奔去。我凝视着这动态的.图画,久久不能忘坏。

踏着古道,又使我回想起向导说的故事,即使古道上已长满青苔和动物们的足印。又或许,在古道上滴下的汗水和早已褪去,但属于古道的故事,会和山一样,留在我的心中。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