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

更新时间:2023-12-12 00:18:09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一】

西湖李家位于南昌进贤县前坊镇,青岚湖的东畔,早就听说西湖李家风光秀美,田园气息浓郁,今年二月,当我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之《西湖李家—不忘本原》之后,更是心向往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金秋时节的一个周末,我和阿龙兴致勃勃地从南昌城区踏上了去西湖李家的路程,路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汽车终于驶入了村庄。虽然是周末,但村子比较宁静,并没有电视节目上提及的那般热闹非凡,而对于我却不觉什么遗憾,因为一年之中村庄热闹的日子不过几天,此时恬静的村庄更能反映乡村的'真实面貌。

此时此刻,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就让我们尽情享受古村的这份闲适吧!但见高高的马头墙相互对峙着,显示出徽派建筑所独有的气派。村中多树,到处郁郁苍苍的:高大的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绿中泛黄,看来不久就要熟透了;冷不防一抬头,一棵高过马头墙的板栗树正高高地俯视着你.一个个黄色的板栗夹在绿叶当中显得格外耀眼;村头还有一株参天古树高丈余,历经百年沧桑依旧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一转弯,忽见前面一株桂树后有一处老屋,门前高悬着两个大红灯笼,门上贴着一副,“赤县陇西泰圣地,青岚湖畔农夫家”。虽然从没来过,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记起来了,此处曾在有关西湖李家的纪录片中出现过,没想到我们竟一下走进了老市长李豆罗的老宅里。原来以前担任过我们南昌市市长的李豆罗正是西湖李家人,卸任后他重返家乡,甘做普通农民,自号“青岚农夫”,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豆儿”。正是在他的努力与带动下,西湖李家逐步朝着生态旅游迈进,方方面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近前细瞧,老屋看来有些年头了,墙壁有些脱落,门上倒扣着箩筐,墙上挂着李豆罗夫妻及全家的合影,老屋看上去简单朴实,却令人倍感温馨。出来再细看门上的那幅对联的下联“赤县陇西泰圣地”,这恐怕要从西湖李家六百年前建村开始说起。

据《李氏宗谱》记载,明朝时,年少的李胜炯跟随父母躲避战乱,迁徙南下,途中父亲不幸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流落到青岚湖边。李胜炯靠着一根扁担,肩挑背扛,走街串巷做起了小生意,赡养老母度日。当地的胡姓大户人家看他勤劳善良,就招他做了上门女婿,按照传统习俗,入赘新郎要归宗改姓,成为胡氏后人。多年以后,贤惠仁义的妻子见丈夫念念不忘李氏先祖,终于说服了娘家长辈,和改回李姓的丈夫带着儿女来到青岚湖边开荒建房,繁衍生息。建立了西湖李家。《李氏宗谱》里告诫后世子孙不忘本原、思乡念祖的祖训也一直传承至今,经过李家后人不断的寻根溯源,终于在甘肃省定西县找到了答案,比对族谱后确认了他们是陇西李氏的分支。甘肃的陇西李氏正是唐太宗三子李恪的后裔,再向上则可追溯到李氏先祖、道家创始人老子。

“水有源,木有本,不溯其流则失其源,不序其谱则昧其祖”,西湖李家的村民们时刻不忘本原,村中不但建了“陇西堂”,而且在一座座古宅高大的门楣上,刻着历史上有关李氏名人的画像及介绍,不断提醒着后人秉承光大先人的美德。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老宅,大部分村民们已经搬出了老屋,住进了外围的新村里,因此偌大的老宅区显得有些空空荡荡的,但细看还是有人活动的痕迹。比如一户大门虽然紧锁,但我们看见了晾衣绳上晾晒的衣服以及院子里堆成一团的芝麻杆。还有一处老宅内一位老人正躺在靠椅上闭目养神,我们生怕惊动了他老人家,于是轻手轻脚地走过;在门楣面上刻着“瑞气盈庭”四个大字的院里,一对老人夫妇正在摘菜,那位正朝着我们的老妇人善意地对我们笑了笑,在这淳朴而亲切的笑意里,我们忽然感觉与西湖李家之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不少。

巷子之间,台阶之上都十分干净,却不见一人清扫,足见村民的自觉程度了。然而与城里不同,落叶是不用扫的,落叶生于土,而最终归于土,叶落就让它安安静静地归根,这寄托着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也恰好秉承了李家先祖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我甚至疑心李家的狗也沾了老子先人的一点灵气,只见一只土狗懒洋洋地趴在自家门口,见了陌生人靠近一不慌二不吠,只是淡定地看上你一两眼,然后依旧迷上眼睛懒懒地晒着太阳。如果换在别的地方或许早就紧张地盯着你,甚至对你狂吠不已了。

如果在村子里转悠久了你觉得有点腻,那就到田野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吧!瞧,伴随着“嘎嘎嘎”的欢快叫声,湖里的鸭子成群结队地游上堤岸,奔向湖边的一个小水塘;一只美丽的白鹭却是独行侠,正独自飞过绿色的田野。转眼到了秋天,大部分白鹭已陆陆续续迁往南方了,可这位独行侠却对此地是如此眷恋,李村有的是水塘、稻田、湖泊,白鹭不愁找不到食物吃。

现在已临近收获季节,但见田野间浸透着李家村民辛勤汗水的稻谷,沉甸甸的一片连着一片,或绿或黄,或黄绿相间,仿佛是一张张铺在大地上的神奇地毯,把秋日的田园装扮得如此富丽堂皇,怎不令人为之心醉。

游兴正浓时,我们忽然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一看时间已快到晌午了。环顾四周,附近并没有类似农家乐之类的饭庄,经过打听才知道西面的乌岗山上才有饭店,步行到那需要二十多分钟。一路山行,两旁树木郁郁苍苍,凉意袭人,俨然一派幽深的山林景象。

到达饭庄时,望对面眺望,发现那儿有一片辽阔的水域,我们惊喜地走近一看,原来竟是一条一望无际的湖泊,碧波荡漾,岸边还有一片金色沙滩,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正是有名的青岚湖。

青岚湖位于鄱阳湖流域,为鄱阳湖众多卫星湖之一,有关青岚湖名字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历史上有唐人“树里岚湖一片明”的诗句,以此取名青岚湖;一种是湖区四周多为山林, 岚为山中云雾似蒸气,故得名为青岚湖。这条湖畔与西湖李家的历史息息相关,六百年前李家的先祖李胜炯正是和家人来到青岚湖边开荒建房,繁衍生息,最终建立了村庄,因青岚湖在村庄西面,因此称为西湖李家。现在村庄每逢端午节时举办的赛龙舟活动正是青岚湖上举行的,此时澎湃的湖水不断拍打着岸边,我仿佛看见了龙舟上的选手们扬起船桨,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后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积极奋进,也可以说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设在青岚湖畔的饭庄并不多,只有两三家,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游客们吃的也是村民们自耕自

种的农家菜,很是爽口。在离村子三四里地的乌岗山上设饭庄,既解决了游客的吃饭问题,又保持了古村的原始风貌,以前西湖李家曾获得过“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江西省省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果然是名至实归。

从乌岗山下来,我们来到戏台前的广场上准备乘车回去,内心是如此不舍。如果不是亲临,谁能想到在距离繁花都市仅一百多里的地方,竟有这么一处宁静祥和而又饱含诗情画意的桃源乐土。真的要好好感谢包括李豆罗老市长在内的所有不忘本原的西湖李家人,他们在秉承发扬先人美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好家乡的同时,也让我们都市人得以远离喧嚣,亲近田园,在此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宿。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二】

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中山公园看菊展。

刚到大门口,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接着一座菊花宝塔就呈现在我的眼前,一层白,一层红,一层黄,一层紫,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好看极了。在宝塔的顶端有一个盛满水果的金色篮子,我想这一定寓意着人们对硕果累累的美好向往吧。

进入大门后,两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巨龙在争抢着一颗龙珠。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龙戏珠?我突然想起书中说过龙珠有一种让愿望成真的魔力,于是我就在龙珠前许下一个愿望,希望能够美梦成真。

然后我们又继续往前走。樱花大道两边,孙文莲池旁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菊花,这些菊花有些花瓣乱撒像炸开的烟花,有的花瓣都往一边卷像翻滚的海浪,有的花瓣往里面缩像一个个毛绒绒的球,有的中间都是嫩黄色的小孔像一个个蜂窝。有的花瓣长长的弯弯的,像豆芽一样,他们聚在一起又像满头卷发;有的短短的直直的像朝天椒一样,聚在一起又像海葵在跳舞。它们你挨着我我靠着你,风一吹,它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在游人面前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娇姿。

我爱菊花,爱它的千姿百态,爱它的色彩缤纷,更爱它不畏严寒的顽强。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三】

一个深秋的上午,虽然天阴沉沉的,但是我心里却充满阳光,因为爸爸就要带我去看期盼已久的菊花展了。

我们开车来到府山的越王台。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菊花,有红如火、粉如霞、白如雪、黄如金,我仿佛走进了花的国度、花的世界。菊花在这里争奇斗艳,有的花瓣向里卷起来,又白又圆,像一个大雪球;有的花瓣红里带黄,在高高的枝头怒放,像一束绽放的'烟花;有的花瓣又细又长,向四面散开,像一把撑开的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巧手的园艺师们还用菊花做出各种好看的造型。你看,这里是“桥乡水乡”,在繁花丛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小桥流水和飘荡在水面上的乌篷船。那里是“马到成功”,一片花海之上,有一匹用菊花做成的骏马在奔跑。远处是一个“酒乡”,自高处的两个酒坛口出来,一片由金色菊花做成的“美酒”倾泻而下……

一阵秋风吹来,枯叶纷扬而下,但也带来阵阵菊香,我不禁想起“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诗句。美丽的菊花,为这飘零的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四】

在《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里有介绍:菊花是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种,品种已有上千种。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与梅、兰、竹一起被誉为“四君子”,它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中国人赋予菊花高尚坚强的情操,以它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受人敬重和喜爱。

现在正是赏菊的好时期,我们翠衣浪花假日小队趁放假去植物园观看菊花展。我们还没到植物园大门,远远就看见了一块牌子“菊花艺术节”。我们进入五颜六色的菊花海洋里,有红的、紫的、白的、黄的、粉的、淡绿的……它的形状也有很多像球形、扇形……从花丛四周许许多多的孔里喷出水雾,水雾随风飘扬,飘到菊花上就变成了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花丛中有个身穿古装的“仙女”姐姐在弹古筝,那音乐声太美妙了!我感觉自己像“神仙”一样在仙境里腾云驾雾似的。

我都不想回家了!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五】

今天,妈妈带我们去青枫公园赏菊去。

一进公园我就闻到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跑过去便看到一盆盆菊花争奇斗艳,你看,那一朵白色的菊花开的多美呀!好似在和别的菊花争王呢!花瓣白的似雪,绿色的叶子衬托着花瓣,花芯黄黄的',就让人觉得这盆花格外的白嫩。那一边是用菊花做成的一个大花篮。另一边是用竹子作成的古陶绯扇,,整个景象看起来是一道壮观二龙戏珠,那一颗珍珠是用树木修剪成的,园丁叔叔们太厉害了!到了大草坪旁,是各种各样的菊花,分贝有:战地,黄花,斗雪,东方晨曦、金龙爪、沽水流霞,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落日熔金,因为它圆圆的,花瓣也很特别,是一个个的小洞洞,我弟弟说:‘‘姐姐你看,一个黄色的溜溜球。’’我和妈妈哈哈大笑。我看了这么多菊花便问妈妈有没有关于菊花的故事,妈妈说:‘‘当然有啦!’’便讲了起来:农历九月九是一年一度的菊花节。据古书记载:因“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性,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自古以称“九月”为“菊月”,原因是菊花在九月开放。所以汉时宫中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了。”我听了就连连点头,便想起白居易的《咏菊》中的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今天上午,玩得真开心,下次菊花节我一定还要来。

秋游作文西湖赏菊【六】

春天公园里月季花阿娜多姿,夏天池塘内荷花美丽雅致,冬天风雪中红梅傲人屹立,秋天的菊花仿佛四处可见,即开在北方外婆家的小区里,也开在江南我们的校园里,或开在你我的阳台上。我喜欢菊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之一。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不能耐严寒,所以菊花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菊花有很多颜色,黄色,白色,紫色,红色,粉色,绿色,墨色,金泥色,雪青色等。也有复色菊花,即一朵花有两种颜色,如红黄各半的“二乔”背面为黄色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斑点的“梅花鹿”等。菊花的颜色都很鲜艳,红的似火,白的如玉,粉的似雪,黄的如金······

在众多菊花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龙吐珠”,这是一种比较大的菊花,但挺立的很直,猜想根一定扎入泥土很深。花茎粗又长,有几分的钢筋铁骨感觉。叶子是深绿色的,一片片的像一把把芭蕉扇。最有特色的'是花朵,花瓣细而长,呈匙状径直伸展,层层叠叠,挨挨挤挤,也有的像一个个小汤匙。花瓣的颜色是现在最流行的渐变色,花芯处是白色的,向外伸展颜色渐变为紫红色,淡雅如墨水画。花芯金黄里夹着一丝葱绿,圆圆的像半个龙珠嵌在花心,也如小太阳偷偷的伸出头来露出半边笑脸真是花如其名。“龙吐珠”这种花味不浓,淡淡的,似有似无,与花的素美很是般配。

我国民间有重阳节赏菊和饭菊花酒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经在《过故人庄》中写到过这样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今天的我们也常品菊花茶,我想这跟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有关系吧。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