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游兰亭的感悟四年级作文)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游兰亭的感悟四年级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15 06:20:02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游兰亭的感悟四年级作文)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一】

今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我的兰亭游也如愿的拉开了序幕。

当我们的车缓缓的进入停车场,在通过兰亭的一条幽幽古道边,入耳的好像是黄郦的鸣叫,但浓密的绿叶把它们遮挡起来,真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啊!这条古道的两侧虽说有些现代化的建筑,但仿佛古韵犹存,沁人心脾,或许兰亭就是值得我们这样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走过小道,我一眼就望到了鼎鼎大名的鹅池了。只见池中有两对大白鹅在昂首欢啼,似乎在说:“我们可不是一般的鹅,我们是兰亭的鹅,是别有一番风味的鹅!”又回首看了鹅池旁边的`石碑上大大的“鹅”字,像足了一只昂首阔步的鹅,摇头摆尾的走了过来,我不禁感叹:“王羲之的书法,真是如神来之笔相助啊!”

在我的赞叹声中,继续往前,便是我最欣赏的“祖孙碑”了。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临的《兰亭序》,背面则是乾隆皇帝的诗。两位满族皇帝对汉族的文化十分欣赏,书法如行云流水一般,尤其是康熙皇帝,将兰亭序写得大气磅礴,包含着对祖国河山尤其是江南文化的赞美与留恋,整个文字潇洒自如,不愧是我最欣赏的君王。

听,有泉水的声音!原来我到了曲水流觞处,在古时,将一个盛满酒的杯子漂在水中,酒杯漂在谁的面前,坐着的人就要赋诗一首,倘是作不出诗,那可是得一饮而尽以作惩罚的。古人不仅有闲情雅趣,更有满腹经论,让我们这些后辈佩服不已。

我虽然到过兰亭多次,但每次都能发现它新的诗情。我想这个书香浓郁的地方定有让人更意犹未尽的美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期待着下次美丽的兰亭游。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二】

来到兰亭,只见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真是美不胜收!进入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角碑亭,碑亭中间竖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两个大字:“兰亭”。据说,这两字还是清朝康熙皇帝写的呢!

绕过了石碑亭,前面便是大名鼎鼎的“鹅池”了。鹅池里当然少不了鹅。七八只大白鹅神态各异,有的在悠闲地戏水;有的正闭着眼睛晒太阳;还有的在争抢游人投下的食物……有趣极了。鹅池边上也有一块石碑,上书“鹅池”二字。看了石碑边的`介绍,才知道这两个字还真不简单,这可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合作完成的书法作品呢!简介上还详细说明了王羲之爱鹅、养鹅、观察鹅、最终把领悟到的心得和书法完美融合的小故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穿过鹅池,就来到了兰亭最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相传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羲之和一群好朋友来到兰亭,沿小溪而坐,让侍女把倒满酒的酒杯放入小溪中,让它顺流而下,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把酒喝掉,再作诗一首,故而成就了一件千古雅事,王羲之也为此事作了一篇序来纪念,这篇序正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走过“曲水流觞”,迎面是一座祠堂——右军祠,里面是回廊形的建筑,刚好把墨池围在了中间。墨池的顶端是王羲之的雕像。回廊的四周还挂满了历代名家大师临摹的《兰亭序》。

参观了右军祠,我们来到了一个高大的台子前。台子上有一个亭子,中间一块碑巨大无比,听爸爸讲,这个碑大有来头——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作的《兰亭即事诗》,所以这一座亭就叫做“御碑亭”。

从御碑亭出来后,我们又参观了兰亭书法博物馆和砚瓷博物馆,再一次领略了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游玩过兰亭,我一直都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这里虽然地方不大,景点也不多,但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感悟。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三】

仅仅以“抗日三部曲”而论,程肖组合也已形成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多年以来,银幕上的抗日电影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秉承了《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传统的革命浪漫主义作品,鬼子残忍愚蠢,我军大智大勇,战斗过程直如砍瓜切菜,轻快喜感时不时冲淡战争的残酷。另一类是以《南京!南京》为代表的“人性化反思”作品,国人的劣根性和不屈精神一并被审视,鬼子成了被战争裹胁的普通人,被谴责也被同情。

前一类是按照传统教科书来的,发展到极致就是“抗日神剧”。后一类是从“普世价值”出发的,可惜放诸世界范围内了无新意,而且总有些“耗子哭猫”的荒诞感。《兰亭》和它的姐妹篇不是这样,影片没有去触碰历史言说中的某些雷区,但也没有教科书式的循规蹈矩;没有来不来就扯一顶“人性化”的帽子戴上,但片中的日本人也决非符号化的魔鬼。

程晓玲和肖风的作品,有一种勉力摆脱定式叙事的热忱。《大劫难》中的日本垦荒团成员有农民式的质朴,变脸后更见惊心动魄。东北的“姑奶奶”像她抽的旱烟般浓烈呛人,虽刀架脖子上仍然抵抗挣。《岁岁清明》中的逸白少爷大半部片子里都是文弱书生样儿,最后二十分钟突然成了溅五步的“杭铁头”。

《兰亭》中的林耕本混帮派的江湖人,隐居世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禁忌婚姻,可是离乱人不如太平狗,重重债、步步进逼让他不反抗也无由。以抗日题材的公式化逻辑观之,这三部影片中都有疙疙瘩瘩的地方,都有不同流俗可也难辨真假的建构。

影片的最终指向也有些混沌,不及那些经典的反战名片一样捶打人心,但它们至少提供了一种新鲜视角:历史烟云中可能隐匿着另外的真相,我们以往熟极而流的“因为,所以”很可能大谬不然……“抗战三部曲”中还总带着些对民风民俗的入微描绘。肖风是与张艺谋同班的第五代导演,用自然山水和民俗细节感染人,是他们固有的本事。然而,随着电影的市场化和商业片的坐大,就连第五代导演也很少再爬剔老祖宗馈留的玩意儿了。肖风仍然保持了这个特长,《大劫难》中的东北热炕、旱烟袋、高粱地有助于观众进入特定情境。

《岁岁清明》中的满山茶树、清澈小溪乃至怀春的`山里丫头,同样为影片增色良多。到了《兰亭》中,江南水乡的童年往事被剪成了10分钟的戏,影像中还是渗透着导演对家乡小桥、流水、峰峦叠嶂的钟爱之情。“兰亭”因书法家王羲之而名声大噪,但在影片中只是个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胜地。林耕的日本妻子神往这个文华会萃之地久矣,可是连绵的战火把他们远远地赶开了,终其一生也未能如愿。这其中隐含了日本民族对中国的复杂心态:一部分人真诚地向往古国的文明,另一部分人则觊觎和践踏古国文明。

肖风导演有一个特点:用新人,而且尽量不重复。“抗战三部曲”的主角都是年轻人,把把都是新面孔。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是遭遇战,你所见的形象便是角色规定的人。演技再好的演员也不可能换张脸,不可能改变习惯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因而越是知名演员,就越是有一种厚厚的“所知瘴”,阻挠演员本人和角色在观众心目中合二为一。这三部电影用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用不了几分钟我就认可了他们的角色定位,怎么折腾都不会出戏。

在青山绿水中回溯逝去的年代,再用侵略者的利爪将其撕碎,三部影片中贯穿着同样的痛。抗日的动机,有天性中的桀骜,有不显眼的硬骨,也有无处为家的奋起。因为不雕饰,所以有力量。另外,片中决不张扬但绝对刺目的残肢断体,构成了这一系列中成建制的视觉符号。总的来说,这套影片丰富了抗日题材的片库,在浩大的主流叙事阵列边上,树起了一座另类而醒目的纪念碑。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四】

??兴之旅600字

“加勉,加勉,快起床呀!我们去绍兴旅游了!快!”我被老妈从温暖的被窝中拉了出来。我极不情愿地说:“好吧。”

匆匆吃了早饭,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广场等人,我不愉快的心情顿时全消。人全部到齐后,大巴车就出发了。过了三四个小时,我们到达绍兴。

午饭过后,导游带我们去参观杰出文学家鲁迅的`故居。鲁迅故里有著名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三味书屋”里面有一张鲁迅使用过的桌子。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塾师寿镜吾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鲁迅就在书桌的右角上刻了一个“早”字自勉。“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乐园。他经常在这里捉蟋蟀,拔何首乌。有一回他听别人说吃了人形的何首乌就能成仙,他就把所有的何首乌连根拔起,差一点把泥墙弄坏了。从此,鲁迅的父亲就禁止他到“百草园”玩。

参观完“三味书屋”、“百草园”,我们又兴致勃勃去周家老台门、新台门游玩。

吃臭豆腐

在鲁迅故里,我们正走在步行街上,忽然有人叫道:“好臭呀!”我们齐刷刷转过头,一看,原来这味道是从一家叫“三味臭豆腐”的豆腐坊里传出来的。我们早就想吃臭豆腐了,于是一伙人冲了进去。

真不愧是“三味臭豆腐坊”呀,里面布置得古色古香,我迫不及待叫老妈帮我点一份臭豆腐。我在等待时,看见门口有副对联。竖批:掩鼻闻其臭,入口生奇香。横批:三味臭豆腐。我看完对联,臭豆腐也来了,我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臭豆腐外面脆,中间松,里面香,真好吃。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甚至吃了两碗!我们走出店门,嘴里还余味无穷。

绍兴之旅兰亭作文300字【五】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早早的起了床。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满怀欣喜的出发了。听阿姨说,第一个目的地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一到那里,我们就看见一个施工队在那里拆一所房子。被拆的是一座古老的院子,我凑上前去问了一位大伯:“大伯,请问这里在干什么啊?”“孩子,小心点儿啊!这儿要建一座酒店啊!”我心想:“呵!这就是拆掉一座古院的理由吗,多么荒谬!”继续往前走,我的心情愈发失望了,原本应是青石铺路,杨柳依依的古巷,变成了繁华的都市,蛋糕店、咖啡厅……

后来,我们又去了鲁迅故里。哪里简直令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烧烤店、古玩城、酒吧……连鲁迅故居里也有雪糕店。天哪!人类的私欲已经能控制人类毁灭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了吗?若这位大文豪有在天之灵的话,他一定不会原谅这些人的。好在百草园,三味书屋都还保存的较为完整。唉!人类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历史文物不能复原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