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三月三的风俗作文400字六年级)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三月三的风俗作文400字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3-11-16 08:51:58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三月三的风俗作文400字六年级)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一】

抱歉,先祖们,今日,小女认为,必须“先行而后三思”。很多时候,我们丝毫没有考虑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时候,我们必须马上作出决定。“大敌”面前,如果我们犹豫再三,拿捏不定,很可能会错失最佳时机。有时,可能因此失去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况且,作为新时代的主人,遇事优柔寡断,将难成大业。所以遇事要“先行”。

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做出准确,正确,又完美的决定,所以,事后要“三思”,从中得出真知灼见。“前事之失,后事之师”!

辩论到此结束。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二】

今天是传统的三月三上巳节,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节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在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习俗,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个亲水的节日。三月三这一天有春浴的习俗,这一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上巳节还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觞”的逸事。魏晋时,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时,还要举行水滨宴会,谈文作赋,饮酒取乐。饮酒时,要将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随水流动,到谁的面前,就要饮酒吟诗。这个活动,在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记为“曲水流觞”。曲水流觞的活动还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与洗尘礼仪。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三】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又来到了。奶奶早就打电话给爸爸,叫我们一家三口要回老家过“三月节”。这一天在南平市南山镇江口村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点蜡烛,放鞭炮,一大早大家就挑着素菜去庙里祭祀。

祭祀过后,最忙碌,最有意思的就是做米粿了。奶奶把浸泡了一夜的梗米捞起来沥干,放在锅里煮软后再捞起来晾了一会儿,就端到大厅梁边的石臼旁。这时候,原本在大厅里谈笑风生的舅公、叔叔、伯伯们都围过来,开始大显身手了。舅公端来了一盆水,叔叔已经扬起了大木槌,一锤、两锤、三锤……准确有力,重重地捶打着石臼里的米饭。只见舅公趁着叔叔把木槌扬起的那一刹那,双手在盆里沾了点水,迅速把石臼边的米饭扫到凹槽里,他刚把手收回来,叔叔的木槌又落下去了。我紧张地心都提到了喉咙口,而他们却一边说笑一边舂,既轻松又默契。大约半顿饭的工夫,米饭有些绵了,把它盛到饭蒸里蒸上两个小时左右,再倒进石臼里舂。舂好后,米饭已是又细又粘,像个大雪球。我自告奋勇,把它端到饭桌上,奶奶、舅婆、婶婶还有妈妈就围坐在圆桌旁,把早已炒好的馅包进粿里。一个个的米粿真像一个个白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嗯,粘糊糊香喷喷的,有米香,有馅香,好吃极了,见到我这一副馋样,大人们都笑了。

“三月三”在大人的忙碌中,孩子的欢天喜地中来了又去。提着米粿,抱着自己亲手挖的碗口大的竹笋,我恋恋不舍——又是一年“三月三”。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四】

三月三,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代称上巳(sì)节。魏晋以后,上巳节才改为三月三。后代的子子孙孙逐渐的在今天飙歌、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等。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是纪念黄帝的节日。同时,华历三月三日,古轩辕生于之世,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所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看见妈妈在用一种我不知道的青菜煮鸡蛋。我禁不住好奇心就问:“妈妈,这是什么菜?为什么用它煮鸡蛋?”妈妈一边煮鸡蛋一边对我说:“这叫荠菜,荠菜味甘、性凉,对肝、脾、肾经、明目等效用。因为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所以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

下午,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到久负盛名的鱼峰公园。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1位民歌手汇聚柳州市首届三月三“鱼峰歌坛”飙歌。壮族山歌、侗族大歌、苗族歌鼟(tēng)、蒙古族长调、回族花儿、陕西信天游、四川巴山背二哥……人们以歌叙事,以歌传情,咏叹生活的喜怒哀乐。原生态山歌盛宴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大饱耳福、眼福。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三月三,大家来飙歌;三月三;你我乐呵呵!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五】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吹在身上暖洋洋的,放风筝的好时节又到了。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海边放风筝。到了海边,来到了金灿灿的沙滩上。我左瞅瞅,右望望,这里放风筝的人真多啊!看!那边升起了一只蜻蜓风筝,花花绿绿的身体,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瞧!那边又升起了一只大蝴蝶,五颜六色的身体,在天空中像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左边又升起了一只大蜈蚣,黑里透绿的身体,像蓝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条黑里透绿的彩带。右边又升起了一只老鹰,只见它越飞越高,短短的'时间内,这只老鹰已经超过了所有的风筝,在空中遥遥领先。它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还点缀着花花绿绿的斑点呢!

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我的老鹰风筝,看看是我的老鹰飞的高,还是他的老鹰飞的高!还没等我让它飞,它倒迫不及待地自己飞起来了!我的风筝越飞越高,已经远远超过了那只老鹰风筝了。看着别的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自豪地笑了。

可爱的风筝,美丽的春天,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六】

每天早上,我都会吃早点,每每来到早点摊前,看着什么包子、饺子、粑这些,我总是了了解决,吃着吃着就想起了每年三月三奶奶做的腊肉韭菜粑。我趴在座位上陷入了沉思。那是去年的三月初三,在我们这管这天叫鬼节,又叫粑节。

快到粑节了,那个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拉着妹妹,到野外采了好多的韭菜,奶奶也提前把米淘洗干净晾晒干磨成了粉,就等着粑节的到来了,去年的粑节正好也是清明节,我们祭祖回来后,奶奶就在忙活了,正在那和粉,里面放了韭菜和腊肉丁,我蹲在奶奶旁,问奶奶为什么三月初三叫粑节,为什么要吃粑。奶奶告诉我,在我们这有这么个说法,这要从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在第七天造好了人,但是她已经很累了,仙气不足,给人灵魂时,没附在肉体,风一吹就飘到野外了,每到三月三那天,野外的一种野韭菜气味最浓,人的灵魂都被吸引了,附在了上面,女娲就叫人去吃这种野韭菜,还要吃米糊,这样就归位了,后来人们将这种韭菜加米粉掺和在一起做成粑,吃下,灵魂就不再飘走了,粑魂粑魂,再说韭菜粑谐音久财发。我听了,觉得有点迷信,但总算也是一种期盼,期盼平平安安,财运大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奶奶揉了好多粑,我在灶下添柴,奶奶在锅里放了些油,把揉好的粑放入锅中,煎几分钟后又翻转过来再煎两三分钟,奶奶说好了,别再添柴了。还没等奶奶装起来,我就从锅里抢出一个,那个烫的我左手换右手,香气扑鼻使我忘记了痛,妹妹大老远就喊着好香好香,冲进厨房把我手中的粑,抢了去,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呢,奶奶边说别急别急,多着呢,又从锅里取出一个用纸包着放到了我们的手里。我望着这焦黄的粑,直流口说,我轻轻咬了一口,外脆里嫩,既有腊肉的香味,又有韭菜的清香,好吃极了,我越吃越带劲,一个粑不知不觉就下肚了。我看看妹妹,只见她双手捧着,从四周吃起,一个圆形最后成了圆点被她塞进了嘴里,最后还用舌头向嘴唇四周捞了了一下,就像牛吃草一样。

奶奶拿了两个用碗装着放在锅台里边,供灶神,接下来用筷子夹起慢慢地吃着,嘴角还一厥一厥的,每吃一口都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我一口气吃了六个,妹妹说她也吃了六个。实在肚子装不下,那个好吃真是没的说。恨不得扒在锅沿吃。可惜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没能吃到奶奶的美味,我想,他们在外也作了家乡的这种粑吧,因为今天可是三月三啊!吃完后,妹妹挺着个大肚子大摇大摆的`一手拿着一个出去了,我也不甘落后,也拿着两个藏了起来,等能吃时在来享受。还叮嘱奶奶说,晚上还要吃这粑。想着想着,口水都流进了装早点的袋子里。快到三月三了,我又能够尝到奶奶的,腊肉韭菜粑了。三月三,真好。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七】

“草长莺飞二月天,湖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月初三,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和哥哥来到了草地上放风筝。哇!各种各样的风筝布满天空,有燕子的,有恐龙的,有兔子的,还有大象的,奇形怪状的风筝数也数不清。

我拿起风筝向天上一扔,飞快的向前跑,可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哥哥也试了一试,还是飞不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疑惑的问。

这时哥哥对我说:“你不要灰心,虽然前两次都失败了,但他总会飞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听了哥哥说的话,要放弃的我又充满了信心。一鼓作气的拿起风筝,这一次我和哥哥一起来完成。我在前面拿着风筝,哥哥在后面放线。三,二,一,跑,我拼命地向前跑,哥哥也努力的在放线,慢慢的风筝像飞机一样飞了起来,我看着它快乐的身影在天上越飞越高。

我和哥哥在地上随着风筝的飞行轨迹追逐奔跑,周围是喝彩声和欢笑声。风筝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追,风筝就是快乐的使者。天上有一群快乐的风筝,地上有一群快乐的孩子。

通过我和哥哥的努力,风筝终于飞了起来,我们也通过自己找到了快乐。经过这次放风筝的经历让我知道:“做一件事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快乐就在我们的手中。

三月三的风俗作文图片【八】

壮家人过三月三,是由于居住地区海拔较低,气候常年酷热。而就在农历三月时,正是气候温和的一天,是一年里最温和的一天,最舒适的日子,然后就产生了过这个节日的想法。

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传统歌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和染色彩蛋,一起来欢度节日。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围着圈歌唱跳舞,老人儿童可以围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打的可达数万人之多。

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不管相识与否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们。如果是一个比较大的歌圩的话,方圆几十里内居住的男女青年都过来参加。这是壮家人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活动!歌圩厂商人山人海,人人抱着激动的心情,睁大眼睛,期待这歌圩的开始。活动正式开始了,人们纷纷上歌圩场上赛歌对歌或者赏歌。不但可以享受民族美食和欣赏民族传统民歌,男女青年还通过对歌情投意合。

说道三月三歌圩有什么娱乐。最传统的不单单是对歌,还有抛绣球和碰彩蛋等。抛绣球只是歌圩上少年儿童一种娱乐游戏,但最多的还是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抛绣球给他,和对歌一样是男女青年的喜爱娱乐呢!

壮家人的三月三过得是多么隆重!多么盛大啊!你难道不要亲身体验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