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安徽泾县民风的作文(安徽的肥东风俗的作文)

安徽泾县民风的作文(安徽的肥东风俗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13:44:57
安徽泾县民风的作文(安徽的肥东风俗的作文)

安徽泾县民风的作文【一】

今天,我十分的开心,因为我们一家和舅舅一家要去我向往已久的安徽泾县去玩了!

沿途,我和姐姐谈笑风生,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欣赏着窗外的美丽风景。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像一条卧龙。终于到达泾县了。

我们先去了惊险刺激的江南第一漂。我们穿好救生衣,带好防晒帽,拿好水枪三人一组的上了皮筏艇。我们这一组的成员是:爸爸、我、姐姐。爸爸负责划船,我和姐姐负责“攻击”。爸爸带领我们一马当先,舅舅那一组早就被我们甩到后面去了。不一会爸爸就划到了急流区,我和姐姐开始了“攻击”,好几组都被我们击败了。我和姐姐累了就看一看两岸的“风景画”。爸爸那惊人的速度带我们赢得了第一名。

下午,我们又乘车来到了魅力十足的桃花潭。一进桃花潭远远的就看见一块迎客石,上面刻着“桃花潭”三个红色的大字。首先我们来到了文昌阁,听导游的介绍是这样的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共三层,八角。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由于造型秀丽典雅,也是著名的景观之一。接下来我们坐上了乌篷船我望着眼前的景象,雾气缥缈,我就像到了天宫一样,美得让人惊呆了!上了岸,就到了李白和汪伦饮酒的.地方了——“万家酒家”站在门前我不由得吟诵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参观完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美景。

安徽泾县民风的作文【二】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家人决定去西湖文化广场走一走。因为那里新开了许多博物馆,特别是自然馆和科技馆,电视上看了就非常想去一下。

我们首先来到自然博物馆,那里的生物可真多啊。一进门就看到一巨巨大的灰鲸骨架,还有可怕的大鲨鱼等标本,无声地描述着生命的神秘与辉煌,表现着我们即将进入一次自然与生活的探索之旅。我们进入地球的故事,包括“生命家园”,“生命诞生”,“生命登陆”,“恐龙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五个单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原来地球是这样演变到现在的啊。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见到了许多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珍稀动植物,有许多看起来很眼熟可名字却不一样的东西,可真长见识。最后我们认识了自己美丽可爱的家乡,绿色浙江真美啊,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而自豪!

参观完自然博物馆,我和爸爸、阿姨参观了科技博物馆,爷爷奶奶去看了电影馆。科技馆的新奇玩意可真多啊!有迷宫,有用手和脚操作的各种游戏,有机器人跳舞、演奏表演,有全透明的玻璃陆地,还有水池的地下通道,我们在里面接受别人的扫射,可刺激了。

玩了好久,我都精疲力竭了,可是还是觉得很新鲜,都不想回家了。今天妈妈没有来,下次我要带妈妈也来看一下这个有趣的好地方。

安徽泾县民风的作文【三】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也称“忌针节”。从除夕至初五为春节,期间有许多规矩和禁忌,但到了初五,上述禁忌都打破了,有“破五”之称。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风俗里讲究在家歇着,不出远门。说实话,大年过到这一天,人人都有点疲惫不堪,大鱼大肉吃得太多了,吃什么都觉得没味。这一天,女主人就应该清理一下自己的餐桌,做点清爽可口的饭菜,让家里人好好休息一下。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农历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资料来源:《春节》新华社发

正月初五牛日:东南西北中,路路遇财神。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

这一天,还是我国大部分地方春节“送穷”的日子。汉唐以来,民间就有了送穷习俗。穷为何人?从传说上看,有人说是颛顼、帝喾之子,有人说是帝尧之子,还有传说认为是姜子牙之妻。韩愈的《送穷文》认为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送穷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在这一天打扫房屋,据说“穷鬼”寄身在尘土垃圾之中,将垃圾倒掉,也便送走了“穷鬼”。

关于“破五”还有很多传说,一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吃饺子也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老人们忌讳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又有人说,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户户放鞭炮吃饺子迎财神。不管何种讲究,“破五”吃饺子,寄托着人们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能过上好日子。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详。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陕西比较有特点两个地方是陇县和凤翔县。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又说是“吃穷饭,除穷根”,也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有些地方还传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而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破五”这天早起,搞大扫除,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于是有“破五”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