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论语的读后感4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论语的读后感400字5篇)

更新时间:2024-03-08 09:40:40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论语的读后感400字5篇)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一】

现在,很多人的理想非常远大,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雄心壮志。而《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谈到理想时,却不认为理想越远大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这个人内心的信念。

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侍坐》,是孔子让学生们各自说说自己的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说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只有曾皙和他们不同,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段话里,曾皙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沂水中,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台上,沐浴春风,最后大家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孔子听了他的理想,长叹一声说:“我的理想和你一样啊!”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好像曾皙做的都是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治国安邦的大理想。但他的内心非常充实。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青年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奋斗的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所以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倾诉。当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的一间小屋里读书。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见墙角里放置着一个很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周围却没有柴禾,于是便出去寻拾。他在外面拾了一捆枯枝回来,从河里装满一壶水,放在了灶台上,堆放了些柴禾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水壶太大,一捆柴禾烧尽了,水也没有烧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寻拾柴禾,等拾到足够的柴禾回来时,那一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这回他变得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寻拾了很多柴禾,由于柴禾准备得充足,一壶水不一会儿就被烧开了。这时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禾,你该怎样把这壶水烧开?”青年想了片刻摇摇头。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你一开始就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柴禾,所以不能把水烧开,要想把这壶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足够多的柴禾!”青年顿时大悟。回去后,他把原来计划中所罗列的不切实际的计划目标一个个删掉,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两年之后,他的计划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次把水壶里的水烧开,其实这样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事倍功半,浪费了更多时间,却达不到目标。让我们也像曾皙一样,有一个平凡却真实的理想。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二】

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早有听说,在电视上的百家讲坛上也听过一二。还听说有许多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诸如“十博士”指责于丹对《论语》讲解多有缺失,劝其立即“下课”。今年暑假,我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虽然是于丹自己对《论语》的解读,是于丹自己对《论语》的现代化的理解,可是跟随她的思路,跟随她的足迹,我们可以对这本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书籍重新产生兴趣,重新捡起它,审视它。用自己的观念来解读它,将古老的真理化为为我所用的心得。作为教师,我的是“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中列举了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我感触很深。如:“处世之道”中讲到的寓言故事: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

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该少些指责和抱怨,给学生多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正常的开展。要知道,虽然你能够拔掉钉子,但是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

于丹在“处世之道” 中引用了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的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让我联想到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其实也是一种“父母”的爱,一种以分离为目的的爱。

在现在社会大背景下,教师的爱已经有了许多的变味。师生之间的那种适度,往往非常难把握,有人说教育事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教师是服务学生的,学生是上帝等等,这一直是捆扰我的问题。也许是我的理解有些偏颇,或是肤浅。于丹老师的解说,无疑给了我一些答案。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所以,我觉得我们对待学生,也应该有个适度。我们教育学生、传授知识,最终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成人。

“天地之道”。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于丹老师的书最让我喜欢的是,她用最浅显易懂的文字,给我们谈了自己对《论语》的心得,这是人与人的交流,是你与我的沟通,我并不在乎对经典《论语》的理解有多少,在乎的是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在这时拥有.希望更多的朋友去看看这本书,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三】

我是从刘心武讲红楼开始看百家讲坛的,中间有近些断下了,而这断下的正是于丹讲论语。后来又重播才得以听听。打从于丹以开讲就听父母论道了,现在看到了,和我想象中的不尽相同,有点儿散,可听着也就是舒服的,不像易中天那般,一环扣一环,拉下一点儿都觉得揪心。

当然,说的是于丹,就不扯远,写的是观后感,就来念叨念叨我的感觉。

从开始就没特别留心,从仁到义,从智到德,从治天下到治自己,挺多挺全挺有道理。可却也是记不住多少了。我不是那多文彩的人,也不是那多学识的人,就是一整天挨家里叼笔杆儿做题的小学生,看了于丹讲的论语,我依然会挨家做题,但也许不会叼笔杆儿了,脏,对身体不好。我偶而会上网泡吧,然后吃一碗泡面充饥,也许以后不会了,不会吃泡面了,不健康。我常常拉夜写作业或上网,以后会注意控制。要说我从于丹那儿学了什么,第一条就是金贵自个儿。世界上没有完全了解你的人,除了你自己。自己不珍惜自己,叫别人拿什么尊重你?

当然,这是大话,间而言之,就是对自己好点儿,以后的路还长,有你受的。

说起漫漫人生长路,就不得不说道说道理想这一码事儿。”我嘛理想不大,就相当一设计师,目标不明确,就动漫这一行就成,水平不用太高,就世界级的就成,工资不用太高,和老板差不多就ok。”以上,乃本人和同学胡侃时的报告,不过说真的,里面还真有我想要的,比如说动漫设计师。后来想想,也不过那么一码事儿,我就憋足劲往那儿冲就得,什么心宽盛天下啊,什么扎扎实实啊,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有空耽误不起啊~~~~我是习惯走一步看一步的人,喜欢踏实安静,不想成就什么辉煌,所以,就像于丹讲的那些个道理,再大的道理,到了生活中就是一堆废话,踏实厚道的做人才是真实。或许还该有激情与梦想,不过更应该在热沸腾中寻求安定。这是论语,或者于丹,给我的第二条,感受。

我承认我是消极派,但不代表我没有积极的一面,人本来就有很多面吧,或者在每个人眼中它长得都不同,可只有一点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至少是无害的。没别的要求了,这固然消极,可也最容易达到与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积极,这叫知足常乐。也是于丹讲的,或者说是孔子讲的。不过这每个人都知,却不一定每个人都用,我很幸运,我用了。然后在于丹讲给大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诶,这也算门学问。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于丹的追求和她的演讲治学融为一体,她把论语融入了生活,然后将给别人听,然后别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或是会心的一笑,又或是对此嗤之以鼻,都无所谓。因为这说明,他们正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着自己的论语,你看不到,你也不理解。最终的目的就是幸福,于人幸福,于己幸福,我是自私的,所以用自私着论语的自私,然后我感到满足,这便足以了。

论语读后感350字作文【四】

一提起《论语》大家肯定不陌生,都知道它是部儒学经典名著,记载了我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但《论语》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示出来又是怎样的呢?

暑假里我就观看了由济宁电视台和济宁学院主办的一档以围绕《论语》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竞技类节目——《论语大会》,主持人是济宁电视台的李乾先生,评委是济宁学院的专家老师,参赛的八支部队伍都来自济宁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分别是:博文队、笃行队、格致队、辅仁队、学思队、求索队、致远队和明礼队。《论语大会》采用两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每组三人,分为“了如指掌、当仁不让、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四个环节,比赛过程紧张激烈、精彩纷呈,选手们也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表现的非常优异。 比赛有一对一的PK,有抢答,但最有趣的要数“智者不惑”这个环节了,按照比赛规则,两位选手面对大屏幕通过语言和动作解释成语,另外一名选手背对大屏幕来猜成语。比赛时,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手舞足蹈的用一些奇怪的动作和暗号来比画着猜成语,不时引的场上的观众哈哈大笑,真是妙趣横生。还有“勇者不惧”环节,当抢答到最后关头,两队平分,一题定胜负时,看的真是扣人心弦,激动人心。

通过观看《论语大会》不仅使我在节目中快乐学习了《论语》的经典,品味了《论语》的魅力,还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愿承仁、义、礼、智、信之训,做温、良、恭、俭、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