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窗外很美作文(美丽的窗外作文400字以上)

窗外很美作文(美丽的窗外作文400字以上)

更新时间:2024-05-31 09:16:25
窗外很美作文(美丽的窗外作文400字以上)

窗外很美作文【一】

在工作室组长和同仁的带动下,我开始在书香世界里寻求教育的真谛,享受读书带给我的充实感。无意间,我翻开《教育其实很美》这本书,里面的字字句句吸引了我,于是便爱不释手。

这本书是著名的特级教师刘可钦校长写的,书中她不时地以自己的小故事或她看到的、听到的小事情来阐述,细节中渗透着教育其实是一件很美的事。是的,只要做教育,如果没有审美的眼光和对美的敏感,那是做不出味道的。。可是,在居家过日子的状态中,我们又很难体会到这种美好,美丽或者说不满。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行,太多的不能,太多的不好。它们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的屏障,慢慢地,“美”居然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

现实的很多困惑缠绕着我们。我们希望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可是当学生刚要表达“不一样”时,我们内心又冒出很多担忧。我们往往期望学生能够多一些自主的行为,可是当学生因经验受限,玩心太大偏离教学目标时,我们又会本能地将他们收在笼中,小心喂养。我们往往会感动于学生的率真和童趣带来的惊喜,但却无法容忍学生的反复,甚至会失去做教育者应有的耐心。我们往往会为那些聪明的、守规矩的,“优秀的”学生自豪不已,但却无法从容、耐心地面对那些木讷的、内向的、“不听话”的学生,有时甚至会抱怨,我们班上要是没有某某某就好了。我们也往往在羡慕那些好教师、好学生中,而忘记了我们自己应该成为“好教师”,我们自己也有培育“好学生”的责任。我们没有明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时“迟钝”、“偏离”、“反复”“不听话”,像“聪明”、“专注”、“一贯”、“懂事”等一样,都是正常的。恰恰是它们共存的,才构成了丰富的教育过程,使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教育方法。只有识别这些,我们才会创作出一幅成长的教育山水画卷。

我曾经看过两个小故事。课堂上,有一个学生捣乱,不好好学习,对老师的教导又不服气。老师批评的语气中,夹杂着怒气,边批评边说:“你别翻白眼啊!”可小孩并不知道什么是“翻白眼”,很好奇,就偷偷地翻了一眼睛,不巧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十分恼怒地呵斥道:“我说你,不但不听,还故意翻白眼。”自然,这个学生只得灰溜溜地反省,下课写检讨。

还有一个学生,同学送了一块彩色的棉花糖,她不舍得吃,小心地把它放入水杯中。课堂上,她忍不住打开水杯看了一眼,没想到棉花糖被水一泡变大了。她感觉非常有趣,扑哧一声乐了,结果被老师发现,也被罚了。课堂开始变得很安静,老师继续讲课。所有的学生都小心翼翼地回答老师一个有一个问题,所有人都可以感觉到课堂气氛的压抑。

我举这两个事例,主要就是想说明,学生犯错、走神儿,都是课堂上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可能使学生丧失可贵的品质——好奇。我们会遇到许多学生成长过程中令人哭笑不得的趣事。我想,老师如果能大度宽容地一笑了之,远比怒斥换来的效果要好。因为,其中包含着老师对学生成长特点深刻理解之后的智慧。

所以,美不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在寻找、发现一个个体的闪光点中体验到美,把美的种子播撒,并精心呵护、培育,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学习并享受成长之美,正所谓教学相长。

大美至真,至纯,至简,就在每一天,每一刻。

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一起来发现,一起来感受——原来,教育其实真的很美。

窗外很美作文【二】

《教育其实很美》已经读完,刘校长在文中提到的那个不肯走进教室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女孩在刘校长回校交流时与我们提到过,在《小崔说事》访谈中关村四小节目中我们也看到过。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简单说,上学了,她却以哭闹的形式拒绝走进教室。

类似这样的孩子我在一年级也见到过,有女孩,也有男孩。往往在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或者教室门口,轻者抹眼泪,重者紧抓父母的衣襟怎么都不肯松手。但,父母离开学校后,孩子虽不情愿,通常也会随着老师的牵引走进教室了。而文中的小女孩却不是那么轻易就走进教室,其他孩子上课的时间,就是她哭闹或在校园玩耍,在教室外走廊与老师捉迷藏的时间。

此时的刘校长在得知情况之后,让小女孩走进了自己的会议室,让老师放心去给其他孩子上课。当有人质疑:这孩子不影响你的工作吗?刘校长回答说:“帮助她适应学校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啊!”

随后数月,刘校长在与小女孩的相处中一步步让孩子自觉地回归了课堂。起初,我惊讶于刘校长的耐心,也庆幸自己没有碰到这样的孩子。但仔细琢磨,我们班虽没有这样的特例学生,可是55个孩子,每个孩子本身都是独特的啊!

陶陶,一个乖巧文气的女孩,怎么小名会叫淘淘呢?父母说:“孩子出生时只有二斤六两,我们叫她陶陶是陶瓷的陶。”

七个月时早产,单独与人沟通时目光飘忽不定,集体教学中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偶尔在课堂发出怪叫声。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但认字较少,集体学习中存在困难,课堂上时常做小动作以派遣自己的无聊。

幼儿教育阶段父母参与少,孩子时常自己玩耍,集体学习中没有兴趣,但一张纸片可以让他整节课摆弄不停。

面对集体教学,我们总期望整齐划一,这样,我们繁琐的工作才能简单一点。家长们也是如此抱怨,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我家的孩子怎么却是这样呢?其实,您一定没有意识到,教育是极复杂的工作,是对一个生命的感染、浸润和唤醒,是为了这个生命的幸福人生,是一件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会更优秀,却只能一天一天慢慢来的事情……

教育其实很美,美就美在孩子的独特,美要美在教师的用心。尊重孩子的差异,最美的教育就是用50种方法教育一个孩子。

窗外很美作文【三】

                                      ——题记

一直以来你是那么平凡,平凡到我不曾那么认真地看你。

小时候,因为你的离开我遗忘了你,我的童年没有你,连我的记忆中你一直到小学才出现。为此,我恨你!

依然清楚的记得小学一年级都是奶奶带我去报的名,那时,你在哪里?你知不知道,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可悲,我的童年没有你的陪伴,你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离开我,舍弃我?

不只是因为这个恨你。

那时应该有七八岁了吧,是个炎热的暑假,你买了辆自行车给我,我好高兴。但,你接下来告诉我的事让我跌入谷底,必须把自行车学会才让进门,接着你关了门,留我一个人在外面,太阳像火一样烤着我,一滴水也没有。我跌倒了很多次,人和车子,我感到我快不行了,真的快不行了!

可我依然挺了过来,因为我恨你,和你入底,我发觉你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人,我学会了自行车。

你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离开我,回来后我接受了你,但你却在最佳不长的时间给了我一棒,我在想我不会原谅你了。

上了初中,一直很内向的我交了朋友,你很担心我,每个老师的电话都要,我的情况你都掌握在手里,我一直都在讲我不要读书了,你想尽办法劝我,我看到你流泪了,我一直以为我恨你,你流泪我会很改性,但是却恰恰相反。

你劝好了我,了解情况,我换来的是转学的通知。于是我沉沦到了另一所初中,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乖孩子,但实际上我是一个坏学生。我学会了打架,吸烟,喝酒,上网,到最后成为了请家长最频繁的人。

我看到你坐在地上哭,那么的伤心无助,我自己躲了起来不想让你看见软弱的我,原来我是那么的在乎你,只是我自己不愿意面对你。

现在,我离开你来到离家远的学校读书,你的担心,你在车子外面担心我的眼神,在车子开动的一瞬间,我看见——你那眼角的皱纹又增加了,没有以前的平整。乌黑的发丝中间出现了银白的点缀。你是做了什么才会如此衰老?大雨时在校外打伞等待,生病时一个电话你就回来,你紧张时的慌张,这一切都是为了我。

我都不曾发现你是如此的美,美得触动我的心弦。母亲,如此美丽的你我从未发现,一直都是我心胸狭隘,没有关心你,没有注意你——原来你很美!

窗外很美作文【四】

短短一个月后,再次写有关《教育其实很美》的笔记,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相识已久”的亲切感。

最初的对于此书某个章节的喜爱,到现在,泛滥成了一片热爱的蓝色海洋。在炎炎夏日里,心境清凉而惬意。

在一个午夜,因着只有趁自己正上一年级的孩子睡觉后,才得以静下来读书的我,在《摘抄本》的扉页上写道:

“夜深时,心静处,摘抄《教育其实很美》,于心灵感悟中,才真正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些许涵义。字里行间,笔尖攒动,思绪泉涌。不再是纯粹的摘录,更多的是与‘大家’思想的小碰撞。心灵间的对话——呼之欲出……每一次的共鸣,都会有喜悦,唤起付诸于行动的。改变,改变。感谢此书。”

读书渐入佳境时,结合学校的开放性教学研究,我逐渐地这样来理解开放性,“开放源自于教师本身的教育信念,追求完美的专业素养、对教学的严谨态度,还有豁达、关爱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