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难忘粽子飘香的端午300字作文)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难忘粽子飘香的端午3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15 14:44:12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难忘粽子飘香的端午300字作文)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一】

飘香,飘动一弯残月满怀。

时钟的走动冲淡了你在我脑海里的身影,而那一缕早已化去了的香却更浓郁了,如一坛陈年老酒,等待在千年以后开坛的那一瞬间,飘香十里,惊动满城,勾住过往醉人心,令那颗在尘世漂泊了多年的心,有如浴春风之感。岁月与夕阳一起倒映在树梢上,随后又演绎一支幽雅的小夜曲,如高山流水一般,与深情的月光泻于大地,随如水的思绪飞舞于不尽的夜。

再次打开那尘封已久的信,那淡蓝色早已微微泛黄,折痕更加深了,是经过了多少次的回忆所致。我不记得曾经多少次在寂寞的夜晚与之共枕,枕着的是一个无法圆满的梦,也是一段难以解脱的纯情。花开似乎注定是多情,而花落也是如此多情,在多情的季节里,好像一切都是多情的。而今,靠在窗边,望着无风的'月光,怅惘之心油然而生,因为有一个约定,我始终不能如期赴约,那是我心上永远抹不去的一条浅浅的岁月之痕。

夜凉如水,那泛黄的信纸似乎依然飘香,那涩涩的岁月,纯纯情的情,让心跳依然如初,像在昨夜徘徊,玉簟香残,殒魂一角,岁月要留痕却是无情的代价,惊得一字一思已远去,满纸轻风贯彻,像细雨褪了色一样走入了秋日,早已美化了的思,因为它是离情,所以它显得更加凄美了。淡淡的伤满怀,无法把这一曲相思弹完,留下了太多遗憾,独留孤雁于空中轻轻飞过,留不下任何痕迹,千般思道不尽,但除烟波江水逝。

一杯痴情,一辈子在等你的江南小巷里彷徨,仿佛看你了你在乡间小道上打着小伞向我走来,我知道,这样的梦只有在假象中找到,在生活中的你是如此的现实。前世的缘字决,今生的人几个能读懂?几番轮回,不变的真心难寻,在情波浇灌的田野上,已是春意盎然,百花竟艳……不觉之中,那缘字在今天依何处,仿佛铺就了一纸的万里云海,正在伸向某个角落的你,惊觉坐起,竟是内心深处还绵延不绝的回响,在空谷里的心岩千涛怒拍,卷起千堆雪。

飘香十里荷塘,水流八方而泉清,情溢伊人满载纸,跃然而起的是不尽的悸动。我故无所谓地走过每一天,留下每一天的空虚积累在无边的心空上,不知道多少年后,回过头来,突然发现那些的无所谓都是因你而起,因为飘香太逸怀,留不住太多的情谊,撒落了断琴似的惊恐,声声撩起遍地的落叶随风轻扬,我真的是放不下那缕缕的飘香,不知道它何时已深深地扎根于我心了,挥之不去,却随着时间的酝酿,陈香醉倒万人心,愁却也留一屋的空气凝固了,醒不了,不是浪漫的踏青,踏水涉月而来的,是一江无声的悠悠江水来!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二】

端午节到了,家家都在做粽子,空气中飘散着美味的粽香。

王太太家的粽子新鲜出炉了,正准备把粽子拿出来的时候,一个调皮的身影跳出来,从打开的窗子逃了出去。

那个身影就是粽粽,它逃出了王太太的手掌心,正暗自高兴着呢。忽然,墙角窜出一只大狗,把粽粽吓了一大跳,惊慌地问道:“你,你,想干什么!”大狗咧嘴一笑,口水都掉到了地上:“天上掉下一个大肉粽,自然是想吃你呀!”说完立刻扑了过去。粽粽吓坏了,赶紧用力一跳,竟跳到了大狗的头上,大狗生气极了,想把粽粽甩下来,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扑扑扑”一阵翅膀扇动的声音,粽粽不见了。原来是一只鸟儿俯冲下来叼走了粽粽。鸟儿心想:“你这大狗还想跟我斗,这粽子我吃定了。”粽粽倒吊在半空,不停地挣扎,可一点用也没有。

粽粽正难过的时候,“啪”一颗石子像子弹一样从鸟儿的身边擦过,鸟儿惊慌失措,扔下粽粽匆匆飞走了。

可怜的粽粽垂直从空中落下,“哗”地一声掉进了河里,一条鲤鱼游了过来,粽粽惊魂未定,战战兢兢地说:“你也要吃我,对吗?”鲤鱼微微一笑:“我不吃你,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粽粽骑在鲤鱼背上向河底游去,远远望见一位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男人站在简洁的水晶宫前。靠近一看,原来是爱国英雄屈原,他笑着说:“欢迎你来到水晶宫。”

粽粽也开心一笑,新的'历险又要开始了。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三】

腊月将至,我开始咂摸起飘香的年味儿来。

其实,冬至时,庄户人家已有了依稀的年味。冬至那天,和过年一样,要吃顿热气腾腾的饺子。只是,冬至离年远,味道便浅浅的。浅的好像一丝儿烟,日子一过,马上烟消云散了。“冬至十天阳历年”。农家谚语,很准。阳历年,不算年。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只不过是普通年份上的加加减减。年龄,还是老年龄;迎送嫁娶,照常进行。日子,再平常不过。真正的年味儿,是在进了腊月里。

一进腊月,年味儿便随着倒数的日子,一天天的压缩凝聚。这时,我常常跟在妈妈身后,像妈妈的一段影子,形影不离。我撒娇似地问妈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妈妈依旧忙着手上的活,并没有回头:快了,自己看月历牌去。月历牌挂在东屋的山墙上。我跪在小坐柜儿上,翻着厚厚的,尚没有撕下几页的日历,心里偷偷的记着数。等到翻到那张喜气洋洋,印着大红的“春节快乐”的日历时,悄悄地把它折起来。那一天,我将可以穿新衣,放鞭炮,吃花糖,兴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月才到年。腊八粥,香又甜,转眼就是二十三。二十三,糖锅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酒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腊月里的每一天,似乎都在为年忙碌。难怪常听妈妈唠叨:这哪是过年呢,越到年底越忙活。

腊月初八,习惯上要喝腊八粥。腊八粥熬的功夫越长,越好吃。为了能让我吃上腊八粥,那天,妈妈起得很早。我是被灶膛里噼噼啪啪的爆破声惊醒的,一翻身,趴在暖和的被窝里。其时,窗外黑咕隆咚,离天亮还早。我看见妈妈蹲在灶台前,低着头,正向灶膛里吹气。柴有些湿,不爱着,股股的黑烟从灶口冒出来。冷不丁,“呼”的一声,一团火苗像淘气的小蛇窜出来又缩回去,吓得妈妈向后一仰,险些跌坐在地。红红的火光映在妈妈的脸上,妈妈的脸上已是泪花儿莹莹。

做腊八粥的原料,除一些红枣和江米需到集市上去买,大多是自家地里产的,有时何止八样。十几亩地的花生这时已经卖出去了,留下的种子装在口袋里,码在西屋,随时包来用。头儿天,妈妈把一些红小豆或是黄豆,铺在簸箕底,坐在台阶上,就着阳光,把里面的碎石头和土坷拉捡出来。妈妈捡的很仔细,即便那样,喝粥的时候,也常被漏网的石头,“嘎嘣”一声,硌到牙,麻酥酥的。腊八粥里面还要放糁子、大米、小米,或是高粱米,简直是庄稼大杂烩。

这时候,屋里已经热气缭绕,腊八粥快熬好了。妈妈叫我起床。等我洗漱完毕,妈妈已经给我盛好了满满的一大碗。腊八粥被妈妈熬得又粘又香,我呼噜呼噜的吃了两大碗,身子立刻暖呼呼的。妈妈问:吃饱了吗?我说吃饱了。我拎上书包去找学伴刚子。我问他,吃腊八粥了吗。他说吃了。我说香吗,他说香。我们走在村外的小路上,大团大团的热气从口中呼出来。东方天际已经有了鱼肚白,今天似乎亮的早。莫不是这三九的凌晨,被我那两碗腊八粥给慢慢地融化开了?

过了腊月十五,人们开始赶年集。村子离两个集市近,一个在北边,五里地;一个在西边,十里地。两个集的日子正好错开,所以,可以天天上集。腊月二十以前的年集,人们并不怎么买东西,只是去集上转一转,凑凑热闹,选选年货,粘粘喜气。西院的大哥,有辆三马车。这时,他站在大街上,扯起嗓子喊:“赶集去了。”不一会儿,胡同里就会闪出大娘大婶,有的还拎个小马扎,说说笑笑的坐满一车。“突突突”,三马车驶向村外,半路上还能捎带上几个等车的人。

我一般是不随父母一块儿去的,他们去的晚。妈妈刷家伙洗碗,父亲煮食喂猪,等忙停当了,都快晌午了。我是和伙伴百岁,一块儿早早的去。

我们到的时候,集上人还不多,都是些卖年货的。常摊有固定的摊位,不必火急火燎的来,那些想趁着过年赚点钱的,比如,卖春联,卖年画,卖瓜子糖果的,就必须摸着黑早来,占个好地方。大约过了十点,集上开始人多起来;再过会儿,就已经人挨人人挤人了,真是摩肩接踵,水流不透。我俩像两条小泥鳅,在人群里滑来滑去。头顶上到处是小贩的叫卖声,招揽生意。

卖年画的把年画挂在路边的墙上,把残锈的红墙装饰得花花绿绿,五颜六色。我喜欢彩色的画,喜欢画上面的故事,在这里我要流连很长时间。年画大多是戏出,有《春草闯堂》、《穆桂英挂帅》、《凤还巢》、《女驸马》等。凤冠霞帔,战衣彩翎;女扮男装,秀态英姿。真是光鲜耀眼,俊俏撩人。我徘徊在画前,仔细地看画下面的小字。虽不能窥全貌,但也能了解个大概。这样的画要贴在正屋的大墙上,蓬荜生辉。还有几样小尺寸的画,如“年年有余”。画上一个胖小子,憨态可掬;怀里捧着一尾鱼,旁边还有金灿灿的元宝。画面是红的,元宝是黄的,红黄搭配,喜气洋洋。这帖画大都贴在嵌在山墙上的窗户的两侧。

我俩在集市上穿梭游走,偶尔便会撞见村里的熟人,正在糖果摊前。其时,正是腊月二十左右,满摊上都是白里透黄的糖锅儿。他们问,吃不吃呀。我俩不说话,却不错眼珠的盯着糖锅儿。他们笑笑,买一点给我们,嘱咐我们不能多吃。我俩接过糖锅儿,哧溜一下,没影了。妈妈曾对我说,糖锅儿不干净,不要吃。我可顾不得。我俩边走边把糖锅儿含在嘴里,却不嚼碎,而是用牙轻轻的咬住,糖锅儿便粘在了牙上,嘴合不上。他看着我,我看着他,吃吃的笑。

百岁喜欢鞭炮,拉着我奔炮市去。炮市在一座桥的南侧,路两边排满了四轮车,车上装着木头箱子,箱子上盖着棉被。箱子里装的都是炮,棉被是为了防震。卖炮人不吝惜炮,比赛似的,这家放完,那家放。我特别佩服这些人,我认为他们的胆子都很大。他们放炮从来不用杆子挑着,只是用一只手捏着线头,另一只手拿着燃着的烟,焌着药捻。胳膊平伸,身体转动。噼里啪啦,鞭炮声声,烟雾蒙蒙。那边呢,也早立好了几个“二踢脚”,点着后,“砰”“啪”两响,地上天上炸开了两朵花。放完后,人们蜂拥而上,把炮车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俩只有眼巴巴看的份儿,在地上捡些零星的碎炮。

我俩回家的时候,日头已经西斜。我们并没觉得饿。那时,庄户人家大多吃两顿饭。我们稍感遗憾的是,来去空空,我们什么也没有买。百岁说,明天我们接着赶那个集。我说行。有了寄托,我们高兴起来,有说有笑。空旷的原野上,飘荡着我俩雀儿般的笑声。

腊月二十五左右,父亲要炸年货了。这是我最喜欢的。炸年货之前,先要做豆腐摊饹馇;做豆腐摊饹馇之前,父亲会吆上我随他去晃磨。磨是赵叔家的,整个南街只此一家。豆子在之前已经被父亲泡好,揉碎,去皮,浸在清水里。磨安放在一间小屋里,房梁上垂吊下两根绳,绑在推磨的磨把两端。我前腿绷,后腿弯,双手紧握横着的磨把;父亲则一只手轻扶着磨杆,一只手拿把勺子,舀起连汤带水的豆子,放进磨盘上的小洞里。随着磨盘吱吱扭扭的转动,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磨壁流下来,一股绿豆的.清香漾满小屋。晃磨是力气活,功夫不大,我的两条胳膊就已经酸软无力了。我暗暗的埋怨父亲,为什么不套上家里那头小黑驴呢?已经白白的闲了一冬。记得在书上看到过,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驴就会乖乖的转圈拉磨。我呢,就可以站在一边,拿一个小木棍,边吆喝边偷偷的乐。可是,我只敢想想,却不敢说,怕父亲责怪。

豆浆磨好后,父亲挑回家。饹馇是父亲自己亲手摊,豆腐要去别人家做。由于是自己吃,豆腐点的特别嫩。父亲用小车推回来时,豆腐在高粱杆穿成的拍子上颤颤悠悠,晶白细滑,还冒着热气,叫人看着就眼馋。

父亲炸年货一般在晚上,没有人打搅。炉子是地炉子,火旺;锅要稍大一点儿,盛油多。我坐在板凳上,等着。我最爱吃父亲炸的饹馇盒儿。父亲自己做的馅儿。父亲把切碎的肉、炸豆腐、胡萝卜搅拌在一起,然后放上盐,倒上淀粉水,点上香油。父亲把做好的馅儿铺在一张整块的饹馇上,再用一块儿饹馇盖好,压实。然后,用刀切成四方(也有切成菱形的)的小块儿,放在锅里一炸;炸熟了捞出来,方正金黄,外焦里香。但是,父亲总是先炸豆腐块,或是饹馇条,最后才炸饹馇盒儿。我曾经用略带不满的口吻问过父亲,那是为什么。父亲说,饹馇盒儿里有馅儿,掉在锅里会有渣子。父亲炸货炸到很晚。等父亲炸好饹馇盒儿时,我已经躺在炕上,呼呼大睡了。第二天,听父亲说,我嘴角的口水流了老长。

妈妈则在灶台前忙碌。妈妈先蒸一锅黏黏呼呼的年糕,再蒸几锅馒头。妈妈使碱不好,便唤来邻居大嫂过来帮忙。但妈妈心细,手巧,除了馒头,还能变着法儿做出许多种花样。有糖包,豆包,花卷儿;花卷儿上面还要嵌一个大大的红枣,或是用红墨水点一个“红灯儿”。妈妈把蒸好的馒头装在笸箩里,放在里屋;里屋没火,是天然的冰窖,能放好多天。

父亲不光炸年货,还要炖鸡,煮肉,蒸蒸碗。而且,做出来后,色香味都很地道。平时,没怎么见父亲下过厨房,家里来了客人,都是妈妈忙里忙外。原来,父亲深藏不露,还有一手做大菜的本事。年货都预备齐全了,年三十也到了眼前。这时,小院里到处都弥漫着浓浓郁郁香香甜甜的年味;整个村子里,每户人家的庄稼院里,也全都弥漫着浓浓郁郁香香甜甜的年味。

岂止这些,欢乐祥和喜庆幸福,更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年味。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四】

是你的信纸,有你淡淡的体香,穿梭在字里行间,字字飘香。

文笔有似唐柳宋风,古意正浓,交织成一溪流水潺潺。我汲取一瓢送入我心,顿觉有遍体的清凉袭来,清澈是情丝的明镜,藏不住太多情,却载动着一江的思,在艳阳下荡漾着无邪与单纯,脉脉地流淌着,柳丝拂面时,惊得鱼儿无处闪,是风无意的杰作,当风吹到纸上时,消失在黑白相间的字里头,却也无心吹入了过往者的心扉。

轻轻打开你邮来的信,我期待的是如江南采莲女一样的妩媚多姿,拂袖而来的文笔风一样吹来,原来那不存在的花香已长留在我心,浓浓的香早已散满枝头,是那么的简单,也是那么的深刻。我不知道那浅浅的一笔,是弥漫着怎样的相思,如一根细线,把风筝放在空中摇曳,把你我连接,没有人知道纸上何处飘香,因为那香只存在于你与我相思的碎片里,存在于方块字里那一缕缕轻微的感动中,也许只有你与我百闻不厌,其香越陈越浓!

不懂文学殿堂如何的高深,我只懂得让人明白那些岁月,是你我共同拥有回忆的权力,信纸上那扣动我心弦的方块字幽香缕缕,是不羁的放荡,是弛骋在原野的骏马,也是青春绿树的活力无限。

冷月无声,夜风吹动窗帘,走入想你的夜。心随潮水起伏千百次,盼那颗最亮的星星,能把这些我所感受到的飘香传递给你,然后告诉你,你在我心中是如此的重要,那于一笔挥就的情谊,不须华丽来镶嵌,连载着前世今生的许多兜兜转转,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原意,让你与我在这个角落相遇。

因为太喜欢你,所以我选择了沉默,总针有一天你会明白,沉默是深深的爱,因为爱到深处,所以大爱而无言。我只在一旁看你在路灯下走过时,昏暗的光线把你刻画得如此柔美,于心中,是深深的喜欢,却不言于口,放于心中,也许,这样才是最美好的吧。

你我各在两个不同的天空低下,我看不到你那边的云彩,只能踮着脚张望过往的时光;而你何尝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只看到表面那层颜色。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的个性而不是别的,个性是一个人能够发出独特的香味,才能把另一个天空下的我吸引住。也许,只有我能把你留下的残香找到,你翻过的书,或是你看过的天空,我都能找到那一缕令我心动不已的香。

飘香,飘动一弯残月满怀。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五】

我是粽粽,每到端午节这天,人们就会拿糯米和粽叶把我包成有棱有角的三角形或四边形,为了纪念屈原,人类把我和我的兄弟拿到江边祭仪,祭完之后会把我们投入江河中。

端午节这天,我被人们遗忘在了河边。原本以为我被遗忘在河边上可以安静地欣赏河周边的环境,可突然一阵波浪猛扑到河岸上,把一只小丑鱼狠狠地冲上岸边,幸好,小丑鱼的鱼鳍卡在了我的身上,这才没有受伤。

小丑鱼伤心又害怕地哭了起来。我看到小丑鱼那么伤心,决定送小丑鱼回家。小丑鱼说它家住在深水里,由于体型小,和同伴出来掉队又遇上水浪就被冲上来了。“我家离这可远了,万一再遇到水浪我就更找不到家了……”小丑鱼说着,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不想小丑鱼哭那么伤心,让小丑鱼坐到了我身上,然后照着小丑鱼描述的方向开始慢慢地沉入水里。突然,水里晃荡一下,一股强流扑的一声,又把我们冲到河岸上,吓得小丑鱼又哇哇哭起来。我沉着地思考一下,有了办法,对小丑鱼说:“我知道怎么能带你回去了,我们要等到水面平静了,就可以安全的回家,那时我们才不会被冲上来。”果然,这办法很棒,水平静了,我们慢慢沉入水里,安全地把小丑鱼送到了它家。

从此,我喜欢在河里探险,帮助了更多的遇难小鱼,我还和鱼儿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六】

有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我在故乡过端午节时,常常能品味出旧时的味道。那是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乡风民俗,每当此时,小镇的上空飘荡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着亲人们相聚时刻的温情。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续齐谐记》云:“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赛龙舟,我的故乡没有这种习俗。只在清明节期间,里下河地区四乡八镇数以千计的的会船云集溱湖,举办规模浩大的“溱潼会船节”。最近几年,在烟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桨划船的比赛,那是会船盛会后的延续,吸引游子归来的乡音乡情。

端午节不同于过年,也是故乡人忙的时节。除了去看划船赛外,门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备中午吃“六红”的美味佳肴,大有一种“举玉箸遍尝美味,约春风共聚雅舍”的兴致。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回家,亲口品尝母亲做的“六红”菜。家里的午宴吃“六红”很讲究,六个碟子是酱油烧红、拌红或自然红的菜肴,如炒苋菜、烧黄鱼、红烧肉、烧龙虾、炒鲜河虾、用刀拍碎的糖醋萝卜、切开冒出红油的咸鸭蛋……有时候在节日那天,还能看到乡下有几个农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样,到各个商家门前跳判官舞,收点小钱或香烟。看见大人带着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汤”,我心中竟有一份怅然若失的感觉,人到中年,胸口空荡荡的,少了儿时颈上挂着一个用五色丝线编织成的蛋网,少了胸前晃动着一个硕大双黄咸鸭蛋的自豪。

好在母亲包裹的粽子还有从前原汁原味的模样。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芦苇荡,有纵横交错的河汊水港。乡人荡着一条摇橹小船,从湖荡里精心采摘碧绿的苇叶蒲草,到古镇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卖。母亲包的粽子奇形怪状,有草把头、菱米子、斧头状、小脚形、脚爪形、小长方形……象是用粽叶包扎成的工艺品,精美绝伦。包粽子时,糯米中加入的馅料有红豆、蚕豆、蜜枣、红枣、蛋黄、火腿片等,用蒲草或棉绳扎紧粽子,放进锅里煮,看一眼青油油、水灵灵的粽子,十分惹人喜爱。出锅时,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粽香,常常能唤醒口中的馋虫翩翩起舞。

过完端午节,我又要回江南。母亲在我行李中搁上几包沉沉的粽子,不须关照,不用解释,粽子里藏着旧时的情怀。我从小到大一直喜欢吃的光粽子和蜜枣粽子,母亲对我们早有一个约定俗成。草把头是光粽子,菱米子是蜜枣粽子,斧头状是蚕豆瓣粽子,小脚形是红豆粽子……从母亲的满意的神态里,我觉察到“儿行千里母不忧”。粽子里包含着恒古不变的母爱,深沉的亲情给予我前行的力量,无论我何时何地闯荡天涯,胸中要常怀一颗感恩回报的心!

端午粽飘香作文200字【七】

桂花,小乔木,又称木犀,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只要细观察,便会发现其树皮粗糙,叶对生,香气及浓,扑鼻而来,桂花分很多品种,有四季桂、金桂、丹桂、银桂等。在这些桂花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银桂了。银桂的花瓣看起来,极为素雅,呈淡黄色,给人以冰清玉洁的感觉。桂花也可算是全身是宝了,它的果实用在药里有化痰、生津、暖胃、平肝的作用。枝叶和根敷在患处,可以活筋骨止痛的作用。另外,桂花还可以做成桂花糕呢!桂花糕具有松软、美味爽口的`口感。而且做得也非常精致,看的就让人垂涎三尺。

国庆节放假期间,妈妈带我去桂林旅游。桂林,顾名思义,就是桂花成林,听导游介绍关于桂林和桂林的桂花还有一段传说呢!传说,海龙王的三公主帮助人民移山凿洞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景。他后埋葬的土地一夜间桂树成林,桂林也就是由此得名的。

看着满街上大大小小的桂花树,我突然看出了桂花毫不张扬、默默贡献的质朴品性和它们团结的美好精神。它们深知,一个花瓣或一朵花是散发不出来浓郁的香味的,只有团结在一起,香味才会浓郁。

比起娇艳的玫瑰,我还是更喜欢桂花的,因为桂花身上的品质值得我学习:只有像桂花一样毫不张扬的质朴品性才是美之所在,而只有默默贡献的精神才能让人生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