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绵竹年画村作文600字)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绵竹年画村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5 16:36:55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绵竹年画村作文600字)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一】

您好!当你们收到这么多来自远方信件的时候,一定会感到惊讶吧!我们来自xxx,也读五年级,也是五(1)班,与你们一样!而且与你们班人数也一样多,都是32个人。那真是一种巧合!这次由扬州市育才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发起倡议,开展“结对手拉手,欢乐共成长”活动,让我们与你们“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可是后来我发现给我们的名单中,却少了一个13号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这里谨代表全班向他(她)致以问候,因为其他31人每个人都可以对应收到一封信,一张名信片,一张手拉手友情卡,以及由此传达的我们的祝福。那么,让我们把所有学生的祝福都送给这位不知道名字不知道性别的13号学生吧!

当电子信箱、QQ、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已成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的时候,我们却再一次用我们的笔,用最古老的书信,把我们的心意发送出去,盼你们能够收到,盼你们早日收到,更盼望能收到你们的`回音,听到关于你们的一切最新的消息,愿巴山蜀水不会成为阻隔,愿千山万水不会成为距离,我们满怀期待!

我们全班32个孩子,绝大多数还是第一次把自己亲手写的信件邮寄出去,心中的兴奋与激动难以言表,他们用他们尚不流畅的文字,还不够恰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用他们尚不规范的书写来传达心中的情意,但这一切都不能阻碍他们对你们的真挚关切与期盼。2008年5月12日,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日子。那一段日子,他们时时关注着那里发生的一切,虽然他们不能感同身受,但,他们的心灵却深深震撼……

可以想像我们全班同学收到你们回信时的兴奋,我们期盼这种兴奋早日到来。另我们班李xx同学,由他代表我们全班向你们全班同学写信,回信时请不要忘记对他表示问候,谢谢!

忘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五(1)班班主任xxx,电话xxxxxxxxxxx,希望能够联系,谢谢!

附:请将随信寄去的友情卡沿虚线剪下填写完整并将随信寄去的明信片填写一起寄回,谢谢!

谨代向五(1)班各科任老师问好,向九龙小学全校师生问好,谢谢!手拉手,让我们成为好朋友!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二】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四周长满了茂密碧绿的小草,每一棵小草都拿么有精神,在微风的抚摸下翩翩起舞,如同一位少女在微风中舞蹈。水流得很慢,一阵微风吹过来,和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不面让河水冲到岸上。水里的小鱼和水草在互相玩耍。溪水的左边,有一座茅房。房前围着一圈篱笆,房外长满了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屋后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苍翠的竹子有着无比粗壮的身子,翠绿的叶子缓缓的爬过每一节,让人心旷神怡。

这时,小茅草房里传来一阵酒香,和沙哑的对话,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老头子,如今我们的三个儿子都长大了,我们可以享福了。”一位老妇女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说。

老头子回答说“是啊,虽然我们老了,可是我们还有孩子们陪着啊。”旁边的二儿子也时不时搭上几句话:“看我满身的肌肉,我可厉害了。”他的爸妈听了,苍老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山上的大儿子用锄头用力地扒开土块,虽然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但他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二儿子也在操劳着自己的事情,他用灵巧的双手做鸡笼,笼子做好了,小鸡跳了进去,在里拍打着翅膀,似乎在感谢主。最引人注意的当然是小儿子,他把莲蓬里面的莲子剥出来卧着身子吃莲蓬。他还特意给大儿子、二儿子、爸妈各准备了一个“惊喜”呢!

看到着一幕,辛弃疾写下了《清平雨·村居.》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三】

我国爱国词人辛弃疾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忧愁,我的故乡啊!怎么能被京人占领呢?我是多么想报国啊!一路上,多么美好的景色,只有我忧心忡忡的心情,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白里透粉,

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得碧清可爱。

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一起亲热的交谈,旁边的二儿子还不时插上几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儿子光着身子正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辛勤地锄豆,干得多么卖力呀!而二儿子也并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十分专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

多么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儿,久久不愿离去...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四】

夏天来了,太阳火辣辣的,范成大门前的小湖也干涸了,范成大坐在家里,摇着纸扇,但还是把他热的满头大汗,范成大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总得找个地方凉快一下吧。一抬头,他看见对面有一个漂亮的小村子,那里苍松翠柏,是个很不错的地方,于是范成大动身来到了这个小村庄。

小村庄里坐落着几座精致的瓦房,门前还种着许多的梅子树和杏树,上面结着金黄的`梅子和肥硕的杏子,令人垂涎欲滴,虽然梅子还没有完全熟透,但是杏子却已经成熟了。范成大摘下一个杏子,轻咬一口,杏子的汁水瞬间溢满了口腔,甜滋滋的,真是人间仙果啊!范成大想着,摘下了几个肥大的杏子,装到了口袋里。

范成大一抬头,看见了田野里雪白的麦花和黄澄澄的菜花,像给大地图满了颜色,在近一看,才发现菜花只是刚刚开放,非常的稀疏。但是已经飘出了淡淡的香气。

篱笆旁的小道无人经过,只能看见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可能,他们在做丰盛的午餐吧。圈子里的猪、羊、牛时不时的发出叫声,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乡村交响乐。田里的老黄牛卧在篱笆角上,自由自在的哼着小曲,招来了树上的音乐家知了为他伴奏。蜻蜓和蛱蝶在那无人小路上飞来飞去,跳着欢快的舞蹈,为这无人小道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范成大被深深地陶醉了,他甚至有着想住在这里的念头了,这里不但能够看见见美丽的风景,还能让他有更好的作诗灵感,说干就干,范成大把家搬到了村子中间的一个大瓦房里,从此隐居起来,开始了它的田园生活。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五】

今天是小记者的第一次活动,我特别兴奋。我们一行人坐着大巴车来到了菀坪的新湖村,待大家换好小记者衣服后,我们的参观之旅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我们来到水稻种植区。一走进种植区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望无际的稻田,你看那一片片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块金黄的大地毯,衬托着天空的蔚蓝,好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此时的农民伯伯正热火朝天地在农田里干着农活,从他们的笑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丰收的喜悦。一位热情的农民伯伯接待了我们,他认真地给我们讲解了关于种植稻田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了解到农民伯伯种植的辛苦,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告别了金黄的水稻田,我们来到了果园。你看,那几个火龙果长在一株像仙人掌的枝条上,有的歪着小脑袋,有的躲在了枝条的后面,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真是可爱极了。

最后,我们走进了橘子园,正值橘子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橘子树上结满了果实,大部分的橘子都已经变成了黄色,只有小部分还青中带黄,在果农讲解完采摘的安全注意事项之后,我们的'采摘活动开始了。到处都是成熟的橘子,都不知道该从哪里摘起了。我拿着剪刀向太阳最强烈的地方走去,仰头一看,那有一个金黄的大橘子,我踮着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个橘子剪下来;我又走向另一个橘子,“咔嚓”把它剪下来了。就这样一次次地剪,很快我有十几个了。拿着这些沉甸甸的、甜丝丝的橘子,我开心极了。

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美丽的新湖村。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采摘的快乐,还学到了关于种植水稻和橘树的知识,更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六】

每逢过年的时候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候,因为我们那里逢年过节都喜欢张贴年画,而当时还不允许出现个体经营,买年画只有去新华书店。所以一到过年,新华书店就挤满了人群,长长的柜台前面人山人海,售货员忙得汗流浃背,应接不暇。

书店里会把最新最美的年画用绳子挂起来,便于人们挑选,色彩丰富,寓意吉祥的年画深得人们的喜欢,贴在家里十分喜庆。所以过年除了贴春联,年画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母亲喜欢的年画寓意吉祥,色彩鲜艳。我记得她买的最多的有一张画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寿星公,边上围着几个捧着寿桃的孩子,还有仙鹤围绕在旁边,活灵活现,仿佛随时振翅欲飞。有一张是一个胖娃娃骑着一条肥大的金鱼,头上顶着一片荷叶,憨态可掬的模样十分可爱。还有一张画着财神公公,边上站着俊俏的金童玉女,周围堆满了金灿灿的金元宝,母亲说把这个贴在家里,可以招财进宝。我也不懂贴上这个究竟能不能招来财宝,只知道这些年画色彩鲜艳,画得惟妙惟肖,十分漂亮。

年画的价格不贵,两三块钱一张,每次母亲去买年画,我都要跟着去挑选。母亲喜欢那些看起来喜庆的,而我小小年纪虽然不懂得什么艺术欣赏,但是从兴趣爱好出发,我比较喜欢花卉和山水画,再不然就是美丽的仕女图了。这些年画买回家以后不但为我们简陋的家增添了几分喜气,还成为我绘画的摹本。喜欢画画的我可以照着临摹几笔,所以我们家的墙上经常会出现几张画的`歪歪扭扭的水彩画,虽然画的不怎么样,但是我却如痴如醉,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画上一整天。

母亲从来不反对我画画,还不时不时的夸我几句,这就更增添了我对绘画的执着。不光在纸上画,还用粉笔在墙上和地上画,读书的时候碰上不爱听的课,就在课本上画。母亲每次贴新年画的时候,我就会央求她把旧的年画送给我保存,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画家。

隔壁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一位奇怪的邻居,很少出门,大白天也关着门躲在家里。偶尔出门,一身脏兮兮的,满身彩色油漆。时间长了,有几次我跟着胆大的小孩闯进他的家里,发现他原来是一个民间艺术家。猜猜看,他是做什么的呢?呵呵,其实他是画玻璃画的,那时候家里的大衣柜上面都有一面镜子,他就是在这镜子上画玻璃画的人。

那时候生活比较单调贫乏,大家就突发奇想,在大衣柜的镜子上面画上玻璃画,也很美。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艺术失去了价值,也消失不见了。而现在的人又创新了沙画,我看过,很神奇的作画方式,变化多端。不过当时玻璃画是很流行的,我很好奇他的作画方式。我发现他家里有很多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各种颜色的油漆,是他用来作画的颜料。地板上还堆满了玻璃,他把油漆调匀,然后用大大小小的毛笔开始作画。这个人会画很多图画,画的最多的是梅花和老鹰,一枝弯弯曲曲的枝干上,寥寥几笔,就点缀出了一朵朵深色梅花,看似简单,其实要有很深的功底才能画好。他画的老鹰也很有神韵,展翅高飞的雄鹰俯瞰着地面的山峦,一双锐利的眼睛随时捕捉猎物。

别的小孩经常嬉笑打闹把画家的玻璃打碎了,他也不生气,照样专注于他的绘画。偶尔抬头,发现我同样专注于他的画笔,就笑着说,等我长大了,要收我为徒。为此我欣喜若狂,兴许我的画家梦就能实现了吧。

还没等我长大,玻璃画已经不流行了,画家也搬走了。我为此失落了好久,时常闷闷不乐,自己一个人胡乱作画。而如今,年画独领风的时代也过去了,家家户户张贴的是更精美的艺术品。但是关于年画的记忆和童年的艺术梦想一直尘封在我的心底,成为美好的回忆。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七】

二月来临了,冬天走远了,春天乘着风来了。微风轻轻地抚摸万物,用手轻轻点了点小草,小草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探出了绿油油的小脑袋,随风摇晃着。微风又轻轻地将正处在熟睡中还时不时咂咂嘴的小黄莺叫醒了。小黄莺摇了摇脑袋,很快从梦境中清醒过来了。杨柳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正端坐在河边,弯着腰,将满头长发披散下来。风儿正细心地帮它梳理着那长发,一根根柔软的柳条飘啊飘,飘出了那声声春的歌唱。

杨柳一边梳着头,一边照着镜子,不禁赞叹自己的美丽身材。从河面往下看,清澈见底,一下就可以透过河看见河底的沙石,偶尔也可以看见几条小鱼。淡淡的水蒸气将一切吞在自己的肚子中,杨柳也不禁沉浸在这美景中,成了这幅美丽图画中的一部分。

高鼎不知是没了作诗的灵感,还是觉得太闷,所以也放下了笔,打开门,打算出去透透气。他慢悠悠地走着,来到河边,看到了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不禁惊叹道:“啊!这真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啊。”

他正走在草原上,忽然迎面冲来一个拿着风筝的孩子,他来不及躲闪,两人撞在一起,孩子赶忙爬起来,将高鼎扶起来,连声说:“先生对不起,对不起。”高鼎问:“何事如此慌张?”“我因趁着放学归来早,欲拿风筝去玩儿,再会了,先生!”说完,孩子举着风筝,招了招手,跑走了。

高鼎跟了过去,看见好几个孩子在放风筝,有的放的可高了,都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旁边的便嚷着教教他们,有的一不小心把风筝线弄断了,风筝落到树上,孩子正拿着长树枝钩风筝,有的……

高鼎灵感一下就来了,即兴发作:“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写绵竹年画村作文【八】

刚下车,就有一位大伯热情地迎了上来,他就是张路前大伯,我们这次活动的向导。在张大伯简单的介绍之后,我们进入了本次活动的第一站:参观湖头村文化礼堂。刚走进礼堂楼梯才几步,我就发觉,今天上楼梯怎么特别轻松。低头仔细看了看,原来这里的台阶比平常的要宽且平缓。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呢?带着疑问,我快步跑上二楼。这时,我看到一个“老年活动室”的牌子,顿时,我明白了。原来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老年人行走,真是细微之处显真情,想到这里,我心里倍感温暖。

走到三楼进入礼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善美讲堂”四个金色的大字。张大伯说这里不仅是村民们开会的地方,而且还是个各大中小学的研学基地,我不禁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紧随着张大伯的脚步进入了民俗文化馆,只见馆内陈列了各式各样的旧时的生活用器。张大伯说:“这些都是各户人家祖上传下来的用具,有些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连我们本地人都不一定说的出来它们的用途。”话音刚落,同学们可都来劲了,一边互相猜想,一边请教张大伯,我一边听,一边暗暗赞叹旧时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这些工具比不上现在的电子产品先进,但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少在当时是很有用的。

我还对其中几种用具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个“冷淘铜模”。一根六十公分左右高的木头,有我大腿那么粗,顶部放置着一个铁质的蜂窝状的圆盖,底部一圈紧箍着宽大的.厚厚的铁片,铁片上有三个眼,木头是中空的。难以想象,冷淘是怎么从里面出来的。又如“站筒”——大人干活的时候用来“关押”孩子的地方。此桶上口小下口大,桶边上挂了些玩具,这样的话,小孩子站在桶内玩,桶不容易翻倒,非常安全;在桶的底部往上三分之一处,安了一个隔板,到了冬天的时候,在底部放一盆炭火,小孩子站在桶内隔板上,非常暖和。“以前的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我要多向前人学习钻研知识的能力。”

走出文化礼堂,我们来到了今天活动的第二站——乾西湖头村最有名的小西湖。瞧!湖面波光粼粼,两岸杨柳依依,湖边保留了十几株古树,有些至今已有三百岁了。西湖两侧房屋的墙壁上,绘画着各种金华特有的小吃,图面生动形象,同学们都在捂着肚子喊“好饿好饿”。此刻,真想吃棉花糖,糖葫芦,酥饼,麻糍……口水直流。

这时张大伯都拿出了一张照片,照片的小河,垃圾成山,一些浮在水面,水是黄绿色的,又脏又臭。我们一致认为照片里的小河绝不是小西湖,而张大伯却道出了惊人的事实:它就是小西湖。我们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它和眼前的小西湖简直有天壤之别。看来五水共治的成效真是明显啊!站在桥上,望着左右两侧的风景,好一幅西湖美景图啊,正应了那句诗,“人在画中走,鱼在水中游”,美不胜收。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见证了湖头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昨天,笑看了湖头人民同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的今天。怀着憧憬和希冀,祝愿湖头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