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古代爱国英雄故事作文600字(古代名人爱国事迹500字作文)

古代爱国英雄故事作文600字(古代名人爱国事迹5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29 20:31:17
古代爱国英雄故事作文600字(古代名人爱国事迹500字作文)

古代爱国英雄故事作文600字【一】

在一个村子里,一个老师正在教书。雨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溜走了。就在雨来溜走的时候,被坐在后面的小胖子看到了,就举手告老师,可是,老师太专注了没有看到。直到老师发现时,雨来早已不见了踪影。

有一次,就在上课时鬼子来了。鬼子叫同学们回家,同学们在犹豫,老师不想让同学们受到伤害,就说服他们让他们回家。他们走后鬼子把老师绑了起来。同学们知道了想去救老师回来。可是,他们进不去。雨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每天去湖里捉一些鱼和蟹,故意经过学校进去卖给鬼子顺便去看看老师,他才回家。后来有一次雨来带来了烧熟的食物给鬼子吃。鬼子怕有毒要老师和雨来一起吃。谁知雨来在鬼子的酒里下了泻药,鬼子知道女人、孩子不能喝酒,就自己喝了下去。到了晚上,那三个喝了酒的鬼子抢着去上茅房。弄得他们一晚上没睡好觉。雨来趁他们在睡觉的时候,偷偷地去跟老师商量怎样打鬼子。第二天,雨来和同学们把鬼子引到了设计好的迷宫里。又在迷宫里打了几个鬼子。后来他们又和老师齐心协力地打了和赶走了所有的鬼子。最后他们又恢复了平静安宁的生活!

雨来的鲜明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调皮淘气,爱玩逃课,还恶作剧地把癞蛤蟆放在老师做饭的锅里。但是,在日本鬼子进村,把自己的老师抓起来的时候,又体现出了他聪明、机智、勇敢、正义的`一面。他为了救老师,与日本鬼子逢场作戏,巧施伎俩,把泻药放在了给敌人喝的酒里面。将敌人的体力耗尽,为营救老师赢得了时间。此后,他和小伙伴们巧设陷阱,与前来捉拿他们的日本鬼子进行周旋……看着日本鬼子因踩上了雨来他们设的陷阱,栽入深坑、吊在树上的狼狈样子,我不禁哈哈大笑,为雨来他们的机智勇敢拍手喝彩。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心中感慨万分,我想说:“我们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用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最优异的成绩。长大以后我们要回馈社会,报效、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观《小英雄雨来》有感

在暑假里,我观看了《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影片讲的是一名住在芦花村的小男孩——雨来的英雄事迹。

在雨来的家乡有一条还乡河,还乡河里长满了芦苇,还乡河旁有一个小村子,叫芦花村,芦花村里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叫雨来。雨来喜欢和他的朋友们玩躲猫猫、狗刨、立浮、仰浮。其中,雨来仰浮的本领是最好的……

秋天,雨来的父亲在集市上买了一张苇席回家,和雨来的母亲商量,让雨来去上学,起码上个夜校,雨来的母亲同意了。

夜校是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那儿的房子很破,老师是一位东庄教书的一位女老师。女老师教大家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有一天,雨来刚念完书回来,正在背诵课文,可是,没背到一半,雨来就睡着了。“鬼子又来扫荡了,民兵都去区上集合了,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明天你再去通知他舅舅。”第二天早上,雨来的母亲立刻去通知雨来的舅舅了。

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忽然,听讲有人来了。原来是李大叔来了,李大叔一进门就把装糠皮的缸搬开,有一个很大的洞。于是雨来就问李大叔:“李大叔,这个动是什么时候挖的呀?”李大叔跳进洞里,对雨来说:“把缸搬回去,不许对别人说。”年仅12岁的雨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才把装糠皮的缸搬回原来的地方。到堂屋才发现有十几把锋利的刀……

鬼子来了,鬼子把前后院子都翻了一遍。一个鬼子军官一把抓住雨来,问雨来问题,雨来一挣扎,就把怀里的书本露了出来。鬼子一把抓来就翻来翻去,问雨来:“这个是从哪儿来的啊?”雨来说:“这是捡来的!”鬼子做了一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了许多话。

扁鼻军官把一些糖放到雨来手里,问雨来:“他在什么地方?”又把手里的金戒指给了雨来,旁边的鬼子抽出刀,想往雨来头上砍,扁鼻子军官摇摇头,就把刀放回到刀鞘里……

雨来不愿意说,军官的眼神立刻变得凶狠了,军官拉着雨来的耳朵,又抽出一只手来打雨来两巴掌,咬着牙拧,雨来还是说:“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气得嗷嗷直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芦花村的人听见了河沿上有枪声,老人含着泪说道:“雨来真是个好孩子,得可惜。”

到了河沿,别说雨来的尸体,连也没有呀,大家都去寻找雨来的尸体。突然,铁头说道:

“雨来没!雨来没!”后来,雨来讲述了他是如何逃生的。原来,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水里。鬼子才连忙开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早已游走了。

我十分佩服雨来。他那么聪明、勇敢,我一定要向雨来好好学习。

古代爱国英雄故事作文600字【二】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孟 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后,门徒把他的著述编辑为《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

古代爱国英雄故事作文600字【三】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后来,他当官做了郡守,那架子更大、脾气更凶了,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平时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同音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说“蹬”字,只能说“跳”,“登高”只能说“上高”。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灯”字,那可就要倒霉了,一顿揍是少不了的;若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情绪不好,那恐怕还要罚款、革职什么的。反正,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小官吏、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到了元宵节,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州府传下命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习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广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讽刺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本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可是老百姓却利用这句话的双关义,讽刺揭露他们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的行径,而老百姓呢,连一点正当的行为也常常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