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送灶王爷口诀文字版)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送灶王爷口诀文字版)

更新时间:2023-11-13 02:27:19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送灶王爷口诀文字版)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一】

某一日,李白在东城下为好友送行。

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东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在城东潺潺流过。李白伫立在江边,与好友话别。友人依依不舍地看着四处的风景,最后又回过头来,独自登上船。船夫用竹竿费力地撑开小船,流水哗哗,小船顺着流水的方向“走”去。船的四周已泛起点点浪花。湖水清澈见底,清晰可见有几条可爱的金鱼在水底摇动着尾巴,好似在劝说着李白不要烦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湖面水平如镜,但船尾却拖出细长的.“鱼尾纹”;湖水碧绿,好似一块通彻的翡翠一般,让人移不开眼,又宛如初生的绿叶,苍翠欲滴。这水不比桂林的水美,也没有大海的汹涌,却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格调。几株野花开得正灿烂,冲李白微微一笑,吟诵起“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向他的朋友不断地挥舞着双手,大声喊道:“喂,好友!我们两个在此地分别,自此之后,不知你是否还会想起我俩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呢?”“放心,我一定会牢记那些一起游山玩水、一起吟诗作画的日子。”友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朋友,等我大功告成之日,我定来寻你!”浮云在水中漫无目的地游荡,许是因为被李白和友人之间的友情所深深震撼了吧,所以倒印在水中,拉着小船,让李白和友人之间多说一会。落日将自己剩下的一点点光芒和温暖撒向大地,余晖也见证者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情谊生生不息。小船慢慢的行驶着,友人把手一挥,让李白回去,看着他的背影,只会徒生悲哀。谁知李白非但不回去,反而还小船的方向奔去,直至看不见友人的背影。当他垂头丧气地回到东城,牵起马儿时,马儿发出阵阵鸣叫——“嘶——嘶——”,多么有规律啊!想必连它也在为李白与友人难过吧。

李白随即念出了一首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就这样,李白的又一篇名作就这样诞生了!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二】

过了几天,我把橡皮拿出来用,可这块橡皮却比一块铁还重,我怎么也拿不出来了,从这以后,我从没把橡皮拿出来擦过节,可我又不敢把橡皮还给她,怕她说我是小偷,更怕从此失去这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这样,整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平时我也不敢正视她,活泼可爱的我变得沉默寡言了……

自从开展“知荣明耻树新风”的活动以来,我明白了“诚实守信是光荣的`,见利忘义是可耻的”我有了承认错误的勇气,我决定:明天一定把这块橡皮送回去,我要送走可耻!找回诚实!找回自我!我相信:她一定会原谅我的!

第二天,我终于把橡皮送回了家,我如释重负……想起了莎士比亚的话: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三】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四】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建瓯送灶王爷作文【五】

《淮南子.汜论》曰:“炎帝作火而为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托祀于灶神。”《太平御览》卷百八十六引《淮南子》佚文云:“黄帝作灶,为灶神。”《礼记·礼器》中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另一种意见认为灶神是一个普通的美女。《庄子·达生》记载人间鬼物,其中“灶有髻”是一种。《经典释文》引司马彪云:“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灶神即是《史记·封禅书》索隐《白泽图》所述:“火之精曰宋无忌”。《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载:“王基家贱妇生一儿,堕地,即走入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显然,管辂是把宋无忌当作灶神的。

民间祭灶的原因,相传是灶神“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己丑日,日出卯时上天,禺中下行署,此日祭得福。”(《酉阳杂俎》这就是说灶神要按例上天禀报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恶,如果被他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一百到三百天的寿命。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送灶神上天,目的是希望他在玉帝前多说好话、少说坏话。祭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设供祭灶。设祭之前,先将墙上的旧神像揭下,在香炉前焚化,表示灶神已上天,然后张贴新的灶神像。灶神像两旁还要贴上千篇一律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家家具酒果饴糖,送灶神上天,置刍豆于灶前,以秣神马,其置饴糖者,俗意为塞满口,使之上天不得多言也。”(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腊月“二十四交年,……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其用意也是想让灶神醉酒,上天不说人短处。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写了一首《祭灶诗》,对古人祭灶的习俗作了生动的淋漓尽致的描摹:“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沈榜《宛署杂记》记载明代灶王节风习曰:“祀灶,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农民鬻以焚之灶前,谓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宛许为养马具,群一家少长罗拜,即嘱之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

至次年初一日,则又具如前,谓为迎新灶。”到了清代,祭灶习俗更为盛行。乾隆皇帝最迷信灶神,“每岁于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夕,祀灶于坤宁官”,“六十年中无岁不然”。民间则“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谓曰挂袍,燃灯默拜。”(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小。”(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这种由来已久、流传广泛的祭灶习俗,今天在部分农村仍可看到。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