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中考写的作文老师能看到吗(中考作文写老师正确吗)

中考写的作文老师能看到吗(中考作文写老师正确吗)

更新时间:2023-12-09 01:46:33
中考写的作文老师能看到吗(中考作文写老师正确吗)

中考写的作文老师能看到吗【一】

教育能改变吗?观看了《教育能改变吗?》纪录片,我同样也有这样的疑惑,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正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徘徊,我们该怎样要求他们?是做回自己,还是顺应潮流,我们也在矛盾中挣扎,在冲突中思考着孩子们的未来,应试教育让孩子、家长、老师不敢怠慢,加速着前行,明知拔苗助长却也不敢轻易停下,一个字 :累!

看了《教育能改变吗?》,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人生包含的东西很多很多,不是只有考试;人生的路很宽很宽,不是只有上大学;人生的意义很不平凡,不是只有学习······所以,我们要在孩子累了时,帮助他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而不是加重压力,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有健康心理的人;我们要在孩子只顾学习而忘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时,我们要提醒他们:“人才”不是仅指学习上的,它是广义的,各行各业都可以成就人才,同时也要记住,先成“人”再成“才”,基本的“人”的品行都没有,学得再好,也对社会无益。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世界会因为五彩斑斓而显得更美丽,交错的线条才更神秘、更动人;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读来才津津有味,趣味丛生,我希望······

或许,我只是希望,我不能改变什么,但我愿意尽我的力去改变我身边的人,我要让我所教的孩子们能快乐的学习,全面的发展,拥有健康的心理,活泼开朗的性格,去应付一切挑战,我相信——“行行都能出状元!”

中考写的作文老师能看到吗【二】

宽阔清晰的立交桥上来来往往整齐有序的汽车在十字路口时而前进时而停顿,用快镜头有意描述这个画面,似乎正反应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写:历史的快速变迁,把我们的教育推到了十字路口的非常时期,人们有评击,但人们依然迷茫。

我只谈谈发生在我身上的教育,茫茫个案中的一个。

1978年末,我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那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启程的号角也同时吹响。6岁时,我成了村里第一个幼儿园的第一批孩子中的一个。8岁时,我就读村完小,校内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校舍是苏式的一层平房,红绿电线裸露在教室的墙壁上,记忆中那个黑黄的灯泡从来就没有亮过。简陋的木制课桌和凳子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总是放不平。雨天里,教室的课桌凳永远是排不整齐的,因为我们和课桌都要为漏雨的屋顶腾让地方。冬天来了,老师会让我们募捐白色塑料薄膜,用来封住没有玻璃的窗子。我还记得,那斑驳的黑板,老师想写几个粉笔字,还总要找个合适地方……

描写到这里,我感叹:我们太穷了。记忆中,那个时候的“时针”已指向了1990年。

2004年,我自己的孩子出生了。当我已为人母,我会强烈地感受到良好教育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我理解的良好教育环境是什么?有好的学堂、好的老师,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去学习琴棋书画等,不求多,但一定是投其所好,择优选学。我作为母亲,不图孩子将来成为大师,但只求他在儿时和以后的成长期里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而这些在我的儿时,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纪录片中,有描述现今中国的家长让孩子学英语、学书画、学琴棋、学珠算,我也很有感触。有专家指出这是教育乱象,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这些,是对孩子摧残。又称中国孩子的终极目标是清华、是北大,是中国教育形成的悲哀……

我以为专家的.这些评价也并非全面。三四十年前国家依然一贫如洗,三四十年前的孩子在今天多半已成为孩子的家长,他们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也没错啊!让北大、清华成为孩子奋斗的目标有错吗?而显然,进北大、清华也只是国内极少数的学生才进得了的,自知之明的学生与家长们也自然都会有各自的理想目标。

拿我们的教育现状与发达国家去比,假如把它作为前进的衡量标准去研究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拿他国的教育现状来评击自己,可是不准确的事。首先,两国的历史渊源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发展进程不同,自然教育前进的步伐就不同,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有人说,已到了十字路口,迫切需要改革,那么我们能改变多少,怎样改变,真正的问题找到了吗?

国家在大的改革中也曾走过弯路,但我们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一路摸爬滚打,但我们终究是在前进,我们依然昂首屹立在世界之东方。

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我们随历史的浪潮不断洗礼,在成长中不断反思是必然的!尊重生命的过程,尊重成长的足迹,尊重一切自然现象。教育,作为一个另类生命体,又何尝不需要被尊重?

中考写的作文老师能看到吗【三】

以前,有两个青年,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他们俩一起去找工作。俩人有着不同的想法,英国青年想要一下子就有所成就,然而犹太青年只要能找到工作就心满意足了。

在他们俩找工作的.途中,俩人发现地上有一块钱,英国青年如同一位贵族般大摇大摆,假装没看见似的从那一块钱上走了过去,而犹太青年却开开心心地捡了起来。英国青年心中暗暗嘲笑犹太青年,心说:“不就一块钱吗?又不是一百块,看你乐的。”

他们到了一家需要人手的公司,那公司很小,也不干净,工作很累,工资也非常少。英国青年一看此况,转身走了,说:“我才不要干工资那么低的工作呢!我要当老板,既不累,又赚的多。”犹太青年却高高兴兴地留了下来,而英国青年也因为那崇高的理想一直找不到工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后的一天,俩人相遇了。当时那有着贵族傲气的英国青年,至今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而犹太青年已经是大老板了。英国青年说:“我原以为可以超过你的!”犹太青年说:“你当时连一块钱都看不起,基础也不打稳,怎么可能当上老板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志向未必就能成功,要成功就得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