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描写尧山作文600字左右)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描写尧山作文6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2-09 14:40:11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描写尧山作文600字左右)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一】

自山下步行而上,只半个钟头即至庙群。这是一个相对平坦的所在,上上下下,三四个平台相连。从最大也是最下的平台的边缘往下望去,可以看出古人用石垒砌的痕迹。几十层片石块石叠加成了十几米高的直崖,足见人们用力之巨,用心之诚。这三四个平台之上,高高低低错落着十好几个神位。尧山华山两圣母,王母送子二娘娘,龙王观音马牛王,土地地母财神爷,药王关帝并岳飞,各各神明,不一而足,分明地小,再多出一些土地,定会古今中外各种神灵俱备。老百姓可爱,反正是神,供奉了就行,哪管他来自何处管的什么事,每年清明时节,举家来此,各据所需,一路拜了过去便是。三四年前曾来过此地,如今再来,更是比前多了一座算得雄伟的山门,门口墙上多了文物保护方面的牌子;原来的尧山圣母殿后,更添了一座比前大多了的新殿,还是供奉尧山圣母,飞檐斗拱,气势非凡。殿门外面,挂了一面金底黑字的字牌,上称圣母为“灵应夫人”,写有圣母神迹,也见此地灵犀。

我给岳飞鞠了一躬,敬他为国为民的忠心。在其他各个庙前均自停留了片刻,细看些门上字联门里供物,慢慢品味出了世人虔诚背后的辛酸——生活不易,有神护佑总是好一点的事,多几个神灵就多了几份保证。这里地方虽小但房舍挺多,稍加筛分即可选定几个可以奉拜的神位,平时拜拜,用得着时想那神灵也是用过供品的了,必会帮上一帮的了。好在中华之人自古宽容,天南海北供奉下来,神灵多多了去。各方神灵也似大度,并不见太多相扰相欺之事,更不存“异教徒”一说,僧道可以共语,人神亦能共食。

惟愿神灵有知,佑护一方百姓。

殿后西北角上石崖底下,建有一个小亭,亭子正中,圆石盖子下面,说是有个神泉。但观看左右,并没有什么泉水下流,只一股细水从崖缝渗出,不知神异从何而来。正自纳闷,却见亭边斜放着一个小小的碑石,上边写着前几年庙群扩建修缮之时,平常并不多大仅供二三个人用度的水流,竟然够了几十个人的吃用,多少显出一些神异。完工之后,工人感念此水,在此建了小亭以作纪念。亭下东边的崖壁上,刻有二字——神泽。字皆一米见方,隔出四五米距离,远远看去,有些气势。两字均勾划有力,运笔畅顺,神韵相似,应为一人所作。但前几年来时,走马观花,竟然没有发觉。再走近些,发现字旁均有竖排小字,细看之下,惊讶之余更多了一份肃敬,原来一为邵力子所题,一为杨虎城所写,二人均鼎鼎大名,于国于民有较大贡献。

空中临摹了一番,忽然听说由此往东,石崖里有一个叫做一线天的景点。这也是前几年来没有听说过的事。于是转脚走近,钻进一个一尺来宽的断裂,一两步外右转,真是一个窄狭的所在。整块石头,从中断开,高下约有十米,仅容一人通过,最怕处是顶上中间竟然夹着一个碌碡大小的石块,看上去随时会掉了下来。快步穿越,朋友在对过外边大喴“看,看,掉下来了”,还真吓了一跳,谁知这样喊叫,会不会震松了石头,或是恼怒了神灵。

出得一线天,抬头上望,几株古树自岩而出,将坚硬的岩石挤得四分五裂,它原本细弱的根茎经历了怎样艰辛而漫长的痛苦?人在这样的树木面前,算作什么?这山上不止一处有着这样令人惊讶的巨木,世人敬之畏之,各个树上均绑有祈福用的红色布条,最高者竟在树顶,并且悬出崖外,可能越高越险处越能表示祈福者的诚心,真个令人讶叹!

一线天东南紧临的两人多高的崖壁上有一门洞,门外小小平台上设着一个小的香炉,但没有上去的路,勉强可见有人踩着崖石上下的痕迹,这是药王爷的飨食布施之所了。若以我等极其卑俗少智的眼光来看,比之此山供着的其他有房有舍的神灵,这里多少有些委屈药王爷了。但也许是药王爷仁心斋厚,普济众生,只愿世人皆康健,哪怕我来住高崖了罢!倘是如此,则我等叩拜之人实在心眼狭小了。得罪,得罪!

回身西来,故旧得不知何年所建的圣母殿前,静置着一个雕铸得相当精美的香炉,袅袅青烟正自缓缓飘起,涤荡着我等心灵。闻吸着燃香的味道,整个身心仿佛如脱俗世,有了一些缥缈如仙的感觉,真是要感谢今天的人少山静心无杂念了。且将日日担着的俗事重负暂时放下了罢!而明日,明日更多一些珍重了吧!

香炉稍前左右两边更有钟亭鼓亭,高大精美的亭子里边分别挂放着一个巨大的钟和一个巨大的.鼓,敲击起来定是神音远荡,摄魂追魄。我辈胆怯,怕随随便便击打会扰了各位神仙;并且自觉才低德少,当不起钟鼓这样古人常来祭天祀地的巨器,通神之物,俗人还是敬之为佳。亭子外边柱子上的长联也是一个真好,文采斐然,绝对大手笔,只可惜不知何人所拟。真正有德有才的人往往隐去了姓名,不在喧嚣里轻躁地唱响;而满钟上铸着的捐款者不知为了什么样的念头会将名字留在了钟上,使我初看时满怀期待以为一篇好钟鼎文的心多少有些苦涩——世人总怕自己做了什么而别人不会知道,将名字铸到钟上鼎上是多么放心的流传!但还是要感谢这些出资捐助之人的慷慨,使得文化绵远流长,永不断绝。

值得一记的还有山门外面正对处的文昌楼。上刻“文昌”“敬惜字纸”等字样,楼之半腰略下处,有一圆孔,尺把半径,说是放入写有文字的纸片,恭恭敬敬点燃,可以增添学识文采。难怪蒲城自古多才子,原来是神庙保佑,兼之官府民间各各重视修学的缘故。楼边地上平铺着一个长方形石刻,上面动物图形因时日长久而漫灭不清,只隐约看出一只马蹄的样子,也许是马到成功之类的寓意吧。

此处方圆并不十分阔大,但若细述,当然可记之处也是颇多,毕竟自古已有祭拜。庙中散放了一些石碑,上面文字约略可以辨认,乾隆、道光为多。待到将出山门,发现墙上有一些关于此山的介绍,说是尧帝偶得治水方法于此山,故称尧山。如此说来,这里又有些值得记忆的地方了。又说些唐尉迟始建庙宇,唐皇帝册封,后代陆续祭拜等方面的事。看来这里古意久长,神异服得众生。文字最后,还说金代时候祭祀,竟在崖谷中发现古人类化石,故此曾称“仙蜕谷”,这就更增了一些久远的神奇。

整个庙群里看过,也未发现几个游人,山静心亦静,刚好给了细看慢品的机会。一路看过,时而听得后殿上高枝里山鸟的鸣和,唧唧喳喳,许是我们惊扰了鸟儿的安宁,或是鸟儿欢呼终于有了新面孔的到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啼,也是一份难得的机缘。

走走看看停停,不觉间已是太阳西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立刻有了几份冷瑟,山风也越发有了一些威力,吹得人一身的单寒。

那么,下山去吧!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二】

记得来时妻子叮咛说要我记得按时回去做饭,她和孩子上班上学回来有口饭吃会时一件暖心的事。那么,回吧!但只说上得山来才有多长一会,身心这样的脱开俗事才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却不得不要面对日日生活里的平凡琐碎,多少有些没有看够恋恋不舍的意思。但只怕就这样急匆匆的回赶也是不能及时做饭的了,世间之人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两难,有些比这大得多的事还需我们很好地去做。不脱红尘,就要爱惜红尘,珍惜处在红尘里的每时每刻,珍惜生命里那些美好的过往。

这一山的风不知吹过多少年,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沧桑巨变,无人知晓。自山有庙之始,来往拜谒者何止千万,中间自当不乏声名大振地位显赫者,但在大山久长的记忆里谁不曾是一个倏然而逝的过客?我辈更如草芥,来了,看了,去了,身心有所体悟,生命里有了这山上物事的渗滤,就是绝好的事。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三】

今天,父母带我去了尧山,欣赏这个国家五A级景区。

刚到山脚下,我就惊呆了:尧山头顶天,脚踏地,高两千余米,相当于七百多层的摩天大厦!更绝的是景区占地两百多平方公里,有百分之九十八都被密林所覆盖!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我能否登上山顶!

开始登山了。I我们从山脚下往上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龙湮。它弯弯曲曲清澈见底,好似一条透明的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好抱里。

继续向上爬,没过多长时间,忽听得一声巨响,犹如万马奔腾,声势浩大,又仿佛千鼓齐唱,山回谷应。一个转弯只见白练垂空,一条四十余丈的黑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三弯九曲之状劈空而下,使大地为之震颤,石破天惊的响声令人震耳欲聋。

吃完饭。加了"油”,|我们向“玉皇顶”发起进攻。一路上,我们经过“通天门”等地,又经过长达四千米的近九十度垂直坡终于到达了尧山之巅——“玉皇顶”!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往远处眺望,只见山腰间环绕着几朵白云把山衬托地更加雄伟壮丽,使尧山成了一幅秀丽的水墨画。真如杜甫的《望岳》中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忽然,人群中发出“起雾了,起雾了!”的喊声。我举目望去,只见一小团云雾从山底悄悄地漫上来,织成了尸薄薄的轻纱,越来越大,越来越浓。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眼前的一切都无影无踪。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悠闲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密林,山间震耳欲袭的瀑布。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尧山美景甲天下!

作文尧山奇观800字【四】

星期六我和妈妈5:00起床,我起床后,准备叫我妈妈,我走到姐姐床边说:“妈,起床了。”老妈应了一声:“好!”我又去叫我姐,我姐姐起床后,老妈也起来了。然后我们就收拾行李。

我们下了楼,去出发点,到达出发点时已经是6:30了。我和姐姐肚子饿了,便去附近买些早饭,正好车来了,妈妈拎着行李走上车,边走还便叫:“舒淇、舒涵,上车了!”我和姐姐匆忙跑过去。

快到尧山时,路边的风景好美!我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相机:“咔嚓”的一下,风景“保留”下来了。

到了尧山已经是11:30分,导游告诉我们先去吃午饭,然后去漂流。大家都同意了,我们吃完饭,坐上了车,一路开到了要漂流的地方。

到站后,导游就下车去买票,然后领救生衣和头盔,领完后就发给了我们。

我们大家穿好救生衣,戴好头盔便去排队,导游告诉我们,我们的号是215,读到我们时就上岸边。(

“215在吗?”我们听到喇叭里喊。我们大家齐声喊道:“在”然后喇叭里说:“下水”

我们欢快的跑到码头上,听工作人员的指挥,六个人上一条船,我们六人有:我、我老妈、我姐、我叔叔、我阿姨、还有叔叔阿姨的儿子。

做好后,船顺着水流往起点出发,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往起点出发的一段路上,有好多的人拿着水枪,盆。不过,还好我们有一把水枪、四个小盆。

水上开始了“大战”,我拿起一只盆就往别人那里泼,不一会,到了起点。我们抓好安全扶手,开始了两个半小时的漂流,“往下啦,抓好!”老妈提醒我。“啊!”我叫道,“太刺激了!哈哈”

一个波浪弄得我们的衣服湿漉漉的,漂了一会又来了一个更刺激的:船开始往下冲,一会往左边、一会往右边,最后一点朝上的,水一往上弄,诶呀!衣服湿透了,还喝了一口水。

漂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快没了,心里难过。却看见几个大字——半程休息点。哇!才半程啊,我高兴极了!

我们顾不得休息,就继续开始了“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