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炎帝神农的作文(炎帝神农百草的阅读摘抄)

炎帝神农的作文(炎帝神农百草的阅读摘抄)

更新时间:2024-05-12 09:09:17
炎帝神农的作文(炎帝神农百草的阅读摘抄)

炎帝神农的作文【一】

我读了《神农尝百草》之后,为神农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

神农也就是传说中的炎帝,他率领的部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耕种,过着衣食自给的生活。知道草可以治病后,为了了解不同的药效,神农经常拿自己做试验,常常服下未曾用过的草,然后总结它的作用,但有时候,有的草会令他又吐又泄,有的草会令他头晕目眩,有的甚至会令他昏迷多时。据说,他曾经一天中毒多达七十多次。

正因为神农冒尝百草,终于为人类发明了中草药。我们要学习神农无私、奉献的精神。

炎帝神农的作文【二】

今天,我看了《最美儿童文学读本》,一共有三本,我看了其中一本《谁也不许偷走太阳》里的一篇作文,叫做《神农尝百草》。

这个故事主要讲:在远古时代,一个叫炎帝的人,他教会了老百姓耕田种地,后来人们称他为神农。他教会农民耕田种地之后,人们乱吃食物,而得了病,神农很焦急,用了两个袋子,把可以吃的和治病的分开放。就这样,他不停地走啊走啊,用那些草药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有一个神农救人的草药的地方在岩壁那里,岩壁那里有一个梯子,人们称他为神农架。有一次,神农不幸尝到了“断肠草”,还没来得及吞“查”解毒,毒性就发作了,人们隆重的安葬了神农,尊他为农耕和医药之祖。

神农这种救人的精神令我敬佩,如果不是神农去把治病的草和可以吃的草分开放,有可能我们人类就会灭亡。

在我们生活中,医生也是一样,不断为我们治病,让我们健健康康的,虽然要钱,但是有什么比得过我们生命重要啊!

炎帝神农的作文【三】

清晨,我们从长沙出发来到了炎帝陵。一路上,我放眼饱览窗外的美景,只见那里四面环山,青山绿水,风景优美。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着,天空上的白云好象就要和山峰连在一起了。那巍巍罗霄山下,迷水河畔,绿荫掩映丛中,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长眠安息之地。

到了炎帝陵,我们买了门票走进午门,江泽民主席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便映入眼帘。碑前侧左右,分立石雕神鹿、神鹰。走进大殿,一眼看见大殿门上写着“炎黄子孙不忘始祖”,殿中摆放着炎帝圣像,他额蓄沧桑,面蕴慈爱,目藏睿智,右手捧着稻穗,左手拿着灵芝,赤足之间的竹筐里满放着药草,仿佛还散发出清香。像是刚从田野归来,在这里稍事憩息。然后我们来到墓碑亭,这是“炎帝神农氏墓”,墓后建有“御碑园”,碑廊之间有九只鼎,九只鼎象征国家统一,金瓯无缺。

园北面是弧形照壁,镶石刻壁画《神农功绩图》他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八大贡献。第一;创农耕,奠农副业基础,第二;制农具,孕手工业之萌芽,第三;尝百草,开我国医药之先河,第五;立市场,首辟市场发展交易,第六;制造弓箭,始有手工军用武器,第七;制作手工娱乐器具,第八;织丝麻,为衣帛,穿之文明伊始。由于炎帝神农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他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游完炎帝陵,我深深地为他的开拓奉献精神所感动,它鼓舞着我们为祖国的统一和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炎帝神农的作文【四】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