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小学生同步作文全程指导人教版)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小学生同步作文全程指导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11-11 21:06:13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小学生同步作文全程指导人教版)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一】

本次教研课,我上的是部编二年级上册中的第6课《一封信》。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故事。用极具生活化的语言讲述了露西在妈妈的指导下给出国在外的爸爸写信的事,传达出妈妈的教育智慧。全文篇幅较长,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了解信的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浓浓亲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连贯朗读课文。

3、借助不同的提示语和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这篇课文重点应在前后两封信在朗读时语气语调的区别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这节课为一课时。

一课时中,我首先带领生扫清字词障碍,在做这一步时,孩子们分多种形式读记,但是识字的方法较单一。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明确露西一共写了几次信(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信的内容分别在哪个自然段,用“——”和“~~~”勾画出来。指导学生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并提高准确率。

在课堂中,适时运用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小老师、注重积极性的培养。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还有很多,比如在写字板块中,没有范写的环节,展示评价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方面都应及时改进。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二】

1、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2、重视阅读,加强阅读,多读多悟,在读中感悟和理解。

3、重视每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生成,及时处理课堂生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三】

我是村边的一条小河,大海是我的归宿、波涛是我的向往。多少年来,我像一条明亮的绸带,把小村环抱,静静地流向远方。阳光里我银光闪闪、清澈见底,岸边杨柳依依、小鸟歌唱,水中鱼腾蛙跃、水草婆娑。月光下我波光粼粼、格外迷人。千百年来,我无怨无悔地默默养育着两岸的生命、灌溉着肥沃的良田、分享着人们的丰收喜悦、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依然保持着我美丽的容颜。

可惜好景不长!当时光列车驶入21世纪时,你们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两岸相继增添了许多邻居、一座座工厂和一幢幢楼房。但不知为什么,你们却变得无知起来。你们不断地给我送“礼物”:厕所的脏水,工厂的废水,甚至是一堆堆的垃圾,……没过多久,我原本干净整洁的身子就变得肮脏不堪、臭气冲天了,你们从我身旁走过,都要捂着鼻子、加快脚步。鱼儿了、小鸟飞了、岸边的杨柳和花草也都奄奄一息,我全然没有了昔日的.神采,孤零零、脏兮兮地独自守护着两岸的“残花败柳”,而你们人类却仍旧无动于衷……

由于你们人类不注意保护和珍惜水资源,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现象,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这一切都已经威胁到了你们耐以生存的家园,危害到了你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你们还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水环境,最终受害的将是你们自己啊!别再麻木了,当清澈的河水被污染,当茂密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当珍稀野生动物被猎……请大家赶快站出来制止吧,否则,你们人类的将来会不堪设想!

我是一条原本美丽的小河,救救我吧!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你们的眼泪!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四】

我觉得我自己美丽极了,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环境简直太优美了!所以我特别高兴,有时兴奋得睡不着觉。可是好景不长,人们开始破坏环境、乱扔垃圾,山变得光秃秃的',水变得浑浊不堪,时不时还发出阵阵恶臭,害得我喘不过气来。过了几天,我的身上和脸上又多了几块雀斑,其它星球开始嘲笑我,就连和我最要好的火星兄弟也渐渐疏远了我。我赶紧找来宇宙医生,它对我说:“我也没有办法治你的病,只有人类才能解救你。”我听了这话之后恨不得马上飞回地球,把地球上所有的污染和赃物清理掉。可是已经晚了,我已经戴上了3000万度的眼镜了,我快要连天空都看不见了。我感觉我的生命快要终止了,我真想向人类发出SOS求救信号,求求人类救救我,阻止他们破坏环境。

我在不停地呼唤那只小精灵,它总算把我送回了地球,从此,我再也不敢乱扔垃圾,破坏环境了。

我还和小伙伴们一起组织了一个“保护环境”的团队,我希望地球母亲会越来越漂亮。

六(3)汤语欣

指导老师:韩丽华

官方小学同步作文人教部编版思路【五】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本单元的4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国工作,要半年才能回来,露西因为想念爸爸而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题目是“一封信”,实际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独自写的,句句都是她的心里话: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中向爸爸报告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分享。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归来。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后充分读文,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两封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读中,学生越来越能体会到露西伤心的感受,特别是几名留守儿童。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和露西一样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们回答:“是的'。”我话锋一转,接着问:“可是,爸爸在遥远的地方,当他读到这封信,会是什么感受?”“伤心、难受、不高兴、担心、不放心……”虽然很多词语的意思是重复的,但是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一种真挚的情感。然后学习第二封信,我让学生先找出信的内容后进行朗读指导,提问:“读着第二封信,你有什么感受?”很多学生说越读越开心了。

接着,我通过课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让学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对应的内容,对比阅读,抛出问题: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我让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指名汇报。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二封信能让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个学生站起来,这是一个回答问题十分积极,但是站起来常常不知道要说什么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蹭了半天,终于说出喜欢第一封,我继续鼓励他说出喜欢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说出的原因仍是让爸爸放心,与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个孩子举手了,这是一个有点懒散,学习不够积极,但表达还比较清楚流畅的孩子。他站起来,很明确地回答了他喜欢第一封信,孩子们又以为是他说错了,部分学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发出了“么、么”的质疑声。好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喜欢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欢第二封信才是正确的。我告诉他们: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能说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后再次问站起的那位同学,你喜欢的是哪一封?他还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欢第一封。停顿了片刻,他接着说:“我的爸爸从小就没有照顾我,妈妈从小照顾我,很辛苦,我想让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觉眼睛有点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识到的,他真实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接下来我有两点需要好好引导学生:

1、表扬孩子真实的回答,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告诉大家平时要能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父母的不在场,学会体会父母的辛劳。因为孩子们都是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对孩子的照顾与陪伴。

通过引导,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虽不在身边照顾自己,但他们一样爱我自己,他们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结束这一课的教学:你想做个怎样的孩子,不让爸爸妈妈总为你担心?孩子们现在能各抒已见,说出一些具体的想法。

通过《一封信》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到了:教学中要尽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对孩子们的思想、言行引导也才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