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罗星塔小学作文(灵谷塔小学生作文)

罗星塔小学作文(灵谷塔小学生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19:05:56
罗星塔小学作文(灵谷塔小学生作文)

罗星塔小学作文【一】

你们有去过福建石狮姑嫂塔吧。没去过没关系,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姑嫂塔有五层楼高,在石狮东面的宝盖山上。有两层楼游客不能上去,除了检查人员。

我站在姑嫂塔三楼往东看,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和船只,往西看可以看到石狮市中心。

传说有一位姑姑和一位嫂嫂盼亲人早日归来,所以她们在宝盖山下每一天搬一块石头上山堆在一起站在上面,想看见远方的亲人早日归来。经过多年的积少成多她们搬的石头堆得很多很高。后人为了纪念她们,在她们堆石头的地方建了一座塔,取名姑嫂塔。这座塔成为古时候人们航海的标记。

啊!多么美好的传说啊!

罗星塔小学作文【二】

罗星塔公园可好玩了,让我带你去玩一玩吧!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大榕树,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榕树可真美啊!

再往前走,我看见了一条河,河水真绿啊,绿的彷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河水真美啊,美的让人流连忘返;河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

最后,我们来到了柳七娘雕像,这是一尊巨大的雕像,雕像身后有一座木塔。听导游说,柳七娘天天都盼着她的儿子回来,盼了一年她的儿子如果没有回来,柳七娘就会建起一层塔,一共盼了七年,她的儿子还是没有回来,后来柳七娘就去了。

我在美丽的罗星塔公园游玩了三个景点,让我大开眼界,最后我还是离开了这美丽的公园。

罗星塔小学作文【三】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了《道士塔》我深深体会到那种悲愤交加和痛苦无奈的心情。

敦煌的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像,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假道士看管,生生被他以各种借口破坏甚至毁灭,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最后以30英镑的“高价”卖给了英国人斯坦因。

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这样被毁了,被偷了,被抢了。作者幻想能够穿越到当时,试图去阻拦,然而国逢乱世,即便能竭尽全力也只能挽救一时,“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最后只能跪倒在荒漠里痛哭……”,我想象自己也穿越到那一时刻,我又能如何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建国初始,我国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提出要保护北京的古城墙,他多方奔走呐喊,然而北京那些巍峨的古城墙依然被拆了、被毁了。斯城不再,而今人们只能借助想象来完成对它的怀念了。

当文明遇到野蛮,只能是悲剧。如今只能叹息那一个个已经消失的灿烂的文明,唯愿文明不再遇到野蛮。

罗星塔小学作文【四】

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心和指间都是苍白的。

我看见了一个民族的痕,深深的,还渗着。

罗星塔小学作文【五】

仙人塔在曲江区新桥屋场村,是一座八角六层的古塔,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寒假期间,我跟随爸爸妈妈游览了仙人塔。

说起仙人塔,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一千多年前,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和尚同术士陈阿仙斗法。六祖要建造一座佛塔。而陈阿仙则要在韶关的江心小岛上建一座通天石柱。两人约定必须在一夜建成,鸡一啼就要立刻停工,看谁建得快。

为了建石柱,陈阿仙用法术把大山里的石头变成石猪,赶着它们直奔韶关。可是,石头比陈阿仙跑得快,陈阿仙追不上。六祖知道后,就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太婆坐在路边,等陈阿仙经过。

陈阿仙看到是个老太婆,就问道:“老阿婆,你有没有看到一大群猪婆猪仔经过?”

老太婆说:“我没有看见什么猪仔,只看见一大群石头。”

陈阿仙的法术被六祖点破,石猪立刻变成了石头,停在枫湾与大塘交界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座美丽的石山。

眼看佛塔就要建成,陈阿仙心急如焚,他拿起两把大扇子“扑,扑,扑!”地扇动起来,又“喔!喔!喔!”地学起鸡啼。

六祖听到以后,连忙停下手中的`建塔工作。

我们来到仙人塔一看,果然,七层佛塔只盖了六层,塔顶上没有塔尖、是平的,外墙也没有批荡灰沙。

可是,资料显示,六祖是约一千五百年的唐朝人,而仙人塔只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难道六祖真能活五百多岁,从唐朝活到宋朝?莫非真的有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

罗星塔小学作文【六】

余秋雨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表现的情怀慷慨豪迈,体现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它是一种俯仰于古今之间的内在冲动与感悟,是一种涌动着激情和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读完《道士塔》后,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莫高窟的神秘壮丽让我激动不已,然而王圆箓道士的愚昧、迂腐又令我痛心。当我看到王道士拿着刷子刷去了唐代的笑容,刷去了宋代的衣裳时,我又何尝不恨,恨我没能早出生一个世纪,去阻止这个蠢道士的愚蠢行为,可是就算我当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夺过他们的刷子,踢翻他们的石灰桶又能怎么样呢?当时那样一个偌大的中国都容不下这些小小的卷轴和壁画,任凭这莫高窟的千古罪人,将令人惊羡的中国艺术文化,用极少的钱财给换取走了;任凭难以数计的敦煌文化就这么流失了;任凭任凭一个古老的民族让伤口的滴在沙漠,是敦煌文化走向黑暗。我又能怎么办!

文章中,余秋雨写道:“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面对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我在心中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这是何等的痛心,又是何等的无奈,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些婀娜的体态,那些柔美的浅笑就这样被摧毁,不忍心那些历史就这样在一个道士手中灰飞烟灭。这里,我品出了这本书的名字——苦,历史重现,我们却无力改变,只能不住的惋惜,无奈的流泪,遍遍的哀叹,再次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本属于中国的文化从面前掠过却挽留不住。

千百年前的一个洞穴,开启了敦煌文化的壮丽,散发出了诱人的光彩,千百年前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送上了驶往外国的、散发着阵阵恶臭的马车。然而,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非它外表炫目,而是因为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它蕴藏着一种深层的美,纵使它曾经残缺。

余秋雨带领我们走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深思这些古老的文化,用极其细腻的文笔写出了这趟“文化苦旅”,其中的悲痛、心酸与无奈成为了一个个惊醒炎黄子孙的惊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