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仁与智作文素材)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仁与智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06-12 08:09:26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仁与智作文素材)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一】

唐朝时,每逢朝廷有什么喜庆活动,各地的地方官都要给皇上送礼,礼品主要是各地的特产。

有一年,有个叫缅伯高的南方官吏,受到太守的委托,送一只活天鹅到京城去给皇上进贡。因路程遥远,还要照顾天鹅,缅伯高一路上很是辛苦。

当他走到一个大湖边时,觉得很疲倦,就决定休息一下,洗个脸再走。他下了马,洗了把脸,觉得精神好了许多。他又把马牵过来让他也喝了点水。他见那只天鹅身上灰扑扑的,就把天鹅也拿到到水中洗洗,天鹅下了水,异常兴奋。缅伯高一时疏忽,那只天鹅在水中游了两下,忽然翅膀一抖,飞了起来。缅伯高一见,汗都吓出来了,急忙伸手去抓,哪还抓得住,只是抓掉了天鹅的一根羽毛。

缅伯高看到天鹅跑掉了,心里非常忧虑。回去重拿吧,时间来不及,空手进京也肯定不行,怎么办呢?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鹅毛,灵机一动,心想,也只有这样了!于是就把手中的鹅毛收好继续上路了。

缅伯高到了京城,正好赶上皇帝召见各地使者。大家都带上礼品,去朝见皇上。各地送的礼品都是珍奇异宝,只有缅伯高与众不同,他两手托着一根羽毛,恭恭敬敬地呈献给皇帝,说:“我们路途遥远,太守派我千里跋涉,专程送来一根洁白的鹅毛。礼品虽然很轻,但我们尊敬皇上的情意和大家一样,是很真诚的。”

皇帝听了,很高兴地收下了鹅毛,还给了他很丰厚的奖赏。

从这个故事我体会到了,对待朋友或长辈,送的礼物不一定要贵重,只要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们就好了。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二】

若您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让我给您上一课吧!

您的师尊最喜爱的.学生,颜回。他算是很讲道义了吧,最后因仁义,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您应该很崇拜他吧,觉得他非常了不起。呵,您又错了。他在当时也是很有名气的人了,若他放弃了小仁小义,让自己活着为社会多做些有价值的事岂不是更好?再说,他的父母因他去世,在老年便得不到照顾,这可是不孝啊。可谓百善孝为先,孝都没尽谈何仁义?所以,没有纯粹的仁义,要慎重选择一定的利益。

再如,公叔文子,也是位贤人,但他有求利之心。否则,他怎么会义然后取呢?他那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去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所以要在符合仁义的情况下谋求利益,不能只有纯粹的仁义。

请您换位思考一下,一位君王,若不为国家谋求利益,如何让人民生存?一个人若无利益之心、无所追求,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只不过在仁义的基础上谋取应得的利益,才能生存与发展啊。

没有绝对的仁义,但,可以有仁义上的利益。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三】

“唐宗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之家”。《书剑恩仇录》一书打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金庸作为近代最为著名的武侠大家,仍然本着“艺精靠磨炼”的道理作文做人。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武侠小说中度过的,随书中的人物一起涉险江湖,独霸武林。他虽然文章情节写得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但他的性格却只是平静如一杯水。

他的得意之作《射雕英雄传》中,刻画人物各有性格,独成一体。即使他们屡逢凶险,屡遭奇遇,但表达的仍是一个人生价值观:做好人,做好事,勤奋努力,不强求,上天自有安排。金庸笔下的文章离奇曲折,武侠奇遇历险共冶一炉。忠厚仁义的郭靖一边对杨康不离不弃,一边和俏黄蓉上演着色江湖中的爱情故事,一边又行走武林,对师傅洪七公等,尽忠尽孝;对兄弟杨康等,仁至义尽;对爱人黄蓉,柔情似水,即使再危险,也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尽职尽责。金庸笔下的江湖早已灰飞烟灭,但正直仁义的性格却能永恒。

《三侠剑》一书中,情节更是扣人心弦,足见金庸先生文笔娴熟。在这部小说中,圣英的平淡仁义、飞天玉虎蒋伯方的豪爽急躁,诙谐老人张平化的义薄云天,贾铭的幽默可爱。即使在凶险迭出的武林中,每个人依然能保持独立性格。圣英步步小心、寸寸留意、招招谨慎,而蒋伯方却能“艺高人胆大”的笑傲江湖,没什么能耐的贾铭却能大大咧咧行走其间,分外紧张时,他和所谓的“干巴鸡杨乡武仍能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金庸先生创造了武侠小说的奇迹,为我们送出一幕又一幕的片段,这种艺术上的成功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四】

解决问题要靠言和行两方面。儒家崇尚仁义礼智的话虽然很好听,哪一句话也不能说错,但如果矛盾来了当政者又处理不了,岂不是让百姓认为是愚弄忽悠么?说一套做一套将把社会拖入虚假败坏的道路。当然这也不怪孔子这位几千年前的老者,说一套做一套是后来的'实用主义者为了统治就把儒学改造的结果。宣扬道德的人不是道德败坏的根源,两面派和利用善良的人才是。老实人无法生存,不是道德欺骗的结果,而恰恰是道德得不到贯彻的结果。古代道德文化运用得当是征服天下的利器,运用不当也是自取灭亡的根源。要避免儒学成为道德上的花言巧语或君子灭亡的导火索,大家不能不具备火眼金睛。中国以前批孔是因为它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批孔才能兴起革命,如今不批孔了,证明统治者背离了继续革命的路线,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毛泽东批孔不是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而是批判封建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看看那些领导的豪华住宅和办公室,抽的烟喝的酒和坐的车,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了骑在人民头上的贵族。

我们可以宣扬“和为贵”、“仁爱”和“中庸”,但这是对人民内部或在朋友之间。我们不能否定对国内外寄生阶层或对敌人的斗争。那些寄生阶层希望劳动人民继承儒教的仁爱精神,如同豺狼希望绵羊继承善良一样,如果搞不清敌我,劳动人民的仁爱会促使自己在豺狼的口味里变得更加鲜美。中庸也应该是在同类里搞折中,如同在红色与橙色之间求平衡,对于白黑之间搞折中就会导致一锅好汤被一颗老鼠屎坏掉。在敌人和恶势力面前不讲原则地搞中庸之道是带给中国人民耻辱的罪魁祸首。几个日本鬼子押着上百强壮的中国北方男人去处决,这种情况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中国人中少有敢于冒头斗争的人。中庸本意是让人凡事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人应当不卑不亢、不屈不挠,而某些人的中庸之道变成了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

发扬儒学,就要提防西方肉食动物思维的掠食文化,改造自身温文尔雅的内敛型草食动物思维特征。有必要将儒学的精华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这样中国儒学就如同牛羊长了锋利的角。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好朋友就应该如此,但是对于亡我中华之心不的西方豺狼,就应该给它们点颜色看看。儒家是中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和其它文化综合运用和继承,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众人捧柴火焰高,否则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独木难支的情况。

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作文素材【五】

大张小张家,世代都是农民。家里也比较穷。当村里较为富裕的人家都盖起了漂亮的楼房时,他们家还住在土房里。父母主要靠种地为生,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那年,大张考上西安一所重点大学,一家人在高兴之余,着实为供大张上学的事情犯难。坐在一起商量,开学就要上高中的弟弟小张首先开了言。他说自己从小就学习一般,看来也不是上大学的料。他愿意出门打工和父亲一起供哥哥上学。哥哥大张当时虽然心存内疚,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这样办。

就这样,弟弟放弃了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初中毕业后早早就步入社会,到建筑工地当小工。挣下的工资他一分钱都不乱花,全部交给父亲资助哥哥上学。此间,也曾有人对他说:“你这样痴心地供你哥上学,傻呀!就是你哥记着你的好,但将来有嫂子管着,你能得到回报吗?”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小张都不为所动。他想,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多奉献,少索取。为了自己家人做事理所当然,怎么能求回报呢。在哥哥上大学的四年间,父亲也没闲着。他除操劳地里的农活,照顾常年身体不好的妻子外,农闲时间几乎天天出门做小生意。卖鸡蛋,收废旧塑料,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干。就这样,一家人齐心协力艰难地供哥哥大张到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后,为了谋得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哥哥大张远走他乡在南方一家金融机构就业。凭着农家子弟能吃苦的精神,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几年后每月就有七八千元的稳定收入。自己生活好过了,他没有忘记几年间为自己做出牺牲的弟弟。每当想到弟弟为了自己在工地上天天汗流浃背地劳作时,他心都在流泪。他发誓要回报弟弟,改变弟弟的现状。回家后,征得父母亲的同意,他好说歹说地把弟弟从建筑工地上拖回来,送进了一家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水电安装技术。学制三年,三年间他包下了弟弟学习生活的全部费用。弟弟毕业后,由于学的专业对路,弟弟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现在日工资三四百元,也不比大张少多少。

就这样又过去了若干年,哥哥大张在广州贷款买了房,买了车,并且结婚成家。弟弟小张日子过得也不错,在县城里买了房,还娶了妻子,家里原有的土房也早已被漂亮的楼房所代替。屋里有自来水,有燃气灶,有洗澡设施,有空调,家用电器更是一样都不少。兄弟俩争着掏钱,让父母这几年逛了不少地方。父母亲深深地为他们生养的两个儿子自豪。乡亲们也都为大张小张这仁义哥俩的事迹所感动,将他们作为活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