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小问号同桌作文350字(我的同桌是个小书迷350字作文)

小问号同桌作文350字(我的同桌是个小书迷35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25 19:32:59
小问号同桌作文350字(我的同桌是个小书迷350字作文)

小问号同桌作文350字【一】

印象中,同桌的他是个长不大的.小男生,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萌神。一头微卷的褐色短发,白皙的皮肤上镶嵌着几颗深栗色的小痣,又弯又长的眉毛下面是一双囧囧有神的眼睛,配上那个小巧挺拔的鹰钩鼻,真像一个地道的人。

可是,每次当我们喊起他的外号:”小非洲“的时候,他总是倔强地回过头来,装作一副十分生气的样子,腮帮子一鼓一鼓地吼出来:”不许叫我的外号!我皮肤这么白,应该是白雪公主……哦不,白雪王子才对!“说完,提着他的小短腿扬长而去,留给我们一个炫酷的背影。大家都笑起来。同桌的他就是如此幽默,像个不谙世事的小王子。记得那天下课,我抱着作业路过办公室,赫然看见他低着头,绯红着脸规规矩矩地站在老师面前挨训,他的手指紧紧缠绕在一起,可是尽管老师的话很难听,有些甚至是从同学口中听来的不切实际的谣言,可是,他却什么也不辩驳,只是耐心地听着,良久,老师停了下来,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出乎意料,他什么反应也没有,甚至没有一句话为自己伸冤,还深深地向老师鞠了一躬,说着:”谢谢老师!“然后,像个落荒而逃的兔子一样飞奔了出去。我跟着他走过去,试图安慰他几句,可是,他的举动再次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他飞快地迈动步子跑到学校窗台上,望着远处的高楼大厦,他自由地伸开双臂,神色轻松而平静,还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最后,他呢喃似的为自己打气:”加油,明天照样有太阳升起!你会成功的!“一瞬间,我被感动了,愣在原地久久无法言语。原来,需要安慰的不是同桌的他,而是我们,已经麻木的我们!

啊,幸好有你,同桌,是你教会了我什么是勇气与面对生活的希望。

小问号同桌作文350字【二】

我有一个同桌,他个子不高,一头乌黑的头发,眼睛非常明亮看起来非常的好看,鼻梁都是高高的,整天都穿的干干净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

但是如果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我的同桌有一个外号叫:“小糊涂”。为什么叫小糊涂呢?这件事情还要从上个月的语文课上说起。

有一个我们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安排大家默写课后的生字,告诉我们要在第二天找人到黑板上默写。大家回家之后非常认真的写,第二天到学校之后大家都说会写了。我看到我同桌趴在座位上非常开心,我就忍不住问他:“你后面的生字写完了吗?”同桌就告诉我说他早就会写了,昨天晚上回去之后吃好饭就开始写作业,练习写字了,他已经把生字写的非常好了,还得到了他妈妈的表扬。

我忍不住表扬了一句:“你真厉害,我也是勉强会写的。”同桌听到我的夸奖非常的开心。语文课上老师要找人默写生字,我的同桌一脸自信的主动举手去黑板上默写生字。可是没有想到老师提问的时候我的同桌却根本就不会写,一会之后脸上就通红一片,非常不好意思。我看到后大吃一惊,我的同桌作业不是会默写了吗,怎么这时候却一个都写不出来,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老师看到我的同桌不会写,于是就问道:“你怎么不会默写呢?刚刚你不是举手说会写吗?”老师的问话让我的同桌脸上更红了,低着头不敢看老师,低声的说道:“我······我,我记错了,我默写的是下一课的,不是今天提问的,我以为您让我们提前预习呢。”我的同桌说完大家就哄堂大笑,我也不由的笑了出声,原来是记错作业了。

不过老师却没有批评我的同桌,而是摸了摸我同桌的头微笑着说道:“你还真是个小糊涂,比不过下次要认真听,不能再记错啦。”

于是,我的同桌就多了一个外号:小糊涂。

小问号同桌作文350字【三】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前,亚里士多德“重的球会先着地”这一观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基督教所宣扬的“地心说”则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达尔文发表《进化论》之前,还有不少人认为“人是天使变成的”… …

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是荒唐的,可笑的,但在数百年前,它们却个个是人们心中的“权威”。有如此愚蠢的想法,恐怕不是因为人们无知,而是因为他们人云亦云,想当然吧!

伽利略、哥白尼、达尔文,都有着不平凡的眼界,敢于对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产生“?”,并深入探究,刨根问底,追求真理。

也许有人会认为:只要有知识,有耐心,就能够深入研究问题,找到真理。其实,这样是不够的。

有知识,只是作为与权威斗争的基础,更需要的,是挑战权威的胆量和为科学、为真理的献身精神。伽利略做斜塔实验时,有成千上万人围观,都想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敢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立的的小鬼出丑,因此,一旦他失败了,就会处处遭人冷落、笑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与基督教的“地心说”相背而驰,产生巨大的'矛盾,导致教皇大怒,诬陷哥白尼,把哥白尼送上了火场;达尔文提出发表《进化论》之后,更是处处遭人排挤。但他们,却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把挫折当垫脚石,使他们的这些观点在百年后成为了人尽皆知的真理。

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的“?”,不仅包含着对事物刨根问底的精神,还包括着一份挑战权威的胆量,追求真理的执着。

发现问题,需要好奇心;研究问题,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耐心;实践它,则需要胆量与执着。

亲爱的朋友,你也能对权威产生质疑,对想当然说“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