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名字里的故事作文模板十篇)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名字里的故事作文模板十篇)

更新时间:2024-03-02 23:04:02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名字里的故事作文模板十篇)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一】

“沙沙”小雨从天上飞快地落下来,落到土地上跳舞,原本红通通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的,小草被雨点打弯了脑袋,花儿弯下了腰。

小雨下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停了。一条长有黑色圆点的小蛇要出门散步了。雨后的天空阳光普照,花儿直起了腰站在草地上微笑。可爱的'小蛇弯着尾巴向前爬去,可是爬着爬着路中间出了一个大水坑。小蛇朝着水坑瞪大了眼睛,嘴变成了“O”字型,突然它灵机一动,骄傲地说:“这点小事难不到我,只要这样……”小蛇交身体抬起来,慢慢地移向对岸,小蛇的头一不小心敲到了地上,“哎哟,哎哟!”小蛇在水坑上搭了一座蛇桥,小蛇不紧不慢缩着尾巴,“请等一下哦!”小蛇听了这句话后把尾巴放回了原处,小蚂蚁友好地说:“我能从你背上爬过去吗?”小蛇微笑着说:“可以,可以!”蚂蚁走了之后,其它蚂蚁、蜗牛、老鼠都来过“桥”了,小蛇都答应了,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地过“桥”,过完“桥”后小动物们转身和小蛇说了一声谢谢,小蛇高傲地回了一句:“小事一桩,有什么困难就找我吧。”小动物们听后都离开了。小蛇说:“那么,还有没有人想过去呢?”大象、狮子、狼齐心说:“那就让我们也过去吧!”小蛇看看它们就说:“可以,可以!”狼从小蛇上面走了过去,走的时候发出了“嗒嗒嗒”的声音,小蛇痛的把舌头都伸了出来。狮子从上面走过时发出了“咣咣咣”的声音,小蛇变得面没表情,大象走过时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小蛇的腰都被压了下去。大象走后,小蛇发出“呼”的声音,它说“好,努力一下!”小蛇弯直了腰,它给自己鼓励“了不起,了不起!”说完它想:没有人要过去了吧,那就走吧。小蛇边说边缩回自己的尾巴。

小蛇没走多久,嗓子就干得冒烟了,小蛇回头去喝小水坑里的水,“咕咚、咕咚、咕咚……”小蛇喝光了水坑里的小,一滴都不剩。

小蛇的肚子像装了五六个大汤圆似的,圆滚滚的,小蛇的鼻子还在喷水,像喷泉一样,小蛇摇摇摆摆地回家了。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二】

兄弟俩觉得这是一个充饥的好机会,又想起上次的教训,哥哥就直接拿出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白羽箭就射了出去,一只大雁从天而降。

到了中午,哥哥把鲜美的'汤煮好了,弟弟把皮香肉嫩的大雁也烤好了,但每人只吃了半只大雁,觉得只吃了半饱,他们俩就又开始责怪起来。哥哥说:“ 你可真是的,你一定知道这样我们是吃不饱的,你还当没事一样。”弟弟连忙说:“我是弟弟,你是哥哥,这事应该由你来管理,怎么把全部责任都推给我呢?”

那个老人听到这些声音便听出是那天给评理的那两兄弟,走过去才听出来他们是在吵架。老人笑着说:“我是叫你们煮一半,烤一半,但没叫你们只射一只大雁呀!”

兄弟俩哑口无言,愣在那里。

看来,只知道吸取别人的正确劝告还不够,自己应该也要学习思考呀!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三】

春天对花朵的爱,凝聚在阵阵信风中;夏天对鸣蝉的爱,凝聚在滴滴露水中;秋天对大地的爱,凝聚在片片落叶中;冬天对稻田的爱,凝聚在朵朵雪花中。我对姥姥的爱,就凝聚在姥姥家的餐桌上,凝聚在这善意的谎言里。

那天,我与妈妈去探望姥姥。姥姥听说后十分高兴,摆了一桌子的菜。我们刚进家门,姥姥就招呼着我们:“来了,上桌吧,不用帮忙。”她自己则迈着小碎步,摇摇晃晃地移到了厨房中,吃力地伸出她那枯树枝一样的手,握紧了银白色的盐罐,又蹒跚地摇回了餐桌。原来她是要给这凉拌海带丝放盐。不锈钢盐罐反射出惨白的灯光,映射出姥姥苍老的脸。

在餐桌上,姥姥眯起她本来就很细小的眼睛,重重地挖了一勺盐,又嫌不够,又重新挖了一勺更多的盐,直接洒在了那盘不多的海带上!我在一旁看得“触目惊心”:天哪,绝不会有人敢去吃这个的。姥姥说:“好了好了,你们吃吧。”墨绿色的海带上盐粒星罗棋布,晶莹得像钻石一般。

这时,妈妈居然夹了一筷子的海带,和馒头一起放入口中!果然,妈妈的表情是那种极力掩饰的痛苦。姥姥察觉到妈妈的异样,问道:“怎么样,咸吗?”“不,刚刚好,不咸也不淡。”姥姥又转向了我:“尝尝看,咸吗?”

餐桌上的灯光很柔和,姥姥那饱经沧桑的脸却映入我眼帘。她脸上满是皱纹,头发早已变得全白,而她不大的眼睛中射出的目光中包含着慈祥与期待。我夹了一筷子的“钻石”放入口中,说:“不咸的,姥姥啊,您的手艺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姥姥笑了,她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在笑,这是我看到她最舒心的笑容。

春天在哪里?她就凝聚在花朵里。幸福在那里?幸福就凝聚在姥姥家的餐桌上,那未融化的盐晶中凝聚着我们对姥姥浓得化不开的爱。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四】

第一次足球课,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踢足球时的姿势,那时我才发现踢足球原来有这么多学问。踢足球时,有许多的小细节要注意,而这些细节就注定了足球能否按照你要的方向去运动。

在我第一次踢足球的时候,我感觉有一些杂乱,总是喜欢犯一些细节性的小错误。当时的足球就如脱缰的野马一样,总是控制不住,飞得老远,歪得不得了。不过幸好后来老师专门给我们把踢足球时可能犯的错误又总结了一遍,这一次我才真正了解了踢足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也会花一部分体育课练习踢足球。从最开始的传足球慢慢转向足球绕杆。虽说我刚开始踢球时总会犯一些小错误,连踢足球的'基础也没掌握好。但经过一次次的练习,尽管我还不能上足球场参加足球比赛,但足球绕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在初一的达标运动会上就有足球绕杆这一项目。在开始之前我还是会担心足球会踢歪,或是踢得太用力,足球滚得太远。但真正比赛的时候我踢得很小心,开始很慢,后来越来越快越来越流畅。足球很稳,也很听话,因此,我也取得了一个相对不错的足球绕杆成绩。这次足球绕杆中,我体会到了踢足球的那种流畅感,过程虽短,不过几十秒的时间却让我喜欢上了踢足球。我喜欢带领足球冲刺终点的那一刹那,我喜欢足球在我脚底乖巧的样子,我喜欢踢足球时那种流畅的感觉。

尽管我可能不太了解踢足球,但从开始接触足球时的那种好奇,慢慢变成了对踢足球的一种喜爱。踢足球成了我的兴趣,足球,我爱你!

名字的故事中学作文【五】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历时两年,转战十余个省,行程两万五千里,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如今80年过去了,虽然那段峥嵘岁月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乐于吃苦、勇于战斗、独立自主、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一直启迪激励着中国人

年轻一代如何传承发扬长征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日,朱德元帅之孙、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访谈”,带领网友一同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前辈风范,聚焦长征精神,感悟革命初心。

从小最爱听爷爷讲三过雪山草地的故事

1952年10月出生的朱和平,8个月的时候就被抱到了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的身边,直到爷爷奶奶去世,他在两位老人身边生活了近40年。朱和平对长征和长征中的爷爷有着特殊的感情:“爷爷一直用长征精神来要求我们、鼓励我们、鞭策我们,要求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

朱和平是在听着爷爷革命故事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坦言,在众多革命故事中,听得最多的、也是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就是长征中爷爷三过雪山草地的事。朱和平在访谈中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年的时候,他经过多次实地考察、采访长征老红军和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出版了《长征中的朱德》一书。朱和平介绍,这本书是以爷爷的“人格力量”为主线,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了爷爷在长征中战胜敌人、踏遍万水千山的英雄气概。其中一段提到,作为中央军委主席、红四军总司令的爷爷朱德,带领红军总部和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三过雪山草地,同时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巧妙地周旋,最终把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全部带到西北,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为长征取得胜利发挥了应有的贡献。朱和平认为这段故事是最为感人、最为震撼的。

团结互助精神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

80年前的长征,红军将士靠什么跨越千山万壑、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了胜利?谈到长征胜利的原因,朱和平认为,长征时红军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指挥员平均年龄才25岁,战士平均不超过20岁,在长征途中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战士即使就剩下一口干粮也让给别人吃,这种同志间的用鲜凝成的'友谊难得可贵。“这样一支年轻的红军队伍,能够从这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步一步走出来,除了具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外,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友爱,互相扶持的团队精神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

曾经多次重走长征路的朱和平,对长征中的艰苦比常人有更多的。他介绍说,“我们之前对长征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书本上、电影上,老一辈给我们讲的故事中去了解。如果亲临实际到现场去感触,还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现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长征沿线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已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些雪山、草地、关隘、战场,都还是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甚至当时红军住过的一些房子,很多都保留着原貌。长征路线经过了15个省,这15个省除湖南、江西外,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川西那一带还是比较偏远、落后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在在当地还是可以看到当年的一些艰辛的场面;特别是草地,我去年去的班佑那一带,不要说过这个草地,首先高原反应你就受不了,走一小段就很累,就要歇一会儿。可以想象当时几万红军是在那样一种自然条件下,填补饱肚子还要背着行李、弹药艰难地走过去,那是多么的辛苦。”

细节入手,故事化诠释长征精神教育新一代

长征历史丰富多彩,长征精神博大精深,如何对年轻一代讲述长征故事,传播长征精神?朱和平认为,家长应从细节入手,选取感人情节进行讲述,更多的是从一个一个具体的细节讲起,比如野菜的故事、党费的故事,还有长征中伤员的故事等。这些小故事尽管特别的小,只是涉及到两、三个人,但是可以展示红军部队当时的精神状态和团队精神。

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朱和平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影视剧的创作应符合年轻人当下的观看需求,更多的从自我意识、个体的角度进行表现。“我们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制定人生的目标,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小就给他培养这种性格和能力,这是主要的。”

朱和平在访谈中还提及他和儿子重走长征路的实际体会。朱和平说:“前不久,我带着儿子去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等地重温长征那段历史。实际效果还真是好,去和不去就是不一样,有些故事,我们在家里讲和到现场看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到了瑞金,到了当年的军委总部,到了爷爷奶奶当时住的那个房子,就是一个六平米的小阁楼,爬上去以后黑呼呼的,电话也是很老旧的电话,连灯都没有,孩子一进去就很感慨。”

谈到两代人对长征精神的感受,朱和平坦言,自己作为50后与80后的儿子在对长征的感悟上还是会有很大差别的。但是通过这次重走长征路的经历,对孩子来讲确实起到了很好地教育作用。他鼓励年轻人有机会应该要去实地体会一下那段真实的历史,体会一下当年老一辈的艰辛与不易。“当下正值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年轻的一代也正经历着新的长征,民族复兴的重任落在了年轻人的身上,面前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解决,希望他们能够调整好状态,学习、传承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