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老子的名句作文素材)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老子的名句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0-23 08:58:32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老子的名句作文素材)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从辵,首。本义:供行走的道路。但此处的道可能指先于宇宙之前的混沌,庄子讲《浑沌之》,开七孔于头,然后有了万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来不仅代表万物,也可能指人类、,‘名’。我觉得这章是在刻画混沌之后,宇宙出现之后万物(尤其是人)的差别与对比。道与名相对,妙与徼相对(前者为微妙之意,后者为考察,认识之意)。混沌了之后,道却永远存在于宇宙当中,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想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我觉得这章讲的大概是相对论,然后从他的相对论中得出其处世之道。事物的价值只要是以人来判定的,总会是相对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灵魂,而且认识事物都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后面讲的无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于自然之道,而非人的价值。因为大部分人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想有为,想拥有,想追求……

或许,用天道来养人道,会是人相对价值中的一个客观标准,就像上帝的《圣经》一样。不同的是,圣经已经写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学习,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寻找。老子或许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而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继承,甚至越走越远。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三】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格言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出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笔下。意思是学习贵在勤奋、刻苦,它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怕苦,多读书。

以前我做事非常懒惰,怕吃苦。进入五年级后,老师为了让我们保证早读的时间,规定每天早晨提前20分钟到校晨读。可是每天清早我都舍不得离开那热乎乎的被窝,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七点了,我还赖着不肯起床。结果每天早晨我都是伴着上课铃走进教室。读书的时间没有了保障,我的语文成绩也慢慢下降了。

一段,我们学校参加县里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我也被抽到了,一开始我非常高兴。可是练了两天我就受不了了。因为每天中午、晚上都要加班排练,并且老师要求的也非常严格。我怕吃苦,就放弃了。可事后看到别人都在有声有色地排练,我的心里后悔极了!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怕吃苦的下场啊!以后,我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事实证明,不勤奋、怕吃苦,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为了提醒自己,我把这句格言贴在了我的书桌上方,让它时刻提醒我、督促我,让我勇于挑战困难、战胜挫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将使我受益终生。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四】

天长地久。天地所有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在。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章节老子似乎想通过对天地之道的描述然后应用到我们人身上,其实这种方式基本是贯穿整个《老子》的。关键是我们要把前面的理解清楚了,前一句说天地长久的秘密是“不自生”,我不确定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是不是说“不求自己的生存”,还是“不依靠自己生存”。我比较偏向于后者。天地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道而存在。圣人也应该学习把自己置之身后,却可以达到身先。“外其身而身在、“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老子可能还是想告诉我们,不应该太关注自己,而应该把自己虚出来,托付给道。这竟然与基督说的“把心虚出来,交与上帝”如此的一致……!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五】

人生也就60年,万事到一定程度就好了,不要太过,太强求。为什么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呢,现代人,压力太大,抑郁的很多。从懂事那天起,大部分人就要为了生存忙碌奔波,要不然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当一家人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全家人的生活改善时,你说这种奋斗的过程难道就没有幸福的感觉吗?在瑞典,就算是最坏的打算,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他的收入也很可观,所以,他们有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到底上帝要他降临人间是来干什么的。其实生命中奋斗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往往要感叹事事的不如意,其实我们都是幸福的,家人的平安,孩子的健康,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吗?做人要乐观,要容易满足才好,这样才会幸福!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六】

每当我偷懒的时候,是它提醒了我;每当我沉迷于游戏的时候,是它教育了我;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是它鼓励了我。那就是这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一天,妈妈准备去上班。为了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出门前她特地嘱咐我一个人在家里收拾房间和洗衣服。妈妈走后,整个家都成了我的天地:看电视,玩玩具……早把妈妈交代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我的脑子里闪过了这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小时侯不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练就一颗独立自主的心,那么长大后怎么立足于这个社会呢?于是我立刻关掉电视,收拾好玩具,开始整理房间……妈妈回来后,看见焕然一新的房间和那一件件干净的衣服,她欣慰地笑了,还夸我真能干。听了妈妈的话,我也笑了……

还有一次,妈妈有事出去,临走时打开电脑,说:“儿子,你乖乖在家做作业,做完了可以玩一会儿电脑。”妈妈走了,我坐在桌子前做作业,可是我的心思早已飞到了电脑游戏里。赛尔号游戏是如此的吸引着我,我就象得了“多动症”,在凳子上扭来扭去。就这样煎熬了二十多分钟,我终于受不了了,一屁股蹭了起来,“一本正经”地玩起了电脑。但是我的心里总是火辣辣地疼,就象偷偷摸摸地做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似的忐忑不安。猛地,我心里有个声音在对我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顿时,我感到羞愧万分,重新回到了书桌旁,认认真真的做完了作业……

想想那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成绩卓越,无不是真正领悟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内涵,珍惜时间。“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巴尔扎克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更是拼命工作,一天只睡4个小时……

我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做一个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人。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七】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向自然学习的治国之道。老子讲要削减人们的,减少人们的竞争,让其按照自然天性发展。甚至让民不去追求知识,但是要注重强身健体。想起一句西方哲人的话来:“让自己的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站在这个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计的减少我们的,同时减少我们的'知识能力,他可能觉得知识也是人来源的一部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忧患识字起”,讲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人们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忧患和意识自然就多了起来。

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像老子本人一样,在跨过了知识的这个阶段而至无为之状态,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简单无为,因为已经在人类和社会中产生且越来越强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后就知道有一种目标叫成功,成功后有什么……所以,在这个时代,我比较倾向于“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或许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又或许社会的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多样性急剧扩张、物质和越来越‘丰富’的阶段,或许以后会朝简单、自然、无为的方向发展也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让自己的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他一方面在用一元性的教育和言论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机械人”,无形中扼了我们的创造力,一方面又(或许是不得不)让社会的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了,物质更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了,可是,我们人性的进化,却是如此的缓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虚其心”,我觉得很像基督教说的,“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让神进来”。人作为人始终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为中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或许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获得世俗的快乐和与人竞争之后短暂快感,可毕竟人不可能最强,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人很容易拜倒在权力、金钱、包括自己的情绪和之下,结果很容易迷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来,只让神来主宰,或许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后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尘世生命带来的乐趣。

老子名言有关的作文【八】

最近学生课程在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我对老子的思想是比较向往与崇拜的,于是读了一本书,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对老子的思想更加崇拜。老子的智慧是哲人的智慧,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老子的智慧可以开启我们的智能,教人如何处世;老子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