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小学生作文读中国航天员感悟)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小学生作文读中国航天员感悟)

更新时间:2023-12-04 19:02:01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小学生作文读中国航天员感悟)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一】

20xx年6月20号上午10时,中国首位“太空老师”女航员王亚平在神十的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太空授课。我们班在老师的组织下,准时观看了这次太空授课。

太空授课内容使我们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太空老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还与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通过太空授课进行科普教育活动,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让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更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在这次太空授课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二】

11月18日下午14时许,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14时40分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听到这一消息,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73岁台胞宓攸武老先生激动地告诉中国台湾网记者:“我为中国航天人骄傲,为中国航天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自豪。”

宓攸武十分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收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的直播现场。10月17日,他也观看了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的直播现场。11月18日14时许,当电视荧幕直播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着陆时,他悬着的心放下一半。14时40分许舱门打开,经检测,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体状况良好。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下了,称赞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为中国航天梦抒写了壮丽的篇章。

宓攸武还将“神舟十一号飞船已安全着陆”这一消息告诉了参加第十届黄埔论坛的同伴们,大家报以热烈掌声,祝贺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希望中国航天梦早日实现。

“中国航天梦是属于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刘镇灯表示,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非常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关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时常通过网络查询关于神舟十一号或者航天员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台湾同胞亦有荣焉”。他希望两岸同胞能够携起手共同实现“中国梦”。

正在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平,观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着陆的直播。他表示,台湾同胞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我们真的与有荣焉”,两岸同胞共享中国航天强国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荣耀。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正元老先生说,神舟十一号飞船安全返回为两岸同胞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中国航天人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希望两岸同胞能够共同努力,继承中山思想,振兴中华,早日实现“中国梦”。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三】

当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历史再次被景海鹏刷新——中国首位第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来了。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足够幸运。“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的他,将和战友陈冬完成在太空驻留一个月的挑战。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景海鹏说:“鲜花和掌声过后,我们一如既往投入战斗。”三年后的今天,已是将军的他,向着太空再次出征。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年少时到供销社打酱油的一幕,至今铭刻在景海鹏的脑海深处——

那天,供销社的阿姨边打酱油边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场上那个“海鸥五号”吗?!

那是公社组织的一场篮球比赛。他穿着父亲买的运动背心,前面图像是海鸥,后背印着大大的“5号”。谁也没想到,这个小个子投球必中,一举扭转战局。

打完酱油,景海鹏掏钱,阿姨笑着说:球打得好,不要你钱!

那位阿姨或许不知道,她的这句话,从此点燃了一位少年的追梦之旅。多年以后的深夜,在航天员教室里回忆起这一幕,景海鹏说:“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转折。”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景海鹏说,“不是为省一毛钱两毛钱,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奖励。那一刻让我认识到,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值小学五年级的景海鹏,当时做梦都想着成为学校篮球队的正式队员。然而,因为个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着床单偷偷哭泣。不知多少个夜晚,他抱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破篮球,一次次起跳、扬手,投向自家土墙上用粉笔画着的篮球筐……

至今,景海鹏仍保持着深夜投篮的习惯。就在记者采访的两周前,他还利用训练间隙和教练比赛投球,那天他连续投中67个,“距76个纪录还差一点”。

“投篮”仿佛是一种人生隐喻,最初的梦想也如 “画在墙上的篮球筐”一样不断升级,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挥汗如雨的努力和坚持不变。 景海鹏正是靠这份努力和坚持,迎来一次次梦想成真时刻。

高三那年,他被报栏里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飞行员拿着氧气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战斗机旁边。他清晰记得,那位飞行员叫张海鹏。“一样的名字”与“羡慕的心情”双重发酵,他燃起当飞行员的梦想。

从此,从飞行学员到战斗机飞行员,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他的梦想不断点燃,不断实现……如同他最喜欢的连续投篮,实现一个梦想,他马上就有下一个梦想。

“人生,正是由一个接一个大大小小的梦想串联起来的。”景海鹏说,“唯有为梦想奋斗的人,才懂得梦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梦想成真时的快乐。”

“不管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变”

50年前,出生在10月;50年后,出征又逢10月。

即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50岁出征太空的景海鹏也是名符其实的老将。那份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自信和从容,有绽放的荣光,更有坚守的执着。

尽管时光在他的身上并没有留下太多明显痕迹,但读懂这份自信和从容,也便读懂了时间在这位飞天老将身上的积淀和升华。

打开景海鹏的方式有很多种,时间无疑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如果从1998年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那一刻算起,他坚守了整整10年,才迎来首次飞天。但此后,时间仿佛站在了他一边,一如航天员刘洋所说:“不曾改变的严谨,不曾改变的认真,不曾改变的勤奋,甚至不曾改变的面容和体重……”

任何人都会被时间打败,景海鹏何以赢得时间?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赢得时间的奥秘如此简单,但又如此艰辛。尽管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足以令人动容:“备战‘神十一’,一年左右时间,几乎没有出过航天城,几乎没有双休日,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

刘洋至今仍为偶然撞见的一幕深深震撼。那是“神九”返回后不久,他们刚刚从紧张的任务中脱离,还未来得及修整喘息。一次她敲开景海鹏的门,赫然看到了满屋的学习资料。刘洋诧异地问:“师兄,你摆满屋子书干嘛呢?”他笑了笑说:“准备下次任务。”“可‘神十’任务我们按规定不能参加选拔呀?” “那还有下次呢,还有‘神十一’‘神十二’呢?”

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坚持让他赢得了时间,时间也回报他以精彩:飞天时间越来越长——从“神七”3天、“神九”13天到“神十一”33天,飞天高度越来越高——此次“神舟”“天宫”组合体飞行的高度比以往抬高了50公里,他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飞天高度最高的两名中国人之一。

“不管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变!”景海鹏动情地说,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今天取得的一切,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父母的养育;他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浸透着太多人的心。

他盛赞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为飞天开拓者、先行者,感激默默支持他的科研团队, 感谢所有航天人:“他们都是给我们增添翅膀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飞天翅膀!”

“航天员的舞台在太空,这辈子就想干好这一件事”

太空飞行的高风险,众所周知。已经两度飞天“功成名就”的景海鹏,为什么还要选择第三次飞天?

他的回答很简单:“航天员是我的职业,航天员的使命就是不断去执行飞天任务。”

他的回答很动情:“我热爱这个职业,挚爱这个职业,酷爱这个职业,愿意时刻准备着接受祖国挑选,宁可备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备。”

梳理景海鹏的飞天履历,或许是巧合,他的每次出征年,都是奥运年。

谈及这个话题,他眼睛一亮,突然问记者:“今年奥运会夺取中国首金是哪个队?总教练是谁?”

没等记者回答,他便脱口而出:“中国射击队,王义夫。”

在景海鹏眼中,这位一直战斗在奥运舞台上的射击明星堪称榜样:“王义夫先后以运动员和总教练的身份参加了9次奥运会,我才‘参加’了3次,和他比差远了。”

景海鹏希望像榜样王义夫那样一直战斗下去。“运动员的舞台在奥运赛场,航天员的舞台在太空,这辈子我就想干好这一件事。”沉思片刻,他接着说:“只有干好了这一件事,才不辜负传到我们手中的接力棒。”

茫茫太空,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注定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今天他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将是明天的路标;他们的每一次勇敢出征,都在给后来人传递力量。

今年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前,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重温了18年前加入航天员大队时候的誓言。

“最后一句‘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其实就是我们的初心。”景海鹏说,“选择继续飞行,理由只有一个——践行我们面对国旗的承诺。”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四】

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教室的电视机旁,我和同学们一起激动地观看这次太空授课直播,看见亚平老师把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红色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太奇妙,太漂亮了。在教室里,每当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一个实验演示,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发出“哇”的惊喜声,并伴以热烈的掌声。

虽然在小学二年级在语文课本里,我读过一篇《到太空去》的课文,课文里也介绍了一些太空原理,但是内容太过简单,不能满足我对太空的好奇心。今天的太空授课直播正是一个学习航天科学知识的好机会。我认真的听着讲课,在惊喜连绵中,让我进一步放飞科学梦想。

这次授课是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之后的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号是在前不久刚刚发射成功的,它是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一页。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舱外活动,从单个飞船飞行到两飞行器对接组合飞行,从实验性飞行到应用性飞行的历史进程。每一次突破,都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成功发现的惊喜和激动,也让人类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另一种无限美好的希望。 而神十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太空授课生动体现了“应用性”特色,体现了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

虽然太空授课在美国早就已经开展了,但是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这次授课,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了解航天、走进科学的热情。

作为学生,我们要如何看待这次的“太空授课”呢?我认为,要立足于现在,也要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中,找到了需要借鉴的航天精神,感受到了追逐梦想的不易,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将进一步领悟它的真谛,转而为己用,去追逐未来,去实现梦想。梦想是生活的航标,我们在生活中追云逐月了好久,把美好与希望寄托给了梦想。要有梦想,要爱学习,要有毅力,要敢于拼搏。

云海中升起朝阳,恰似人生需要梦想点亮,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去追求探索吧!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五】

从神舟十号升空的那一天起,我每天都有关注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而今天终于可以观看在天宫一号中的太空授课,近距离地看到在太空中各种有趣的现象。

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王亚平老师利用一个金属圈,先做出一个水膜,看到那个小小的水膜在金属圈中轻轻晃动,这是在地球上完全做不到,真是非常神奇。而且,这个水膜还非常结实,无论王亚平老师怎么晃动,它也不会破,然后王亚平老师还往水膜不断注水,只见那个薄薄的水膜慢慢变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大水球!那个水球晶莹透亮,还能在上面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倒影,真是漂亮!王老师还往水球注入红色的水,那红色水在水球中慢慢扩散开来,最后充满了整个水球,就像一个漂浮在空中神奇的魔法水晶!

没想到在太空中,一些在我们生活中看似普通的东西,都能有这么神奇漂亮的一面,实在太有趣了!我回家一定要让爸爸妈妈把今天的太空授课录下来,要多看几次,加深了解其中的奥妙。

航天员读后感作文【六】

今天下午,老师组织同学们在教室里观看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的直播。

宇航员王亚平在失重的状态下讲解和演示了几个实验。我最感兴趣的是魔幻水球的演示,王亚平把水注到一个金属圈里,水没有像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样流下来,而是奇迹发生了,变成了一个水球,水球漂浮在王亚平的脸前,透出的头像是倒立的。如果大诗人李白看到这一幕,他会写出怎样的诗句呀?

这次观看学习,让我对失重,牛顿第二定律和水的张力等有了很深的印象。觉得知识也很有趣,女孩子也能成为航天员。放学了,我走出校门,仰头望着碧蓝的天空,想像如果我是一名宇航员该多好啊!我也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无穷无尽奥秘……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