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32页小练笔作文(四年级下作文小练笔材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32页小练笔作文(四年级下作文小练笔材料)

更新时间:2023-12-24 20:17:52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32页小练笔作文(四年级下作文小练笔材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32页小练笔作文【一】

1、阅读,研读原文2、课件(从网上下载的《滥竽充数》故事的动画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32页小练笔作文【二】

我们的校园有许多美景,那些美景我都喜欢,其中我最喜欢后操场的那棵桂花树。

我为什么喜欢后操场的桂花树?因为桂花树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的时候,桂花树长出了几片小嫩叶,真是可爱极了!下课的时候,我都会去桂花树下看看那些被风吹下来的嫩叶,捡三四片玩玩,那个时候,我是那么得高兴!因为桂花的叶子是那么嫩,那么得细腻,特别引人注目!

夏天的时候,桂花还是藏在叶子里,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真是可爱。桂花树的叶子特别茂盛,像一个大草包,站在“大草包”下面,会让你感到格外的凉爽!

秋天的时候,桂花开了,是多么漂亮啊!这些桂花的花瓣有的全部展开,有的才展开两三片,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太美了!

冬天下雪的时候,校园的每一处都是银白色的,校园成了白色的世界,连桂花树也变成了银白色,就像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衣服,漂亮极了!

这就是桂花树四季的景色,是不是很漂亮?那就来看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32页小练笔作文【三】

(一)感知内容情境激趣

1、教师话语导入:《滥竽充数》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有兴趣再次来回味,谁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复述课文?学生朗读与复述课文。

2、看课件《滥竽充数》的故事

(二)比较赏析领悟方法

1、讨论动画解说词比较课文内容更为详细的地方?

2、投影解说词文字:“……当时,有个叫南郭的人,家境贫寒,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参加齐宣王的竽乐队,齐宣王不加考核,就让他参加了竽乐队,从此……”以上片段与原文“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做比较,说说有什么感受?

3、南郭为什么进竽乐队,以及怎样进的乐队?想象其他可能的起因和成因。(答案体现开放多样性)

4、讨论南郭进乐队,原文中哪一个动词概括得最确切?

5、教学小结:“混”字最为确切,围绕“中心词”“混”字,通过自由想象,把南郭进竽乐队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动)和过程讲述得很明确、丰满了。同学们围绕“滥竽充数”成因——“混”写片段,要求注重心理描写。

6、课堂独立写作,然后交流,评价激励。

(三)方法迁移,以点及面

1、师话语导入:找到中心词

确定扩写点,大家写出了南郭充数的多个原因,请大家以小组展开学习,思考原文中还可以找到哪些类似“混”的中心词,可以作为扩写点?

2、生小组读文讨论,教师引导。

3、小结:“装”字写出了“滥竽充数”的过程,“逃”字,它写出了“滥竽充数”的结果。板书:扩写点装逃

4、说词说句练习。说含有“装”字的词语,结合情境语言“画画”南郭吹竽的形象?

5、想象合奏时,齐宣王、吹竽者的“众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候,南郭此时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动)

6、说词说句练习。围绕“逃”来说几个成语?教师引导,学生描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动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活动)

7、选择“滥竽充数”的过程——“装”,或者“滥竽充数”的结果——“逃”为题,写一个片段。

8、交流片段“装”,交流片段“逃”各一、二例。教师学生相机点评。

(四)总结升华联接成篇

1、再次说说南郭人物的特点,成语“滥竽充数”的寓意。(答案体现开放)

2、同学对南郭献上几句劝告的忠言?生写作。过渡语:大家的“警世”暂时不作交流,留给大家把它点睛之笔,写在这次习作中。

师提出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连段成篇,前后照应全文写作。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