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厦门鼓浪屿作文三年级小学生)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厦门鼓浪屿作文三年级小学生)

更新时间:2024-01-23 19:03:14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厦门鼓浪屿作文三年级小学生)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一】

首先,我们来到日光岩,日光岩是一座被阳光照着会发出微光的石头,再石顶上建了一个能让我们站好的立足点,我们信心百倍,准备登上日光岩顶峰。我们努力地从拥挤的人群中往上爬,经过艰难跋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登上山顶,鼓浪屿的全部景色尽收眼前,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参观日光岩后,我们来到白鸟园。那里真是白鸟争鸣,一片鸟儿欢乐的海洋。有金刚鹦鹉、孔雀、鸳鸯、丹顶鹤、黑天鹅……,真是数不胜数。它们有的在表演,如孔雀在开屏、金刚鹦鹉在钢丝上骑单车、鸳鸯表演水上漂,有的'在觅食、有的筑巢、还有的在嬉戏。真是让游客大饱眼福,同时也给有些小朋友科普知识。

走出百鸟园,我们来到美丽的海滩,那里海潮汹涌澎湃、潮起潮落,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闪闪发光,好像在为八方来客热情的召唤。游客们有的赤脚踏着海浪、有的躺在沙滩上、有的在堆沙子,大家尽情的享受着这大自然带来的惬意,沐浴着阳光和潮气。

欣赏美景后我们来到小吃街,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一片悠闲自在的景象。在这里,不仅能吃到很多特色小吃,还能品尝到祖国台湾的水果和小吃。比如小马哥马铃薯,酱油烤鱿鱼、黄记花生汤……。每个小吃店门口都排起了一条长龙,人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嘴巴东吃吃西尝尝,享受着美味佳肴。

游完鼓浪屿,真是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二】

我和爸爸妈妈乘了半小时的船才到了鼓浪屿。我们一进门就看见一棵巨大的榕树。它的枝叶茂盛,一条条根须从枝上垂下来,像一位老爷爷的胡子一样。

走了一些路后,我们去了海边的`沙滩上,我脱下鞋子,跑到海里和海浪比谁跑得更快,跑了一会儿,我看见了鼓浪石,海浪打过来,发出轰轰的响声,我终于知道这个岛为什么叫鼓浪屿了。

后来,我们去了英雄园,看了介绍,知道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我还看见了一个很大的鸟窝,鸟窝上有许多小鸟在飞。

我们又去了百鸟园,看见了许多鸟,有鹦鹉、孔雀、天鹅、巨嘴鸟、锦鸡……百鸟园里最多的就是孔雀了。孔雀很美丽,它的尾巴上有许多好看的小圆点。孔雀开屏的时候尾巴像一把大大五彩的扇子,尾巴收起来的时候像一条五彩的长裙拖在身后。锦鸡也很漂亮,她的头顶上有一片金黄色的羽毛,它的叫声像一位小朋友在唱歌。

然后,我们去了日光岩、钢琴博物馆、菽庄花园、百米高台和风琴博物馆。

傍晚,我们坐着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鼓浪屿。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三】

我们在厦门住了一夜,第二天,我们早早地醒了过来。早晨的海面很平静,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把整个大海照得波光粼粼。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移,海鸥在海面上飞舞,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渔民们驾着渔船,出海打鱼。海水哗哗地冲上海滩,飞溅起洁白的浪花……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我们来到了码头,上了船,只见海对岸的鼓浪屿是那么得美丽。在鼓浪屿一侧,郑成功的雕像面朝大海屹立在山上,是那么得威武。船继续行驶,开到了台湾的金门岛附近,山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可望不可即,一隔就是50多年,我也多想登上美丽的台湾岛啊!随后船又开回到了鼓浪屿。我们上了岸,导游一一为我们介绍:“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就在导游为我们讲述鼓浪屿的历史时,我抬头望见一块巨大的高高在上的岩石,我问导游那叫什么石头,他说那块石头叫“日光岩”,是岛上的最高点。日光岩原名“晃岩”,1647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来到晃岩,他看到这里的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这里为“日光岩”。

过了一会,我们带着好奇心登上了日光岩。这里是鼓浪屿最高的山顶,我们举目眺望,厦门的都市和其它的岛屿尽收眼底。这里的海风比较大,正好能给我们解解热,这也算是对我们登上日光岩的一种回报吧。

鼓浪屿英语作文小学生【四】

我来了!神往已久的鼓浪屿。我来了!带着波涛汹涌般激情。穿过三月的濛濛细雨,冲破海上层层雾霭,来到了你的身旁!

坐在厦大旁,望着不甚宽广的海面,鼓浪屿隐藏在对面的一片云烟之中。海隔开的鼓浪屿,离开母亲怀抱的鼓浪屿啊,你是何等的模样?云烟萦绕的鼓浪屿啊,你是怎样的模样?

厦大学生说,岛上就是一些老房子。鼓浪屿啊,走到了你的身旁,我胆怯了,却步不前了,我宁愿不进入,也不愿你腿色。疑虑、犹豫、蹒跚,带着忐忑不安,带着丝丝沮丧上渡船,下渡船,登岛。

沿着石条砌成的台阶蜿蜒而上,我登上了鼓浪屿。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我投入了鼓浪屿的怀抱。

跟着导游,我们时走时停,导游的解说象画笔,穿越时空勾勒着鼓浪屿的过去和未来。哥特式西欧式洋房,这些在厦大学生眼里的老房子,在无声的昭示着鼓浪屿的屈辱。那破败的已成危房的郁达夫的故居,彷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忧伤和悲哀。

傍门叫卖的商家女,沿街游走的'挑担小贩,声调急促杂漫,扑朔迷离。叶缀深沉的榕树垂挂,迷迷蒙蒙的日光岩。映入眼帘的全然黯淡无光,全然迷迷蒙蒙,这低沉的色调啊让人心情郁闷呼吸困难。这是我梦中无数次神游的鼓浪屿吗?鼓浪屿应该是阳光明朗的,是欢快的啊。这不是迷人的鼓浪屿。

一棵奇特的大树闯入了镜头,那树躯干高大挺拔,树冠象巨伞一样,开满了花,喇叭状却又比一般喇叭花大出好几倍,红红的点缀在黛色的枝桠上,没有一片绿叶。询问导游得知是棵木棉树。多么奇特的木棉树啊,高棉民族抗击侵略者的如火如荼和红色的木棉花快速拼接,火一般燃烧的木棉花把我拽出了黯淡沉闷的色调。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