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红军镇红军纪念馆作文)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红军镇红军纪念馆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07 17:18:20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红军镇红军纪念馆作文)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一】

就在星星在夜空当起值班时,我们班就在教室看了一部叫《海洋天堂》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既感动又同情。

感动是因为父亲对儿子无尽的爱,为了自己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愿意付出一切。在自己临走前,还放心不下,为儿子安排好一切。

大福的不幸让人充满了同情。虽然大福很不幸,但是他也享受到了许多的爱,邻居的爱,朋友的爱,老师的爱都慷慨无私的给予大福。邻居柴姨及时经常的关心,让这个被阴云笼罩的家庭投射来一缕温暖的阳光;玲玲和大福“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样不幸的经历让他们互相怜惜,用关爱温暖彼此的心灵;大福从前的校长,时时刻刻在记挂着大福这个苦命的孩子,及时年老体弱也没有忘记大福,也要为他找到一个安身之所。这一切,不由的让人感叹:爱,是人类最高贵的共同语言!大爱无疆!

大福学会了自理生活,生活还在继续,爱还在继续。爱是无处不在的。善于接受爱的同时,我们应该回报一些。回报爱才是更高的境界。因为那时心中不仅仅只是自己,大爱无边!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二】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烂,暖心怀……”伴着这铿锵有力的歌曲,我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故事背景。江西流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男孩——潘冬子,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但成长到十岁时,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里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流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好景不长,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父亲与冬子分别时,赠送一颗红星给冬子以作鼓励。父亲走后,村里只留下少量赤卫队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又重新霸占流溪村,为非作歹。

有一次,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村民光荣的牺牲了。从此,冬子在失败与挫折中成长,冬子自强不息,从一名刚愎自用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真正勇敢的热小年,机智的完成任务,砍了胡汉三,为妈妈报仇雪恨。冬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胆大心细,能吃苦,爱国的男孩。看着冬子想想我自己,平常做事总是漫不经心,拖拖拉拉,不遵守纪律,做题粗心马虎,遇到困难不积极面对,和冬子比,我好羞愧,看来我有好多地方需要改正,需要学习,需要完善。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挫折低头,积极的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当遇到危险或威胁时,我要像冬子妈妈那样机智勇敢,冷静面对;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的高于一切,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应该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美德少年!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三】

海洋天堂又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由文章、李连杰主演,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

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他22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打击自离世,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诚被确诊患晚期癌症,生命只剩几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个愚蠢的选择因为大福水性好,在沉到海底时解开了绳索将他的父亲就了回去。父亲的得了癌症,儿子又无法独立生活,最终父亲选择将大福送进慈善机构,为了让孩子独立生活,开始教孩子做饭,上下车,为海洋馆清洁打工。因为大福喜欢游泳爸爸在最后一天的生命中办成海龟陪大福游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剩下了大福自己,他现在能自己生活了,此后在海洋馆游泳总是与海龟玩耍,与海龟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爱如山,这是多么的感人,这就是父母的爱呀!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四】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 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明天再找嘛!” “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 “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 “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 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 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 “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 “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嗯……” 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

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

看护长是 40 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

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 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 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 “好!我不看。” 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 “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 ” “拿来!我给你缝缝。” 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小兰,你的麦粉呢?” 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 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 “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 “ 不,不,谢谢大家……”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 “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五】

他们,前世一定不是人,所以才会和动物和自然这么亲近,才会无法和人沟通,无法成为“正常的人”。而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出生在哪里也是有天壤之别的,出生在中国,也许只有一个发展方向:智障,弱智。

电影很感人,最后又被感动了。好像我每次看此类题材的片子都会被其中的骨肉情深,手足之情等等打动。综合起来,从记录片到虚构,也看过一些类似题材了。记录片《远山的呼唤》一个小男孩的父母千里迢迢去蒙古找寻治疗的方法;传记电影《自闭历程》一个自闭女孩如何成为美国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教育家;印度《我的名字叫罕》自闭罕和美国的泛反恐政策做斗争;和中国《海洋天堂》这个孤独症孩子如何学会自立。

说实话,从上述所有自闭症的表现来看,文章扮演的自闭症更像是弱智。不过相同的是,他们都是相对于正常人来说,有点不正常。中国的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天赋,倒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还是值得反思的。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对特殊群体的专业护理,和社会的救助体系。

演员的表现都还是不错。李连杰和文章都很突破。亲情拿捏的也比较到位。就几本电影折射出来的综合比较,中国孩子其实不输在社会制度,(全世界范围里对自闭症的治疗和教育都很空白,也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是输在家长,或者更正确的说,是输在中国的教育观念上。其实片中从海洋馆的领导到邻居,从萍水相逢的玲玲到专家,对文章都是伸出了关爱的手的。只是文章最后学会自立的前提是爸爸再也不能照顾他了,所以想了各种办法来教育他自立。

这里不由得对比起美国的两个电影和印度的电影。都是不容易教的孩子,家长们从小就让孩子尽量早的自立,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教他们融入社会。不同的国家的父母,面对孩子是自闭后,反应大同小异。从无法接受到被迫接受,到如何去解决问题。毫无疑问,最成功的起劲为止还是坦普教授的妈妈和阿姨。鉴于坦普教授如今的成就和自理能力,她有足够的资本去各地现身说法,为自闭症的治疗研究提供科学数据。虚构的人物罕妈妈,面对儿子的自闭,她选择的是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发觉儿子身上的特长因材施教,罕也是要自食其力的。而同样虚构的中国自闭症孩子长成怎样了?真让人心惊肉跳,21岁了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没有指责片中父母的意思,这个大概代表了中国的教育思想,只是真的让人心惊肉跳,这样的孩子,只是个弱智。

后来因为爸爸自知没多久的命,所以临集训了儿子,儿子最后全盘学会了。虽然笨拙却是会的。虽然也许是电影为了安慰观众而设置的,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早干嘛去了?早这么教育了,说不准儿子还能成个材呢!

哦,对了,我还是要再强调一下,文章扮演的大福更像智障,不是自闭。或者,只是因为投胎在中国又投胎做人,让他从一个应该具有某个特长的自闭者变成了一个弱智。真是悲哀。

宁化红军长征纪念馆作文【六】

患有孤独症的儿子,自幼失去了母亲,父亲一把拉扯大。孩子永远是幸福的,有爱你的爸爸和妈妈,有两百分的满满爱。就算失去了其中一百分,也还有一百分的爱。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歌:“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今年我深深体会到这句歌词的深刻内涵。今年回老家时,和妈妈一起叙旧,妈妈坐在床边,我睡在床上,头枕在妈妈的腿上,环抱着妈妈,不时的把头埋在妈妈的怀里,顷刻间便有一种幸福享不了的感觉。得了癌症的父亲用最后的时间教儿子坐车、煮鸡蛋、拖地……离开世界后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因为这孩子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父亲走之前告诉孩子,爸爸就会变成海龟,看见海龟就看见爸爸了,片尾时孩子在海洋馆里从背后抱住了一只海龟,幸福的笑着。孩子的心里就抱住了爸爸。对于感性的我来说,这部影片无疑会使我泪流满面,或许想起了曾经的些许遗憾,想起了爸爸。致使自己不开心的原因就是放不下、不会宽容、不会体谅。我不知道自己的心结在哪里,谁能解开自己的心结,我总觉得自己一定要扬眉吐气才能为父亲争气,或许我和爸爸都是不服输又倔强的人。

父母对孩子永远是一颗真挚的心,全心全意付出不计回报的,而做为子女并不能尽最大的孝道,孝顺自己的父母。总是这样周而复始,似乎是父母对你的爱,你又转送到自己孩子手中,一代又一代。我想父母对孩子没有愧疚,愧疚的大多都是孩子对父母。

对自己的父母多些宽容,多些陪伴,多些理解。换位思考,你以后也要为人父母,在你的孩子面前善待父母就是善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